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965发布日期:2018-12-28 19:3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紫外线灯具电源的安装外壳使用的是传统的铝合金材质,铝合金金属外壳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及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壳体处于带电状态,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且现有的紫外线灯具电源端头只是设置单一的绿色指示灯,仅能指示当前处于工作状态。另外在PCB控制板安装结构上,传统的PCB控制板两端带电部位处于裸露状态,其形态不安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线路板短路和漏电而造成触电安全事故。因此,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由一体式结构的塑胶面壳与底壳组合形成整体外壳,设置双指示灯显示正常运行和故障发生状态,达到安全、便捷实用目的,封闭式外壳有效减少外界粉尘及湿气进入电源内部造成电源线路氧化腐蚀、短路、漏电及失效等不良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是一种为紫外线灯具和环保处理型灯具提供电量的电源,其面壳采用塑胶材质和端子端侧设有双指示灯,实现了安全使用和便捷观察电源工作状态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其一体式结构的塑胶面壳与底壳组合形成整体外壳,塑胶面壳与底壳组合内部安装有PCB控制板,所述的PCB控制板安装在底壳上;PCB控制板上安装有与控制芯片连接的三极管、电容、指示灯及控制输入输出电压的变压器,所述的三极管和电容又与输出变压器连接;另外,PCB控制板前后端分别设有输入接线端子和输出接线端子,所述的塑胶面壳前后端均设有与接线端子相对应部位的嵌入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塑胶面壳采用塑胶材质;底壳采用金属材质利于导热,且底壳两侧边设置为深浅不一的开口型结构,增加底壳与塑胶面壳间的连接稳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变压器包括与输入接线端子连接的输入变压器和与输出接线端子连接的输出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入接线端子为五位端子,输出接线端子为四位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的嵌入缺口包括输入端嵌入缺口和输出端嵌入缺口,其中,输入端嵌入缺口宽度比输出端嵌入缺口宽。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入端嵌入缺口与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输出端嵌入缺口与输出接线端子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指示灯包括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指示电源正常运行工作,红色指示灯指示电源发生故障需要检查维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点和有益效果:该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其一体式结构的塑胶面壳与底壳组合形成整体外壳,一体式塑胶面壳有效隔绝空气中污染物进入电源内部造成故障,塑胶面壳采用塑胶材质增加电源对外界的爬电距离、减少电磁干扰及保护用户安全;底壳采用金属材质利于导热,采用双指示灯让用户能够便捷地观察电源的工作状态、故障点,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应用于紫外线和环保型处理灯具的电源供应,符合节能环保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的结构分解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立体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仰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控制原理模块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参考附图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塑胶外壳紫外线电源,参考附图1所示,其一体式结构的塑胶面壳1与底壳2组合形成整体外壳,所述的塑胶面壳1采用塑胶材质,底壳2采用金属材质,且底壳2两侧边设置为深浅不一的开口型结构;塑胶面壳1与底壳2组合内部安装有PCB控制板11,所述的PCB控制板11安装在底壳2上;PCB控制板11上安装有与控制芯片21连接的三极管22、电容23、指示灯24及控制输入输出电压的变压器25,参考附图5所示,所述的指示灯24包括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另外,PCB控制板11前后端分别设有输入接线端子12和输出接线端子13,所述的塑胶面壳1前后端均设有与接线端子相对应部位的嵌入缺口3。

参考附图2所示,所述的变压器25包括与输入接线端子12连接的输入变压器2501和与输出接线端子13连接的输出变压器2502,所述的三极管22和电容23又与输出变压器2502连接,所述的输入接线端子12为五位端子,输出接线端子13为四位端子;所述的嵌入缺口3包括输入端嵌入缺口301和输出端嵌入缺口302,其中,输入端嵌入缺口301宽度比输出端嵌入缺口302宽,输入端嵌入缺口301与输入接线端子12相对应,输出端嵌入缺口302与输出接线端子13相对应。

根据上述方案中,参考附图1~5所示,塑胶面壳1与底壳2组合全包式结构有效减少安装在底壳2内部的PCB控制板11与外界的接触,无论是安装还是使用过程中都能有效避免外界物体进入电源带电部分造成的短路、漏电、氧化、腐蚀、触电、及由于外界触发的功能性保护措施等,避免电源工作异常,工作时外部电源从PCB控制板11上安装的输入接线端子12接入,经过输入变压器2501变压再输送到控制芯片21及与控制芯片21连接的三极管22、电容23进行处理,三极管22和电容23又与输出变压器2502连接,再由输出变压器2502变压后输送至输出接线端子13,所述的指示灯24是由控制芯片21控制的。一体式结构的塑胶面壳1能提升电源耐电压要求耐电压达3750V,使电源达到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等级要求;有效的增加了电源对外界的爬电距离,使得爬电距离超过6mm以上,增加了电源的电气间隙,使得电气间隙超过6mm以上;塑胶面壳1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达到目前防火灯具要求的 94-V0认证要求。

另外,塑胶面壳1组合金属材质的底壳2来支撑带电部件,能满足75℃球压测试要求;塑胶面壳1与金属底壳2搭配使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减少人体接触电源带电体的可能性,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不会与人体产生直接接触,避免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在电源输入端设置的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让用户快捷观察到设备工作状态,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排除故障,方便更换相关配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