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8669发布日期:2019-01-25 17:2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线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零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电缆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外力、天气、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导致破损,破损的电缆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否则会威胁到生命财产的安全,针对破损较为严重的电缆,为了安全起见通常会将电缆截断,然后人工使用工具对两端电缆表面的绝缘体进行清理,之后采用铜管与电缆连接的方式进行修复,铜管对接后外部在使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但是现有人工修复电缆线需要人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处理,需要人工拉动电缆线进行输送,需要拿放铜管进行对接,人工处理电缆线表面绝缘体需要根据电缆线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不同尺寸的电缆线需要人工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操作复杂,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拉动劳动强度大,人工控制电缆线与铜管对接不稳定,在对接的过程中电缆线与铜管内尺寸之间的空隙较小,人工对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可以解决现有人工修复电缆线过程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处理,需要人工拉动电缆线进行输送,需要拿放铜管进行对接,人工处理电缆线表面绝缘体需要根据电缆线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不同尺寸的电缆线需要人工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操作复杂,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拉动劳动强度大,人工控制电缆线与铜管对接不稳定,在对接的过程中电缆线与铜管内尺寸之间的空隙较小,人工对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破损电缆线修复过程中自动化对接铜管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控制铜管与电缆线对接,对接难度小,且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套管装置,底板上安装有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对称位于底板前后两端的外侧,底板上安装有两个电缆输送装置,两个电缆输送装置对称位于底板前后两端的内侧,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可以对需要进行修复的电缆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两个电缆输送装置在工作中能够带动带动两根电缆进行同步运动调节,套管装置可以自动化将铜管套接在两根电缆线上,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套管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套管固定架,套管固定架上设置有出料槽,套管固定架的下端安装有两个下料机构,两个下料机构对称位于套管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底板上安装有辅助升降气缸,辅助升降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辅助工作框上,辅助工作框内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输送旋转毛刷,且辅助工作框位于出料槽的正下方,两个下料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对铜管起到了夹持固定的作用,通过辅助升降气缸带动输送带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带带动输送旋转毛刷进行运动,两个下料机构将铜管输送到输送旋转毛刷上的同时对铜管进行限位,输送旋转毛刷与两个下料机构相互配合带动铜管进行转动,从而使两根电缆线能够顺利的套接在铜管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电缆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处理调节气缸,处理调节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处理支撑板上,处理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横向切割机构,两个横向切割机构对称位于处理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底板上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上安装有切断执行气缸,切断执行气缸位于处理调节气缸的内侧,切断执行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切断执行板上,切断执行板上安装有切断作业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处理调节气缸和切断执行气缸同时工作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切割机构和切断作业机构运动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横向切割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横向切割作业,电动滑块可以带动切断作业机构进行位置移动,切断作业机构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且可以根据电缆线的尺寸进行自动化调节,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切割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电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输送调节气缸,输送调节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输送支撑架上,输送支撑架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输送调节辊,输送调节辊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输送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送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输送支撑架的外壁上,输送调节辊的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输送夹持爪,底板安装有导向气缸,导向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导向支撑板上,导向支撑板上安装有导向限位辊,导向支撑板的左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导向旋转电机,导向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导向旋转板,导向旋转板上安装有导向调节气缸,导向调节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导向支撑架上,导向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导向定位辊,通过输送调节气缸带动输送调节辊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旋转电机带动输送调节辊进行转动,输送调节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夹持爪进行旋转,输送夹持爪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抓取输送,导向气缸可以控制导向限位辊的工作高度,导向旋转电机可以调节导向定位辊的工作位置,导向调节气缸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调节导向定位辊与导向限位辊相互配合运动,从而对电缆线进行限位,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管固定架上安装有套管放置架,套管放置架与出料槽相互配合工作,套管放置架的内壁从两端往内侧为向下倾斜结构,套管固定架的下端安装有输送限位管,输送限位管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进口,输送限位管的下端设置有输送出口,输送限位管的外壁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输送限位管上,驱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辊的一端相连,输送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输送限位管的内壁上,输送辊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输送槽,输送辊的中心轴线与输送限位管中心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输送辊的外壁与输送限位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一至三毫米,铜管放置在套管放置架内,通过出料槽逐一进行输送,铜管通过输送进口进入到输送槽内,输送限位管与输送辊之间相互配合对铜管起到了输送与限位的作用,驱动旋转电机工作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输送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铜管从输送出口输出,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套管固定架下端的下料升降气缸,下料升降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下料调节架上,下料调节架的侧壁上安装有下料伸缩气缸,下料伸缩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固定架上,伸缩固定架上通过销轴与固定夹持架相连,固定夹持架通过销轴与伸缩调节气缸的顶端相连,伸缩调节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伸缩固定架上,固定夹持架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从前往后安装有夹持辅助辊,夹持辅助辊的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摩擦块,通过下料升降气缸控制下料调节架的高度,下料伸缩气缸工作带动夹持辅助辊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对铜管进行夹持限位,伸缩调节气缸控制夹持辅助辊进行角度调节,能够确保铜管在输送旋转毛刷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从而可以轻易的将电缆线插入到铜管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切割机构包括通过销轴安装在处理支撑板上的切割弧形板,切割弧形板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切割调节气缸的顶端相连,切割调节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处理支撑板上,切割弧形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切割工作架,切割工作架上设置有切割调节槽,切割弧形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切割作业气缸,切割作业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切割运动板上,切割运动板与切割弧形板之间安装有切割辅助弹簧,切割运动板上安装有横向切割刀,横向切割刀位于切割调节槽内,根据电缆线的规格,切割调节气缸控制切割弧形板进行角度调节,切割作业气缸在切割辅助弹簧的辅助下带动横向切割刀进行伸缩调节,确保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进行顺利的横向切割处理,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断作业机构包括安装在切断执行板上的切断旋转电机,切断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切断旋转板,切断旋转板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切断旋转架,切断旋转架的内壁上通过销轴与切断旋转气缸的顶端相连,切断旋转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切断旋转板上,切断旋转架上固定安装有弧形安装框,弧形安装框上设置有弧形调节槽,弧形安装框下端内壁上设置从动齿条,从动齿条上啮合有主动齿条,主动齿条安装在主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弧形调节架上,弧形调节架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弧形调节槽相连,弧形调节架的上端安装有切断伸缩气缸,切断伸缩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执行切断板上,执行切断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执行切断刀,执行切断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临时储放盒;所述临时储放盒包括通过销轴连接在执行切断板上的临时放置框,临时放置框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放置调节气缸的顶端相连,放置调节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执行切断板上,通过切断旋转电机控制执行切断刀的工作方向,主动旋转电机带动工作带动弧形调节架在弧形调节槽内进行匀速移动,切断伸缩气缸控制执行切断刀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切掉的绝缘体落入到临时储放盒内,临时储放盒上的放置调节气缸与带动临时放置框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控制临时放置框的开口调节,确保切掉的绝缘体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临时放置框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夹持爪包括安装在旋转辊外壁上的夹持支撑架,夹持支撑架上通过销轴与两个夹持输送架的底端相连,两个夹持输送架对称位于夹持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架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夹持输送气缸的顶端相连,夹持输送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夹持支撑架上,夹持输送架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夹持运动辊,夹持运动辊的外壁上设置有摩擦条,通过夹持输送气缸控制夹持运动辊进行角度调节,夹持运动辊上的摩擦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表面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确保输送夹持爪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有效的夹持输送,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工作时,首先人工将需要进行连接修复的电缆线按照规定放置到本实用新型上,套管装置开始工作,通过辅助升降气缸带动输送带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带带动输送旋转毛刷进行运动,铜管放置在套管放置架内,通过出料槽逐一进行输送,铜管通过输送进口进入到输送槽内,输送限位管与输送辊之间相互配合对铜管起到了输送与限位的作用,驱动旋转电机工作带动输送辊进行转动,输送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铜管从输送出口输出,两个下料机构将铜管输送到输送旋转毛刷上的同时对铜管进行限位,输送旋转毛刷与两个下料机构相互配合带动铜管进行转动,下料机构通过下料升降气缸控制下料调节架的高度,下料伸缩气缸工作带动夹持辅助辊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对铜管进行夹持限位,伸缩调节气缸控制夹持辅助辊进行角度调节,能够确保铜管在输送旋转毛刷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从而可以轻易的将电缆线插入到铜管内,电缆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调节气缸带动输送调节辊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旋转电机带动输送调节辊进行转动,输送调节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夹持爪进行旋转,输送夹持爪通过夹持输送气缸控制夹持运动辊进行角度调节,夹持运动辊上的摩擦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表面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确保输送夹持爪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有效的夹持输送,导向气缸可以控制导向限位辊的工作高度,导向旋转电机可以调节导向定位辊的工作位置,导向调节气缸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调节导向定位辊与导向限位辊相互配合运动,从而对电缆线进行限位,电缆表面处理装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处理调节气缸和切断执行气缸同时工作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切割机构和切断作业机构运动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横向切割机构根据电缆线的规格,切割调节气缸控制切割弧形板进行角度调节,切割作业气缸在切割辅助弹簧的辅助下带动横向切割刀进行伸缩调节,确保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进行顺利的横向切割处理,切断作业机构通过切断旋转电机控制执行切断刀的工作方向,主动旋转电机带动工作带动弧形调节架在弧形调节槽内进行匀速移动,切断伸缩气缸控制执行切断刀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切掉的绝缘体落入到临时储放盒内,临时储放盒上的放置调节气缸与带动临时放置框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控制临时放置框的开口调节,确保切掉的绝缘体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临时放置框内,电缆线在电缆输送装置的作用下插入到铜管内,实现了破损电缆线修复过程中自动化对接铜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人工修复电缆线过程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处理,需要人工拉动电缆线进行输送,需要拿放铜管进行对接,人工处理电缆线表面绝缘体需要根据电缆线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不同尺寸的电缆线需要人工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操作复杂,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拉动劳动强度大,人工控制电缆线与铜管对接不稳定,在对接的过程中电缆线与铜管内尺寸之间的空隙较小,人工对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破损电缆线修复过程中自动化对接铜管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控制铜管与电缆线对接,对接难度小,且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缆表面处理装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处理调节气缸和切断执行气缸同时工作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切割机构和切断作业机构运动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横向切割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横向切割作业,切断作业机构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且可以根据电缆线的尺寸进行自动化调节,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切割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套管装置,通过辅助升降气缸带动输送带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带带动输送旋转毛刷进行运动,两个下料机构将铜管输送到输送旋转毛刷上的同时对铜管进行限位,输送旋转毛刷与两个下料机构相互配合带动铜管进行转动,从而使两根电缆线能够顺利的套接在铜管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电缆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调节气缸带动输送调节辊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旋转电机带动输送调节辊进行转动,输送调节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夹持爪进行旋转,输送夹持爪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抓取输送,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与套管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管固定架、输送限位管、驱动旋转电机与输送辊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与电缆缆表面处理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处理调节气缸、处理支撑板与横向切割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电动滑块、切断执行气缸、切断执行板与切断作业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与电缆输送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电力电缆线自动化施工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套管装置2,底板1上安装有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3,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3对称位于底板1前后两端的外侧,底板1上安装有两个电缆输送装置4,两个电缆输送装置4对称位于底板1前后两端的内侧,两个电缆表面处理装置3可以对需要进行修复的电缆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两个电缆输送装置4在工作中能够带动带动两根电缆进行同步运动调节,套管装置2可以自动化将铜管套接在两根电缆线上,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套管装置2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套管固定架21,套管固定架21上设置有出料槽,套管固定架21的下端安装有两个下料机构22,两个下料机构22对称位于套管固定架21的左右两侧,底板1上安装有辅助升降气缸27,辅助升降气缸27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辅助工作框28上,辅助工作框28内安装有输送带29,输送带29的表面设置有输送旋转毛刷210,且辅助工作框28位于出料槽的正下方,两个下料机构22在工作的过程中对铜管起到了夹持固定的作用,通过辅助升降气缸27带动输送带29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带29带动输送旋转毛刷210进行运动,两个下料机构22将铜管输送到输送旋转毛刷210上的同时对铜管进行限位,输送旋转毛刷210与两个下料机构22相互配合带动铜管进行转动,从而使两根电缆线能够顺利的套接在铜管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电缆表面处理装置3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处理调节气缸31,处理调节气缸3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处理支撑板32上,处理支撑板32上安装有两个横向切割机构33,两个横向切割机构33对称位于处理支撑板32的左右两侧,底板1上安装有电动滑块37,电动滑块37上安装有切断执行气缸34,切断执行气缸34位于处理调节气缸31的内侧,切断执行气缸34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切断执行板35上,切断执行板35上安装有切断作业机构36,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处理调节气缸31和切断执行气缸34同时工作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切割机构33和切断作业机构36运动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横向切割机构33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横向切割作业,电动滑块37可以带动切断作业机构36进行位置移动,切断作业机构36可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且可以根据电缆线的尺寸进行自动化调节,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切割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电缆输送装置4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输送调节气缸41,输送调节气缸4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输送支撑架42上,输送支撑架42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输送调节辊43,输送调节辊43的左端通过联轴器与输送旋转电机44的输出轴相连,输送旋转电机44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输送支撑架42的外壁上,输送调节辊43的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输送夹持爪45,底板1安装有导向气缸5,导向气缸5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导向支撑板51 上,导向支撑板51上安装有导向限位辊52,导向支撑板51的左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导向旋转电机53,导向旋转电机5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导向旋转板54,导向旋转板54上安装有导向调节气缸55,导向调节气缸55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导向支撑架56上,导向支撑架56的下端安装有导向定位辊57,通过输送调节气缸41带动输送调节辊43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旋转电机44带动输送调节辊43进行转动,输送调节辊4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夹持爪45进行旋转,输送夹持爪45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抓取输送,导向气缸5可以控制导向限位辊52的工作高度,导向旋转电机53可以调节导向定位辊57的工作位置,导向调节气缸55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调节导向定位辊57与导向限位辊52相互配合运动,从而对电缆线进行限位,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套管固定架21上安装有套管放置架23,套管放置架23与出料槽相互配合工作,套管放置架23的内壁从两端往内侧为向下倾斜结构,套管固定架21的下端安装有输送限位管 24,输送限位管24的上端设置有输送进口,输送限位管24的下端设置有输送出口,输送限位管24的外壁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旋转电机25,驱动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输送限位管24上,驱动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辊26的一端相连,输送辊 2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输送限位管24的内壁上,输送辊26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输送槽,输送辊26的中心轴线与输送限位管24中心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输送辊26 的外壁与输送限位管24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一至三毫米,铜管放置在套管放置架23内,通过出料槽逐一进行输送,铜管通过输送进口进入到输送槽内,输送限位管24与输送辊26之间相互配合对铜管起到了输送与限位的作用,驱动旋转电机25工作带动输送辊26进行转动,输送辊26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铜管从输送出口输出,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下料机构22包括安装在套管固定架21下端的下料升降气缸221,下料升降气缸221 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下料调节架222上,下料调节架222的侧壁上安装有下料伸缩气缸223,下料伸缩气缸223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固定架224上,伸缩固定架224上通过销轴与固定夹持架225相连,固定夹持架225通过销轴与伸缩调节气缸226的顶端相连,伸缩调节气缸226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伸缩固定架224上,固定夹持架225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从前往后安装有夹持辅助辊227,夹持辅助辊227的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摩擦块,通过下料升降气缸221控制下料调节架222的高度,下料伸缩气缸223工作带动夹持辅助辊227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对铜管进行夹持限位,伸缩调节气缸226控制夹持辅助辊227进行角度调节,能够确保铜管在输送旋转毛刷210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从而可以轻易的将电缆线插入到铜管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横向切割机构33包括通过销轴安装在处理支撑板32上的切割弧形板331,切割弧形板331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切割调节气缸332的顶端相连,切割调节气缸332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处理支撑板32上,切割弧形板331的内壁上安装有切割工作架333,切割工作架 333上设置有切割调节槽,切割弧形板331的内壁上安装有切割作业气缸334,切割作业气缸 334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切割运动板335上,切割运动板335与切割弧形板331之间安装有切割辅助弹簧336,切割运动板335上安装有横向切割刀337,横向切割刀337位于切割调节槽内,根据电缆线的规格,切割调节气缸332控制切割弧形板331进行角度调节,切割作业气缸334在切割辅助弹簧336的辅助下带动横向切割刀337进行伸缩调节,确保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进行顺利的横向切割处理,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切断作业机构36包括安装在切断执行板35上的切断旋转电机361,切断旋转电机 36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切断旋转板362,切断旋转板362上通过销轴连接有切断旋转架363,切断旋转架363的内壁上通过销轴与切断旋转气缸364的顶端相连,切断旋转气缸364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切断旋转板362上,切断旋转架363上固定安装有弧形安装框365,弧形安装框365上设置有弧形调节槽,弧形安装框365下端内壁上设置从动齿条366,从动齿条 366上啮合有主动齿条367,主动齿条367安装在主动旋转电机368的输出轴上,主动旋转电机368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弧形调节架369上,弧形调节架369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弧形调节槽相连,弧形调节架369的上端安装有切断伸缩气缸3610,切断伸缩气缸3610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执行切断板3611上,执行切断板361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执行切断刀3612,执行切断板36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临时储放盒3613;所述临时储放盒3613包括通过销轴连接在执行切断板3611上的临时放置框3614,临时放置框3614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放置调节气缸 3615的顶端相连,放置调节气缸3615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执行切断板3611上,通过切断旋转电机361控制执行切断刀3612的工作方向,主动旋转电机368带动工作带动弧形调节架 369在弧形调节槽内进行匀速移动,切断伸缩气缸3610控制执行切断刀3612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切掉的绝缘体落入到临时储放盒3613内,临时储放盒3613上的放置调节气缸3615与带动临时放置框3614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控制临时放置框3614的开口调节,确保切掉的绝缘体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临时放置框3614内,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输送夹持爪45包括安装在旋转辊外壁上的夹持支撑架46,夹持支撑架46上通过销轴与两个夹持输送架47的底端相连,两个夹持输送架47对称位于夹持支撑架46的左右两侧,夹持输送架47的外壁上通过销轴与夹持输送气缸48的顶端相连,夹持输送气缸48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夹持支撑架46上,夹持输送架47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夹持运动辊49,夹持运动辊49的外壁上设置有摩擦条,通过夹持输送气缸48控制夹持运动辊49进行角度调节,夹持运动辊49上的摩擦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表面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确保输送夹持爪45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有效的夹持输送,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工作时,首先人工将需要进行连接修复的电缆线按照规定放置到本实用新型上,套管装置2开始工作,通过辅助升降气缸27带动输送带29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带29带动输送旋转毛刷210进行运动,铜管放置在套管放置架23内,通过出料槽逐一进行输送,铜管通过输送进口进入到输送槽内,输送限位管24与输送辊26之间相互配合对铜管起到了输送与限位的作用,驱动旋转电机25工作带动输送辊26进行转动,输送辊26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铜管从输送出口输出,两个下料机构22将铜管输送到输送旋转毛刷210上的同时对铜管进行限位,输送旋转毛刷210与两个下料机构22相互配合带动铜管进行转动,下料机构22通过下料升降气缸221控制下料调节架222的高度,下料伸缩气缸223工作带动夹持辅助辊227 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对铜管进行夹持限位,伸缩调节气缸226控制夹持辅助辊227进行角度调节,能够确保铜管在输送旋转毛刷210的作用下可以转动,从而可以轻易的将电缆线插入到铜管内,电缆输送装置4通过输送调节气缸41带动输送调节辊43运动到合适的工作位置,输送旋转电机44带动输送调节辊43进行转动,输送调节辊4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夹持爪45进行旋转,输送夹持爪45通过夹持输送气缸48控制夹持运动辊49进行角度调节,夹持运动辊49上的摩擦条在运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表面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确保输送夹持爪45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电缆线进行有效的夹持输送,导向气缸5可以控制导向限位辊52的工作高度,导向旋转电机53可以调节导向定位辊57的工作位置,导向调节气缸 55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调节导向定位辊57与导向限位辊52相互配合运动,从而对电缆线进行限位,电缆表面处理装置3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处理调节气缸31和切断执行气缸34同时工作分别带动两个横向切割机构33和切断作业机构36运动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横向切割机构33根据电缆线的规格,切割调节气缸332控制切割弧形板331进行角度调节,切割作业气缸334在切割辅助弹簧336的辅助下带动横向切割刀337进行伸缩调节,确保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电缆线进行顺利的横向切割处理,切断作业机构36通过切断旋转电机361控制执行切断刀3612的工作方向,主动旋转电机368带动工作带动弧形调节架369在弧形调节槽内进行匀速移动,切断伸缩气缸3610控制执行切断刀3612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切断作业,切掉的绝缘体落入到临时储放盒3613内,临时储放盒3613上的放置调节气缸3615与带动临时放置框3614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控制临时放置框3614的开口调节,确保切掉的绝缘体能够顺利的落入到临时放置框3614内,电缆线在电缆输送装置4的作用下插入到铜管内,实现了破损电缆线修复过程中自动化对接铜管的功能,解决了现有人工修复电缆线过程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对电缆线表面的绝缘体进行处理,需要人工拉动电缆线进行输送,需要拿放铜管进行对接,人工处理电缆线表面绝缘体需要根据电缆线的尺寸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不同尺寸的电缆线需要人工选择对应的处理工具,操作复杂,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拉动劳动强度大,人工控制电缆线与铜管对接不稳定,在对接的过程中电缆线与铜管内尺寸之间的空隙较小,人工对接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