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盖、散热铝块一体式模块控制风扇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4504发布日期:2018-11-16 23:0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的模块控制风扇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风扇由风扇电机进行驱动,一些风扇电机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的控制可实现风扇电机根据工况随时改变吹风速度。现有技术中,控制模块风扇电机的高度尺寸一般较大,由于车上安装空间有限,所以给安装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为保持模块控制风扇电机的良好散热效果,也需要控制模块风扇电机具有较高的高度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尺寸小,并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后盖、散热铝块一体式模块控制风扇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后盖、散热铝块一体式模块控制风扇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控制模块、碳刷组件和连接于电机壳体后端的电机后盖,电机转子轴从电机壳体的前盖往外伸出,其特征在于:电机后盖的后端设有散热铝块,散热铝块与电机后盖采用一体成型的铝铸件结构,散热铝块在圆周方向上做成多个凹槽形式,相邻凹槽之间设有轴向窗孔贯通电机后盖的前后端面。

控制模块在电机后盖的后端面进行安装,散热铝块围在控制模块的周边,电机后盖前端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凹进空腔以容纳碳刷组件的安装,左半部分则设有散热凸台,散热凸台的后端面具有掏空空腔,凸出于控制模块线路板表面的电子元件位于掏空空腔内。

散热凸台在周向侧面上设置轴向通槽,轴向通槽与对应位置的散热铝块凹槽前后间相互贯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碳刷组件和控制模块分别在电机后盖的前后端面进行安装,因为电机后盖前端面只留出左半部分设置凹进空腔以容纳碳刷组件,而右半部不需设置凹进空腔而是设置散热凸台,而且散热凸台的后端面具有掏空空腔,使凸出于控制模块线路板表面的电子元件位于掏空空腔内,这样一来,电机后盖及安装其上的碳刷组件和控制模块整个组合体的轴向尺寸可大大缩小,因此结构紧凑,可将电机高度尺寸进行大大压缩。同时,电机后盖的后端设有散热铝块,散热铝块与电机后盖采用一体成型的铝铸件结构,散热铝块围在控制模块的周边,散热铝块在圆周方向上做成多个凹槽形式,相邻凹槽之间设有轴向窗孔贯通电机后盖的前后端面;并且散热凸台在周向侧面上设置轴向通槽,轴向通槽与对应位置的散热铝块凹槽前后间相互贯通。这样一来,风扇电机运行时,风扇产生的风可以直接对电机后盖的圆周面进行吹风冷却,将控制模块和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具有良好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电机后盖的前方向立体视图;

图3为电机后盖的后方向立体视图;

图4为电机后盖的后方向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散热铝块一体式模块控制风扇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1、控制模块7、碳刷组件2和连接于电机壳体11后端的电机后盖1,电机转子轴9从电机壳体的前盖10往外伸出,电机后盖1的后端设有散热铝块6,散热铝块6与电机后盖1采用一体成型的铝铸件结构,散热铝块6在圆周方向上做成多个凹槽5形式,相邻凹槽5之间设有轴向窗孔8贯通电机后盖1的前后端面。控制模块7在电机后盖1的后端面进行安装,散热铝块6围在控制模块7的周边,电机后盖1前端面的右半部分设有凹进空腔以容纳碳刷组件2的安装,左半部分则设有散热凸台3,碳刷组件2只设有两只碳刷21,两只碳刷21互成90度角进行布设,散热凸台3的后端面具有掏空空腔(图中未画出),凸出于控制模块线路板7内侧表面的电子元件位于掏空空腔内。散热凸台3在周向侧面上设置轴向通槽4,轴向通槽4与对应位置的散热铝块凹槽5前后间相互贯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