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716发布日期:2018-11-16 23: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化,传统能源几近枯竭,节能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现在储能电池的技术并不是特别完善,家用储能电池在工作中常常由于电池电压不稳,导致电池耗电快、断电、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电池爆炸现象。而且,随着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的家用储能电源功能单一,不能便捷的为各种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能丰富、能够提高电池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的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蓄电池、逆变器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管理模块及电源保护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逆变升压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最高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及正弦波功率电路,所述电源保护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浪涌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

所述箱体由底盖、中框及上盖组装而成,所述中框上设有前面板及后面板,所述上盖的两端由宽至窄渐变延伸出一凸出部,两端的凸出部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形成环形提手。

所述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3、电容C7、电容C9及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包括引脚1、引脚2及引脚3,所述电阻R2的一端输入220V电源,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1及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源第二输出端及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控制芯片U2的引脚2及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及控制芯片U2的引脚3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2的引脚1同时连接电容C9、电容C7及第三电源输出端。

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屏、多个USB接口、多个PD接口及多个不同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后面板上设有天阳能充电接口、市电充电接口、500W电源输出接口、12V汽车电源输出接口。

所述多个不同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输出接口包括12V电压输出接口、19V电压输出接口及24V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设于蓄电池上的温度传感器、设于中框上的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及风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上盖为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通过太阳能与市电配合供电,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管理模块及电源保护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逆变升压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最高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及正弦波功率电路,将多种功能模块及电路集成至同一电路板上,不仅减小产品的体积,而且保证了蓄电池各电源输出接口的电压稳定性,所述电源保护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浪涌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减少了蓄电池放电时的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由底盖、中框及上盖组装而成,所述上盖的两端由宽至窄渐变延伸出一凸出部,两端的凸出部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形成环形提手,上盖为一体注塑成型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冲击作用,绝缘性能好,防止漏电,便于持握,美观大方,方便携带。

3、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接口种类丰富,既满足家中不同电子产品的用电需求,又能够为汽车提供电源,能够应用于多种环境,功能丰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的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的短路保护电路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的箱体的主视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的箱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3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家用储能电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蓄电池、逆变器及电路板(未示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电源管理模块及电源保护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逆变升压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最高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及正弦波功率电路,所述电源保护模块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浪涌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浪涌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用于在异常情况下保护电源管理模块及蓄电池不会收到损坏,短路保护电路防止插头插反或受潮时容易出现的短路现象,使电源系统不受外来干扰,保持良好的电路系统提高了储能电源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所述箱体由底盖1、中框2及上盖3组装而成,所述中框2上设有前面板210及后面板220,所述上盖3的两端由宽至窄渐变延伸出一凸出部310,两端的凸出部310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形成环形提手320,这样的设计使用户在移动箱体时,手感更加舒适,箱体受力更加均匀,携带更省力,而且环形提手的320强度高,不容易损坏。

如图1所示,所述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容C3、电容C7、电容C9及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包括引脚1、引脚2及引脚3,所述电阻R2的一端输入220V电源,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1及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源第二输出端及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控制芯片U2的引脚2及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及控制芯片U2的引脚3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2的引脚1同时连接电容C9、电容C7及第三电源输出端。

如图4所示,所述前面板210上设有液晶显示屏、多个USB接口、多个PD接口及多个不同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后面板上设有天阳能充电接口、市电充电接口、500W电源输出接口、12V汽车电源输出接口,前面办及后面板的设置,方便适应用户的用电习惯,将使用频繁的接口及液晶显示屏设于前面板,方便使用,将大功率接口及汽车电源接口设于后面板,避免了用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提高了用电安全性。

所述多个不同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输出接口包括12V电压输出接口、19V电压输出接口及24V电压输出接口。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设于蓄电池上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设于中框上的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及风扇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蓄电池表面的温度,当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升高时,控制器控制风扇自动开启,当温度高于危险值时,电源被切断,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所述上盖3为一体注塑成型制成,上盖3一体成型的设计提高了电源箱体的机械强度及防水防尘性能,更好的用于户外使用,易于加工制造,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的储能电源通过太阳能和市电两种方式充电,箱体设有太阳能控制器及逆变器,箱体上设有太阳能充电插口及市电充电插口,太阳能与市电互补充电,既节省了能源,而且在户外时也能用太阳能充电,便于携带,用途广泛。逆变器的设置将直流电转化为家用交流电,更好的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需求,所述逆变升压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最高电压输出控制电路用于为家用大功率的用电器提供稳定的电源,避免了传统蓄电池为大功率用电器供电时,电压不稳的问题。所述低功耗输出控制电路用于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降低电能损耗,避免蓄电池放电过快,提高利用率,控制芯片U2用于在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中,自动控制电源输出端的输出功耗,避免由于功耗过大引起了发热严重造成降低蓄电池放电效率的问题,使蓄电池持续放电时间更长,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