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217发布日期:2019-04-16 22:4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烟替代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为电子烟充电的电池盒通常是靠有线方式充电,当没有充电线的时候无法为电池盒充电,为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电子烟供电且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包括壳体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内的电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用于向所述电源充电的无线充电结构;

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供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安装并导通向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连接座。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导通的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弹针。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壳体、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上的充电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充电线圈;

所述充电头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头与所述连接头的位置对应,以在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安装到所述壳体本体后导通。

优选地,所述充电头为触片。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置所述无线充电结构的安装槽,所述无线充电结构沿所述安装槽所在面滑动卡入到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和所述壳体本体卡合配合。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结构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上设有沿所述无线充电结构卡入到安装槽的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滑槽卡合的卡台。

优选地,所述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上的显示屏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内的主板,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本体内还设有烟油瓶,所述烟油瓶的壳体可为软质的,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用来挤压所述烟油瓶的操作口。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无线充电结构可放置到无线充电座上,让无线充电结构为电源充电,省去了插线充电,让充电方式更加的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无线充电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包括壳体本体1、设置在壳体本体1内的电源2、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1上用于向电源2充电的无线充电结构3。电源2为可充电电源2,无线充电结构3可放置到无线充电座上,让无线充电结构3为电源2充电,省去了插线充电,让充电方式更加的简单便捷。

优选地,无线充电结构3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本体1上,壳体本体1内还设有烟油瓶6,无线充电结构3可作为电源2的盖体,将壳体本体1内的电源 2、烟油瓶6等遮挡盖住。烟油瓶6的壳体可为软质的,可以通过挤压将内部的烟油挤出到雾化装置,供用户吸食。优选地,壳体本体1上设有专门用来挤压烟油瓶6的操作口13,不用为挤烟油将无线充电结构3拆下。

进一步地,壳体本体1上设有供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安装并导通向雾化装置供电的连接座4,连接座4与电源2电性连接,将电能向雾化装置传递雾化烟液。壳体本体1外还设有充电接口14,可通过有线方式为电源2充电,使充电方式多样化。

为了让无线充电结构3安装到壳体本体1后能和电源2导通,壳体本体1 上设有与无线充电结构3导通的连接头11,在无线充电结构3安装到壳体本体1后,与无线充电结构3的电路导通。

优选地,连接头11包括弹针,弹针的头部可以伸缩,可以增加与无线充电结构3的导通性能,避免接触不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的一侧设有容置无线充电结构3的安装槽 12,无线充电结构3沿安装槽12所在面滑动卡入到安装槽12内,可以便于卡合和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结构3包括充电壳体31、设置在充电壳体31 上的充电头32、以及设置在充电壳体31内的无线充电模块33、充电线圈34。通常,充电壳体31包括相互扣合固定的前壳、后壳,将无线充电模块33、充电线圈34夹设固定,并进行保护。

后壳位于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内侧,充电头32安装在后壳上,与无线充电模块33电性连接,且充电头32与连接头11的位置对应,以在无线充电结构3安装到壳体本体1后导通。

充电壳体31和壳体本体1卡合配合,进一步地,充电壳体31上设有卡扣 311,卡扣311上设有沿无线充电结构3卡入到安装槽12的方向设置的滑槽312,安装槽12内设有与滑槽312卡合的卡台121。卡台121和卡扣311也可调换位置,或者在壳体本体1和充电壳体31上组合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锁合的方式将无线充电结构3安装到壳体本体 1上,或通过其他卡合方式安装到壳体本体1上。

在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结构3的充电线圈34与无线充电座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磁场经无线充电模块33转换,再经充电头32、连接头11向电源2 供电进行充电。优选地,充电头32为触片,触片与弹针相互配合能保证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电子供电设备还包括安装在壳体本体1上的显示屏5以及安装在壳体本体1内的主板,显示屏5与主板电性连接,电源2与主板电性连接。显示屏5上可以显示电源2的电量和充电过程,主板可以控制电源2的电能按程序放电,可以控制放电过程,让电源2的电能利用率更高,提升使用时长,也可提升充电效率。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