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959发布日期:2019-02-10 22:4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配电设备的末级设备,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及回路较少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在配电柜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配电柜内的电器元件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在维护检修时,配电柜内的元件多数是固定设置在柜体内,检修时可见的区域比较小,可能在检查上方的电器元件时,下方的电器元件会对工作人员的检修造成干涉,影响工作人员对配电柜检修的速度,导致检修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达到提高检修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内设有竖直的与柜体连接的转轴,在柜体内设有用于支撑电器元件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与转轴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筒,连接筒竖直套在转轴上并绕着转轴的轴线转动,连接筒的圆周面与两个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与柜体内壁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板的固定件,固定件位于支撑板远离连接筒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筒套在转轴上,连接筒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柜体内壁连接,再将电器元件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上,当需要检修时,通过固定件使支撑板不与柜体内壁连接,然后转动连接筒带动支撑板转动,此时支撑板上的电器元件将逐渐靠近柜门,给工作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捷,由于支撑板转动之后,工作人员会更加清楚的看见各个电器元件,提高了工作人员检修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矩形状的连接管,连接管与连接筒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板互相平行,一个支撑板与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里面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在连接管内移动,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与伸缩杆之间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连接管并与伸缩杆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要连接的电器元件比较小时,可将伸缩杆向上移动,使伸缩杆露在连接管外的变短,再通过连接螺栓将伸缩杆和连接管固定,此时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变短,两个支撑板使电器元件连在支撑板上时更加稳定,伸缩杆与连接管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支撑件使用的灵活性。

较佳的,所述柜体底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转轴在滑槽内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可在滑槽内移动,即可将支撑件从柜体内移到柜体的开口处,然后再转动支撑板,使支撑板带动电器元件露在柜体外,即增大了可见区域,给工作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转轴圆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呈节段状分布在转轴的长度方向上,在连接筒内开设有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上设有节段状的外螺纹时,将连接筒套在转轴上后,当连接筒与转轴上的外螺纹接触后,连接筒便于转轴上的外螺纹连接,连接筒与转轴螺纹连接后,由于螺纹的自锁性,能有效防止连接筒向下滑动,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呈C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截面呈C型时,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器元件,同时在支撑板上放置线缆,减少线缆在柜体内缠绕在一起,提供了支撑板的实用性。

较佳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弹性件、与柜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弹性件另一端与固定环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柜体内壁上的固定环上,弹性件对支撑板有一定的拉力,可防止支撑板绕转轴转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钩,固定钩与固定环配合使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物美价廉,将弹簧的一端上的固定钩挂在固定环上,当工作人员需要检修支撑板上的电器元件时,将弹簧从固定环上取下,然后再转动支撑板,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竖直的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在支撑板两个水平的面上开设有穿线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呈C型状,支撑板上的安装孔使工作人员在安装电器元件时更加便捷,支撑板上的穿线孔可将各个电器元件上的线缆分隔开,防止缠绕在一起,给工作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板和连接件的配合使用,可调节支撑板上电器元件在柜体内的位置,给工作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检修时的效率;

2、固定件的设置,可防止支撑板自己转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旨在显示固定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柜体;11、滑槽;2、柜门;3、转轴;31、外螺纹;4、支撑板;41、安装孔;42、穿线孔;5、连接件;51、连接筒;52、连接管;53、伸缩杆;54、连接螺栓;6、固定件;61、弹簧;611、固定钩;62、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便于检修的配电柜,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1、与柜体1铰接的柜门2、转轴3和支撑件,转轴3竖直设置在柜体1内,支撑件水平设置并与转轴3连接。将电器元件与支撑件连接,电器元件与支撑件连接后,工作人员在检修时,可转动支撑件,使支撑件逐渐远离柜体1内壁,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可见区域,更加有助于工作人员检修,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结合图2和图3,转轴3竖直设置,转轴3的长度小于柜体1的高度,在柜体1的底部开设有长条状的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撑件包括水平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长度方向与柜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板4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的长度小于柜体1的长度,支撑板4的截面形状呈C型,支撑板4开口的一侧朝向柜体1内壁,在支撑板4与转轴3之间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连接筒51、连接管52、伸缩杆53和连接螺栓54,在转轴3圆周面上开设有节段状的外螺纹31,在连接筒51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外螺纹31的长度大于连接筒51的长度,连接筒51套在转轴3上并与转轴3螺纹连接,连接管52竖直设置,并与连接筒51的圆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53位于连接管52内,并在连接管52内移动,在连接管52与伸缩杆53之间设有连接螺栓54,连接螺栓54穿过连接管52后与伸缩杆53螺纹连接,一个支撑板4与连接管52固定连接,另一个支撑板4与伸缩杆53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支撑板4竖直的面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1,在支撑板4水平的面上开设有穿线孔42。

在安装电器元件之前,先根据要安装的电器元件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当电器元件比较小时,拧出连接螺栓54,移动伸缩杆53使伸缩杆53露在连接管52外的逐渐变短,然后再拧紧连接螺栓54,实现对伸缩杆53和连接管52的固定,再将电器元件通过支撑板4上的安装孔41固定在支撑板4上,连接筒51套在转轴3上并与转轴3螺纹连接,可防止连接筒51在转轴3上滑动,提供了支撑板4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对电器元件进行检修时,转动支撑板4,此时支撑板4将逐渐远离柜体1内壁,同时也可将转轴3向柜门2的方向移动,支撑板4带动电器元件将会有部分移出柜体1内,这样增大了工作人员检修时的可见范围,给工作人员的检修提供了便捷,支撑板4上的穿线孔42将电器元件上的线缆分隔开,可防止线缆缠绕在一起,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结合图4和图5,在支撑板4与柜体1内壁之间设有固定件6,固定件6设置在支撑板4远离连接筒51的一端,固定件6包括弹性件和固定环62,弹性件为弹簧61,弹簧61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固定钩611,固定环62与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固定钩611挂在固定环62上。将电器元件安装在支撑板4上后,防止支撑板4转动,将弹簧61的固定钩611挂在固定环62上,对支撑板4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当工作人员检修时,可将固定钩611从固定环62上取下,然后再转动支撑板4,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转轴3插在滑槽11内,将连接筒51套在转轴3上,然后根据要安装的电器元件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拧出连接螺栓54移动伸缩杆53,使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然后再拧紧连接螺栓54,实现对伸缩杆53和连接管52的固定,将弹簧61上的固定钩611挂在固定环62上,实现对支撑板4的限制,再将电器元件固定在支撑板4上,工作人员在检修时,将固定钩611从固定环62上取下,然后向柜门2的方向转动支撑板4,此时会有部分电器元件逐渐露在柜体1外,增大了工作人员检修时的可见范围,提高了工作人员检修时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