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731发布日期:2019-03-08 17:4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是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绿色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电动车辆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常见的电动车辆通常有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这些电动车辆均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动力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动力电池所能够存储的电能有限,一旦动力电池中的电能耗尽,就需要及时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目前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很多充电设备都只注重对被充电电池的保护,而忽略了对充电设备自身的保护。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427630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充电停止保护方法,可实现充电结束时自动停止充电,达到防止过充,保护电池的目的,但没有解决充电设备在非充电工况下由于长期带电而对其自身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另外,充电设备在充电完成后的带电状态下,可能会因为充电设备内部元器件的老化或遭受电涌电流而损坏,甚至在充电装置发生漏电时还可能威胁充电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

授权公告号为CN2070828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断电的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器中设置电流反馈装置,通过电流反馈装置检测充电是否进入到浮充阶段;当进入浮充阶段时控制充电装置供电线路上的继电器断开,从而使充电器充电完成后处于非带电状态。

但是电池进入浮充阶段时,电池的只是荷电状态较高而并没有充满,如果此时直接断开充电器的供电,不能够将电池的电量充满,造成充电效果差,电池的续航能力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被充电设备,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在充电控制电路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的线路上设置有可控开关;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电流传感器和时间控制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充电控制电路输出接口的电流;所述时间控制电路连接可控开关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充电控制电路通过时间控制电路连接可控开关,当电池进入浮充阶段时,充电控制电路向时间控制电路发送指令,时间控制电路在设定的时间后才会控制可控开关断开,在设定时间内依然可以为电池充电,从而保证对电池的充电效果。

作为对时间控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时间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时间继电器和开关管;所述控制器连接电流传感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线圈部分的其中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开关管的阳极,控制器连接开关管的控制极,开关管的阴极用于接地。

作为对可控开关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控开关为电磁分断开关。

作为对充电器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显示出可控开关是否被断开,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连接有充电状态指示装置。

作为对充电状态指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状态指示装置为指示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中设置指示灯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为可控开关,2为充电控制电路,3为时间控制电路,4为被充电电池,5为电流传感器,6为充电状态指示装置,101为电磁分闸开关,102为零序互感器,103为保护电路,104为电磁分闸线圈及动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充电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被充电设备,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在充电控制电路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的线路上设置有可控开关;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电流传感器和时间控制电路,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充电控制电路输出接口的电流;所述时间控制电路连接可控开关的控制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当充电完成时断开供电,从而使充电器在非充电状态下不带电,并且通过延时控制电路保证对电池的充电效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器,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控制电路2,充电控制电路2的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电源可以为市电,也可以为发电站;在充电控制电路2输入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的线路上设置有可控开关1。为了防止出现漏电,本实施例中可控开关1采用的是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分断开关,不仅能够实现漏电保护,而且开关分断之后的隔离效果更好。

充电控制电路2的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被充电电池4,并且在充电控制电路2的输出接口设置有电流传感器5。充电控制电路2与电流传感器5连接,电流传感器5用于检测充电控制电路2输出接口处的电流值,并将其发送给充电控制电路2。

充电控制电路2还连接有时间控制电路3,时间控制电路3连接可控开关1的控制端。充电控制电路2根据电流传感器5接收到的电流信号判断被充电电池4是否进入浮充阶段,如果被充电电池4进入浮充阶段,则向时间控制电路3发送控制指令;时间控制电路3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可控开关1在设定时间内关闭;被充电电池4进入浮充阶段后还能够再充电一段时间,能够保证对被充电电池4的充电效果。

设定时间可以根据充电方式进行控制,当充电方式为慢充时,可将设定时间设置的短一点;当充电方式为快充时,可将设定时间设置的长一点。

为了显示出可控开关1是否被断开,即充电控制电路2是否被断电,可在充电控制电路2处设置充电状态指示装置6,如图2所示,充电状态指示装置6可以为显示屏,也可以为指示灯,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状态指示装置为指示灯;当充电状态指示装置6为显示屏时,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出可控开关1处于断开行状态还是闭合行状态;当充电状态指示装置为指示灯时,充电控制电路带电时充电状态指示装置6亮,否则充电状态指示装置6不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分断开关1由电磁分闸开关101、零序互感器102、保护电路103和电磁分闸线圈及动作机构104组成,并设有由限流电阻R和试验按钮SB组成的漏电试验回路。漏电试验回路的一个接线端连接在零序互感器102之后的电源线L上,漏电试验回路的一个接线端连接在零序互感器102之前的电源线N上,当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分断开关的进线端接入市电,并对电磁分闸开关101手动合闸后,按下试验按钮SB,零序互感器102将检测到一个模拟的漏电电流,保护电路103整流放大后驱动电磁分闸线圈及动作机构104动作,电磁分闸开关101分断。

充电控制电路2包括基于UP3842芯片的开关电源和控制器IC3,控制器IC3采用的是LM324N芯片,并且在充电控制电路中还设置有滤波电感L1、二极管D1-D4构成的整流电路和变压器T。该充电控制电路属于现有技术,且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充电控制电路2中还设置有稳压芯片IC2和光电耦合器IC4,其中稳压芯片IC2的型号为TL431,A极是稳压芯片IC2的阳极,K极是稳压芯片IC2的阴极,G极是稳压芯片IC2的参考极。光电耦合器IC4的型号为BT430。

时间控制电路3包括时间继电器KT的供电电源控制电路,时间继电器KT的供电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44、电阻R45和三极管U3,电阻R44、R45串联后并联在电状态指标发光二极管D14的绿色二极管的两端。三极管U3为NPN型,三极管U3的基极连接在电阻R44和电阻R45的串联点,发射极连接至充电控制电路的内部电路供电电源的负极,集电极接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部分的其中一端,时间继电器KT线圈部分的另一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内部电路供电电源的正极,时间继电器KT的型号为HD48S。

时间继电KT的常开触点电连接至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分断开关1的试验按钮SB的两端。当充电控制电路2对被充电电池充电至浮充阶段时,控制器IC3的连接三极管U3基极的引脚输出高电平,使充电状态指标发光二极管D14的绿色二极管点亮,三极管U3导通,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部分得电。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部分得电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时间继电器KT的常开触点吸合,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分断开关1的零序互感器102将检测到一个模拟的漏电电流,保护电路103整流放大后驱动电磁分闸线圈及动作机构104动作,电磁分闸开关101分断。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控开关1可以为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晶闸管等可控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