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105发布日期:2019-05-31 21:3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但是,采用电机作为动力的设备,工作时都会发出发热,这些热量是由于电机通风不好,内部灰尘多等引起,当散热较差时,会加大功率消耗,重则可能会引起电机损毁,传统的电机为提高散热性能,通常在电机内部设至风扇,通过电机输出向外部吹风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由于减少灰尘进入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上的通风口多设置在风扇出风一端的侧壁上,在风扇转动时电机外壳内部会形成负压,此时向电机外壳内部流动的空气和向电机外壳外部流动的空气均经过通风口,导致风扇的风力较小,散热性能较差;若在电机外壳圆周面上设进气孔,在电机不使用时又容易导致灰尘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它散热性能较好,同时防尘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电机外壳和安装于电机外壳内部的定子、转子和输出轴,所述电机外壳内部于定子一侧安装有隔板,所述输出轴一端安装于隔板上,所述输出轴穿出隔板一端安装有扇片,所述电机外壳内部于定子外部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隔板于扇片一端安装有封闭环,所述封闭环与电机外壳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外壳于封闭环对应位置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于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于第一挡板一侧安装有第一记忆弹簧,所述第一记忆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壳于扇片一端开设有排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外壳内部于定子外部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隔板、封闭环和电机外壳安装有封闭挡片,所述封闭挡片位于电机外壳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安装有第二记忆弹簧,所述第二记忆弹簧一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腔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二记忆弹簧受热膨胀可通过第二挡板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使封闭挡片与电机外壳脱离,使排气孔与电机外壳内部连通,进行排风,在电机不工作时,第二记忆弹簧恢原状带动封闭挡片移动将排气孔封闭,避免电机在不使用时灰尘进入电机外壳内部。

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机外壳外部设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与电机外壳一体成型,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散热翅增加电机外壳的表面机,提高电机外壳自身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上均开设有气孔,这样的结构设计,电机热量更容易进入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使第一记忆弹簧和第二记忆弹簧的反应能力更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封闭环的长度尺寸大于进气孔的内径尺寸,所述封闭环靠近第一记忆弹簧一端面与进气孔所在圆相切,这样的结构设计,在第一记忆弹簧膨胀带动封闭环移动时,进气孔与电机外壳内部可立即连通。

进一步限定,所述隔板、封闭环和电机外壳上均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通孔内,所述通孔内径与第二连接杆外径之差为2mm~3mm,这样的结构设计,封闭环不与第二连接杆接触,从而避免了第二连接杆对封闭环移动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记忆弹簧的设计,在电机工作产生热量时,可使第一记忆弹簧受热膨胀带动封闭环移动,从而可使进气孔与电机外壳内部连通,通过隔板将单机外壳分隔为两个腔体,定子、转子和输出轴位于一个腔体内,扇片位于另一个腔体内,当电机工作时输出轴转动带动扇片转动,扇片转动时扇片向电机外壳外部吹风、同时扇片所在腔体形成负压,此时通过进气孔可引入外部空气,然后由排气孔排出,增大扇片的风力,提高扇热能力;电机不工作时封闭环将进气孔封闭,避免从而避免灰尘自进气孔进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中电机的横截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实施例中电机的横截结构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电机外壳1、排气孔11、散热翅12、隔板2、定子31、转子32、输出轴33、第一安装腔41、第二安装腔42、第一记忆弹簧5、第一挡块51、第一连接杆52、封闭环53、进气孔 6、第二连接杆71、第二挡板72、第二记忆弹簧73、封闭挡片73、封闭挡片74、扇片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和安装于电机外壳1内部的定子31、转子32和输出轴33,电机外壳1外部设有散热翅12,散热翅12与电机外壳1一体成型,电机外壳1内部于定子31一侧安装有隔板2,输出轴33一端安装于隔板2上,输出轴33穿出隔板2一端安装有扇片8,电机外壳1内部于定子31外部设有第一安装腔41,第一安装腔41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2穿过隔板2于扇片8 一端安装有封闭环53,封闭环53与电机外壳1间隙配合,电机外壳1于封闭环53对应位置开设有进气孔6,封闭环53的长度尺寸大于进气孔6的内径尺寸,封闭环53靠近第一记忆弹簧5一端面与进气孔6所在圆相切,第一连接杆52于第一安装腔41内安装有第一挡板51,第一安装腔41内于第一挡板51一侧安装有第一记忆弹簧5,第一记忆弹簧5一端与第一挡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腔41固定连接,电机外壳1于扇片8一端开设有排气孔 11,电机外壳1内部于定子31外部设有第二安装腔42,第二安装腔42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 71,第二连接杆71穿过隔板2、封闭环53和电机外壳1安装有封闭挡片74,封闭挡片74 位于电机外壳1外部,隔板2、封闭环53和电机外壳1上均轴向开设有通孔,第二连接杆 71穿设通孔内,通孔内径与第二连接杆71外径之差为2mm~3mm,第二连接杆71一侧安装有第二挡板72,第二挡板72一侧安装有第二记忆弹簧73,第二记忆弹簧73一端与第二挡板7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腔42固定连接,第一安装腔41和第二安装腔42上均开设有气孔。

电机工作导致电机发热时,第一记忆弹簧5受热膨胀,通过第一挡板51带动第一连接杆52左移,进气孔6与电机外壳1内部连通,同时第二记忆弹簧73受热膨胀,通过第二挡板72带动第二连接杆71左移露出排气孔11,使排气孔11与电机外壳1内连通;电机输出轴33转动带动扇片8同步转动,扇片8转动在电机外壳1内部形成负压,通过进气孔6向电机外壳1内部吸入冷空气,再由排气孔11排出;当电机开始工作时,第一记忆弹簧5和第二记忆弹簧73温度逐渐下降,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71逐渐回位,最终封闭环53 将进气孔6封闭,封闭挡片74将排气孔11封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尘散热微型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