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654发布日期:2019-04-20 02: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办事大厅等公共场所,设置有大量供用户乘坐的座椅,现有的座椅只是原始的简单的乘坐休息功能。随着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加上移动终端电池的续航能力差,出门在外移动终端没有电了就仿佛与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所有人的最大的痛点问题。

现有的各种座椅都有扶手,只需把共享充电装置固定在扶手的固定杆上即可,为此,可以在公共场所的各种座椅可以增加共享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控制板,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人机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块、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显示的显示屏、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提供电能的可充电电池模块、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存储的存储模块、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给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至少一根数据线。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显示屏集成为触摸屏;所述显示屏的下部分显示设有供所述移动终端交互扫描的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面盖和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和放置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在固定杆上,所述放置件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显示屏;所述面盖、承重件和上壳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盖;固定盖包括固定上盖和固定下盖;固定下盖的短边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长槽;通过固定长槽与固定夹具配合将共享充电装置固定在固定杆上;固定盖还包括加强筋和加强板;加强筋,设置在固定件和放置件连接处用于加强承重件的固定强度;固定上盖、固定件、加强板和固定下盖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加密锁;所述上壳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供可充电电池模块放置的凹槽、所述可充电电池模块固定设置下壳内侧,上壳和下壳通过加密锁加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池模块包括电源壳、设置在电源壳内的与主控制板相连的电源控制板、与电源控制板相连的可充电电池模组;所述数据线与电源控制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数据线包括USB接口、弹簧电源线和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包括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和/或Lightning接口;所述壳体还包括接口盖;所述上壳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供USB接口固定放置的接口槽,所述接口盖固定在接口槽上用于固定数据线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物联网卡和/或Wifi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播放音频的音频播放器、以及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感应环境光线强弱的光线传感器、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键、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光亮提醒的指示灯、以及与主控制板相连用于语音呼叫的语音模块。

还提供一种共享充电设备,包括前述的共享充电装置和固定夹具;共享充电装置通过固定夹具固定在固定杆上;其中,固定夹具包括连接件以及两个对称固定在连接件的短边的两侧的夹持件,连接件与两个夹持件形成夹持空间;固定夹具通过夹持空间固定在固定杆上,共享充电装置固定在固定夹具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及设备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通过固定夹具快速固定在座椅的扶手上,无需对现有座椅进行任何改造即可固定,也无需布置任何电线、网线等线路;同时,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的二维码即可在公共场所进行共享充电,非常方便解决了移动终端充电问题,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固定下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壳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主控制板核心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装置实施例的电源控制板核心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固定夹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固定夹具的夹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胶垫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共享充电设备实施例的胶垫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实施例。应明白,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共享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10,设置在壳体110内的主控制板120(主控制板核心电路如图7所示),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人机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块130、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显示的显示屏140、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提供电能的可充电电池模块 150、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存储的存储模块160、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170、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给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至少一根数据线1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30与显示屏140集成为触摸屏,即为触摸屏总成等;显示屏140用于显示供移动终端交互扫描的二维码,用户在触摸显示屏140时,会显示该二维码,进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来扫描该二维码。人机交互模块130还可以仅仅只是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贴在共享充电装置100的任何表面且不能被随便更换,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该二维码即可启动该共享充电装置100,用户选择充电时间并支付相应的费用即可启动充电等。具体的,显示屏140还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显示区域,显示屏上部分用于显示充电信息,包括充电时间、充电费用等等,还可以显示播放视频、广告、公益信息等灯,显示屏下部分用于显示交互的二维码、操作指示灯等信息,该二维码的数量应于与数据线180数量相同。具体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可以动态调整,在没有用户操作时,整个显示屏可以用于播放公益信息、视频、广告等,在用户触摸操作时,则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等。该显示屏110 可以一个或者两个等,具体的,根据共享充电装置100设置的位置来确定显示屏140的数量,或者根据用户体验来设置。显示屏140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座椅的大小来设置,具体可以是3.0寸-7.0寸不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包括上壳111、下壳112、面盖113和承重件114;承重件114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件141和放置件142;固定件141用于固定在固定杆300上,放置件142设置有空腔143;空腔143用于放置显示屏140;面盖113、承重件114和上壳111依次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还包括固定盖;固定盖包括固定上盖145 和固定下盖146;固定下盖146的短边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长槽148;通过固定长槽148与固定夹具200配合将共享充电装置100固定在固定杆300上。固定盖还可以包括加强筋144和加强板147;具体的,所述加强筋144设置在固定件141和放置件142连接处用于加强承重件114的固定强度;固定上盖145、固定件141、加强板147和固定下盖146依次固定连接。更为具体的,固定盖还可以有其他结构,不在此做进一步赘述。具体的,固定杆300可以为座椅的扶手的横杆,也可以是其他需要设置共享充电装置100的横杆,具体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座椅可以是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医院等等大量放置的座椅,应用非常广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0还包括加密锁115;上壳111的外侧上部设置有供可充电电池模块150放置的凹槽116、可充电电池模块150固定设置下壳112内侧,上壳111和下壳112通过加密锁115加密固定连接。加密锁115 用于对上壳111和下壳112进行加密固定,进而其他人不能随意拿走可充电电池模块150,任何用户或个人均无法打开,在需要取出可充电电池模块40来充电或者需要维修时,只有管理员才能打开;具体的,该加密锁115可以是需要特定钥匙才能打开的异型锁,也可以是其他密码锁、数码锁、电子锁、 NFC加密模块、指纹加密锁、人脸识别锁等等,具体不在此做进一步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充电电池模块150包括电源壳153、设置在电源壳 153内的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的电源控制板151、与电源控制板151相连的可充电电池模组152;所述数据线180与电源控制板151相连,即该可充电电池模块150为可充电电池总成。其中,电源控制板151核心电路图如图8所示。具体的,可充电电池模组152为大容量的可充电电池模组,可以是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电池,具体容量可根据需要来设定,如20000mAh、 30000mAh、40000mAh、50000mAh等等。由于是在人流集聚区,因此,需要需要确保可充电电池模块150的安全,因此,需要通过电源控制板151来进行保护控制,以便防止可充电电池模块过充、过放、短路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180包括依次连接的USB接口181、弹簧电源线182和充电接口183;所述充电接口183包括Micro USB接口、Type-C 接口和/或Lightning接口;所述充电接口183还可以是Mini USB接口等一种或多种可以给移动终端充电的接口,所述数据线180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座椅的大小来安排设置,如可以是1个、2个、3个等任何数量,一般来说,数据线180优选为2个。所述壳体110还包括接口盖117;上壳111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供USB接口181固定放置的接口槽118,接口盖117固定在接口槽118 上固定USB接口181,进而将数据线180固定在上壳111上,不会被用户轻易取走。同时,为了加密固定,接口盖117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壳111上,该紧固件优选为异形螺钉,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紧固件等,只要能固定且不能被通用工具拆卸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播放音频的音频播放器 (图未示出)、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感应环境光线强弱的光线传感器(图未示出)、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键(图未示出)、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光亮提醒的指示灯(图未示出)、以及与主控制板120相连用于语音呼叫的语音模块(图未示出)。音频播放器190用于播放音乐、音频等声音。光线传感器用于感应检测共享充电装置附近的光线强弱,尤其是显示屏140附近的环境光线强弱,并发送相应的信号给主控制板120,主控制板120进而调整显示屏140的亮度,以便更加人性化。同时,在共享充电装置100与公共场所管理系统(如火车站管理系统)对接时,在当前位置出现异常需要需求帮助时,可以操作语音模块连通管理系统,快速将现场情况通报给后台以便快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等等,优选的,该语言模块可以为一个按键说话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70为物联网卡和/或Wifi模块,物联网卡,是指由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提供的5G/4G/3G/2G 卡,硬件和外观与普通SIM卡相似。加载针对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设备的专业化功能,采用专用号段和,满足智能硬件和物联网行业对设备联网的管理需求。Wifi模块可以用于连接当前场所的wifi网络。优选的,该无线通信模块 170优选为物联网卡,通过该无线通信模块170与服务器的路由器建立无线网络通信,进而可以传输大的数据,如视频、语言等等。无线通信模块170与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视频、广告、音乐、音频等数据信息,以及将共享充电装置内的数据信息及时与服务器进行交互通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充电设备,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共享充电装置100 和固定夹具200,共享充电装置100通过固定夹具200固定在座椅扶手的固定杆300上。如图9-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固定夹具包括连接件210以及两个对称固定在连接件210的短边的两侧的夹持件220,连接件 210与两个夹持件220形成夹持空间;固定夹具200通过夹持空间固定在固定杆300上。具体的,该固定杆300可以为座椅扶手的横杆等等,具体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10为片状结构,也可以板状结构等等,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夹持件220包括连接部221、夹持部222以及固定部223;连接部221一端固定在连接件210上,连接部221另一端与夹持部222一端固定连接,夹持部222另一端与固定部223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件 210与两个连接部221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连接,该紧固件优选为异形螺钉,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紧固件等,只要能固定且不能被通用工具拆卸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夹具200还包括固定板230(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下盖146相同),固定板230的短边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长槽231;固定板230的外侧用于固定共享充电装置100;两个夹持件220的固定部223分别插入两个固定长槽231内,进而连接件210、两个夹持件220与固定板230的内侧形成封闭夹持空间;共享充电装置100通过固定夹具200的封闭夹持空间固定在固定杆300上。具体的,固定板230可以为固定夹具20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共享充电装置100的一部分(如实施例一中的固定下盖146等),共享充电装置100可以是智能充电终端,用于对用户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共享充电。

本实施例固定夹具200的夹持部222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222 的形状为与固定杆300适配的形状,如固定杆300为圆形,则夹持部222可以为圆弧形,如固定杆300为方形,则夹持部222可以为方形,具体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固定夹具2200的夹持部22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222 包括第一夹持部225、第二夹持部226和第三夹持部227;所述连接部221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225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225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 226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226另一端与第三夹持部227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夹持部227另一端与固定部223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221、第一夹持部225、第二夹持部226、第三夹持部227和固定部223一体成型。具体的,所述连接部221与第一夹持部225之间的夹角R1为140°-180°,第一夹持部225和第二夹持部226之间的夹角R2为90°-130°,第二夹持部226 和第三夹持部227之间的夹角R3为90°-130°,第三夹持部227和固定部223 之间的夹角R4为60°-2200°,夹角R1、R2、R3和R4的具体角度可以根据固定杆300的形状来限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2-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胶垫240,胶垫240可以为软胶垫,或其他材质能起到固定作用的垫子即可。两个胶垫240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部222的内侧,具体的该胶垫240用于提升固定夹具与固定杆300 的摩擦力,使得固定更加稳定持久,不易松动。图12的胶垫可以完整覆盖夹持部222,图13的胶垫则为方向块,只要能起到固定作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夹持件220的固定部223分别插入固定板230的两个固定长槽231,将两个胶垫240分别放置在两个夹持件220内,并将其放置在固定杆300上,合上两个夹持部220,并将两个夹持件220的连接部221 内侧放置连接件210,并通过紧固件250进行固定,而固定板230的外侧固定有共享充电装置100,进而使得共享充电装置100牢牢固定在座椅扶手的固定杆300上,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充电装置的二维码即可在公共场所进行共享充电,非常方便解决了移动终端电量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固定在座椅的扶手上,无需对现有座椅进行任何改造即可固定,也无需布置任何电线、网线等线路,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