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287发布日期:2019-08-07 0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包括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及“▽”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平行四边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间隔构架的上一层共进出3根导线,包括第一回线的B相导线及第二回线的A、C相导线;出线间隔构架的下一层也共进出3根导线,包括第一回线的A、C相及第二回线的B相;双回线路呈左右分布,第一回线三相导线绝缘子悬挂点在出线间隔构架上形成“△”形布置,第二回线三相导线绝缘子悬挂点在出线间隔构架上形成“▽”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间隔构架上每一相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与相邻导线绝缘子悬挂点的空间距离均为1.2倍相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电站为110kV变电站,出线间隔构架下层构架绝缘子悬挂点距离地面距离为7.5-8.0m,上层构架绝缘子悬挂点距下层构架3.0-3.5m;所述出线间隔构架的下层构架横梁与上层构架横梁平行且位于一个空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和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

第一回线接至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的三相采用“T”形空间布置,即三相的垂直投影呈“T”形,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B相较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A、C相靠后一个相间距,即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B相垂直投影中心与A、C相垂直投影的连线相距一个相间距,且B相高于A、C相1.2倍相间距,第一线路侧隔离开关A相与C相相距二个相间距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第二回线接至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的三相采用“V”形空间布置,即三相的垂直投影呈“V”形,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A、C相较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B相靠后一个相间距,即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B相垂直投影中心与A、C相垂直投影的连线相距一个相间距,且A、C相高于B相1.2倍相间距,第二线路侧隔离开关A相与C相相距二个相间距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靠左侧的第一回线B相导线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左侧最上方绝缘子下端,A、C相导线分别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左侧中、下方绝缘子下端;靠右侧的第二回线A、C相导线分别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右侧最上、中方绝缘子下端,B相导线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左侧下方绝缘子下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