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457发布日期:2019-06-14 23:0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用户的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安全。过热、过电流等非正常工作状况是导致压缩机安全性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将保护器串联在压缩机线路中,及时跟踪压缩机的温度变化、电流的变化,对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尤为重要。

目前压缩机领域,有相当多的时候需要一台压缩机能同时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冷媒,而不同的冷媒其物理性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当某款压缩机可以应用 R410A和R134a两种冷媒,在相同的过载工况下,R410A的过载电流约为 R134a的过载电流2倍,若按照R410A标准选择保护器,则当压缩机应用于 R134a冷媒时,压缩机过载时保护器无法保护压缩机;若按照R134a标准选择保护器,则当压缩机应用于R410A冷媒时,压缩机无法在过载工况下正常运行。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采用保护器连接结构的压缩机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压缩机无论使用哪一种冷媒均能正常工作,同时保护器也能对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使所述压缩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压缩机无论使用哪一种冷媒均能正常工作,同时保护器也能对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保护压缩机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包括:启动支路、运行支路和保护器组;

所述启动支路与所述运行支路并联后连接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端,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启动端并联;

所述保护器组包括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公共端串联,且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的过载电流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均为电流保护器。

可选的,所述保护器组中的至少一个保护器为温度电流保护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均为埋入式保护器。

可选的,所述埋入式保护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壳内壁的线圈上或者设置在密封接线柱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均为外装式保护器。

可选的,所述外装式保护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壳的密封接线柱上。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公共端还能串联保护器,形成由至少三个上保护器组成的多保护器连接结构,且多个所述保护器的过载电流均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采用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所述启动支路和所述运行支路远离所述启动端的一端连接电源的一端,且所述运行端连接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保护器组中的一个保护器远离所述公共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另一端。

可选的,多个保护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电机的公共端,且多个所述保护器的过载电流均不同,每个所述保护器适配一种冷媒,以兼容多种不同的冷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中,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包括:启动支路、运行支路和保护器组;所述启动支路与所述运行支路并联后连接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端,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启动端并联;所述保护器组包括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公共端串联,且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的过载电流不同。所述压缩机采用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所述压缩机在运行时,电源施加在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保护器组中的一个保护器远离所述电机的公共端的一端之间。采用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的压缩机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压缩机无论使用哪一种冷媒均能正常工作,同时所述保护器也能对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主绕组支路,20-副绕组支路,21-启动支路,22-副线圈,23-运行支路,30-保护器组,31-第一保护器,32-第二保护器,40-电机,S-启动端,R- 运行端,C-公共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发明人发现:有相当多的时候一台压缩机需要能同时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冷媒,而不同的冷媒其物理性能是不一样的,即在相同的过载工况下,不同种类的冷媒的过载电流不一样,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采用保护器连接结构的压缩机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压缩机无论使用哪一种冷媒均能正常工作,同时保护器也能对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用于能够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的压缩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包括:启动支路21、运行支路23和保护器组 30;所述启动支路与所述运行支路并联后连接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端,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启动端并联;所述保护器组30包括第一保护器31和第二保护器32,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公共端C串联,且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的过载电流不同,每一个所述保护器适配一种冷媒,以兼容两种不同的冷媒。所述电机包括:主绕组支路10 和副绕组支路20,所述主绕组支路10包括主线圈,所述副绕组支路20包括:启动支路21、副线圈22和运行支路23。所述运行端R与所述公共端C之间连接所述主线圈,所述主线圈与所述运行支路23并联;所述启动端S与所述公共端C之间连接副线圈22,所述副线圈22与所述启动支路21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均为电流保护器。容易理解的是,电流保护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压缩机工作状态异常,如长期过载、电网电压升高或下降等情况,或是在压缩机发生机械咬合或起动间隙时间过短等原因导致堵转时,电流保护器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路,以保护压缩机。温度保护器的主要作用是:当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压缩机温度超过其允许的工作范围时,温度保护器能自动切断电路使压机停止工作,待压缩机温度下降到设计的范围又自动接通电路,因此能确保压缩机工作在一个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不会出现“烧机”或工作寿命的下降。温度电流保护器是将温度保护器和电流保护器功能于一体的一种保护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均为电流保护器,保护所述压缩机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温度保护器另外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器组30中的至少一个保护器为温度电流保护器。当所述保护器组30的两个保护器中一个为电流保护器,另一个为温度电流保护器时,可针对温度保护器另设置接入电路保护所述压缩机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所述保护器组30中的两个保护器均为温度电流保护器时,可不必额外设置用于保护所述压缩机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温度保护器,以简化压缩机结构,提升压缩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均为埋入式保护器,所述埋入式保护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壳内壁的线圈上或者设置在密封接线柱上,所述埋入式保护器工作准确,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均为外装式保护器,所述外装式保护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壳的密封接线柱上。所述外装式保护器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公共端C还能串联保护器,形成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保护器组成的多保护器连接结构,且多个所述保护器的过载电流均不同。当一台压缩机需要兼容多种不同的冷媒时,不同的冷媒其物理性能不同,在相同的过载工况下的过载电流不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冷媒,设置过载电流与之适配的多个保护器,当所述压缩机使用某一种冷媒时,所述多保护器结构接入与之适配的一个保护器,使保护器能对所述压缩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还一种多保护器结构的压缩机,所述采用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所述启动支路21和所述运行支路23远离所述启动端S的一端连接电源的一端L,且所述运行端R连接所述电源的一端L,所述保护器组30 中的一个保护器远离所述公共端C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另一端N1/N2。

进一步的,多个保护器分别串联在所述电机的公共端C,且多个所述保护器的过载电流均不同,每个所述保护器适配一种冷媒,以兼容多种不同的冷媒。如图1所示,所示第一保护器31和所述第二保护器32并联,再和所述压缩机电机40的电机的公共端C串联,当压缩机需要用到第一保护器31时,电源接 L-N1,当压缩机需要用到第二保护器32时,电源接L-N2。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只标示出两个保护器的情况,当所述压缩机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冷媒,则根据冷媒过载电流设置多个并联的保护器,其连接结构、原理和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原理类似,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器连接结构及压缩机中,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包括:启动支路、运行支路和保护器组;所述启动支路与所述运行支路并联后连接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端,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启动端并联;所述保护器组包括第一保护器和第二保护器,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分别与所述电机的公共端串联,且所述第一保护器和所述第二保护器的过载电流不同。所述压缩机采用所述保护器连接结构,所述压缩机在运行时,电源施加在所述电机的运行端与所述保护器组中的一个保护器远离所述电机的公共端的一端之间。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