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827发布日期:2019-06-14 23: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转子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按照转子和定子的相对位置通常分为外转子电机和内转子电机,其中外转子电机相对具有节省空间,设计紧凑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外转子电机的绝缘性差,通常仅仅能够适用于低压的工具中,这样使得外转子电机的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加工简单,使电机可适用于高压环境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转子、定子、端盖、轴承组和套管,所述的端盖上设有带有中心通孔的柱体,所述的柱体插入定子的中心通孔中,所述的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在柱体的中心通孔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中,所述转轴的端部外侧设有第四绝缘涂层,所述转轴通过套管固定在转子上且转轴的一端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设在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线圈,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第一绝缘涂层,所述转子套设于定子之外且转子的套筒上靠近定子的一面设有第二绝缘涂层,所述端盖靠近定子的一面设有第三绝缘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定子线圈的线缆为漆包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涂层位于定子铁芯与定子线圈的绕设接触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靠近转子的端部且与套管通过压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漆包线作为定子线圈的线缆并在定子铁芯与定子线圈所接触的绕设面上涂覆第一绝缘层,实现了定子铁芯与定子线圈之间的有效绝缘,通过在转子的套筒以及端盖靠近定子的一面分别涂覆第二绝缘涂层和第三绝缘涂层,共同实现了定子铁芯、转轴和转子的套筒之间的相互绝缘,通过在转轴的外侧面涂覆第四绝缘涂层,进一步的保证了电机的绝缘性,不影响电机各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加工简单,使电机可适用于高压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11-第四绝缘涂层、2-转子、21-第二绝缘涂层、3-定子、31-定子铁芯、32-定子线圈、4-端盖、41-柱体、42-第三绝缘涂层、5-轴承组、51-第一轴承、52-第二轴承和6-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1、转子2、定子3、端盖4、轴承组5和套管6,所述的端盖4上设有带有中心通孔的柱体41,所述的柱体41插入定子3的中心通孔中,所述的轴承组5包括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所述的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分别固定在柱体41的中心通孔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中,所述转轴1的端部外侧设有第四绝缘涂层11,所述转轴1通过套管6固定在转子2上且转轴1的一端位于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的内圈上,所述定子3包括定子铁芯31和绕设在定子铁芯31上的定子线圈32,所述定子铁芯31上设有第一绝缘涂层,所述转子2套设于定子3之外且转子2的套筒上靠近定子3的一面设有第二绝缘涂层21,所述端盖4靠近定子3的一面设有第三绝缘涂层42,所述定子线圈32的线缆为漆包线,所述第一绝缘涂层位于定子铁芯31与定子线圈32的绕设接触面上,所述第一轴承51安装在靠近转子2的端部且与套管6通过压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型外转子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定子线圈32的线缆采用漆包线且定子铁芯31与定子线圈32所接触的绕设面上涂覆有第一绝缘层,实现了定子铁芯31与定子线圈32之间的有效绝缘。转子2和端盖4共同将定子3包覆住,转子2的套筒与端盖4靠近定子3的一面分别涂覆有第二绝缘涂层21和第三绝缘涂层42,共同实现了定子铁芯31、转轴1和转子2的套筒之间的相互绝缘,而转轴1的外侧面涂覆有第四绝缘涂层11则进一步的保证了电机的绝缘性,不影响电机各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加工简单,使电机可适用于高压环境中。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