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该电机及料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391发布日期:2019-07-03 03:1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该电机及料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该电机及料理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转速可调电机电路中通常连接有一滑线变阻器,通过一旋钮调节滑线变阻器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改变电机的实际功率,从而调节电机转速。其原理为,电机的工作功率P=U2/R,其中,P-电机的工作功率,单位为W;U-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单位为V;R-电机自身的电阻,单位为Ω。此时,通过调节旋钮增大滑线变阻器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时,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随之减小,使得电机的实际功率减小,从而转速减小;通过调节旋钮减小滑线变阻器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时,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随之增大,使得电机的实际功率增大,从而转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调节旋钮无法精准地控制滑线变阻器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也就是说,无法精准地控制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因此,无法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其通过对按键的断开或者闭合的控制,能够精准地控制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包括火线连接接头、零线连接接头、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电容C5、可控硅Q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1、电感L2、电容C1、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触发电阻R11和开关K1;

所述保护电阻R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火线连接接头、所述保护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零线连接接头、所述保护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可控硅Q1的一端;

所述可控硅Q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

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

所述按键式组织可调电阻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与所述电容C5之间;

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并同时连接于所述电感L1的一端;

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并同时连接于所述电感L2的一端;

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

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

所述触发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和所述可控硅Q1之间;

所述触发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K1的一端;

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所述零线连接接头、所述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保护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按键式组织可调电阻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可控硅Q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的技术方案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还包括若干个按键式开关;

所述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组电阻组件和第二组电阻组件,所述第一组电阻组件包括n个电阻,所述第二组电阻组件包括n个电阻,所述按键式开关包括n个,其中,n为≥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组电阻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第一电阻串,所述第一电阻串的末端电阻的末端连接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与所述电容C5之间;

所述第二组电阻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第二电阻串,所述第二电阻串的末端电阻的末端连接于所述可控硅Q1的一端;

所述第一电阻串中每个电阻的头端与所述第二电阻串中每个电阻的头端通过一按键式开关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串的头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串的头端。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包括电机A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

所述电机A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感L1与所述电容C1之间;

所述电机A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感L2与所述电容C1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中,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吸收网络,防止可控硅开、关时产生的尖峰脉冲对其它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可控硅Q1、电容C5以及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组成可调积分电路,控制双向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从而控制输出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可控硅输出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转换为直流电压驱动电机。其中,当闭合开关K1时,触发电阻R11接入电路,使得电路导通,可控硅Q1开始工作,此时,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改变电阻值,从而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对接入至该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调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精确地控制电阻值,因此,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在电机接入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其通过对按键的断开或者闭合的控制,能够精准地控制接入电机电路的阻值,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键式转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种情况。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包括火线连接接头、零线连接接头、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电容C5、可控硅Q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感L1、电感L2、电容C1、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触发电阻R11和开关K1。保护电阻R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火线连接接头、保护电容C4的一端、电容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零线连接接头、保护电容C4的另一端、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的一端和可控硅Q1的一端;可控硅Q1的另一端连接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5的另一端;按键式组织可调电阻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与电容C5之间;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并同时连接于电感L1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并同时连接于电感L2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1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容C1的另一端。触发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和可控硅Q1之间;触发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于开关K1的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于零线连接接头、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保护电容C4的另一端、按键式组织可调电阻组件的另一端和可控硅Q1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中,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吸收网络,防止可控硅开、关时产生的尖峰脉冲对其它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可控硅Q1、电容C5以及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组成可调积分电路,控制双向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从而控制输出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可控硅输出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转换为直流电压驱动电机。其中,当闭合开关K1时,触发电阻R11接入电路,使得电路导通,可控硅Q1开始工作,此时,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改变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部分的电阻值,从而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对接入至该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调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精确地控制电阻值,因此,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其中,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还包括若干个按键式开关。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包括相对应的第一组电阻组件和第二组电阻组件,第一组电阻组件包括n个电阻,第二组电阻组件包括n个电阻,按键式开关包括n个,其中,n为≥1的正整数;第一组电阻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第一电阻串,第一电阻串的末端电阻的末端连接于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与电容C5之间;第二组电阻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第二电阻串,第二电阻串的末端电阻的末端连接于可控硅Q1的一端;第一电阻串中每个电阻的头端与第二电阻串中每个电阻的头端通过一按键式开关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组件包括电阻R21、电阻R31、电阻R41、电阻R51和电阻R61,第二电阻组件包括电阻R22、电阻R32、电阻R42、电阻R52和电阻R62。开关K2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21与电阻R31之间,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22与电阻R32之间。开关K3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31与电阻R41之间,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2和电阻R42之间。开关K4连接于电阻R41和电阻R51之间,开关K4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42和电阻R52之间。开关K5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51和电阻R61之间,开关K5的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52和电阻R62之间。开关K6连接于R61和R62之间。闭合开关K2时,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R21+R22。闭合开关K3时,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21+R31+R32+R22。闭合开关K4时,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21+R31+R41+R42+R32+R22。闭合开关K5时,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21+R31+R41+R51+R52+R42+R32+R22。闭合开关K6时,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21+R31+R41+R51+R61+R62+R52+R42+R32+R22。

其中,第一电阻串的头端连接于第二电阻串的头端。其起到工作档位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包括电机A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电路。电机A的正极连接于电感L1与电容C1之间;电机A的负极连接于电感L2与电容C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中,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吸收网络,防止可控硅开、关时产生的尖峰脉冲对其它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可控硅Q1、电容C5以及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组成可调积分电路,控制双向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从而控制输出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可控硅输出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转换为直流电压驱动电机。其中,当闭合开关K1时,触发电阻R11接入电路,使得电路导通,可控硅Q1开始工作,此时,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改变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从而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对接入至该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调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精确地控制电阻值,因此,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料理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料理器中,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在该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中,保护电阻R1、保护电容C4吸收网络,防止可控硅开、关时产生的尖峰脉冲对其它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可控硅Q1、电容C5以及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组成可调积分电路,控制双向可控硅Q1的导通角,从而控制输出电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可控硅输出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转换为直流电压驱动电机。其中,当闭合开关K1时,触发电阻R11接入电路,使得电路导通,可控硅Q1开始工作,此时,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改变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从而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对接入至该按键式转速可调电机调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闭合按键式阻值可调电阻组件中不同的开关,能够精确地控制电阻值,因此,使得电机两端的工作电压能够被精准地控制,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电机的转速。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