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检修机器人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2826发布日期:2019-08-17 02:1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带电检修机器人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电系统检修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电检修机器人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力工业也飞速发展,但电力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远跟不上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设备的增长,而定期检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经满足不了电力体制改革和减人增效的要求。电网的发展面临着高供电可靠性、高负荷密度、高电能质量的需求,用户对停电时间要求愈发严格,重要关键线路很难安排停电,停电检修机会越来越少。

电厂、变电站及升压站设备在长期运行中容易发生污闪现象,导致电力系统接地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防止绝缘子、开关、刀闸等设备污闪造成停电等事故发生,必须定期清扫磁柱、ct、pt,维修维护开关、刀闸。维护过程中还需要实现引流线的拆装和载人升降等功能。

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打压试验周期是一年。而且规定应该是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新投运的金属氧化锌避雷器,自投运后3个月进行一次交流泄漏电流的试验,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运行正常后,转入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一次试验。避雷器的维护试验需要拆搭引流线,目前实际操作过程,只有停电时方进行维护和试验,绝大部分避雷器均超过试验周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电厂、变电站多使用绝缘梯作为登高工具,绝缘梯长度较长,重量大,使用极为不便。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现有的工作方式大都是采用停电作业的方式,然而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减少变电站停电检修的次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电网对于先进的带电检修作业技术有十分迫切的需求。然而,变电站内由于电压等级高、站内设备密集、设备体积重量大等问题,人工带电作业开展存在较大的困难,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虽然国内已经研发多种类型带电作业机器人,现已公开的几款带电作业机器人都因为体积大、重量大、电气绝缘能性能未达到带电作业标准等原因,在带电作业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操作人员在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或者在绝缘斗外侧的机器臂升至带电作业线路的周边,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人身危险。

若要通过遥控遥测来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无人带电作业,急需对带电检修机器人进行改进,特别是工作平台的结构必须具备功能的多样性才可以满足实际检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电检修机器人工作平台,为上方的升降台提供多自由度变化,并且非工作状态下能够收纳升降台,为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的功能多样性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持。

本发明包括平台箱体,平台箱体底部中心通过旋转机构与活动小车连接,平台箱体在旋转机构控制下绕其中心自转;平台箱体上部开有凹槽,凹槽内通过倾转机构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通过倾转机构倾转至水平时落在凹槽内。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台箱体上部设置有锁紧机构,升降台水平落入凹槽中时锁紧机构对升降台进行锁紧。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台箱体内设置有工具箱,升降台水平落入凹槽中时通过工具箱对升降台上的维修工具进行更换。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为上方的升降台提供多自由度变化,并且非工作状态下能够收纳升降台,为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的功能多样性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持。

2、升降台水平落入凹槽中时可以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紧,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3、工作平台内部集成有工具箱,方便对检修工具进行自动更换,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台倾倒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平台箱体,平台箱体底部中心通过旋转机构1与活动小车连接,平台箱体在旋转机构1控制下绕其中心自转;平台箱体上部开有凹槽2,凹槽2内通过倾转机构3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通过倾转机构倾转至水平时落在凹槽内。

所述的平台箱体上部设置有锁紧机构4,升降台水平落入凹槽中时锁紧机构对升降台进行锁紧,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所述的平台箱体内设置有工具箱5,升降台水平落入凹槽中时通过工具箱对升降台上的维修工具进行更换,方便对检修工具进行自动更换,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的自动化。如图2中所示,若升降台长度过长,凹槽可以贯穿平台箱体前方,工具箱设置在平台箱体前端升降台的两侧,在工作平台外部进行检修工具的更换。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电检修机器人工作平台,包括平台箱体,平台箱体底部中心通过旋转机构与活动小车连接,平台箱体在旋转机构控制下绕其中心自转;平台箱体上部开有凹槽,凹槽内通过倾转机构连接有升降台,升降台通过倾转机构倾转至水平时落在凹槽内。本发明为上方的升降台提供多自由度变化,并且非工作状态下能够收纳升降台,为实现带电检修机器人的功能多样性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君;陈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宜安电力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