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4679发布日期:2021-06-04 09:2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供电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中含有电池,用于为雾化器供电,使得雾化器能够进行雾化工作。目前供电装置中的电池一般为可充电电池,为了方便充电,电子雾化装置一般还配套设置充电装置,供电装置上设置有电连接件,电连接件上通常设置有正极和负极,充电装置上也通常设置有正极和负极,电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充电时,供电装置与充电装置连接或者接触,使得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电连接件上的正极与充电装置上的正极电性连接,电连接件上的负极与充电装置上的负极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充电装置能够为供电装置进行充电。但是现在市面上很多电子雾化装置都是前后对称,通过充电装置对供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必须防止电极反置,需要一定的防反措施,目前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在充电线路板上设计正负转换电路,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子雾化装置在充电时防止电极反置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供电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及充电装置。
4.本发明的供电装置,用于为电子烟雾化装置供电,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及充电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两个单元均包括极性相反、相互间隔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第一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分别用于与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耦合;或者,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一单元的外电极分别用于与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耦合,使得所述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端为所述电池充电。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端的端面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一对称中心,所述两个单元均包括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两个单元的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两个单元的第二区域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两个单元的内电极分别位于两个单元的第一区域,两个单元的外电极分别位于两个单元的第二区域。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均包括一个以上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单元的第一子电极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电极分散在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第二区域。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均呈连续的环状;或者,所述第一单元的外电极包括一个以上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单元的外电极呈连续的环状或者部分环状,所述第一单元的外电极与所述第二单元的外电极的部分区域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均呈圆盘状,外电极均呈环
状,所述外电极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电极的外径。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的内电极与外电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单元的内电极高度相等,两个单元的外电极高度相等,同一个单元的内电极与外电极高度相等或者不相等。
11.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及上面任一所述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使得所述雾化器能够进行雾化工作。
12.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充电装置,用于与上述的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进而为所述供电装置充电;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外电极耦合;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外电极耦合,使得所述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所述电池充电。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二对称中心;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称中心对称,所述充电装置的两个单元均包括第三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三区域的第四区域;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单元的第三区域,第二电极位于第四单元的第四区域,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四单元的第三区域,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单元的第四区域。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一个以上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分散在第三单元或者第四单元的第四区域。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呈连续的环状;或者,所述第三单元的外电极包括一个以上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四单元的外电极呈连续的环状或者部分环状,所述第三单元的第二子电极与所述第四单元的外电极的部分区域相对于第二对称中心对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与供电装置卡扣连接或者磁吸连接。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端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充电装置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能够与第二磁性件相配合,使得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磁吸连接。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边缘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底板围合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板上,所述供电装置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内进而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或者,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底面和围绕底面边缘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位于所述底面上,所述第二侧壁在底面沿着远离供电装置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侧壁,所述延伸侧壁与底面围合形成第二凹槽,充电装置能够插入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二凹槽内进而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18.本发明的供电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及充电装置,其有益效果分别为:
19.本发明的供电装置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充电端设置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两个单元均包括极性相反、相互间隔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当本发明的电子供电装置与充电装置连接时,第一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或者,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一单元的外电极分别能够与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耦合,使得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端为电子雾化装置充电,并且不用担心电极反置的问题。
20.本发明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当本发明的充电装置与电子雾化装置连接时,第一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外电极耦合;或者,第一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外电极耦合,使得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电池充电,并且不用担心电极反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图9所示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5.图1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6.图1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7.图1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8.图18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9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
41.充电端100,第一单元110,第二单元120,第一区域130,第二区域140,第一单元的第一区域130a,第一单元的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的第一区域130b,第二单元的第二区域140b,内电极150,第一单元的内电极150a,第二单元的内电极150b,外电极160,第一单元的外电极160a,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60b,第一子电极161,第一单元的第一子电极161a,第二单元的第一子电极161b,绝缘件170,第一磁性件180,充电装置200,第三单元210,第四单元220,第三区域230,第三单元的第三区域230a,第四单元的第三区域230b,第四区域240,第三单元的第四区域240a,第四单元的第四区域240b,第一电极250,第二电极260,第二子电极261,底板270,第一侧壁271,第一凹槽272。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4.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用于为雾化器供电,使得雾化器能够进行雾化工作,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及充电端,充电端与电池电性连接,充电端位于电子雾化装置的底端,充电端用于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进而为供电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充电端端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充电端100的端面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一对称中心和相互垂直的两个对称轴,x轴和y轴,两个对称轴在第一对称中心处相交;充电端1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单元110包括第一区域130a和环绕第一区域130a的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包括第一区域130b和环绕第一区域130b的第二区域140b,第一单元110的第一区域130a和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的第一区域130b和第二区域140b,分别如图1中的虚线圆圈所示。第一单元110包括极性相反、相互间隔设置的内电极150a和外电极160a,第二单元120包括极性相反、相互间隔设置的内电极150b和外电极160b,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位于第一单元110的第一区域130a,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第一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位于第二单元120的第一区域130b,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第二单元120的第二区域140b;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与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如图1所示,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内电极150a的上方,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内电极150b的下方。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的充电装置200用于与图1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电性连接,进而为电子雾化装置充电。充电装置200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二对称中心和相互垂直的两个对称轴,x轴和y轴,两个对称轴在第二对称中心处相交;充电装置20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相对于第二对称中心对称,第三单元210包括第三区域230a和环绕第三区域230a的第四区域240a,第四单元220均包括第三区域230b和环绕第三区域230b的第四区域240b,第三单元210的第三区域230a和第四区域240a,第四单元220的第三区域230b和第四区域240b,分别如图2中的虚线圆圈所示;充电装置200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第一电极250用于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内电极150耦合,第二电极260用于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外电极160耦合;第一电极250位于第三单元210的第三区域230a,第二电极260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左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50还可以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三区域230b,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三单元210的第四区域240a。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的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均为弹针电极,以方便与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电性连接。
46.当图1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插入(正插)到图2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二单元120的外电
极160b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当图1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反面插入(反插)到图2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需要说明的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与反面的切换是指电子雾化装置沿着中心竖直轴线旋转180
°

47.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单元120位于第一单元110的左侧,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的上方,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第二单元120内电极150b的下方。为了与图1中所示的充电端100相配合,图2中所示的充电装置200,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左上方,并且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内。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图3中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到,第二单元120位于第一单元110的左侧,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的下方,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第二单元120内电极150b的上方。为了与图3中所示的充电端100相配合,图4中所示的充电装置200,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左下方,并且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内。
48.当图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插入到图4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当图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反面插入到图4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
49.在又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图5中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到,第二单元120位于第一单元110的左侧,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161a,两个第一子电极161a分散在第一单元110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子电极161b,两个第一子电极161b分散在第二单元120的第二区域140b,第一单元110的两个第一子电极161a分别位于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的上方和右方,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与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相对于充电端100的第二对称中心对称。为了与图5中所示的充电端100相配合,图6中所示的充电装置200,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左侧,第二电极260包括两个相互电连接第二子电极261,两个第二子电极261分散地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内。
50.当图5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插入到图6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当图5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反面插入到图6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
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10外电极160a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子电极161a,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子电极161b,第一单元110的第一子电极160a和第二单元120的第一子电极160b数量相同,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与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相对于充电端100的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单元110的第一子电极161a分散在第一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的第一子电极161b分散在第二单元120的第二区域140b。
5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与图7中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到,第二单元120位于第一单元110的左侧,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呈连续的环状,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也呈连续的环状。从图8中可以看到,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左侧,第二电极260呈环状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内。当图7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插入到图8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a耦合,第二单元120的环状外电极160b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环状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当图7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反面插入到图8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一单元110的环状外电极160a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环状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需要说明的是,当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如图8所示时,充电装置200的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还可以为弹针电极,只是第二电极260为横截面积呈圆环形的柱状。
5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结构如图7所示时,由于图7中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呈环状位于第一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40a,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呈环状位于第二单元120的第二区域140b,因此,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图8中所示的环状结构,充电装置200的结构还可以与如图2、图4或者图6所示,即只要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即可。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充电装置200的结构如图8所示时,由于图8中第二电极260呈环状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内,因此,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外电极160a和外电极160b的结构并不仅限于图7中所示的环状结构,充电端100的外电极160a和外电极160b的结构还可以如图1、图3或者图5所示,即只要充电端100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第一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40a内,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第二单元120的第二区域140b内即可。
5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图9中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到,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a和内电极150b均呈圆盘状,外电极160a和外电极160b均呈环形,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环绕在内电极150a的外围四周,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环绕在内电极150b的外围四周,环形外电极160的内径大于内电极的外径。另外,如图9所示,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与外电极160之间还均设置有绝缘件170。该绝缘件170可以为橡胶圈等。从图10中可以看到,充电座的第一电极250和
第二电极260均为弹针电极。图9所示充电端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图10所示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从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到,电子雾化装置的环形外电极160均位于x轴上,环形外电极160的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充电装置200的第一电极250位于充电装置200的x轴上,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偏离充电装置200的x轴,偏离距离为k,从图11和图12中可以看到,第二电极260的偏离距离k大于环形外电极160的内半径r1,并且小于环形外电极160的内半径r2,从而使得当电子雾化装置与充电装置200连接后,第二电极260能够与第一单元110或第二单元120的环形外电极160耦合,进而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为电子雾化装置充电。
54.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与电子雾化装置卡扣连接或者磁吸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7、图9和图11中所示,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80,相应地,充电装置200的第二对称轴线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一磁性件180能够与第二磁性件相配合,使得充电装置200与电子雾化装置磁吸连接。另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电子雾化装置与充电装置200磁吸连接后,为了防止电子雾化装置相对于充电装置200转动,如图10所示,充电装置200包括底板270和围绕底板270边缘的第一侧壁271,第一侧壁271和底板270围合成第一凹槽272,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凹槽272的底板270上,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能够插入到第一凹槽272内,从而能够防止电子雾化装置相对于充电装置20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底面和围绕底面边缘的第二侧壁,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位于底面上,第二侧壁在底面沿着远离电子雾化装置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侧壁,延伸侧壁与底面围合形成第二凹槽,充电装置能够插入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凹槽内,从而能够防止电子雾化装置相对于充电装置转动。
5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均位于充电端100的x轴上,充电装置200的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均位于充电装置200的x轴上,当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与充电装置200连接后,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x轴能够与充电装置200的x轴重合,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y轴能够与充电装置200的y轴重合,从而使得电子雾化装置能够与充电装置200电性连接。可以理解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还可以均位于充电端100的y轴上,充电装置200的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均位于充电装置200的y轴上;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端100的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也可以不位于充电端100的对称轴上,充电装置200的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也可以不位于充电装置200的对称轴上,只要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相对于第二对称中心对称即可。
56.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充电端1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与图13中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从图13中可以看到,充电端100的端面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一对称中心和相互垂直的两个对称轴,x轴和y轴,两个对称轴在第一对称中心处相交;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均没有位于对称轴上,第一单元110和第二单元120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二单元120位于第一单元110的左下侧,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和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和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相对于第
一对称中心对称。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位于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的上方,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位于第二单元120内电极150b的下方,为了与图13中所示的充电端100相配合,图14中所示的充电装置200呈中心对称,具有第二对称中心和相互垂直的两个对称轴,x轴和y轴,两个对称轴在第二对称中心处相交,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也均没有位于对称轴上,第三单元210和第四单元220相对于第二对称中心对称,第一电极250位于第三单元210的第三区域230a,第二电极260位于第四单元220的第四区域240b,第二电极260位于第一电极250的右上方。
57.当图1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正面插入到图14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当图13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反面插入到图14的充电装置200时,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与位于第三单元210第三区域230a的第一电极250耦合,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与位于第四单元220第四区域240b的第二电极260耦合,使得充电装置200能够通过充电端100为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充电。
5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供电装置的充电端100两个单元的内电极150a、150b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充电端100两个单元的外电极160a、160b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供电装置充电端100两个单元的外电极160a、160b也可以不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如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充电端100的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60b呈部分环状,第一单元的外电极160a呈点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元外电极160a还可以呈圆环状或部分环状,只要第一单元的外电极160a与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60b的部分区域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即可,与图15所示的充电端相配合的充电装置可以如图2或者图8所示,当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端100与充电装置200可插入式连接时,充电装置的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分别与供电装置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内电极150a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60b接触和电连接,或充电装置的第一电极250和第二电极260分别与供电装置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外电极150b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60a接触和电连接,使得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电池充电。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充电装置的第二电极260的形状也可以呈部分环状,与图16所示的充电装置相配合的供电装置充电端100的形状可以如图1或者图7所示。
59.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供电装置充电端100两个单元的内电极150a、150b也可以不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充电端100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呈条状,充电端100第一单元的内电极呈点状,第一单元的内电极150a与第二单元的外电极150b的部分区域相对于第一对称中心对称,与图16所示的充电端相配合的充电装置可以如图2所示。
60.另外,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端两个单元的内电极和外电极的高度相等,充电装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高度也相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端两个单元的内电极高度相等,充电端两个单元的外电极的高度相等,但是同一个单元的内电极与外电极的高度可以不相等,相应地,充电装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高度也相应不相等,从而使得述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电池充电。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单元110的内电极150a和第二单元120的内电极150b均凸出于充电端100的
底面,第一单元110的外电极160a和第二单元120的外电极160b均与充电端100的底面相平齐,并且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和第二单元120内电极150b的高度相等,相应地,与图18所示的充电端100相配合的充电装置200如图19所示,充电装置200的第一电极250与充电装置200的底面相平齐,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凸出于充电装置200的底面,第二电极260的高度等于第一单元110内电极150a和第二单元120内电极150b的高度,无论充电装置是正插还是反插,充电装置200的第一电极250均能够与充电端100的内电极150电连接,充电装置200的第二电极260均能够与充电端100的外电极160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电池充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端100的内电极150的高度可以小于外电极160的高度,相应地,充电装置200第一电极250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电极260的高度。
61.本发明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充电端设置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两个单元均包括极性相反、相互间隔设置的内电极和外电极。当本发明的电子雾化装置与充电装置连接时,第一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二单元的外电极,或者,第二单元的内电极和第一单元的外电极分别能够与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耦合,使得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端为电子雾化装置充电,并且不用担心电极反置的问题。
62.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当本发明的充电装置与电子雾化装置连接时,第一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外电极耦合;或者,第一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二单元的内电极耦合,第二电极能够与充电端第一单元的外电极耦合,使得充电装置在正插和反插时均能够通过充电装置为电池充电,并且不用担心电极反置的问题。
6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