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5463发布日期:2020-04-17 22:0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启动马达。



背景技术:

一般电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另外还有端盖、风扇、罩壳、机座、接线盒等。定子的作用是用来产生磁场和作电机的机械支撑。电机的定子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绕组镶嵌在定子铁心中,通过电流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电能量转换。机座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和支撑定子铁心。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713494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助力启动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主体电机和启动助力系统,所述主体电机包括电机壳体、主轴、转子和定子;启动助力系统包括助力减速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和助力控制机构,助力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主轴;助力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和编码器,控制器连接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在主轴的后端,助力减速电机通过助力电机开关连接电源,主体电机包括主电机开关连接电源,助力电机开关和主电机开关均连接控制器;该助力启动的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助力控制机构控制助力减速电机为主轴提供额外的动力,解决天气较为严寒的情况下的主体电机的气动较为缓慢的问题,提高主体电机的启动效率,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扭矩可调节、节省能源、线圈负载小、基本无侧面干涉、可按需配置功率和体积的启动马达。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启动马达,包括主电机,其中:还包括,能按需与主电机脱离或连接的副电机,且主电机的主转轴与副电机的副转轴处于同一轴线。在启动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主电机与副电机采用连接方式同时启动,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在本装置达到高速运转后,可以将副电机与主电机相互连接的主转轴和副转轴脱离。在主电机单独工作时,电流、能量损耗均较小。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副电机的副转轴的端部设有主插接齿轮;主电机的主转轴的端部设有从插接齿轮;主插接齿轮能与从插接齿轮能在拨叉的控制下脱离或连接。采用拨叉拨动主插接齿轮,启动时,将整个副转子向主电机的从插接齿轮移动。反之,在进入正常工况后,拨叉反向运动,将主插接齿轮、从插接齿轮相互脱离,使副电机脱离工况并停止转动。如需要在主电机工作时增加扭矩,采用副电机以大于或等于主电机转速的方式,通过拨叉将拨叉拨动主插接齿轮,使之与从插接齿轮对接。由于主插接齿轮和从插接齿轮的对接齿的单侧具有斜面,因此,当从插接齿轮加速或主插接齿轮减速时,由于斜面的存在,拨叉仅需要很小的移动,就能促使二者脱离连接工况。而由于另一侧是垂直的,因此连接是在加速情况下不易脱离。主插接齿轮侧面具有凸肩;拨叉位于凸肩附近;凸肩附近还设有限位锁止件,且该锁止件能在主插接齿轮脱离状态或连接状态时限制前述状态之间的切换;优选的,拨叉可以沿主插接齿轮的轴向运动,和/或可以沿着主插接齿轮的径向运动。通过锁止件能将主插接齿轮按需限制在连接状态或脱离状态,且该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修理也极为便利。拨叉的结构可以是一字型的,然而,会增加外侧驱动结构的复杂程度,配合轴向和径向运动完成对连接状态或脱离状态的切换。其优点是可以省去锁止机构。拨叉大致呈y字型,且与主插接齿轮的凸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拨叉采用y字型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外部控制机构的体积,仅需要一个简易的电磁铁机构或气体、液压工作端就能完成对拨叉的控制。配合简易的杆状限位锁止件完成工作。主电机的主壳体的末端设有主电机盖;主电机盖与副电机的副壳体相连接。采用分段式结构,一方面修理替换极为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扭矩需求调配不同扭矩比例的主、副电机,有效控制成本。副壳体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的沿部具有能滑动容纳拨叉部分柄部的导向槽;限位锁止件部分位于副壳体外部。导向槽是为了稳定拨叉的工作位置,防止通孔磨损剧烈。限位锁止件部分外露,可以根据使用空间边界配置情况选择气泵或电磁控制,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副电机的副转轴有一段长度为l的部分位于副壳体的外部;副壳体内具有支撑架,且该支撑架滑动夹持有副电机的副转轴,使副电机的副转子与副电机的副定子移长度小于l。在上述位置和长度关系下,副电机的位置被有效限定在无故障区域。副电机的副换向器的长度小于副刷架组的长度。该长度范围使副电机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极限位置仍然能够接受电流驱动。副壳体的末端固定有能滑动配合容纳副电机的副转轴的滑动轴承。根据工作环境,还可以设置后盖防尘。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还包括,能按需与主电机脱离或连接的副电机,且主电机的主转轴与副电机的副转轴处于同一轴线。在启动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主电机与副电机采用连接方式同时启动,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在本装置达到高速运转后,可以将副电机与主电机相互连接的主转轴和副转轴脱离。在主电机单独工作时,电流、能量损耗均较小。因而本发明具有扭矩可调节、节省能源、线圈负载小、基本无侧面干涉、可按需配置功率和体积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局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局部附件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副电机1、副转子11、副定子12、副转轴13、副刷架组14、副换向器15、副壳体16、导向槽16a、滑动轴承16b、主电机2、主转子21、主定子22、主转轴23、齿轮弹簧23a、弹簧卡套23b、齿轮头23c、含油轴承23d、含油轴承23e、锰钢垫片23f、主刷架组24、主换向器25、主壳体26、前端盖罩26a、支撑架3、主电机盖4、主插接齿轮5、从插接齿轮6、拨叉7、限位锁止件8、后盖9。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启动马达,包括主电机2,其中:还包括,

能按需与主电机2脱离或连接的副电机1,且主电机2的主转轴23与副电机1的副转轴13处于同一轴线。在启动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主电机2与副电机1采用连接方式同时启动,能提供较大的扭矩。在本装置达到高速运转后,可以将副电机1与主电机2相互连接的主转轴23和副转轴13脱离。在主电机2单独工作时,电流、能量损耗均较小。副电机1的副转轴13的端部设有主插接齿轮5;主电机2的主转轴23的端部设有从插接齿轮6;主插接齿轮5能与从插接齿轮6能在拨叉7的控制下脱离或连接。采用拨叉7拨动主插接齿轮5,启动时,将整个副转子11向主电机2的从插接齿轮6移动。反之,在进入正常工况后,拨叉7反向运动,将主插接齿轮5、从插接齿轮6相互脱离,使副电机1脱离工况并停止转动。如需要在主电机2工作时增加扭矩,采用副电机1以大于或等于主电机2转速的方式,通过拨叉7将拨叉7拨动主插接齿轮5,使之与从插接齿轮6对接。由于主插接齿轮5和从插接齿轮6的对接齿的单侧具有斜面,因此,当从插接齿轮6加速或主插接齿轮5减速时,由于斜面的存在,拨叉7仅需要很小的移动,就能促使二者脱离连接工况。而由于另一侧是垂直的,因此连接是在加速情况下不易脱离。主插接齿轮5侧面具有凸肩;拨叉7位于凸肩附近;凸肩附近还设有限位锁止件8,且该锁止件8能在主插接齿轮5脱离状态或连接状态时限制前述状态之间的切换;优选的,拨叉7可以沿主插接齿轮5的轴向运动,和/或可以沿着主插接齿轮5的径向运动。通过锁止件8能将主插接齿轮5按需限制在连接状态或脱离状态,且该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修理也极为便利。拨叉7的结构可以是一字型的,然而,会增加外侧驱动结构的复杂程度,配合轴向和径向运动完成对连接状态或脱离状态的切换。其优点是可以省去锁止机构。拨叉7大致呈y字型,且与主插接齿轮5的凸肩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拨叉7采用y字型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外部控制机构的体积,仅需要一个简易的电磁铁机构或气体、液压工作端就能完成对拨叉7的控制。配合简易的杆状限位锁止件8完成工作。主电机2的主壳体26的末端设有主电机盖4;主电机盖4与副电机1的副壳体16相连接。采用分段式结构,一方面修理替换极为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扭矩需求调配不同扭矩比例的主、副电机,有效控制成本。副壳体16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的沿部具有能滑动容纳拨叉7部分柄部的导向槽16a;限位锁止件8部分位于副壳体16外部。导向槽16a是为了稳定拨叉7的工作位置,防止通孔磨损剧烈。限位锁止件8部分外露,可以根据使用空间边界配置情况选择气泵或电磁控制,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副电机1的副转轴13有一段长度为l的部分位于副壳体16的外部;副壳体16内具有支撑架3,且该支撑架3滑动夹持有副电机1的副转轴13,使副电机1的副转子11与副电机1的副定子12移长度小于l。在上述位置和长度关系下,副电机1的位置被有效限定在无故障区域。副电机1的副换向器15的长度小于副刷架组14的长度。该长度范围使副电机1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极限位置仍然能够接受电流驱动。副壳体16的末端固定有能滑动配合容纳副电机1的副转轴13的滑动轴承16b。根据工作环境,还可以设置后盖9防尘。

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