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712发布日期:2020-01-15 01: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马达的一例。

专利文献1涉及将卷绕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与搭载于罩的电连接器电连接起来的引线的固定方法。对引线与电连接器连接的一端施加纵向的压缩载荷而使引线向横向弯曲,从而使引线抵接于罩的内壁而进行固定。

由此,能够省略引线固定用的压入作业和固定用的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5289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没有解决如下课题:使在马达的外部走线的引线的固定变得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外部走线的引线的固定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其能够绕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间隔件,其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靠下方的位置;以及电路板,其配置在比所述间隔件靠下方的位置,所述间隔件具有:间隔件基部,其沿与所述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扩展;以及间隔件臂部,其配置在比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有从所述定子延伸的导线和能够与外部连接的引线,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与所述间隔件臂部之间的间隙窄于所述引线的直径。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引线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延伸。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导线向下方贯通所述电路板而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臂部配置在比所述电路板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基部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间隔件孔部,所述导线插入于所述间隔件孔部中。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孔部呈锥状,其直径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小。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导线与所述电路板通过端子而电连接。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具有:电路板第一区域,其与所述间隔件基部在轴向上对置;以及电路板第二区域,其不与所述间隔件基部在轴向上对置,在所述电路板第二区域内配置有轴向长度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的轴向间隙长的第一电子元件。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马达还具有包围所述定子的下方并且配置在比所述间隔件靠上方的位置的马达壳体,在所述马达壳体上构成有沿轴向贯通的马达壳体贯通孔,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所述马达壳体贯通孔中。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臂部具有:臂部第一区域,其从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向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臂部第二区域,其从所述臂部第一区域的外端部沿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臂部第二区域与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构成了对置的对置区域。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对置区域在与径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开口,所述对置区域的间隙随着朝向与所述径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而逐渐变窄。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对置区域的与径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为包含所述引线在内的多根引线的直径的总和以上。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臂部具有:臂部第一区域,其从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向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臂部第二区域,其从所述臂部第一区域的外端部沿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臂部第二区域与所述间隔件基部的径向外缘构成了对置的对置区域。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马达还具有包围所述定子的下方并且配置在比所述间隔件靠上方的位置的马达壳体,在所述间隔件基部构成有供将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固定部件穿过的筒部,所述间隔件臂部连接于所述间隔件基部的连接部位配置于在径向同一线上比所述筒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能够容易地进行在外部走线的引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的送风装置具有:上述的马达;叶轮,其固定于所述转子,能够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叶轮罩,其收纳所述叶轮。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间隔件臂部的径向外端配置于比所述叶轮罩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的吸尘器具有上述的送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送风装置的上方一部分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将送风装置的下方一部分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从下方观察下壳体和间隔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在马达的下壳体的位置剖开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从下方观察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用图11所示的b-b截面剖开间隔件的纵向剖视立体图。

图13是从上方观察间隔件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送风装置出厂时的状态的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5是将送风装置搭载于吸尘器时的送风装置的仰视图。

图16是从上方观察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使用了变形例的电容器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送风装置;2:叶轮罩;21:上罩;22:下罩;3:叶轮;4:衬套;5:马达;6:马达壳体;61:上壳体;62:下壳体;621b(h1~h3):马达壳体贯通孔;7;转子;70;轴;71:磁铁;72:第一间隔件;73:第二间隔件;8a、8b:轴承;9:定子;91:定子铁芯;92:上绝缘件;93:下绝缘件;94:线圈部;941a、941b:导线;10:间隔件;101:间隔件基部;102a、102b:间隔件臂部;11:电路板;c1、c2:电容器;b1、b2:螺钉;l1、l2、l11、l12: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送风装置的中心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或“轴向”,将与送风装置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送风装置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但是,上述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实际组装于设备时的送风装置的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吸尘器中,将接近地面的方向作为“下方”、并且将远离地面的方向作为“上方”而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另外,这些方向仅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上游”和“下游”分别表示使送风装置驱动时从吸气部吸入的空气的流通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1.吸尘器的整体结构>

这里,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尘器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吸尘器100是所谓的杆式的电动吸尘器,该吸尘器100具有在下表面和上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吸气部103和排气部104的箱体102。从箱体102的背面导出电源线(未图示)。电源线与设置在房间的侧壁面上的电源插座(未图示)连接,向吸尘器100提供电力。另外,吸尘器100也可以是所谓的机器人式、罐式或手持式的电动吸尘器。

在箱体102内形成有将吸气部103和排气部104连结起来的空气通路(未图示)。在空气通路内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集尘部(未图示)、过滤器(未图示)以及送风装置1。送风装置1具有后述的叶轮。在空气通路内流通的空气中包含的灰尘等垃圾被过滤器阻挡,收集在形成为容器状的集尘部内。集尘部和过滤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箱体102装卸。

在箱体102的上部设置有把持部105和操作部106。使用者能够把持着把持部105而使吸尘器100移动。操作部106具有多个按钮106a,通过操作按钮106a而进行吸尘器100的动作设定。例如,通过操作按钮106a来指示送风装置1开始驱动、停止驱动以及变更转速等。吸气部103与棒状的抽吸管107的下游端(图中为上端)连接。在抽吸管107的上游端,吸嘴110可装卸地安装于抽吸管107。地面f上的灰尘通过吸嘴110而被吸入到抽吸管107内。

<2.送风装置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从上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立体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另外,图5是沿着图4中的a-a线剖开的状态的图。

送风装置1具有叶轮罩2、叶轮3以及马达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还具有衬套4。通过马达5使叶轮3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驱动,从而将空气从上方吸入到叶轮罩2的内部。所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从叶轮罩2的沿周向延伸的侧周面向外部排出。另外,所吸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被吸入到马达5的马达壳体6的内部,从马达壳体6向下方排出。

<2.l关于叶轮罩>

这里,一并参照图6对叶轮罩2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将送风装置1的上方一部分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叶轮罩2具有上罩21和下罩22。上罩21具有有盖状的大致圆筒形状。上罩21在上端部具有吸气口211。吸气口211的径向内表面向径向内侧弯曲。吸气口211的上方一部分位于比叶轮3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吸尘器100中,送风装置1配置为吸气口211朝向下方(图1)。

下罩22是在俯视截面中具有圆形的罩部件,配置于上罩21的下方。下罩22在径向外缘部具有朝向下方突出延伸的突出片221。突出片221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多个突出片221中的一部分的突出片221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的爪部221a。

上罩21在径向外缘部具有向下方突出而形成的钩部212。钩部21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分别具有大致u字状。通过将钩部212卡于爪部221a,利用搭扣配合而将上罩21固定于下罩22。在上罩21固定于下罩22的状态下形成的叶轮罩22的内部空间中,配置有叶轮3。即,叶轮罩22收纳叶轮3。

<2.2关于叶轮>

接下来,特别参照图6对叶轮3的结构进行说明。叶轮3例如由金属部件构成。叶轮3具有护罩31、主板32以及多个叶片33。

叶片33介于主板32和护罩31之间。多个叶片33沿周向配置。

护罩31将多个叶片33的上端部连结起来,并且具有作为开口的叶轮吸气口31a。俯视时,叶轮吸气口31a呈圆形。主板32将多个叶片33的下端部连结起来,构成为沿径向扩展的圆盘状。

叶片33是在上下方向上立起并且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板状部件。俯视时,叶片33的径向内端相对于叶片33的径向外端位于叶轮3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由此,叶片33以该旋转方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

主板32借助衬套4而固定于马达5的后述的轴70的上端部。如后所述,轴70包含于转子7。通过转子7旋转,叶轮3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即,叶轮3固定于转子7,能够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

当借助马达5使叶轮3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时,将空气从上方经由叶轮吸气口31a向叶片33侧吸入,所取入的空气被叶片33和主板32向径向外侧引导,向叶轮3的径向外侧吹出。从叶轮3吹出的空气按照后述的路径排出。

<3.关于马达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送风装置1具有驱动叶轮3旋转的马达5,这里,对马达5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马达5具有转子7、定子9、间隔件10以及电路板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5还具有马达壳体6和轴承8a、8b。

<3.1关于马达壳体>

马达壳体6具有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尤其如图6所示,上壳体61具有有盖圆筒形状。在上壳体61的盖部611的上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螺钉孔611a。在下罩22的上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螺钉收纳部222。通过将螺钉b1收纳于螺钉收纳部222内并且螺钉固定于螺钉孔611a,下罩22被固定于上壳体61。上壳体61配置于下罩22的下方。

上壳体61在沿周向延伸的侧周面的上端部具有多个马达壳体连通孔612。马达壳体连通孔612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径向和上下方向上贯通上壳体61。在下罩22固定于上壳体61的状态下,突出片部221配置于马达壳体连通孔612内。下罩22在突出片部221的径向内侧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通气孔223(图5)。叶轮罩2的内部经由通气孔223和马达壳体连通孔612而与上壳体61的内部连通。即,马达壳体6具有使叶轮罩2的内部与马达壳体6的内部连通的马达壳体连通孔612。

另外,在下罩22固定于上壳体61状态下,由上壳体61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马达壳体连通孔612彼此之间的部位和下罩22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突出片部221彼此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在径向上贯通的排气口s1(图2)。当叶轮3被马达5驱动而沿周向旋转时,从叶轮3向径向外侧吹出的空气的一部分穿过排气口s1而向外部排出。另外,此时,从叶轮3吹出的空气的另一部分穿过通气孔223和马达壳体连通孔612而被吸入到上壳体61内部。由此,能够对上壳体61的内部进行冷却。

这里,图7是示出将送风装置1的下方一部分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所示,下壳体62沿径向扩展而形成。下壳体62具有多个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后文描述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的详细内容。

下壳体62固定于上壳体61的在下方开口的开口部。转子7、轴承8a、8b以及定子9收纳于由上壳体61和下壳体62包围而成的马达壳体6的内部空间。下壳体62覆盖定子9的下方。即,马达壳体6包围定子9的下方。

<3.2关于转子>

如图5所示,转子7具有轴70、磁铁71、第一间隔件72以及第二间隔件73。轴70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轴70被轴承8a、8b支承为能够绕着中心轴线c旋转。轴承8a收纳于第一轴承收纳部611b(图6)内,该第一轴承收纳部611b是在上壳体61的盖部611向上方突出而形成的。另外,如图7所示,下壳体62具有底板部621和第二轴承收纳部622。第二轴承收纳部622是从底板部621的中央向下方突出而形成的。轴承8b位于比轴承8a靠下方的位置,收纳于第二轴承收纳部622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8a、8b构成为球轴承,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套筒轴承。

磁铁71呈圆筒状,固定于轴70。第一间隔件72在上下方向上被夹在轴承8a与磁铁71之间,固定于轴70。第二间隔件73配置于磁铁71的下方,与第一间隔件72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磁铁71,固定于轴70。

轴70、磁铁71、第一间隔件72以及第二间隔件73能够绕着中心轴线c一体地旋转。即,转子7能够绕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c旋转。

<3.3关于定子>

接下来,对定子9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定子9具有定子铁芯91、上绝缘件92、下绝缘件93以及多个线圈部94。

定子铁芯91是将电磁钢板沿上下方向层叠而构成的。定子铁芯91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和多个齿。多个齿是从铁芯背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呈放射状延伸的部位。俯视时,齿呈大致t字形状。即,齿由沿径向延伸的部分和从该部分的径向内侧前端部向周向两侧扩大的部分构成。

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上绝缘件92以覆盖定子铁芯91的上表面和侧面的方式固定于定子铁芯9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绝缘件92由在周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绝缘件构成。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下绝缘件93以覆盖定子铁芯91的下表面和侧面的方式固定于定子铁芯91。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绝缘件93由在周向上分割开的多个绝缘件构成。另外,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也可以各自构成为一个部件。

线圈部94是通过隔着覆盖齿的上绝缘件92的部分和覆盖齿的下绝缘件93的部分卷绕导线而构成的。即,线圈部94按照每个齿而设置。

磁铁71位于齿的径向内侧,与齿隔着间隙而在径向上对置。即,定子9与转子7在径向上对置。

<4.关于电路板和间隔件>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7对电路板11和间隔件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由于间隔件10位于比下壳体62靠下方的位置。即,间隔件10配置在比定子9靠下方的位置。电路板11配置在比间隔件10靠下方的位置。

换言之,马达5具有包围定子9的下方并且配置在比间隔件10靠上方的位置的马达壳体6。

这里,下壳体62的底板部621具有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的螺钉孔621a。通过将螺钉b2从下方穿过电路板11和间隔件10并且螺钉固定于螺钉孔621a,电路板11和间隔件10被固定于马达壳体6。

<4.l关于电路板>

这里,对电路板11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在电路板11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包含电容器c1、c2在内的多个电子元件。在电路板11的下表面上也安装有多个电子元件。即,电路板11配置在比马达壳体6靠下方的位置,配置有多个电子元件。

电容器c1、c2从电路板11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并且在安装于电路板11的多个电子元件中轴向长度最长。即,在电路板11的上表面上配置有从电路板11朝向上方延伸的、在多个电子元件中轴向长度最长的第一电子元件(电容器c1、c2)。另外,轴向长度最长的第一电子元件不限于电容器,例如也可以是ic封装或变压器等。

在下壳体62的底板部621上形成有多个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在轴向上贯通,并且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即,在马达壳体6中构成有在轴向上贯通的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

电容器c1、c2从电路板11的上表面穿过没有配置间隔件10的空间而向上方延伸。如图5所示,电容器c1、c2的上端部配置于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中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1(图7)内。另外,在图3中也示出了电容器c1、c2的一部分配置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的状态。

即,虽然电容器c1、c2与底板部621在径向上对置,但不到达马达壳体6的内部。但是,不限于此,电容器c1、c2也可以从下方向上方贯通马达壳体贯通孔h1而到达马达壳体6的内部。即,第一电子元件(电容器c1、c2)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缩短马达5的轴向长度。即,与将第一电子元件配置于电路板11的下表面的情况、或者将第一电子元件配置于电路板11的上表面并且第一电子元件的上端配置在比马达壳体6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马达5的轴向长度。

这里,图8是示出从下方观察下壳体62和间隔件1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底板部621上形成有马达壳体贯通孔h1至h3作为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从一个线圈部94引出的一根导线941a朝向下方穿过马达壳体贯通孔h2而被间隔件10保持。从两个线圈部94分别引出的两根导线941b朝向下方穿过马达壳体贯通孔h3而被间隔件10保持。

电容器c1、c2避开导线941a、941b而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因此,在马达壳体贯通孔h2、h3中不收纳电容器c1、c2。即,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构成有多个,在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中的至少一个(h2、h3)中不收纳第一电子元件(c1、c2)。由此,能够通过增加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的个数而实现马达壳体6的轻量化。另外,由于空气穿过不收纳第一电子元件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2、h3,因此能够高效地对马达壳体6的内部进行冷却。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马达壳体连通孔612,从而由于叶轮3被旋转驱动而从叶轮3吹出的空气穿过马达壳体连通孔612而被吸入到马达壳体6的内部。即,通过叶轮3旋转而将外部气体取入到马达壳体6的内部,从而能够高效地对马达壳体6的内部和第一电子元件(c1、c2)进行冷却。而且,通过被取入到马达壳体6的内部的空气穿过不收纳第一电子元件(c1、c2)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2、h3,能够高效地对马达壳体6的内部进行冷却。另外,穿过了马达壳体贯通孔h2、h3的空气朝向电路板11侧,能够高效地对配置于电路板11的各种电子元件进行冷却。尤其是,配置于电路板11的fet等的发热量大,优选能够高效地进行冷却。

另外,两个电容器c1、c2收纳于一个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即,配置有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收纳于一个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由此,能够确保用于对马达壳体6的内部进行冷却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2、h3。另外,通过将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收纳于一个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能够将第一电子元件集中配置于电路板11的特定区域,因此易于在电路板11上配置其他的电子元件。另外,例如,也可以除了电容器c1、c2之外,还设置一个电容器,将该一个电容器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2内。

另外,也可以将电容器c1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将电容器c2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2内。即,也可以配置有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多个第一电子元件分别收纳于不同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1、h2内。由此,在马达壳体贯通孔h1、h2中确保了空气穿过第一电子元件(c1、c2)的周边的部分,能够高效地对第一电子元件(c1、c2)进行冷却。

这里,图9是在马达5的下壳体62的位置剖开的俯视剖视图,是从上方观察的图。俯视时,构成收纳电容器c1、c2的马达壳体贯通孔h1的底板部621的内缘具有沿着电容器c1、c2的圆形状的外缘的形状。电容器c1、c2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更具体地,俯视时,构成马达壳体贯通孔h1的底板部621的内缘具有圆弧部6211a、6211b和弯曲部6212a、6212b。圆弧部6211a、6211b沿着电容器c1、c2的圆形状的外缘。弯曲部6212a、6212b以在径向上彼此相对地突出的方式弯曲。

即,俯视时,一个马达壳体贯通孔h1的外缘具有沿着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的外缘的形状。由此,能够将多个第一电子元件(c1、c2)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h1内,并且能够抑制马达壳体贯通孔h1不必要地扩大,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壳体6的刚性降低。

另外,第一电子元件(c1、c2)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俯视时,一个马达壳体贯通孔h1的外缘具有沿着第一电子元件的外缘的两个圆弧部6211a、6211b以及将圆弧部6211a、6211b彼此连接起来并且向内侧突出的弯曲部6212a、6212b。由此,能够在收纳电容器等第一电子元件的情况下抑制马达壳体6的刚性降低。另外,弯曲部6212a、6212b突出的方向只要是使马达壳体贯通孔h1的外缘内部缩窄的方向即可,不限于径向。

另外,例如,如果第一电子元件在ic封装等的俯视中呈四边形形状,则通过使马达壳体贯通孔也采用四边形形状,能够抑制马达壳体6的刚性降低。

另外,如图7所示,马达壳体贯通孔h1至h3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电路板11具有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基板贯通孔11a。通过螺钉b2穿过基板贯通孔11a而将电路板11固定于马达壳体6。基板贯通孔11a的数量为三个,是马达壳体贯通孔h1至h3的数量即三个的约数。即,马达壳体贯通孔h1至h3沿周向等间隔地构成有多个,电路板11在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固定部(基板贯通孔11a)处固定于马达壳体6,多个固定部11a的数量是马达壳体贯通孔h1至h3的数量的约数。由此,如果设计允许,则能够将电路板11旋转自如地安装于马达壳体6。另外,在将马达壳体贯通孔的数量设为例如四个的情况下,可以将固定部11a的数量设为例如两个。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实现轴向长度较短的马达5,因此具有马达5的送风装置1的轴向长度也能够缩短。此外,由于吸尘器100具有送风装置1。由此,能够实现具有轴向长度较短的送风装置1的吸尘器100(图1)。

另外,图10是从下方观察下壳体62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在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h1至h3)的周围设置有肋6213。肋6213向轴向的下方突出。即,马达壳体6具有配置于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的周围并且沿轴向突出的肋6213。即,在马达壳体6中,在构成有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的区域的缘形成有肋6213。由于通过肋6213而实现了加强,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的刚性降低。

另外,肋6213向下方突出。由此,能够抑制肋6213与马达壳体6的内部的要素发生干涉。

<4.2关于间隔件>

接下来,对间隔件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11是从上方观察间隔件10的立体图。间隔件10具有间隔件基部101和间隔件臂部102a、102b。间隔件基部101是沿径向扩展而形成的。

间隔件基部101具有嵌合孔1013、筒部1011a至1011c以及间隔件孔部1012a至1012c。筒部1011a至1011c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间隔件孔部1012a与筒部1011a在周向上相邻配置。间隔件孔部1012b、1012c配置为从周向两侧夹着筒部1011b。间隔件孔部1012a至1012c沿轴向贯通。即,间隔件基部101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间隔件孔部1012a、2012b、1012c。

如图7所示,通过将螺钉b2穿过基板贯通孔11a和筒部1011a至1011c并且螺钉固定于底板部621的螺钉孔621a中,从而将电路板11和间隔件10固定于马达壳体6。此时,嵌合孔1013与第二轴承收纳部622嵌合。即,在间隔件基部101上构成有供将电路板11固定于马达壳体6的固定部件(螺钉b2)穿过的筒部1011a、1011b、1011c。

如图8所示,导线941a朝向下方穿过间隔件孔部1012c。导线941b分别朝向下方穿过间隔件孔部1012a、1012b。即,导线941a、941b插入于间隔件孔部1012a、1012b、1012c中。由此,能够以确定的配置来保持导线941a、941b。

这里,图12是用图11所示的b-b截面来剖开间隔件10的纵向剖视立体图。如图12所示,间隔件孔部1012c呈直径随着朝向下方而变小的锥状。由此,间隔件孔部1012c的直径在上方较大,因此容易使导线941a穿过间隔件孔部1012c。另外,由于间隔件孔部1012c的直径在下方较小,因此能够利用间隔件孔部1012c对穿过了间隔件孔部1012c的导线941a进行定位,从而电路板11与导线941a的连接变得容易。另外,对于间隔件孔部1012a、1012b也是同样的。

导线941a和941b的下端部从上方向下方穿过电路板11,通过焊接而连接于电路板11的下表面。在后述的图15所示的送风装置1的仰视图中,示出了导线941b与电路板11连接的连接部cn。即,导线941a、941b向下方贯通电路板11而连接于电路板11的下表面。由此,导线941a、941b与电路板11的连接变得容易。即,能够在电路板11下表面上将导线941a、941b与电路板11连接,因此与在电路板11的上表面上进行连接作业的情况相比,由于很少与其他要素发生干涉,因此连接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导线941a、941b与电路板11也可以通过端子而电连接。由此,能够将导线941a、941b与电路板11可靠地电连接起来,马达5的量产性提高。

图13是从上方观察间隔件10的俯视图。间隔件臂部102a和102b在周向上排列配置。代表性地对间隔件臂部102a进行说明,间隔件臂部102a具有臂部第一区域1021和臂部第二区域1022。臂部第一区域1021从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向径向外侧延伸。臂部第二区域1022从臂部第一区域1021的径向外端部沿周向延伸。臂部第二区域1022与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在径向上对置,由此形成了对置区域r。对置区域r的与臂部第一区域1021为相反侧的周向端部开口。即,对置区域r在与径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开口。间隔件臂部102a、102b的各对置区域r以彼此在周向上相对的方式开口。

即,间隔件臂部102a、102b具有:臂部第一区域1021,其从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向远离中心轴线c的方向延伸;以及臂部第二区域1022,其从臂部第一区域1021的外端部沿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臂部第二区域1022与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构成了对置的对置区域r。

另外,实际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电路板11连接有引线l1、l2、l11、l12。引线l1、l2、l11、l12从电路板11的下表面延伸。引线l1、l2用于从外部向马达5提供电力。引线l11、l12用于与外部进行uart通信。引线l1、l2的直径大于引线l11、l12的直径。

图14示出了送风装置1出厂时的状态,出厂时,引线l1、l2、l11、l12分别处于在比电路板11靠上方的位置集中起来的状态。然后,在将出厂后的送风装置1搭载于吸尘器100的阶段,成为图15所示的状态。图15是将送风装置1搭载于吸尘器100时的送风装置1的仰视图。

如图15所示,在将送风装置1向吸尘器100搭载的阶段,将引线l11、l12、l1依次从间隔件臂部102a的对置区域r的开口向内侧插入,将引线l11、l12、l1夹在间隔件臂部102a与间隔件基部101之间。此时,对置区域r的径向间隙窄于引线l11、l12、l1各自的直径。由此,能够借助间隔件臂部102a的弹力来固定引线l11、l12、l1。

另外,同样地,将引线l2从间隔件臂部102b的对置区域r的开口向内侧插入,将引线l2夹在间隔件臂部102b与间隔件基部101之间。此时,对置区域r的径向间隙窄于引线l2的直径。由此,能够借助间隔件臂部102b的弹力来固定引线l2。

固定后的引线在马达5的外部走线而与吸尘器1侧的结构电连接。

此时,通过使引线l1、l2、l11、l12穿过对置区域r,能够使引线l1、l2、l11、l12相对于马达5沿着轴向。

另外,根据搭载送风装置1的对象设备,也可以不使用间隔件臂部对引线进行固定。即,根据需要进行上述固定即可。另外,在送风装置1出厂时,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引线l1、l2、l11、l12中的至少一根引线固定于对置区域r。

另外,例如,在将直径比较大的引线l1夹在间隔件臂部102a与间隔件基部101之间的状态下,对置区域r的间隙扩大,由此引线l11、l12处于能够自由移动的状态,但也可以成为利用引线l1抑制了引线l11、l12脱落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10具有:间隔件基部101,其沿与中心轴线c交叉的方向扩展;以及间隔件臂部102a、102b,它们配置在比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电路板11连接有从定子9向下方延伸的导线941a、941b以及能够与外部连接的引线l1、l2、l11、l12。另外,导线941a、941b和引线l1、l2、l11、l12只要与电路板11电连接即可。即,只要电路板11电连接有从定子9延伸的导线941a、941b和能够与外部连接的引线l1、l2、l11、l12即可。间隔件基部101的径向外缘与间隔件臂部102a、102b之间的间隙窄于引线l1、l2、l11、l12的直径。

由此,能够根据需要而通过将引线l1、l2、l11、l12夹在上述间隙中的简单作业来固定引线l1、l2、l11、l12。即,能够容易地进行在马达5的外部走线的引线l1、l2、l11、l12的固定。

另外,由于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5,因此能够实现可根据需要来固定引线的送风装置1。而且,由于吸尘器100具有送风装置1,因此能够实现可根据需要来固定引线的吸尘器100。

另外,引线l1、l2、l11、l12从电路板11的下表面延伸。由此,与引线l1、l2、l11、l12从电路板11的上表面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将引线l1、l2、l11、l12夹入上述间隙中的作业中抑制与其他要素发生干涉,因此将引线夹入上述间隙中的作业变得更简单。

另外,如图15所示,间隔件臂部102a、102b配置在比电路板11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引线的固定变得更容易。

另外,如图13所示,对置区域r的径向间隙随着朝向开口的周向端部而逐渐变窄。即,对置区域r的间隙随着朝向与径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而逐渐变窄。由此,能够抑制固定好的引线发生脱落。

另外,如图15所示,对置区域r的周向长度为包含引线l1在内的多根引线l1、l11、l12的直径的总和以上。即,对置区域r的与径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为包含引线l1在内的多根引线l1、l11、l12的直径的总和以上。由此,能够一次保持多根引线,因此作业性提高。

另外,如图13所示,间隔件臂部102a、102b连接于间隔件基部101的连接部位配置于在径向同一线上比筒部1011b、1011a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间隔件基部101的刚性,即使当在固定引线时对间隔件臂部102a、102b施加了负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间隔件基部101发生变形。

另外,如图15所示,间隔件臂部102a、102b的径向外端配置在比叶轮罩2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使用间隔件臂部102a、102b进行的引线的固定作业变得更容易。

另外,图16是从上方观察电路板11的俯视图。如图16所示,电路板11的上表面被分为电路板第一区域r1和电路板第二区域r2。电路板第一区域r1是与间隔件基部101在轴向上对置的区域。电路板第二区域r2是不与间隔件基部101在轴向上对置的区域。电容器c1、c2配置于电路板第二区域r2。电容器c1、c2穿过不配置间隔件10的空间而朝向上方延伸,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内。即,电路板11的上表面具有与间隔件基部101在轴向上对置的电路板第一区域r1和不与间隔件基部101在轴向上对置的电路板第二区域r2,在电路板第二区域r2中配置有轴向长度比电路板11与间隔件10的轴向间隙长的第一电子元件(电容器c1、c2)。由此,能够将轴向长度较长的第一电子元件配置于电路板第二区域r2,能够抑制间隔件10与第一电子元件(电容器c1、c2)发生干涉,并且能够缩短马达5的轴向长度。

而且,由于第一电子元件(电容器c1、c2)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马达壳体贯通孔621b中,因此能够将轴向长度更长的第一电子元件配置于电路板第二区域,能够进一步缩短马达5的轴向长度。

<5.电容器的变形例>

图17是示出使用了上述的电容器c1、c2的变形例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马达5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7中,为了方便,示出了将上绝缘件92的一部分、下绝缘件93的一部分以及线圈部94的一部分卸下后的状态。

在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轴向长度比电容器c1、c2向上方增长了的电容器c11、c12。如图17所示,定子9的定子铁芯91具有铁芯背部911和多个齿912。齿912从铁芯背部911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线圈部94是将绕组卷绕于各齿912的周围而构成的。电容器c11、c12的上端位于比线圈部94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94之间。

即,定子9具有通过将绕组卷绕于沿周向配置并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而构成的线圈部94,第一电子元件(c11、c12)的上端配置在比线圈部94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线圈部94之间。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马达5的轴向长度。

<6.其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方式就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组合。

例如,送风装置不限于吸尘器,也可以搭载于各种oa设备、医疗设备、运输设备、或者吸尘器以外的家用电子产品等。

另外,马达也可以不是必须搭载于送风装置的用途。即,不是必须使用叶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用于吸尘器用的送风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