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731发布日期:2020-05-26 18:17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电缆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铺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缆井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井是电缆埋设工程中起到施工中及工程竣工后安装或维护作用的地下检查井。电缆转弯处往往是分支较多且施工较难或者可能会出现故障多的地方,因此在这些位置设置电缆井,使电缆的分支部位和连接部位位于电缆井中,方便施工和检修。

专利公告号为cn20896558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装有导缆架的电缆井,包括电缆井体、电缆线,所述电缆线贯穿所述电缆井体的两侧壁,还包括两个的固定侧架、以及电缆支架,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电缆井体的两侧壁,且与所述电缆井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的所述固定侧架上,所述电缆支架设置有若干的连接杆,每个的所述连接杆上均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电缆线放置于所述套筒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专利中的电缆井,电缆线贯穿电缆井体的两侧壁并由电缆井中的电缆支架进行支承,电缆线直接与电缆井中的环境接触。但是由于电缆井埋设于地下,电缆井中阴暗潮湿,电缆线的塑胶皮壳长期被潮雾浸润容易老化损坏,且不同电缆线在电缆井中连接时容易遇水导致接触不良甚至引发电路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潮性强并保护电缆线分支或连接部位电路安全的电缆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电缆井结构,包括井体和电缆盒,所述电缆盒为固定安装在所述井体中的封闭盒体,所述电缆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电缆线穿过的穿孔,所述电缆盒上设有通风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井体中设置呈封闭盒体的电缆盒,电缆盒将电缆线的分支或连接部位进行隔离保护,相较于检查井中的阴暗潮湿环境,电缆盒中的环境干燥度更高,电缆线不易由于长期受潮而发生老化或电路故障。此外,电缆盒上设置通风组件,可进一步降低电缆盒中的潮气,并加快电缆线的热量散失,电缆线的输电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缆盒侧壁上的若干通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通风扇在电缆盒的侧壁上对电缆线的分支或连接部位进行吹风,加快电缆盒内部的空气流通和热量散失,去潮和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通风扇分设于所述电缆盒的顶壁和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设于电缆盒顶壁和底壁上的若干通风扇同步运转时,电缆盒中的空气处于由下至上流通的状态,空气由下至上经过电缆盒内部时将电缆线表面的热量带走,同时若干通风扇将潮气吹至蒸发,从而实现高效去湿和散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的顶壁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体的井盖上设置通风口,使井体内部的空气也可与外部环境进行流通,降低井体内部的潮气,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电缆盒中的潮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为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棱台壳状,所述下盖顶壁和底壁均开口设置且下盖盖合在所述井体的井口上,所述上盖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下盖上方,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缝隙即为所述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盖的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使上盖和下盖之间留有缝隙形成通风口,而且在呈棱台壳状的上盖保护作用下,通风口处难以飘进雨水,从而实现既能流通空气,又能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盖的顶壁开口处设有过滤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盖顶壁上的过滤筛网可对外部杂物进行拦截,减少外部杂物由于自然风力进入电缆井中的可能性,从而为电缆井中的电缆线正常工作创造较为稳定的环境。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的周侧面上设有若干手持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盖的周侧面设置若干手持把手,方便检修工作人员在下井检修之前将井盖提起,开启井盖更容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中设有用于承托所述电缆盒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承托作用下电缆盒的底壁悬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盒在支架承托作用下底壁悬空,使电缆盒底部在通风扇的作用下具有更好的通风性,从而提高电缆盒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增强去潮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电缆井中设置电缆盒,电缆盒将电缆线的分支或连接部位进行隔离保护,相较于检查井中的阴暗潮湿环境,电缆盒中的环境干燥度更高,电缆线不易由于长期受潮而发生老化或电路故障;

(2)在电缆盒上设置通风组件,通风组件的若干通风扇在电缆盒的侧壁上对电缆线的分支或连接部位进行吹风,加快电缆盒内部的空气流通和热量散失,去潮和散热效果更好;

(3)井盖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且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供空气流通且可防止雨水进入的通风口,从而实现既能流通空气,又能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电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井体;2、电缆盒;3、穿孔;4、通风扇;5、通风口;6、井盖;7、上盖;8、下盖;9、支撑杆;10、过滤筛网;11、手持把手;12、抵接架;13、盖板;14、折边;15、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电缆井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井体1和电缆盒2,井体1为顶壁开口的方体壳状,井体1的周侧面上预留有若干供电缆线穿过的井孔,井体1的顶壁安装有井盖6。井体1内固定有电缆盒2,电缆盒2为方体状的封闭盒体,电缆盒2的四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电缆线穿过的穿孔3,电缆盒2相对的侧壁上的穿孔3数量与位置一一对应。

多根电缆线从地下穿过井孔和穿孔3进入电缆盒2中,并在电缆盒2中进行转弯、分支或连接,电缆盒2对电缆线的分支、转弯处或连接部位进行隔离保护,相较于检查井中的阴暗潮湿环境,电缆盒2中的环境干燥度更高,电缆线不易由于长期受潮而发生老化或电路故障。

如图2和图3所示,电缆盒2上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五个通风扇4,电缆盒2的顶壁中心开设哟检修口,检修口上嵌合盖合有盒盖15。五个通风扇4中,其中一个通风扇4安装在电缆盒2的底壁,其余四个通风扇4安装在检修口周侧的电缆盒2顶壁上。通风扇4在电缆盒2的侧壁上对电缆线的分支、转弯或连接部位进行吹风,加快电缆盒2内部的空气流通和热量散失,去潮和散热效果更好。

井体1中固定有用于对电缆盒2进行承托和限位的支架,支架包括五个由若干根支杆固定连接形成的抵接架12,抵接架12为四个支腿支撑一个平面方框的桌架结构,五个抵接架12分别与电缆盒2的四个周侧面与底壁抵接。电缆盒2在底部的抵接架12承托作用下底壁悬空,使电缆盒2底部具有更好的通风性,从而提高电缆盒2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增强去潮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井盖6由上盖7和下盖8构成,上盖7和下盖8均为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棱台壳状。下盖8的顶壁和底壁均开口设置,下盖8的顶壁开口位置固定有过滤筛网10,过滤筛网10为钢筋网且焊接固定在下盖8的顶壁开口处。下盖8的底部边缘一体成型有盖板13,盖板13为围绕在下盖8底部边缘上的框型板,盖板13的外边沿一体成型有向井体1一侧弯折的折边14,下盖8通过盖板13和折边14嵌合盖合在井体1的顶壁上。

下盖8的顶壁外侧面的四端处分别固定有一根支撑杆9,支撑杆9与上盖7的顶壁内侧面固定连接,上盖7通过若干支撑杆9固定在下盖8上方,上盖7和下盖8之间的缝隙形成通风口5。为了确保外部雨水不易从通风口5处进入电缆井中,支撑杆9的长度不超过上盖7顶壁到下盖8顶壁之间的距离。同时为了方便检修工作人员将井盖6从电缆井的井口上取下以进入电缆井中检修,上盖7的四个周侧壁上分别固定一个手持把手11,手持把手11为与上盖7周侧壁焊接的匚形钢条。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电缆井中设置电缆盒2,电缆盒2将电缆线的分支或连接部位进行隔离保护,相较于检查井中的阴暗潮湿环境,电缆盒2中的环境干燥度更高,且借助通风组件和井盖6上的通风口5,增强电缆盒2与井体1内的空气流通,并加快电缆线的热量散失,电缆线不易由于长期受潮而发生老化或电路故障,电缆线的输电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