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4869发布日期:2020-11-10 17:5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跨越封网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的建设,西电东输等项目的实施,高压线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格。在电力工程线路建设中,大量线路交叉跨越,架设过程不可避免的与正在运行的电力线、高速、高铁等设施发生交叉跨越。

现有的跨越方式均为在跨越线路两侧组装架体立柱和横担,通知被跨越线路停电或者停运,而后再横担间展放牵引绳,张力展放附有封网杆的主索道绳,主索道绳型跨越架架体立柱、横担的搭建时间长,且需要建设员工高空作业进行架体的搭建,耗时长、工作量大。在架体建设完成后,还需要在停电停运的时间内完成一级牵引绳和主索道绳的展放,需要的被跨越线路停电停运的时间长,造成被跨越设施或线路的长时间终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它解决了跨越封网过程中搭建时间长,且需要建设人员长时间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的问题,通过设置模块化的单节,实现立柱的自动搭建或地面遥控搭建,有效的提高了搭建速度、降低搭建危险。

本申请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包括有四组立柱、两组自增高装置、封网装置;

所述立柱包括由若干单节,所述单节为框架结构,包括有四个竖杆、竖杆通过圈梁连接为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所述单节顶部还设有插入部,所述单节底部设有插管,下方单节插入部与上方单节插管插拔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单节;所述单节顶部还设有勾吊部;

所述自增高装置固定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上部且沿同侧两立柱的连线中部左右对称,包括有固定架、自升高装置、提节装置、运节小车,所述自升高装置包括有与固定架铰接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侧壁设支撑板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与固定架连接,第二液压杆带动第一液压杆转动,以使得支撑板远离或靠近立柱;所述提节装置包括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于固定架远离立柱的一侧,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缠绕轮,所述缠绕轮上缠绕有提节绳,所述提节绳的一端跨过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连接有自动挂钩,所述自动挂钩与勾吊部配合吊升单节,且自动挂钩可自动脱钩与勾吊部分离;所述提节装置提升单节后,所述运节小车托运提升的单节到指定位置并装配到立柱上;

所述封网装置包括有设于立柱顶部的桅杆、分设于立柱两侧的伸缩杆和配重杆,所述伸缩杆包括有若干截面依次减小并依次套装的伸缩单节、多级电推杆,所述伸缩单节截面越大的越靠近立柱,除截面最小的伸缩单节外、其余伸缩单节内均固定有多级电推杆,多级电推杆推动伸缩单节相靠近或远离;同侧的对应位置的两个伸缩单节之间设有绳封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沿同侧两立柱连线方向设有轨道,所述运节小车沿轨道移动,所述运节小车包括有凹形车板,所述车板开口朝向近距立柱,所述车板四角分设有四个车轮,所述远离立柱的两个车轮由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车板上设有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底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连接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与第一连接轴连通,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运节小车沿轨道向近距立柱移动或远离;所述第一架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轨道方向垂直;所述车板突出的两侧板顶部均设有第二架板,所述第二架板由第一电推杆驱动、沿垂直于轨道方向、平行于车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架板顶部设有平行于轨道的第二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单节底部设有四个插管,所述插管垂直于轨道且远离单节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插入到第一滑孔内的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孔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块与限位部配合防止金属杆完全脱出第一滑孔;所述单节顶部设有四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靠近第一滑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的底部设有永磁铁;所述车板上设有两个第一电磁铁,所述运节小车承载单节时,第一电磁铁通电吸附单节上的一侧两个金属杆;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两个第二电磁铁,所述运节小车承载单节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二电磁铁吸附单节上另一侧的两个金属杆;所述固定架上还设有四个第三电磁铁,所述自升高装置的第一液压杆要升高自增高装置时,四个第三电磁铁吸附立柱顶部单节的四个金属杆,以使得第一液压杆伸出带动顶部单节与下方立柱分离并上升。

进一步的,四个伸缩杆均设有四个伸缩单节,截面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所述绳封网为纵横迪尼玛绳编制而成,同侧的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之间均设有绳封网,同侧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的相向面均设有通槽,所述伸缩杆回缩时伸缩单节带动绳封网滑入到通槽内并贯穿通槽;所述桅杆上设有五根拉绳,其中一根拉绳与配重杆连接、另四根拉绳分别与伸缩单节连接,伸缩杆完全伸出时、与伸缩单节连接的拉绳完全伸展;伸缩杆伸出时,截面由大到小的伸缩单节依次伸出,回缩时顺序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截面最小的伸缩单节设有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包括有互相插接的锥部、套接管,锥部与套接管分设在需对接的两个伸缩单节上。

对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现有的跨越封网方案,架体的建设难度大、工期长,需要多名工人长时间高空作业,且在架体搭建完成后,需要对跨越下方进行停电停运,以完成一级牵引绳和主索道绳的展放。本申请设有若干模块化的单节,在跨越现场由单节直接装配为立柱,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大大的缩短立柱的搭建时间、有效缩短工期、提升搭建速度。通过自升高装置使得立柱顶部的单节与次一级高度的单节脱离并升高,通过提节装置将待装配的单节提升,通过运节小车将提升的单节装配到立柱中,最后通过自升高装置的第一液压杆与第二液压杆配合,实现支撑板的提升,完成立柱的增高。整个操作过程可通过地面控制或自动控制完成,无须工人登高作业,减少了建设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建设速度、降低了工人危险,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

绳封网固定在伸缩杆上,无需格外牵引搭建,提升架设效率。且伸缩杆为刚性结构,可以增强绳封网的承载强度、稳定性能。在升空以前可以直接检查绳封网与伸缩杆的连接牢固度,有效的减少因为绳封网稳固性差导致出现高空线缆坠落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申请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申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申请的运节小车示意图。

附图5是本申请的运节小车结构图。

附图6是本申请的单节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申请的金属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申请图2中a区域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立柱;2.自增高装置;3.封网装置;4.单节;5.竖杆;6.圈梁;7.插入部;8.插管;9.勾吊部;10.固定架;11.自升高装置;12.提节装置;13.运节小车;14.第一液压杆;15.支撑板;16.第二液压杆;17.第一电动机;18.缠绕轮;19.提节绳;20.第一定滑轮;21.第二定滑轮;22.自动挂钩;23.桅杆;24.伸缩杆;25.配重杆;26.绳封网;27.轨道;28.车板;29.车轮;30.第一连接轴;31.第一架板;32.第二发动机;33.减速箱;34.第一卡板;35.第二架板;36.第一电推杆;37.第二卡板;38.第一滑孔;39.金属杆;40.限位块;41.限位部;42.第二滑孔;43.永磁铁;44.第一电磁铁;45.第二电磁铁;46.第三电磁铁;47.拉绳;48.对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申请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申请所述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3,主体结构包括有四组立柱1、两组自增高装置2、封网装置3;四组立柱1组成两个门型结构,被跨越线路或设施两侧各固定门型结构的两组立柱1。两组自增高装置2分设在两个门型结构的顶部,用于对立柱1进行高空增高装配。

所述立柱1包括由若干单节4装配而成,单节4为模块化单元,方便运输、拆装。立柱1为了满足稳定性的需求,底部加装拼装式铁板或混凝土块,使得立柱1底部平整、稳定。所述单节4为框架结构,包括有四个竖杆5、竖杆5通过圈梁6连接为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所述单节4顶部还设有插入部7,插入部7位于圈梁6上方且插入部7轴线与竖杆5轴线重合,插入部7为方形柱状结构、顶部为尖部以方便插入到插管8中。所述单节4底部设有插管8,插管8与插入部7配合,下方单节4插入部7与上方单节4插管8插拔连接,以连接相邻的单节4;所述单节4顶部还设有勾吊部9,勾吊部9方便提节装置12勾吊。

自增高装置2与立柱1顶部的单节4相固定,自增高装置2提升顶部单节4及自身,以使得顶部单节4与次顶部单节4分离且分离距离不小于单节4的高度,待装配单节4提升后装配到顶部与次顶部单节4之间。自增高装置2固定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1上部且沿同侧两立柱1的连线中部左右对称,包括有固定架10、自升高装置11、提节装置12、运节小车13,所述自升高装置11包括有与固定架10铰接的第一液压杆14,所述第一液压杆14底部固定有支撑板15,所述第一液压杆14的侧壁设支撑板15有第二液压杆16,所述第二液压杆16与固定架10连接,第二液压杆16带动第一液压杆14转动,以使得支撑板15远离或靠近立柱1,自然状态下,支撑板15底面支撑在次顶部单节4的下部圈梁6上,当需要单节4装配时,第一液压杆14活塞杆伸出推动顶部单节4与自增高装置2上升,顶部单节4与次顶部单节4分离并留有允许待装配单节4装配的距离,当待装配单节4装配到次顶部单节4上方时,第一液压杆14活塞杆收缩,使得顶部单节4与自增高装置2回落,完成待装配单节4的装配成为新的次顶部单节4。而后第一液压杆14继续收缩,支撑板15与圈梁6分离,第二液压杆16带动第一液压杆14沿转动轴与固定架10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液压杆14远离立柱1,第一液压杆14的活塞杆持续收缩,第一液压杆14收缩到指定的长度时,第二液压杆16带动第一液压杆14沿转动轴向靠近立柱1方向转动,转动到指定角度后,第一液压杆14伸长、支撑板15支撑到新的次顶部单节4底部圈梁6上。拆卸时动作相反,即支撑板15先移动到自上而下第三节单节4的圈梁6上,而后第一液压杆14伸长,顶部单节4与次顶部单节4分离,次顶部单节4由运节小车13拖出后,第一液压杆14收缩,并重复动作。

为了便于提升、卸载单节4,所述提节装置12包括有第一电动机17,所述第一电动机17固定于固定架10远离立柱1的一侧,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缠绕轮18,所述缠绕轮18上缠绕有提节绳19,所述提节绳19的一端跨过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第一定滑轮20、第二定滑轮21,连接有自动挂钩22,所述自动挂钩22与勾吊部9配合吊升单节4,且自动挂钩22可自动脱钩与勾吊部9分离;自动挂钩22可以选用机械式具有自动脱钩功能的自动挂钩22,与此配合的勾吊部9为固定在单节4顶面中部的环状结构;或自动挂钩22选用电磁铁吸附式自动挂钩22,与此配合的勾吊部9为固定在单节4顶面中部的铁质块状结构。所述提节装置12提升单节4后,所述运节小车13托运提升的单节4到指定位置并装配到立柱1上。

所述封网装置3包括有设于立柱1顶部的桅杆23、分设于立柱1两侧的伸缩杆24和配重杆,所述伸缩杆24包括有若干截面依次减小并依次套装的伸缩单节4、多级电推杆,所述伸缩单节4截面越大的越靠近立柱1,除截面最小的伸缩单节4外、其余伸缩单节4内均固定有多级电推杆,多级电推杆推动伸缩单节4相靠近或远离;同侧的对应位置的两个伸缩单节4之间设有绳封网26。

为了便于将待装配单节4移动并装配到立柱1上,且保证装配时待装配单节4的角度不发生旋转与立柱1上现有的单节4角度一致。所述固定架10上沿同侧两立柱1连线方向设有轨道27,轨道27共设有四个,所述运节小车13沿轨道27移动,所述运节小车13包括有凹形车板28,所述车板28开口朝向近距立柱1,所述车板28四角分设有四个车轮29,所述远离立柱1的两个车轮29由第一连接轴30连接,所述车板28上设有第一架板31,所述第一架板31底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连接有减速箱33,所述减速箱33与第一连接轴30连通,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运节小车13沿轨道27向近距立柱1移动或远离;所述第一架板31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板34,所述第一卡板34与轨道27方向垂直;所述车板28突出的两侧板顶部均设有第二架板35,所述第二架板35由第一电推杆36驱动、沿垂直于轨道27方向、平行于车板28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架板35顶部设有平行于轨道27的第二卡板37。当待装配单节4提升到指定高度时,运节小车13向待装配单节4移动,第一卡板34首先接触到单节4的侧面圈梁6,而后两个第一电推杆36驱动第二架板35同步向单节4移动,第二卡板37接触到单节4相对的侧面,而后提节装置12回落,使得单节4的由第一架板31、第二架板35支撑,自动挂钩22脱离单节4,第二架板35继续移动直至夹紧单节4。而后运节小车13带动单节4向已留有足够装配空间的立柱1移动,直至固定架10对待装配单节4进行限位处,通过第一液压杆14带动轨道27下落,待装配单节4与下方单节4装配,而后第二架板35回缩、运节小车13复位,第一液压杆14带动顶部单节4持续下落,完成顶部单节4与待装配单节4的装配,完成立柱1的增高。

为了进一步的增强单节4与单节4之间的装配牢度,所述单节4底部设有四个插管8,所述插管8垂直于轨道27且远离单节4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孔38,所述第一滑孔38内滑动连接有金属杆39,所述金属杆39插入到第一滑孔38内的端部设有限位块40,所述第一滑孔38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块40与限位部配合防止金属杆39完全脱出第一滑孔38;所述单节4顶部设有四个插入部7,所述插入部7靠近第一滑孔38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孔42,所述第二滑孔42的底部设有永磁铁43;所述车板28上设有两个第一电磁铁44,所述运节小车13承载单节4时,第一电磁铁44通电吸附单节4上的一侧两个金属杆39;所述固定架10上设有两个第二电磁铁45,所述运节小车13承载单节4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二电磁铁45吸附单节4上另一侧的两个金属杆39;所述固定架10上还设有四个第三电磁铁46,所述自升高装置11的第一液压杆14要升高自增高装置2时,四个第三电磁铁46吸附立柱1顶部单节4的四个金属杆39,以使得第一液压杆14伸出带动顶部单节4与下方立柱1分离并上升。通过金属杆39与永磁铁43的配合,实现单节4与单节4之间的稳定装配,提高立柱1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绳封网26,保证封网的效果,四个伸缩杆24均设有四个伸缩单节4,截面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所述绳封网26为纵横迪尼玛绳编制而成,同侧的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之间均设有绳封网26,同侧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的相向面均设有通槽,所述伸缩杆24回缩时伸缩单节4带动绳封网26滑入到通槽内并贯穿通槽;所述桅杆23上设有五根拉绳47,其中一根拉绳47与配重杆连接、另四根拉绳47分别与伸缩单节4连接,伸缩杆24完全伸出时、与伸缩单节4连接的拉绳47完全伸展;伸缩杆24伸出时,截面由大到小的伸缩单节4依次伸出,回缩时顺序相反。在绳封网26的下方,伸缩单节4之间设有稳定杆,以增强绳封网26的抗冲击强度。

为了便于伸缩单节4在空中对接,所述伸缩杆24截面最小的伸缩单节4设有对接装置48,对接装置48包括有互相插接的锥部、套接管,锥部与套接管分设在需对接的两个伸缩单节4上。锥部截面由小到大,方便插入到套接管中。

实施例: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封网装置3,包括有四组立柱1、两组自增高装置2、封网装置3;

立柱1由若干单节4装配而成,立柱1两两成门型结构,形成门型结构的两个立柱1即位于待跨越物一侧的两个立柱1为同侧立柱1。单节4包括有四个竖杆5,竖杆5上部与下部均通过圈梁6固定成截面为方形的框架结构,上部圈梁6处的方形截面四角设有交叉的连接梁,连接梁的中部固定有勾吊部9。上圈梁6的顶部设有四个插入部7,插入部7的轴线与竖杆5的轴线重合,下圈梁6的底部设有四个与插入部7相插拔配合的插管8,插管8的轴线与竖杆5的轴线重合,插入部7的顶部为锥形以方便插入到插管8中。作为优选,同侧两立柱1相对面与相背面所在的插管8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孔38,第一滑孔38的截面为圆形顶部连通有一个矩形,第一滑孔38贯穿插管8的侧壁直至插管8中空处,第一滑孔38内滑动配合有金属杆39,第一滑孔38与竖杆5侧壁连接处设有限位部,金属杆39伸入到第一滑孔38内的端部设有限位块40,限位部与限位块40配合以防止金属杆39完全脱出第一滑孔38。插入部7与之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孔42,第二滑孔42与金属杆39滑动连接,第二滑孔42内设有永磁铁43,永磁铁43吸引金属杆39插入到第二滑孔42内,以使得相邻的单节4连接由插拔连接变为固定连接,连接更加的稳定。车板28上设有两个第一电磁铁44,运节小车13承载单节4时,第一电磁铁44通电吸附单节4上的一侧两个金属杆39;固定架10上设有两个第二电磁铁45,运节小车13承载单节4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第二电磁铁45吸附单节4上另一侧的两个金属杆39;固定架10上还设有四个第三电磁铁46,自升高装置11的第一液压杆14要升高自增高装置2时,四个第三电磁铁46吸附立柱1顶部单节4的四个金属杆39,以使得第一液压杆14伸出带动顶部单节4与下方立柱1分离并上升。

自增高装置2装置固定于同一侧的两个立柱1上部,且自增高装置2左右对称。以下仅就自增高装置2对称的一侧描述,包括有固定架10,两个对称的固定架10在对称轴处相固定,还包括有自升高装置11、提节装置12、运节小车13。自升高装置11包括有与固定架10铰接的第一液压杆14,作为优选,第一液压杆14转动角度为竖直0°到倾斜30°。第一液压杆14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随第一液压杆14转动,第一液压杆14竖直状态时,支撑板15部分伸入到立柱1内以为自增高装置2提供支撑。第一液压杆14的侧壁铰接有第二液压杆16,第二液压杆16与固定架10铰接,当第一液压杆14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二液压杆16处于水平伸出状态。第二液压杆16伸缩带动第一液压杆14绕转动轴转动。

提节装置12包括有第一电动机17,第一电动机17固定在固定架10远离立柱1的一侧,电动机输出轴上设有缠绕轮18,缠绕轮18上缠绕有提节绳19,提节绳19远离缠绕轮18的一端跨越设置在固定架10上的第一定滑轮20、第二定滑轮21,连接有自动挂钩22,自动挂钩22与勾吊部9配合吊升单节4,且自动挂钩22可通过远程控制或自动控制脱钩与勾吊部9分离。

固定架10上设有轨道27,轨道27的方向与同侧两立柱1连线方向相同,运节小车13沿轨道27移动,运节小车13包括有凹形车板28,同一个自增高装置2的两个车板28朝向相反,分别指向相近的立柱1。车板28底部四角分设有四个车轮29,远离开口的两个车轮29由第一连接轴30连接,车板28上设有第一架板31,第一架板31的底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箱33,减速箱33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轴30连接,第二电动机驱动运节小车13沿轨道27移动。第一架板31的顶部设有第一卡板34,第一卡板34与轨道27方向垂直,第一卡板34调整吊升起的单节4角度。车板28突出的两侧板顶部均设有第二架板35,车板28的顶部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第二架板35滑动连接,滑动槽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推杆36,第一电推杆36推动第二架板35沿滑动槽滑动,滑动槽的轴线与轨道27方向垂直、与车板28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架板35的顶部设有平行于轨道27的第二卡板37,第二卡板37主要起到夹紧单节4、并使得单节4处于车板28的中间位置,以保证装配时单节4的定位准确。

封网装置3包括有设于立柱1顶部的桅杆23、分设在立柱1两侧的伸缩杆24和配重杆。伸缩杆24包括有四个截面依次减少的伸缩单节4,分别为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伸缩单节4截面越大的越靠近立柱1,除第四伸缩节外,其余伸缩节内均设有多级电推杆,多级电推杆驱动伸缩杆24伸长或回缩。同侧的对应位置的两个伸缩单节4之间设有绳封网26,所述绳封网26为纵横迪尼玛绳编制而成,同侧的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第四伸缩节之间均设有绳封网26,同侧第一伸缩节、第二伸缩节、第三伸缩节的相向面均设有通槽,所述伸缩杆24回缩时伸缩单节4带动绳封网26滑入到通槽内并贯穿通槽;所述桅杆23上设有五根拉绳47,其中一根拉绳47与配重杆连接、另四根拉绳47分别与伸缩单节4连接,伸缩杆24完全伸出时、与伸缩单节4连接的拉绳47完全伸展;伸缩杆24伸出时,截面由大到小的伸缩单节4依次伸出,回缩时顺序相反。所述伸缩杆24截面最小的伸缩单节4即第四伸缩节设有对接装置48,对接装置48包括有互相插接的锥部、套接管,锥部与套接管分设在需对接的两个伸缩单节4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