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8066发布日期:2021-03-05 13:1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历来,在研究不通过金属的触点等而通过空间来传输电力的所谓非接触供电(也被称为无线供电)技术。
[0003]
作为这样的非接触供电技术之一,提出了下述技术:仅在次级(受电)侧线圈中构成谐振电路,检测在谐振电路中流动的谐振电流的相位信息,基于该相位信息,确定驱动频率,使得在初级(输电)侧线圈中流动的驱动电流的电流相位比电压相位稍稍延迟,并驱动初级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这种技术中,由次级线圈的漏感、谐振电容器的电容和等效负载电阻确定的q值被设定为以q=2/k2(k为耦合系数)确定的值以上的值。根据这种技术,初级线圈中的发热被抑制,并且能够自动地选择从初级线圈侧观察到的功率因数最好的频率作为驱动频率。此外,铜损和开关损耗都被减轻。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73850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为了设定适当的驱动频率,需要提高q值。为了提高q值,需要提高受电侧的线圈的电感,为此,要求将受电侧的线圈大型化。其结果,装置整体大型化。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具有送电装置、以及被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装置传输电力的受电装置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在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中,受电装置具有:谐振电路,具有接收线圈、以及与接收线圈一起谐振的谐振电容器,从送电装置接收电力;整流电路,将从谐振电路输出的电力进行整流;电压检测电路,测量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力的输出电压并求该输出电压的测量值;以及第一通信器,将含有输出电压的测量值的信号向送电装置发送。送电装置具有:发送线圈,经由接收线圈向受电装置供给电力;电力供给电路,具有在供给直流电力的电源和发送线圈之间被连接为全桥状或半桥状的多个开关元件,通过多个开关元件的接通和关断被以规定的频率切换,将从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为具有规定的频率的交流电力向发送线圈供给;辅助线圈,被配置为能够与发送线圈电磁耦合;可变电容电路,与辅助线圈连接,并且具有能够调整的静电电容量;第二通信器,从受电装置接收含有输出电压的测量值的信号;以及控制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的测量值,控制可变电容电路的静电电容量。
[0012]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该非接触供电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0013]
在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优选若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小于规定的下限阈值、或者超过比规定的下限阈值高的规定的上限阈值,则送电装置的控制电路参照表示可变电容电路的当前的静电电容量和变更后的静电电容量之间的关系的参照表,控制可变电容电路,使得成为与当前的静电电容量对应的变更后的静电电容量。
[0014]
由此,该非接触供电装置能够抑制电力供给电路的各开关元件被断开的定时的、该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所以能够减轻各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而且,该非接触供电装置能够抑制辅助线圈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过高,减轻辅助线圈中流动的电流造成的导通损耗。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16]
图2是表示逆变器电路的另一例的图。
[0017]
图3(a)是表示发送线圈和辅助线圈间的耦合度小于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图3(b)是表示发送线圈和辅助线圈间的耦合度与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相等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图3(c)是表示发送线圈和辅助线圈间的耦合度大于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
[0018]
图4是表示基于模拟的、可变电容电路的静电电容量和逆变器电路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及辅助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0019]
图5是表示基于模拟的、送电装置没有lc电路的情况下的、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从受电装置输出的输出电压以及逆变器电路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0020]
标号说明
[0021]
1 非接触供电装置
[0022]
2 送电装置
[0023]
10 电力供给电路
[0024]
11 电源
[0025]
12 逆变器电路
[0026]
12a~12d开关元件
[0027]
12e 电容器
[0028]
13 发送线圈
[0029]
14 辅助线圈
[0030]
15 可变电容电路
[0031]
151-1~151-n 电容器
[0032]
152-1~152-n 开关元件
[0033]
16 通信器
[0034]
17 控制电路
[0035]
3 受电装置
[0036]
20 谐振电路
[0037]
21 接收线圈
[0038]
22 谐振电容器
[0039]
23 整流平滑电路
[0040]
24 电压检测电路
[0041]
25 通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0043]
在基于本发明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输电侧的装置(以下,简称为送电装置)具有:由被配置为可与输电用的线圈(以下,称为发送线圈)电磁耦合的辅助线圈及与辅助线圈连接的可变电容电路构成的lc电路;以及控制可变电容电路的静电电容量的控制电路。另一方面,受电侧的装置(以下,称为受电装置)经由谐振电路中包含的受电用的线圈(以下,称为接收线圈)测量从送电装置受电的电力产生的输出电压,将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向送电装置发送。输出电压根据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而变化,并且根据该耦合度,电力供给电路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向发送线圈供给交流电力的电力供给电路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变化。因此,送电装置的控制电路基于从受电装置接收到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控制可变电容电路的静电电容量。由此,该非接触供电装置将电力供给电路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电力供给电路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设为适当的延迟量,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此外,由于也可以不提高受电装置的谐振电路的q值,所以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也可以不将该谐振电路中包含的接收线圈大型化,其结果,可以将装置整体简化。
[0044]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送电装置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非接触供电装置1具有:送电装置2;以及被以非接触方式经由空间从送电装置2传输电力的受电装置3。送电装置2具有:电力供给电路10;发送线圈13;辅助线圈14;可变电容电路15;通信器16;以及控制电路17。另一方面,受电装置3具有:由接收线圈21及谐振电容器22构成的谐振电路20;整流平滑电路23;电压检测电路24;以及通信器25。基于本实施方式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不利用输电侧的谐振,而根据受电侧的谐振电路20相对被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进行串联谐振的方式(ns方式)来传输电力。再者,非接触供电装置1也可以不利用输电侧的谐振,而根据受电侧的谐振电路20相对被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进行并联谐振的方式(np方式)来传输电力。
[0045]
首先,对送电装置2进行说明。
[0046]
电力供给电路10将交流电力向发送线圈13供给。为此,电力供给电路10具有电源11和逆变器电路12。
[0047]
电源11供给直流电力。为此,例如,电源11具有:全波整流电路,与商用的交流电力源连接,用于将从该交流电力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以及平滑电容器,用于将从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电力进行平滑。而且,电源11将从商用的交流电力源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将转换后的直流电力向逆变器电路12输出。再者,电源11也可以是电池这样的直流电力源。
[0048]
逆变器电路12将从电源11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为具有规定的频率的交流电力,将转换后的交流电力向发送线圈13供给。再者,规定的频率能够设为受电装置3的谐振电路20以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所假定的耦合度进行谐振的频率。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电路12是4个开关元件12a~12d被连接为全桥状的全桥逆变器。此外,各开关元件例如能够设为n沟道型的mosfet。
[0049]
即,4个开关元件12a~12d之中,开关元件12a和开关元件12b被串联连接在电源11的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12a被连接到电源11的正极侧,另一方面,开关元件12b被连接到电源11的负极侧。同样,4个开关元件12a~12d之中,开关元件12c和开关元件12d与开关元件12a及开关元件12b并联,并且被串联连接在电源11的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之间。此外,开关元件12c被连接到电源11的正极侧,另一方面,开关元件12d被连接到电源11的负极侧。而且,发送线圈13的一端被连接到开关元件12a和开关元件12b之间,发送线圈13的另一端被连接到开关元件12c和开关元件12d之间。
[0050]
如图2所示,逆变器电路12也可以是2个开关元件12a及12b相对电源11被连接为半桥状的半桥逆变器。在该情况下,发送线圈13的一端经由电容器12e被连接在开关元件12a和开关元件12b之间,发送线圈13的另一端被接地即可。
[0051]
再者,送电装置2也可以还在电源11和逆变器电路12之间具有dc-dc转换器(未图示)。
[0052]
发送线圈13将从电力供给电路10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空间向受电装置3的接收线圈21传输。再者,送电装置2也可以具有在发送线圈13和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之间与发送线圈13串联连接且用于切断直流电力的电容器。
[0053]
辅助线圈14被配置为能够与发送线圈13电磁耦合。为此,例如,辅助线圈14被卷绕到与发送线圈13相同轴心。再者,辅助线圈14的匝数可以与发送线圈13的匝数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而且辅助线圈14与电容器15一起对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起作用,对于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12a~12d,将该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该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设为适当的延迟量。由此,各开关元件12a~12d被断开时的该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接近0。因此,各开关元件12a~12d造成的开关损耗被减轻。
[0054]
可变电容电路15具有能够调整的静电电容量,与辅助线圈14连接,与辅助线圈14一起构成相位调整电路的一例即lc电路(以下,有时简称为lc电路)。而且,在由辅助线圈14和可变电容电路15构成的lc电路、即相位调整电路中,对于各开关元件12a~12d,将该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该开关元件上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设为适当的延迟量。再者,由辅助线圈14和可变电容电路15构成的lc电路的谐振频率也可以与向发送线圈13供给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不同。即,由辅助线圈14和可变电容电路15构成的lc电路也可以不与发送线圈13中流动的交流电力流进行谐振。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变电容电路15具有:被彼此并联连接到辅助线圈14的多个电容器151-1~151-n(n为2以上的整数);以及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而且,电容器151-k(k=1,2,

,n)和开关元件152-k被串联连接。再者,多个电容器151-1~151-n的其中一个也可以不经由开关元件而与辅助线圈14连接。
[0056]
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各自能够设为例如继电器或n沟道型的mosfet。在各
开关元件为n沟道型的mosfet的情况下,各开关元件的漏极端子经由对应的电容器与辅助线圈14的一端连接,各开关元件的源极端子与辅助线圈14的另一端连接。此外,各开关元件的栅极端子与控制电路17连接。
[0057]
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分别由控制电路17切换接通/关断。而且,在多个电容器151-1~151-n之中,与接通的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电容器有助于lc电路的动作。即,在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之中,接通的开关元件的数目越多,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越增加。因此,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增加。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发送线圈13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超前,所以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越增加,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对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造成的影响越大。其结果,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逆变器电路12具有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变少。
[0058]
每当从受电装置3的通信器25接收无线信号,通信器16就从该无线信号中取出表示输出电压的测量值的电压信息,输出到控制电路17。为此,通信器16具有例如按照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来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以及将该无线信号解调的通信电路。再者,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能够设为例如iso/iec15693、zigbee(注册商标)、或者bluetooth(注册商标)。
[0059]
控制电路17例如具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电路及易失性的存储器电路;运算电路;用于与其他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12a~12d;以及用于输出对可变电容电路15的各开关元件152-1~152-n的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而且,控制电路17控制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12a~12d,使得从电力供给电路10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为规定的频率。再者,如上述,规定的频率能够设为受电装置3的谐振电路20以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所假定的耦合度进行谐振的频率。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7将开关元件12a及开关元件12d的组和开关元件12b及开关元件12c的组交替地接通。而且,控制电路17在与被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对应的1周期内使开关元件12a及开关元件12d的组为接通的期间和开关元件12b及开关元件12c的组为接通的期间相等。再者,优选控制电路17使开关元件12a及开关元件12d的组和开关元件12b及开关元件12c的组同时接通,防止电源11被短路。为此,在控制电路17切换开关元件12a及开关元件12d的组和开关元件12b及开关元件12c的组的接通/关断时,也可以设置双方的开关元件的组为关断的静寂时间(dead time)。此外,在逆变器电路12为图2所示的半桥逆变器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7将开关元件12a和开关元件12b以被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交替地接通即可。
[0061]
而且,控制电路17基于在电压信息中表示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控制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再者,有关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的控制的细节,将后述。
[0062]
接着,对受电装置3进行说明。
[0063]
接收线圈21与谐振电容器22一起构成谐振电路20,通过与送电装置2的发送线圈13中流动的交流电力流进行谐振,从发送线圈13接收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谐振电容器22与接收线圈21被串联连接,但谐振电容器22也可以与接收线圈21并联连接。此外,在谐振电路20中,也可以在接收线圈21和整流平滑电路23之间设置与接收线圈21串联连接的线圈。而且,从谐振电路20输出的交流电力通过整流平滑电路23转换为直流电力后,被向与受电装置3连接的负载电路(未图示)输出。再者,接收线圈21的匝数可以与发送线圈13的匝数相
同,或者也可以彼此不同。
[0064]
整流平滑电路23是整流电路的一例,例如具有含有被桥式连接的4个二极管的全波整流电路和平滑电容器,将从谐振电路20输出的电力进行整流,并且进行平滑,转换为直流电力。然后,整流平滑电路23将该直流电力输出到负载电路。
[0065]
电压检测电路24测量整流平滑电路23的两端子间的输出电压。整流平滑电路23的两端子间的输出电压与谐振电路20的输出电压一对一地对应,所以整流平滑电路23的两端子间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间接地成为谐振电路20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电压检测电路24能够设为例如能够检测直流电力压的公知的各种各样的电压检测电路的其中一个。然后,电压检测电路24将表示该输出电压的测量值的电压信息向通信器25输出。
[0066]
通信器25按每个规定的发送周期生成含有从电压检测电路24接受的电压信息在内的无线信号,向送电装置2的通信器16发送该无线信号。为此,通信器25具有例如按照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来生成无线信号的通信电路、以及输出该无线信号的天线。再者,与通信器16同样,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能够设为例如iso/iec 15693、zigbee(注册商标)、或者bluetooth(注册商标)。
[0067]
以下,对非接触供电装置1的动作的细节、以及用于减轻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的、送电装置2的各电路元件的参数设定及各线圈间的耦合度的关系进行说明。
[006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较低的情况下,例如,在受电装置3远离送电装置2以致几乎无法从送电装置2受电的情况下,发送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比电力供给电路10的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延迟。此外,在被连接到受电装置3的负载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较少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因此,优选对辅助线圈14的电感及可变电容器15的静电电容量进行设定,使得在由辅助线圈14和可变电容器15构成的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比电力供给电路10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超前。为此,优选对辅助线圈14的电感及可变电容器15的静电电容量进行设定,使得lc电路的谐振频率高于被供给到发送线圈13的交流电力的频率。
[0069]
此外,辅助线圈14的电感越大越好。这是因为辅助线圈14的电感越大,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越减少。例如,优选对辅助线圈14的电感进行设定,使得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小于发送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之中的不依赖于被连接到谐振电路20的受电电路23及负载电路的负载的励磁电流分量。即,优选辅助线圈14的电感大于对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所假定的耦合度的最大值kmax乘以了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进行电磁耦合情况下的输电侧的自感所得的值。
[0070]
而且,优选配置发送线圈13及辅助线圈14,使得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高于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被假定的耦合度的最大值kmax。例如,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被卷绕到相同轴心,并且被空出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高于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被假定的耦合度的最大值kmax的程度的间隔来配置即可。由此,发送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发送线圈13上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变小,其结果,容易使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被断开时的电流的峰值下降。
[0071]
图3(a)是表示基于模拟的、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小于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图3(b)是表
示基于模拟的、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与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相等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图3(c)是表示基于模拟的、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大于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的情况下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一例的图。
[0072]
在图3(a)~图3(c)所示的模拟中,设逆变器电路12是图2所示的半桥逆变器。此外,将发送线圈13的电感设为91μh,将电容器12e的静电电容量设为220nf。此外,将辅助线圈14的电感设为100μh,将电容器15的静电电容量设为30nf。而且,将接收线圈21的电感设为121μf,将谐振电容器22的静电电容量设为60nf。而且,将与受电装置3连接的负载电路的电阻值ro设为10ω。此外,图3(a)所示的模拟中,将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12设为0.2,将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k13设为0.1,将辅助线圈14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23设为0.2。而且,在图3(b)所示的模拟中,将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12、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k13、辅助线圈14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23的任何一个都设为0.2。而且,在图3(c)所示的模拟中,将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12及辅助线圈14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23设为0.2,将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k13设为0.7。
[0073]
在图3(a)~图3(c)各自的曲线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流量。而且时刻t1及t2表示开关元件12a被断开的定时。在图3(a)中,波形301表示耦合度k12大于耦合度k13的情况下的、开关元件12a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同样,在图3(b)中,波形311表示耦合度k12与耦合度k13相等的情况下的、开关元件12a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而且,在图3(c)中,波形321表示耦合度k12小于耦合度k13的情况下的、开关元件12a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
[0074]
如波形301、311及321所示可知,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k13相对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k12越大,逆变器电路12的开关元件的断开时的电流的峰值、以及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越降低。由此可知,优选耦合度k13大于耦合度k12。
[0075]
图4是表示基于模拟的、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和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及辅助线圈14中流动的电流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在图4所示的模拟中,除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以外的各电路元件的参数值设为与图3(a)~图3(c)的模拟中的参数值相同。此外,将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及辅助线圈14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设为0.2,将发送线圈13和辅助线圈14间的耦合度设为0.7。
[0076]
在图4的各曲线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流量。而且时刻t1表示开关元件12b被断开的定时。上侧的曲线所示的波形401~405分别表示使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从30nf按顺序每次增加2nf时的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下侧的曲线所示的波形411~415分别表示使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从30nf按顺序每次增加2nf时的辅助线圈14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
[0077]
如波形401~405所示可知,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越增加,开关元件12b被断开的定时的、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越下降。另一方面,如波形411~415所示可知,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越增加,辅助线圈14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越上升。
[0078]
图5是表示基于模拟的、送电装置2不具有lc电路的情况下的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从受电装置3输出的输出电压和逆变器电路12的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
流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在图5所示的模拟中,设除辅助线圈14及可变电容电路15被省略以外的各电路元件的参数值与图3(a)~图3(c)的模拟中的参数值相同。
[0079]
在图5的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此外,在图5上侧的曲线中,纵轴表示电流量,在下侧的曲线中,纵轴表示电压。而且,时刻t1表示开关元件12b被断开的定时。上侧的曲线所示的波形501~505分别表示使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从0.1每次增加0.1时的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波形。下侧的曲线所示的波形511~515分别表示使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从0.1每次增加0.1时的从受电装置3输出的输出电压的波形。
[0080]
如波形501~505所示,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越下降,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开关元件12b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越大。因此,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越下降,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越大,并且开关元件12b被断开的定时的、开关元件12b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越高。另一方面,如波形511~515所示,伴随发送线圈13和接收线圈21间的耦合度的变化,来自受电装置3的输出电压也变化。
[0081]
由此可知,为了使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下降,并且使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被断开的定时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下降,与来自受电装置3的输出电压相应地使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变化即可。但是,为了减轻包含辅助线圈14及可变电容电路15在内的lc电路中流动的电流造成的导通损耗,优选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较低。
[0082]
因此,若从受电装置3接收到的电压信息所表示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小于规定的下限阈值,则控制电路17参照被预先存储在控制电路17具有的存储器中的、可变电容电路15的当前的静电电容量、以及输出电压的测量值小于其下限阈值时的、可变电容电路15的变更后的静电电容量,即,控制电路17参照用于表示与可变电容电路15的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之中的应接通的开关元件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的参照表。然后,控制电路17确定与可变电容电路15的当前的静电电容量对应的、应接通的开关元件的组合。控制电路17控制可变电容电路15,使得将确定出的组合中包含的各开关元件接通,将其他的开关元件关断。再者,按可变电容电路15的每个静电电容量,通过预先模拟或实验而求如下的开关元件的组合,基于其结果,创建参照表即可,其中所述开关元件的组合使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被断开的定时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下降,并且能够抑制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的增加,而且能够抑制辅助线圈14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的增加。由此,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发生变化,其结果,逆变器电路12的各开关元件被断开的定时的、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峰值下降,开关损耗被减轻,并且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的增加被抑制,导通损耗的增加被抑制。而且,辅助线圈14中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的增加被抑制,包含辅助线圈14的lc电路造成的导通损耗的增加被抑制。
[0083]
同样,若从受电装置3接收到的电压信息所表示的输出电压的测量值超过比上述下限阈值高的规定的上限阈值,则控制电路17参照被预先存储在控制电路17具有的存储器中的、可变电容电路15的当前的静电电容量、以及输出电压的测量值超过了其上限阈值时的、可变电容电路15变更后的静电电容量,即,控制电路17参照用于表示与可变电容电路15的多个开关元件152-1~152-n之中应接通的开关元件的组合的对应关系的参照表。然后,控制电路17确定与可变电容电路15的当前的静电电容量对应的、应接通的开关元件的组合
即可。控制电路17控制可变电容电路15使得确定出的组合中包含的各开关元件接通且将其他的开关元件关断即可。
[0084]
如以上说明的,在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中,为了调整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向发送线圈供给交流电力的电力供给电路的逆变器电路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送电装置具有与被配置为能够与发送线圈电磁耦合的辅助线圈一起构成lc电路的可变电容电路。而且,送电装置的控制电路根据从受电装置输出的电压,控制可变电容电路的静电电容量。因此,即使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耦合度变化,该非接触供电装置也可以将各开关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相对逆变器电路具有的各开关元件被施加的电压的相位的延迟量保持为适当的延迟量,其结果,能够减轻各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及lc电路的导通损耗。
[0085]
根据变形例,控制可变电容电路15的静电电容量的控制电路也可以与控制逆变器电路12的控制电路17单独地设置。
[0086]
这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与所实施的方式相匹配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