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带头及其包带旋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4247发布日期:2021-01-01 13: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带头及其包带旋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2018年12月18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包带旋转组件、同步控制装置、伸出式包带盘以及包带头”、申请号为201822131230.8的分案申请。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带头及其包带旋转组件。



背景技术:

包绕绝缘带是轨道交通电机成型线圈的生产制造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目前,现有的自动包带机的包带旋转组件均为包带座安装于旋转组件上共同旋转的设计,致使旋转组件尺寸过大,只能在线圈直线部和端部进行自动化包带作业,而在成型线圈的环部,因旋转组件与成型线圈的干涉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只能使用人手包绕绝缘带,不仅效率低下,包带作业的品质也难以控制。

行星轴结构包带盘是内圈送带方式包带头的主要结构件,目前,现有的行星轴结构包带盘均为包带盘径向中间位置开槽,行星轴送带端安装在包带盘径向圆槽中间的结构,在对小型成型线圈进行绝缘包带作业时,由于作业空间狭小,有可能存在包带盘与线圈的干涉问题,限制了内圈送带方式包带头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带头及其包带旋转组件,能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包带装置尺寸大、包带作业品质不好、适应性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带头的包带旋转组件,所述包带旋转组件包括包带盘、开环齿圈、同步件以及送带齿轮组件;

开环齿圈,所述开环齿圈与所述包带盘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所述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与所述包带盘的表面具有间隙,所述同步件位于所述间隙中;

送带齿轮组件,多个所述送带齿轮组件可转动地环设于所述包带盘的壁面,所述送带齿轮组件与所述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所述送带齿轮组件被构造为用于送带;所述送带齿轮组件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的传动端和送带端,所述传动端与所述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所述送带端伸出于所述包带盘的远离所述开环齿圈的一侧,多个所述送带端共同限定绝缘带暂存圈,所述绝缘带暂存圈位于所述包带盘的外侧位置;

同步件,所述同步件与所述送带齿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同步件被构造为用于同步各个所述送带齿轮组件的转速。

基于上述,所述包带旋转组件还包括: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滚轮以及套设于两个所述压紧滚轮上的压紧橡筋;两个所述压紧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并被构造为将所述压紧橡筋抵靠于所述绝缘带暂存圈上。

基于上述,所述同步件为同步齿轮,多个所述同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包带盘上,所述同步齿轮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送带齿轮组件之间,所述同步齿轮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送带齿轮组件传动配合;

优选的,多个所述送带齿轮组件与所述同步件传动连接构成同步送带结构;

多组所述同步送带结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包带盘上并分别与所述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同步送带结构具有呈弧形的外轮廓,所述同步送带结构的外轮廓的弧度大于所述开环齿圈的开口的弧度。

基于上述,所述送带齿轮组件包括行星轴承、行星轴以及行星齿轮;

所述包带盘沿所述包带盘的轴线间隔开设有多个送带通孔;

所述行星轴承分别嵌设于所述送带通孔中,所述行星轴与所述行星轴承的内环配合,所述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行星轴上并抵靠于所述包带盘的表面,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开环齿圈的内齿圈啮合。

基于上述,所述包带盘在相邻两个所述送带通孔之间开设有同步通孔,所述同步齿轮通过同步轴、同步轴承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行星齿轮之间的同步通孔中。

基于上述,所述包带盘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环状滑槽;

所述开环齿圈的对应所述第一环状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状滑槽,所述包带盘和所述开环齿圈之间设置有滚动件;

所述滚动件位于所述第一环状滑槽和所述第二环状滑槽之间,所述包带盘和所述开环齿圈通过所述滚动件相互转动。

基于上述,所述滚动件包括保持架以及钢珠,多个所述钢珠间隔嵌设于所述保持架上,所述钢珠与所述第一环状滑槽和所述第二环状滑槽滑动接触。

基于上述,多个所述钢珠间隔嵌设于所述保持架上的钢珠孔中,所述保持架一侧的钢珠孔直径大于所述钢珠直径,所述保持架另一侧的钢珠孔直径小于所述钢珠直径。

基于上述,所述包带盘和所述开环齿圈的外壁分别设置有外齿圈;

优选的,还包括导带轮,至少一个所述导带轮位于所述绝缘带暂存圈中并间隔分布,所述导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包带盘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带头,所述包带头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包带旋转组件。

另外,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行星轴式包带旋转组件,由包含包带盘,行星轴,行星轴轴承,同步齿轮轴的包带盘组件,包含保持架,钢珠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和包含双联齿轮,送带齿轮(22),同步齿轮(23),同步齿轮轴承(24)的张力控制组件(3)构成,包带盘组件(1)的包带盘反侧(10)的轴承滚动槽(8)与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的保持架正侧(19)的钢珠(17)相配合,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的保持架反侧(20)的钢珠(17)与张力控制组件(3)的双联齿轮正侧(25)的轴承滚动槽(8)相配合,其中,包带盘(4)上呈圆周分布的行星轴(5)。进一步地,行星轴(5)又与张力控制组件(3)相连接。其中,新型行星轴式包带旋转组件(37)减小包带旋转组件的体积,实现成型线圈环部的自动化包带作业,提高轨道交通电机成型线圈绝缘包带工序的自动化率,提升包带作业品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其包括包带盘、开环齿圈以及送带齿轮组件,开环齿圈与包带盘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多个送带齿轮组件可转动地环设于包带盘的壁面,送带齿轮组件与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送带齿轮组件被构造为用于送带,还包括:同步件,同步件与送带齿轮组件传动连接,同步件被构造为用于同步各个送带齿轮组件的转速。其中,该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能够解决开环结构包带质量不好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多个送带齿轮组件与同步件传动连接构成同步送带结构;

多组同步送带结构间隔设置于包带盘上并分别与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

优选地,同步送带结构具有呈弧形的外轮廓,同步送带结构的外轮廓的弧度大于开环齿圈的开口的弧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同步件为同步齿轮,多个同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上,同步齿轮位于相邻两个送带齿轮组件之间,同步齿轮分别与相邻两个送带齿轮组件传动配合;

优选地,送带齿轮组件包括行星轴承、行星轴以及行星齿轮;

包带盘沿包带盘的轴线间隔开设有多个送带通孔;

行星轴承分别嵌设于送带通孔中,行星轴与行星轴承的内环配合,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轴上并抵靠于包带盘的表面,行星齿轮与开环齿圈的内齿圈啮合;

优选地,包带盘在相邻两个送带通孔之间开设有同步通孔,同步齿轮通过同步轴、同步轴承以及同步通孔安装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之间;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与包带盘的表面具有间隙,同步齿轮位于间隙中;

进一步地,包带盘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环状滑槽;开环齿圈的对应第一环状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状滑槽,包带盘和开环齿圈之间设置有滚动件;滚动件位于第一环状滑槽和第二环状滑槽之间,包带盘和开环齿圈通过滚动件相互转动。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其包括包带盘、开环齿圈以及行星齿轮组件,开环齿圈与包带盘沿预设方向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行星齿轮组件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的传动端和送带端,行星齿轮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包带盘的壁面,多个行星齿轮组件环设于包带盘的壁面,行星齿轮组件的传动端与开环齿圈的内齿圈传动配合,行星齿轮组件的送带端伸出于包带盘的远离开环齿圈的一侧,多个送带端共同限定绝缘带暂存圈,绝缘带暂存圈位于包带盘的外侧位置。其中,该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能够解决现有包带盘尺寸大的问题。

优选地,还包括:导带轮,至少一个导带轮位于绝缘带暂存圈中并间隔分布,导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上;

优选地,还包括:同步齿轮,多个同步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上,同步齿轮位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组件之间,同步齿轮分别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组件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行星齿轮组件包括行星轴承、行星轴以及行星齿轮;包带盘沿包带盘的轴线间隔开设有多个送带通孔;行星轴承分别嵌设于送带通孔中,行星轴与行星轴承的内环配合,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轴的传动端上并抵靠于包带盘的表面,行星齿轮与开环齿圈的内齿圈啮合;行星轴远离开环齿圈的一端贯穿包带盘呈悬空状并限定送带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包带盘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环状滑槽;开环齿圈的对应第一环状滑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状滑槽,包带盘和开环齿圈之间设置有滚动件;滚动件位于第一环状滑槽和第二环状滑槽之间,包带盘和开环齿圈通过滚动件相互转动;

优选地,滚动件包括保持架以及钢珠,多个钢珠间隔嵌设于保持架上,钢珠与第一环状滑槽和第二环状滑槽滑动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滚轮以及套设于两个压紧滚轮上的压紧橡筋;两个压紧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并被构造为将压紧橡筋抵靠于绝缘带暂存圈上。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带头,包带头具有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的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带头,包带头具有上述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种的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带头及其包带旋转组件,包带旋转组件包括包带盘、开环齿圈、同步件以及送带齿轮组件,开环齿圈与包带盘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开环齿圈旋转的速度不同于包带盘,包带盘与开环齿圈之间必然产生角度位移,安装在包带盘与开环齿圈之间的行星齿轮产生自转,该自转又带动与行星齿轮同步转动的行星轴自转,从而送出供给包带作业所需的绝缘带。

行星轴随包带盘公转产生包带动作,又受开环齿圈驱动自转产生送带动作。由于削减了传统设计的位于绝缘带暂存圈外侧的包带盘部分,使得绝缘带暂存圈的位置从包带盘中间变更为位于包带盘外侧,使得整个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的厚度较现有的装置减小,从而解决现有包带盘尺寸大的问题,能够在对小型成型线圈进行绝缘包带作业时,解决作业空间狭小导致包带盘与线圈之间存的干涉问题,提高了内圈送带方式包带头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包带盘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张力控制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旋转组件的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装置的构造说明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包带装置的装配外观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包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包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包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包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包带盘组件;2-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3-张力控制组件;4-包带盘;5-行星轴;6-行星轴轴承;7-同步齿轮轴;8-轴承滚动槽;9-包带盘正侧;10-包带盘反侧;11-包带盘外齿;12-行星轴轴承孔;13-行星轴包带侧;14-行星轴送带齿轮安装侧;15-同步齿轮轴孔;16-保持架;17-钢珠;18-钢珠孔;19-保持架正侧;20-保持架反侧;21-双联齿轮;22-送带齿轮;23-同步齿轮;24-同步齿轮轴承;25-双联齿轮正侧;26-双联齿轮反侧;27-双联齿轮外齿;28-双联齿轮内齿;29-绝缘带;30-成型线圈;31-绝缘带暂存圈;32-引向包带作业处行星轴;33-成型线圈直线部;34-成型线圈端部;35-成型线圈环部;36-包带装置;37-包带旋转组件;38-固定组件;39-盖板;40-弧形轴承a;41-弧形轴承b;42-弧形轴承c;43-绝缘带供给组件;44-包带驱动组件;45-张力控制驱动组件;46-腔体;47-伺服电机;48-双面同步皮带;49-同步驱动轮;50-包带座;51-滚轮a;52-滚轮b;53-滚轮c;110-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a-同步送带结构;111-包带盘;112-开环齿圈;113-送带齿轮组件;114-同步件;120-包带头;121-包带驱动组件;122-送带驱动组件;160-滚动件;170-外齿圈;171-外齿圈;181-第一环状滑槽;182-第二环状滑槽;190-送带通孔;1130-行星轴承;1131-行星轴;1132-行星齿轮;1140-同步齿轮;1141-同步通孔;210-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a-绝缘带暂存圈;211-包带盘;212-开环齿圈;213-行星齿轮组件;213a-传动端;213b-送带端;214-同步齿轮;215-导带轮;216-压紧机构;220-包带头;221-包带驱动组件;222-送带驱动组件;260-滚动件;270-包带盘外齿圈;271-开环齿圈外齿圈;281-第一环状滑槽;282-第二环状滑槽;290-送带通孔;291-同步通孔;2130-行星轴承;2131-行星轴;2132-行星齿轮;2160-压紧滚轮;2161-压紧橡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行星轴式包带旋转组件37。请参考图1-图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的爆炸图。在图1中,包带旋转组件37由包带盘组件1,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张力控制组件3构成。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的包带盘组件1示意图。在图2中,包带盘组件1由包带盘4,行星轴5,行星轴轴承6,同步齿轮轴7构成。包带盘4为圆环上开口结构,两侧有不同外径的轴承滚动槽8,大外径的轴承滚动槽8一侧为包带盘正侧9,另一侧为包带盘反侧10,包带盘外齿11为同步齿形,行星轴轴承孔12呈圆周分布在包带盘4上,行星轴5通过行星轴轴承6安装在包带盘4的行星轴轴承孔12上,行星轴包带侧13位于包带盘正侧9,行星轴送带齿轮安装侧14位于包带盘反侧10,同步齿轮轴孔15也呈圆周分布在包带盘4上,同步齿轮轴7安装在同步齿轮轴孔15的包带盘反侧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示意图。在图3中,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由保持架16,钢珠17构成。保持架16上的钢珠孔18为弧形孔,保持架正侧19的钢珠孔18直径大于钢珠17直径,保持架反侧20的钢珠孔18直径小于钢珠17直径。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的张力控制组件3示意图。在图4中,张力控制组件3由双联齿轮21,送带齿轮22,同步齿轮23,同步齿轮轴承24构成。双联齿轮21与包带盘4一样为圆环上开口结构,两侧有轴承滚动槽8,小外径的轴承滚动槽8一侧为双联齿轮正侧25,另一侧为双联齿轮反侧26,双联齿轮外齿27为同步齿形,送带齿轮22一侧与双联齿轮内齿28相啮合,另一侧又与同步齿轮23相啮合,可以保证每个送带齿轮22始终保持相同的转速与相位,防止在经过双联齿轮21开口位置之后与其再次啮合时不同步。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前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剖视图。在图6中,包带盘组件1通过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与张力控制组件3相连接。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局部视图。在图7中,双联齿轮正侧25的轴承滚动槽8与保持架反侧20的钢珠17相配合,保持架正侧19的钢珠17又与包带盘反侧10的轴承滚动槽8相配合,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与包带盘4同步旋转,共同组成轴承旋转传动系统。送带齿轮22安装在行星轴送带齿轮安装侧14,与行星轴5同步旋转。同步齿轮23通过同步齿轮轴承24安装在同步齿轮轴7上,送带齿轮22一侧与双联齿轮内齿28相啮合,另一侧和同步齿轮23相啮合。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后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左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的原理图。在图10中,绝缘带29通过行星轴5,引向成型线圈30包带作业处,包带盘4顺时针旋转,行星轴5随包带盘4顺时针公转,一边将绝缘带29卷绕在由行星轴5组成的圆周上,形成绝缘带暂存圈31,同时又将绝缘带29卷绕在了成型线圈30上。使双联齿轮21顺时针旋转速度快于包带盘4的旋转速度,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将会使安装在行星轴5上且与双联齿轮21相啮合的送带齿轮22产生顺时针自转,带动与其同步转动的行星轴5也产生顺时针自转,该自转使行星轴5上的绝缘带暂存圈31产生相对于行星轴5的位移,从而驱使绝缘带29由引向包带作业处行星轴32送出,实现包带作业的绝缘带29供给,调节行星轴5的自转速度就可以调节绝缘带29的张力大小。在外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可以无障碍的通过成型线圈直线部33,成型线圈端部34,成型线圈环部35,实现整体自动化包带作业。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实施例包带装置36的构造说明图。在图11中,实施例的行星轴式包带装置36由本实用新型包带旋转组件37和固定组件38构成。固定组件38包括盖板39,弧形轴承a40,弧形轴承b41,弧形轴承c42,绝缘带供给组件43,包带驱动组件44,张力控制驱动组件45和腔体46。包带驱动组件44和张力控制驱动组件45由两台伺服电机47分别连接双面同步皮带48和同步驱动轮49组成,绝缘带供给组件43由包带座50,滚轮a51,滚轮b52,滚轮c53组成。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带旋转组件37的实施例包带装置36的装配外观图。具体地,将行星轴式包带装置36安装在自动包带机上,首先由操作人员将绝缘带29从绝缘带供给组件43引出,通过行星轴5,将绝缘带29引向成型线圈30包带作业处,用胶带将绝缘带29粘在成型线圈30上后启动包带旋转组件37,包带盘4以预定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将绝缘带29卷绕在成型线圈30上。在张力控制组件3的控制下,包带盘4上的行星轴5顺时针旋转送出包带作业所需的绝缘带29配合行星轴5的公转包带作业。包带装置36在自动包带机的控制下,以预定的速度按照预定的轨迹行走于成型线圈直线部33,成型线圈端部34和成型线圈环部35之间,绝缘带29按照工艺要求的叠包率缠绕在成型线圈30上。包带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剪断绝缘带29,在成型线圈30上粘上胶带。驱动伺服电机47让包带盘4和双联齿轮21的缺口回到零位。准备下一次包带作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该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能够解决开环结构包带质量不好的问题。请参考图13,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包括包带盘111、开环齿圈112、送带齿轮组件113以及同步件114。其中,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均呈开环结构,其应用于采用内圈送带的包带头,为清楚展示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带头120,请参考图14,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带头120的具体结构,其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为包带头120的部分结构。

具体地,包带盘111呈具有开口的环状。开环齿圈112呈具有开口的环状,开环齿圈112与包带盘111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多个送带齿轮组件113可转动地环设于包带盘111的壁面,送带齿轮组件113与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送带齿轮组件113被构造为用于送带。同步件114与送带齿轮组件113传动连接,同步件114被构造为用于同步各个送带齿轮组件113的转速。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送带齿轮组件113与同步件114传动连接构成同步送带结构110a,多组同步送带结构110a间隔设置于包带盘111上并分别与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

请重新参考图13,同步送带结构110a具有呈弧形的外轮廓,同步送带结构110a的外轮廓的弧度大于开环齿圈112的开口的弧度。进一步地,同步件114为同步齿轮1140,多个同步齿轮1140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111上,同步齿轮1140位于相邻两个送带齿轮组件113之间,同步齿轮1140分别与相邻两个送带齿轮组件113传动配合。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同步送带结构110a的数量为两组,送带齿轮组件113的数量一共为18个,同步齿轮1140的数量为16个,其中,以8个送带齿轮组件113和7个同步齿轮1140为一组同步送带结构110a,以10个送带齿轮组件113和9个同步齿轮1140为另一组同步送带结构110a。实际上,在满足同步送带结构110a的外轮廓的弧度大于开环齿圈112的开口的弧度的条件下,同步送带结构110a,送带齿轮组件113和同步齿轮1140的数量可以出现多种组合。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同步送带结构110a,送带齿轮组件113和同步齿轮1140的数量仅为说明结构的组成,而不应理解为对装置结构的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5和图16,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带盘111的具体结构。图1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包带盘111沿包带盘111的轴线间隔开设有多个送带通孔190。送带齿轮组件113包括行星轴承1130、行星轴1131以及行星齿轮1132。多个行星轴承1130分别嵌设于送带通孔190中,行星轴1131与行星轴承1130的内环配合,行星齿轮1132安装于行星轴1131上并抵靠于包带盘111的表面,行星齿轮1132与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送带齿轮组件113中的行星轴承1130、行星轴1131以及行星齿轮1132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行星轴轴承6、行星轴5、送带齿轮22作用相同。其中,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1132即实施例1中的送带齿轮22。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同步件114(同步件114为同步齿轮1140)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同步齿轮23作用相同。其中,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同步齿轮1140即实施例1中的同步齿轮2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开环齿圈112即上述实施例1中的双联齿轮21。

进一步地,包带盘111在相邻两个送带通孔190之间开设有同步通孔1141,同步齿轮1140通过同步轴、同步轴承以及同步通孔1141安装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1132之间,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与包带盘111的表面具有间隙,同步齿轮1140位于间隙中。

包带盘111的外壁(参见图16,可看出第一环状滑槽181位于包带盘11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环状滑槽181,开环齿圈112的对应第一环状滑槽18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状滑槽182,包带盘111和开环齿圈112之间设置有滚动件160,滚动件160位于第一环状滑槽181和第二环状滑槽182之间,包带盘111和开环齿圈112通过滚动件160相互转动。本实施例中,滚动件160包括保持架以及钢珠,多个钢珠间隔嵌设于保持架上,钢珠与第一环状滑槽181和第二环状滑槽182滑动接触。请结合图14,包带盘111的外壁(在图中可看出该外壁指包带盘111的外壁的壁面)设置有用于与包带驱动组件121传动连接的外齿圈170,开环齿圈112的外壁(在图中可看出该外壁指开环齿圈112的外壁的壁面)设置有用于与送带驱动组件122连接的外齿圈17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架与钢珠的共同作用(即,滚动件160),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作用相同,即,在本实施例中,滚动件160即实施例1中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

发明人发现,开环结构的包带机包带质量不好,其原因在于行经开环位置时因行星齿轮与开环结构内齿不同步而导致干涉的问题。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其能够解决开环结构包带质量不好的问题。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包括包带盘111、开环齿圈112、送带齿轮组件113以及同步件114,其中,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均呈开环结构,其应用于采用内圈送带的包装装置,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共同的轴线可转动地配合,在通过包带头动力输出装置的配合下,包带盘111和开环齿圈112可具有不同转速的转动状态。多个送带齿轮组件113可转动地环设于包带盘111的壁面,其中,送带齿轮组件113与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从而使得送带齿轮组件113和开环齿圈112形成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送带齿轮组件113的转速由开环齿圈112的转速控制,从而实现送带以及包带。由于开环齿圈112呈开环结构,为避免与其相互啮合的行星齿轮1132之间产生干涉,故设置有同步件114,同步件114被构造为用于同步各个送带齿轮组件113的转速,当行经开环位置时,送带齿轮组件113在同步件114的控制下,始终保持同步,从而克服了问题,从而解决开环结构包带质量不好的问题。

其中,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旋转与同步控制装置110能够驱动行星轴1131,解决被动旋转式行星轴包带张力不能精确控制的问题:包带盘111由包带驱动组件121驱动包带盘111的外齿圈170旋转,带动安装在包带盘111上的行星齿轮1132和同步齿轮1140随包带盘111公转,开环齿圈112由送带驱动组件122驱动开环齿圈112的外齿圈171旋转,如果包带盘111旋转速度与开环齿圈112相同,行星齿轮1132无自转,但当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的旋转速度出现速度差时,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之间必然产生角度位移,由于行星齿轮1132安装在包带盘111上的行星轴1131,又与开环齿圈1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行星齿轮1132将受包带盘111与开环齿圈112之间的角度位移的影响而产生自转,该自转又带动与行星齿轮1132同步转动的行星轴1131自转,驱动绝缘带送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该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能够解决现有包带盘尺寸大的问题。请参考图17,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包括包带盘211、开环齿圈212以及行星齿轮组件213。其中,包带盘211与开环齿圈212均呈开环结构,其应用于采用内圈送带的包装头,为清楚展示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带头220,请参考图18,图1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带头220的具体结构,其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为包带头220的部分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带盘211呈具有开口的环状。开环齿圈212呈具有开口的环状,开环齿圈212与包带盘211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轴线可转动地配合。

具体地,请结合图17-图19,图1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行星齿轮组件213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的传动端213a和送带端213b,行星齿轮组件213贯穿并可转动地安装于包带盘211的壁面。多个行星齿轮组件213环设于包带盘211的壁面,行星齿轮组件213的送带端213b伸出于包带盘211的远离开环齿圈212的一侧。多个送带端213b共同限定绝缘带暂存圈210a,绝缘带暂存圈210a位于包带盘211的外侧位置。行星齿轮组件213的传动端213a与开环齿圈2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行星齿轮组件213被构造为通过绝缘带暂存圈210a支撑并输送绝缘带。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0和图21,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包带盘211的具体结构。图2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在第三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包带盘211沿包带盘211的轴线间隔开设有多个送带通孔290。

行星齿轮组件213包括行星轴承2130、行星轴2131以及行星齿轮2132。行星轴承2130分别嵌设于送带通孔290中,行星轴2131与行星轴承2130的内环配合,行星齿轮2132安装于行星轴2131的传动端213a上并抵靠于包带盘211的表面,行星齿轮2132与开环齿圈212的内齿圈啮合。需要说明的是,行星轴2131远离开环齿圈212的一端贯穿包带盘211呈悬空状并限定送带端213b。进一步地,为转动流畅,还包括同步齿轮214(图17中示出),多个同步齿轮214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211上,同步齿轮214位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组件213之间,同步齿轮214分别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组件213传动配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件213的数量一共为18个,同步齿轮214的数量为16个,其中,以8个行星齿轮组件213和7个同步齿轮214为一组,以10个行星齿轮组件213和9个同步齿轮214为另一组。进一步地,包带盘211在相邻两个送带通孔290之间开设有同步通孔291(图20示出),同步齿轮214通过同步轴以及同步轴承安装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2132之间的同步通孔291中,开环齿圈212的内齿圈与包带盘211的表面具有间隙,同步齿轮214位于间隙中。包带盘211的外壁(由图21中可看出,该外壁指包带盘21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环状滑槽281(图21示出),开环齿圈212的对应第一环状滑槽28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环状滑槽282,包带盘211和开环齿圈212之间设置有滚动件260(图21示出),滚动件260位于第一环状滑槽281和第二环状滑槽282之间,包带盘211和开环齿圈212通过滚动件260相互转动。

本实施例中,滚动件260包括保持架以及钢珠,多个钢珠间隔嵌设于保持架上,钢珠与第一环状滑槽281和第二环状滑槽282滑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架与钢珠的共同作用(即,滚动件260),与实施例1中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和实施例2中的滚动件160作业相同。即,在本实施例中,滚动件260即实施例1中的弧形轴承保持架组件2或者实施例2中的滚动件160。

请结合图18,包带盘211的外壁(在图中可看出,该外壁指包带盘211的外壁的壁面)设置有用于与包带驱动组件221传动连接的包带盘外齿圈270,开环齿圈212的外壁(在图中可看出,该外壁指开环齿圈212的外壁的壁面)设置有用于与送带驱动组件222连接的开环齿圈外齿圈271。

请重新参考图18、图19以及图21,还包括导带轮215,至少一个导带轮215位于绝缘带暂存圈210a中并间隔分布,导带轮215可转动地设置于包带盘21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带轮215呈圆锥状,两个导带轮215之间呈180°分布。进一步地,在包带盘211开口一侧的两个送带通孔290之间有一个导带轮安装孔,另一个导带轮安装孔在该导带轮安装孔的包带盘211圆环对侧180度的位置的两个送带通孔290之间。两个导带轮215分别设置于两个导带轮安装孔中。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9,为避免防止包带作业中途绝缘带剪断后卷绕在绝缘带暂存圈210a上的绝缘带散开,设置有压紧机构216,压紧机构216包括两个压紧滚轮2160以及套设于两个压紧滚轮2160上的压紧橡筋2161,两个压紧滚轮2160可转动地设置并被构造为将压紧橡筋2161抵靠于绝缘带暂存圈210a上。需要说明的是,压紧橡筋2161是抵靠于位于绝缘带暂存圈210a上的绝缘带上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组件213(其包括行星轴承2130、行星轴2131以及行星齿轮2132)与上述实施例2中的送带齿轮组件113(其包括行星轴承1130、行星轴1131以及行星齿轮1132)作用相同,并且与实施例1中的行星轴轴承6、行星轴5、送带齿轮22共同配合的作用相同。其中,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行星齿轮2132即实施例1中的送带齿轮22。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同步齿轮214与上述实施例2中的同步件114(同步件114为同步齿轮1140)以及上述实施例1中的同步齿轮23作用相同。其中,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同步齿轮214即实施例1中的同步齿轮23或者实施例2中的同步齿轮11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开环齿圈212,即实施例1中的双联齿轮21或者实施例2中的开环齿圈112。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该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能够解决现有包带盘尺寸大的问题。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包括包带盘211、开环齿圈212以及行星齿轮组件213,其中,包带盘211与开环齿圈212均呈开环结构,其应用于采用内圈送带的包装头,包带盘211与开环齿圈212同轴设置并相互可绕其共同的轴线可转动地配合,行星齿轮组件213与开环齿圈2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从而使得行星齿轮组件213和开环齿圈212形成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行星齿轮组件213沿预设方向具有相对的传动端213a和送带端213b,行星齿轮组件213贯穿包带盘211,其中,传动端213a是与开环齿圈212传动连接,而送带端213b是位于包带盘211远离开环齿圈212的一侧的,并且通过送带端213b共同限定了绝缘带暂存圈210a。在通过包带头动力输出装置的配合下,包带盘211旋转,带动安装在包带盘211上的行星轴2131公转,绝缘带缠绕在包带作业的工件上的同时,也缠绕在多个行星轴2131送带端213b上,形成绝缘带暂存圈210a,开环齿圈212同时旋转且速度不同于包带盘211,包带盘211与开环齿圈212之间必然产生角度位移,由于行星齿轮2132安装在包带盘211上的行星轴2131上,又与开环齿圈212的内齿圈传动配合,行星齿轮2132将受开环齿圈212驱动而产生自转,该自转又带动与行星齿轮2132同步转动的行星轴2131自转,驱动绝缘带从绝缘带暂存圈210a的内圈送出供给包带作业所需的绝缘带。行星轴2131随包带盘211公转产生包带动作,又受开环齿圈212驱动自转产生送带动作。由于削减了传统设计的位于绝缘带暂存圈外侧的包带盘部分,使得绝缘带暂存圈210a的位置从包带盘211中间变更为位于包带盘211外侧,使得整个行星轴伸出式包带盘210的厚度较现有的装置减小,从而解决现有包带盘尺寸大的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记载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代表保护范围的内容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