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防误触绝缘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7082发布日期:2020-10-17 01:3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带电作业防误触绝缘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设备操作绝缘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防误触绝缘挡板。



背景技术:

现在为了确保用户可靠供电提高供电质量,网省公司现在大力推行配网不停电作业,即带电作业工作。所谓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

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带电作业的内容可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和带电维修等几方面。带电作业的对象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带电作业的主要项目有:带电更换线路杆塔绝缘子,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水冲洗绝缘子,压接修补导线和架空地线,检测不良绝缘子,测试更换隔离开关和避雷器,测试变压器温升及介质损耗值。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会有危险电流流过,危及人身安全,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地电位作业时,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通过绝缘工具带电作业,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时,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中间电位作业系通过绝缘棒等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是前两种作业的中间状况。因此,前两种作业时的相应基本安全要求,在中间电位作业时均须考虑。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尤其是在配电变压器施工等属于地电位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施工人员大意而登杆过高导致触碰上层带电线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而急缺一种防止误触线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电作业防误触绝缘挡板,该装置可防止施工人员因大意而登杆过高导致误触塔杆上层带电线路的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作业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作业防误触绝缘挡板,包括绝缘的线夹和绝缘的护板,所述线夹与所述护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线夹位于护板的上方,所述线夹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护板的中线间隔设置,所述线夹具有夹口,所述夹口沿直线对齐。

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的边缘设置有连接环。

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下表面的中线上设置有手持柄。

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内部设置有楔形槽,所述线夹由两个夹体通过转轴形成剪刀式结构,所述夹体包括端部和楔形的柄部,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端部并拢后组成所述夹口,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并拢后组成与所述楔形槽相适配的楔形体。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垂直于转轴的连杆,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并拢后组成容纳所述连杆的连杆槽。

进一步的:楔形槽的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连杆的转盘,在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盘的边缘设置有扇形块,在位于楔形槽下方的护板内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转盘的转槽,在所述转槽至护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略大于扇形块外轮廓的扇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夹口为圆孔,所述夹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夹口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夹体部位设置有夹颈。

进一步的:在所述夹口的内壁设置绝缘橡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敏锐地发现现在带电作业中在需要攀爬线杆时可能存在的误触高处带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因为作业人员在处理位于低处的工作面时,因为带电作业的紧张性,其注意力不自觉会高度集中在动手之处,从而忽略了位于高处可能存在的带电线路,从而在移动、尤其是登高时易产生误触带电线路的安全事故。因而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提出针对高处带电线路采取实用挡板来防止作业人员误触的解决方案,使得施工人员即便在佩戴了基本防护装备后,也可以进一步杜绝因意外而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绝缘的线夹和绝缘的护板、所述线夹与所述护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线夹位于护板的上方、所述线夹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护板的中线间隔设置、所述线夹具有夹口、所述夹口沿直线对齐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悬挂于位于施工人员头顶上方的带电线路之上,因为本装置设置有线夹与护板,且线夹位于护板的中线上方,使整个装置的中心正好处于线夹正下方,并使得线夹在挂到线缆上后,整个装置取得了类似衣架一般的平衡姿态,这种姿态使得护板始终面朝下方地水平放置,可有效放置下方的人员误触上方的带电线路,另外即便作业人员突然登高触碰到护板,由于通常不会正好处于装置中心正下方撞击,所以护板会随着人员身体向上而产生相应摆动,从而始终将线缆推离人员,这一方面保护了人员不会触电,另一方面也不会过分阻止人员身体的运动趋势,比如不会产生磕碰到头部的意外伤害,且人员在身体运动受到意外阻碍时可能会产生惊吓,进而可能产生其他过度调整姿态的动作,而这种过度动作可能使登高人员的重心不稳,继而产生坠落风险。本装置均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人员触碰到护板仅产生一个警觉作用的受力反馈,而不会由于阻碍作用过大使得人员受伤或惊动,故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另外由于本装置是采用线夹来形成一种闭环夹住线缆,相比挂钩类的方案,可有效防止人员在误触护板后,挂钩类方案可能会产生的脱落、坠落的风险,因而可靠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护板的边缘设置有连接环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在作业人员头顶具有多根相互间有间距的带电线缆时,可将多个本装置横向连接起来,防止出现阻止了作业人员误触此一根线缆却可能又误触相邻其他线缆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杜绝隐患。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护板下表面的中线上设置有手持柄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通过位于护板下方的手持柄来把持操作整个装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操作便利性,而且可有效降低在安装本装置时使作业人员误触处于护板上方的带电线缆的情况出现,保护了人员安全,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在所述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凸台的内部设置有楔形槽、所述线夹由两个夹体通过转轴形成剪刀式结构、所述夹体包括端部和楔形的柄部、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端部并拢后组成所述夹口、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并拢后组成与所述楔形槽相适配的楔形体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的线夹可具有自锁功能,因为线夹具有剪刀式结构,其楔形的柄部通过与楔形槽配合,在护板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楔形槽的槽壁会挤压楔形的柄部,使两个柄部具有更加靠紧的趋势,由于剪刀式结构从而最终使夹口合并的更紧,这样降低了线缆从两个夹体之间缝隙脱出的风险。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垂直于转轴的连杆、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并拢后组成容纳所述连杆的连杆槽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在护板下表面通过连杆对线夹的开合进行操控,尤其是因为线夹具有自锁功能,在想使线夹从加紧变为张开状态时,会需要较大力道,而设置连杆后可通过拉拔连杆来使线夹松开,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易操作性,且由于所有操作均在护板下方进行,避免了作业人员在拆卸本装置时误触带电线路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楔形槽的形状为梯形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因为楔形槽不具备回转空间,使得线夹不会产生任意转动,可始终保持夹口朝向所需的方向,即沿护板的中线方向设置,从而保证了设备工作时的平衡姿态,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并且由于夹口朝向不会乱动,也方便了拆装操作。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连杆的转盘、在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盘的边缘设置有扇形块,在位于楔形槽下方的护板内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转盘的转槽、在所述转槽至护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略大于扇形块外轮廓的扇形开口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线夹的锁固牢固性,除了线夹具有的自锁能力外,设置相应的转盘与转槽对线夹进一步进行卡固,可防止因猛烈撞击震松线夹而意外脱出的情况出现。而以及扇形块和扇形开口的设置,并配合转盘与转柄的操作,可快速对线夹进行开合拆装作业,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夹口为圆孔、所述夹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夹口的自行张开。因为夹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这样,处于夹口处的夹环的重心相对柄部会更加靠外,在材质厚度相对均匀的情况下,会使楔形的柄部离开楔形槽后,剪刀式结构的线夹因上端重心更加靠外从而会自行张开,这样提高了设备的易用程度,方便操作。此外夹口设为圆孔可使得线夹在夹握住线缆后具有自动定心的作用,从而最终使得装置的平衡姿态更加稳定。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位于所述夹口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夹体部位设置有夹颈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可以使夹口的张开幅度更大,因为线夹要想张开,需要线夹向下从楔形槽脱离,但是如果夹环的位置过于靠近凸台,则会阻挡线夹向下的运动,使得线夹的张开幅度较小。因而设置了夹颈增长了夹口至转轴的距离,可使夹口的张开幅度更大,可以加持更粗大的线缆,提高设备适用性。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夹口的内壁设置绝缘橡胶板的技术方案,使得本装置一方面可以增强线夹的绝缘性,另外因为橡胶板的摩擦系数较大,可减少本装置在安装于线缆上后随着线缆滑动的可能性,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夹与护板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夹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其中,1-线夹、2-连杆、3-柄部、4-护板、5-转柄、6-手持柄、7-转盘、8-转槽、9-连接环、10-主板体、11-板体绝缘层、12-凸台、13-转轴、14-扇形开口、15-扇形块、16-楔形槽、17-夹环、18-绝缘橡胶板、19-连杆槽、20-夹颈。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其它实施例也在相应权利要求项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装置本身或相应子部件的主视图所示的坐标体系而形成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且在论述到其他方向视图时,该套坐标体系不会随之转动。此外对于杆状或长条状部件而言,“前端”与“头部”是相同意思的名词,而“后端”与“尾端”、“末端”等名词是相同的意思。而上述方位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或特定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关于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尤其不存在“主要、次要”或排列顺序上的特定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总体为板状,其基础的部分包括绝缘的线夹1和绝缘的护板4,所述线夹1与所述护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线夹1位于护板4的上方,所述线夹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护板4的中线间隔设置,所述线夹1具有夹口,所述夹口沿直线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护板4既可以整体使用绝缘材料制成,也可使护板4分为主板体10和附着于主板体10上表面的板体绝缘层,这样护板4的整体可不受限于绝缘材质的限制,从而可以采用强度更高或重量更轻的优选材质来制造护板4,进而改善设备性能。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在带电作业中在需要攀爬线杆时可能存在的误触高处带电线路的安全漏洞。因为作业人员在处理位于低处的工作面时,因为带电作业的紧张性,其注意力不自觉会高度集中在动手之处,从而忽略了位于高处可能存在的带电线路,从而在移动、尤其是登高时易产生误触带电线路的安全事故。因而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提出针对高处带电线路采取实用挡板来防止作业人员误触的解决方案,使得施工人员即便在佩戴了基本防护装备后,也可以进一步杜绝因意外而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

此外本装置由于设置有线夹1与护板4,且线夹1位于护板4的中线上方,整个装置的中心正好处于线夹1正下方,使得线夹1在挂到线缆上后,整个装置取得了类似衣架一般的平衡姿态,这种姿态使得护板4始终面朝下方地水平放置,可有效放置下方的人员误触上方的带电线路,另外即便作业人员突然登高触碰到护板4,由于通常不会正好处于装置中心正下方撞击,所以护板4会随着人员身体向上而产生相应摆动,从而始终将线缆推离人员,这一方面保护了人员不会触电,另一方面也不会过分阻止人员身体的运动趋势,比如不会产生磕碰到头部的意外伤害,且人员在身体运动受到意外阻碍时可能会产生惊吓,进而可能产生其他过度调整姿态的动作,而这种过度动作可能使登高人员的重心不稳,继而产生坠落风险。本装置均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人员触碰到护板4仅产生一个警觉作用的受力反馈,而不会由于阻碍作用过大使得人员受伤或惊动,故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性。

另外由于本装置是采用线夹1来形成一种闭环夹住线缆,相比挂钩类的方案,可有效防止人员在误触护板4后,挂钩类方案可能会产生的脱落、坠落的风险,因而可靠性更高。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4的边缘设置有连接环9。

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在作业人员头顶具有多根相互间有间距的带电线缆时,可将多个本装置横向连接起来,防止出现阻止了作业人员误触此一根线缆却可能又误触相邻其他线缆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杜绝隐患。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4下表面的中线上设置有手持柄6。

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可通过位于护板4下方的手持柄6来把持操作整个装置,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操作便利性,而且可有效降低在安装本装置时使作业人员误触处于护板4上方的带电线缆的情况出现,保护了人员安全,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能。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护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台12,在所述凸台12的内部设置有楔形槽16,所述线夹1由两个夹体通过转轴13形成剪刀式结构,所述夹体包括端部和楔形的柄部3,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端部并拢后组成所述夹口,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3并拢后组成与所述楔形槽16相适配的楔形体。

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线夹1可具有自锁功能,因为线夹1具有图6所示的剪刀式结构,其楔形的柄部3通过与楔形槽16配合,在护板4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楔形槽16的槽壁会挤压楔形的柄部3,使两个柄部3具有更加靠紧的趋势,由于剪刀式结构从而最终使夹口合并的更紧,这样降低了线缆从两个夹体之间缝隙脱出的风险。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转轴13上连接有垂直于转轴13的连杆2,两个相互配合的夹体的柄部3并拢后组成容纳所述连杆2的连杆槽19。

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在护板4下表面通过连杆2对线夹1的开合进行操控,尤其是因为线夹1具有自锁功能,在想使线夹1从加紧变为张开状态时,会需要较大力道,而设置连杆2后可通过拉拔连杆2来使线夹1松开,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易操作性,且由于所有操作均在护板4下方进行,避免了作业人员在拆卸本装置时误触带电线路的问题。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将所述楔形槽16的形状设置为梯形。需注意的是,所述梯形要区别与圆台形状,此处梯形即指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且不为回转体的形状。

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因为楔形槽16不具备回转空间,使得线夹1不会产生任意转动,可始终保持夹口朝向所需的方向,即沿护板4的中线方向设置,从而保证了设备工作时的平衡姿态,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并且由于夹口朝向不会乱动,也方便了拆装操作。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杆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连杆2的转盘7,在所述转盘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柄5,所述转盘7的边缘设置有扇形块15,在位于楔形槽16下方的护板4内部设置有容纳所述转盘7的转槽8,在所述转槽8至护板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略大于扇形块15外轮廓的扇形开口14。

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线夹1的锁固牢固性,除了线夹1具有的自锁能力外,设置相应的转盘7与转槽8对线夹1进一步进行卡固,可防止因猛烈撞击震松线夹1而意外脱出的情况出现。而以及扇形块15和扇形开口14的设置,并配合转盘7与转柄5的操作,可快速对线夹1进行开合拆装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将所述夹口设为圆孔,所述夹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

这样设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实现夹口的自行张开。因为夹口的内径大于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所述楔形体的最大宽度就是指图1中柄部3合并后最下方的宽度。这样,处于夹口处的夹环17的重心相对柄部3会更加靠外,在材质厚度相对均匀的情况下,会使楔形的柄部3离开楔形槽16后,剪刀式结构的线夹1因上端重心更加靠外从而会自行张开,这样提高了设备的易用程度,方便操作。此外夹口设为圆孔可使得线夹1在夹握住线缆后具有自动定心的作用,从而使装置的平衡姿态更加稳定。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位于所述夹口与所述转轴13之间的夹体部位设置有夹颈20。

这样设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使夹口的张开幅度更大,因为线夹1要想张开,需要线夹1向下从楔形槽16脱离,但是如果夹环17的位置过于靠近凸台12,则会阻挡线夹1向下的运动,使得线夹1的张开幅度较小。因而设置了夹颈20增长了夹口至转轴13的距离,可使夹口的张开幅度更大,可以加持更粗大的线缆,提高设备适用性。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的在所述夹口的内壁设置绝缘橡胶板18。

这样设置,本实用新型装置一方面可以增强线夹1的绝缘性,另外因为橡胶板的摩擦系数较大,可减少本装置在安装于线缆上后随着线缆滑动的可能性,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再次强调,显然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之下所做出的显而易见的任何改变,均处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