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6178发布日期:2020-11-06 12:4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移动电源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绝大部分的行动电源带有充电器,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

如公告号为cn2077824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宝,包括壳体、保护皮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电池、电路组件以及接口模块;电路组件分别与电池和接口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接口模块使电池与外界进行电能交互;壳体的外表面周边向外凸起形成凸起部,保护皮与凸起部配合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者在冬季室外使用该充电宝时,该充电宝无法为使用者手部提供取暖功能,容易造成使用者手部受凉,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其具有为使用者手部取暖的效果,有利于防止使用者手部受凉,从而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充电本体,所述壳体包括中间壳部、固定于所述中间壳部一侧的正面壳部以及固定于中间壳部另一侧的背面壳部,所述充电本体设置于所述中间壳部内充电本体;所述背面壳部内设有与背面壳部内表面贴合设置的发热贴片,所述发热贴片与所述充电本体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在室外使用该移动电源时,充电本体为使用者的电子产品供电,与此同时,与充电本体电连接的发热贴片通电发热,使得背面壳部受热升温,从而使得使用者接触背面壳部时吸收到热量,为使用者手部保暖,有利于防止使用者手部受凉,从而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背面壳部由塑料制成,所述背面壳部内还设有与所述中间壳部分隔的分隔片,所述发热贴片设置于所述分隔片远离所述充电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分隔片由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片的设置,使得发热贴片与充电本体分隔,且分隔片由塑料制成,具有绝缘效果,有利于防止发热贴片与充电本体之间触电,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隔片上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探头与所述背面壳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正面壳部外表面上嵌设固定有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数显屏,所述数显屏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热贴片通电发热时,背面壳部上的温度上升,此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背面壳部上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将该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在数显屏上显示出来,从而方便使用者判断背面壳部上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壳部外表面朝内凹陷形成开口呈矩形的接线槽,所述充电本体的usb插口设置于所述接线槽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本体上的usb插口设置于接线槽内,有利于防止外界杂质进入usb插口内,有利于保持usb插口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线槽内设有橡胶堵条,所述橡胶堵条与所述接线槽内壁抵紧,且所述橡胶堵条封闭所述接线槽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不使用usb插口时,使用者将橡胶堵条塞入接线槽内,使得接线槽槽口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灰尘杂质的进入,防止usb插口内堵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堵条靠近所述接线槽外的表面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所述橡胶堵条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壳部外表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的设置,使得橡胶堵条在接线槽内接线时仍与中间壳部连接,防止橡胶堵条丢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堵条靠近所述接线槽外的表面上固定有便于使用者抠出橡胶堵条的连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凸起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抠出橡胶堵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使用者在室外使用该移动电源时,与充电本体电连接的发热贴片通电发热,使得背面壳部受热升温,从而使得使用者接触背面壳部时吸收到热量,为使用者手部保暖,有利于防止使用者手部受凉,从而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当发热贴片通电发热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背面壳部上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将该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在数显屏上显示出来,从而方便使用者判断背面壳部上的温度;

当使用者不使用usb插口时,使用者将橡胶堵条塞入接线槽内,使得接线槽槽口封闭,进一步防止了灰尘杂质的进入,防止usb插口内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中间壳部;111、接线槽;112、接线口;113、橡胶堵条;114、连接绳;115、连接凸起;1151、连接块;1152、连接球;12、正面壳部;13、背面壳部;131、分隔片;2、充电本体;21、usb插口;3、发热贴片;4、温度传感器;5、控制器;6、数显屏;7、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暖手功能的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上的充电本体2、发热贴片3、温度传感器4、控制器5、数显屏6以及按钮7。壳体1包括中间壳部11以及设置于中间壳部11两侧的正面壳部12和背面壳部13,中间壳部11为方形框状,其竖直设置,且中间壳部11由塑料制成。正面壳部12与背面壳部13均为开口为方形的盖状结构,正面壳部12与背面壳部13的开口分别与中间壳部11的两侧方形开口重合并固定,且正面壳部12与背面壳部13的侧壁中心均朝向远离中间壳部11的方向鼓起呈拱形。背面壳部13内设有分隔片131,分隔片131为方形片状,由塑料制成,分隔片131竖直设置,且分隔片131的四处边缘与背面壳部13的内壁固定。

参照图1,充电本体2为现有的移动电源,其设置于壳体1内并与中间壳部11的内壁固定,结合图2所示,充电本体2上设有usb插口21,用于与电子产品的数据线相连,从而为电子产品充电。中间壳部11的外侧壁朝内凹陷形成接线槽111,接线槽111的槽口呈矩形,且接线槽111最靠近中间壳部11的内壁上开设有接线口112。接线口112的开口呈矩形,且接线口112与充电本体2的usb插口21对齐。接线槽111内设有橡胶堵条113,橡胶堵条113为矩形条状,其设置于接线槽111内并与接线槽111的未开设接线口112的四处内壁相抵,从而使得接线槽111的开口封闭。中间壳部11外设有连接绳114,连接绳114由尼龙制成,其一端与橡胶堵条113靠近接线槽111外的表面固定,另一端与中间壳部11的外表面固定,用以保持橡胶堵条113与中间壳部11的连接。橡胶堵条113外还设有连接凸起115,连接凸起115包括连接块1151以及连接球1152,连接块1151为圆形块状,其轴线与橡胶堵条113靠近接线槽111外的表面固定,且连接块1151的一端端面与橡胶堵条113靠近接线槽111外的表面固定。连接球1152呈球形,其与连接块1151远离橡胶堵条113的一端端面固定,便于使用者夹持该连接球1152以抠出接线槽111内的橡胶堵条113。

参照图1,发热贴片3为ptc加热片,其贴合背面壳部13的内表面设置,且发热贴片3与背面壳部13的内表面固定,此外,发热贴片3与充电本体2内的电池正负极电连接,当充电本体2开启时,发热贴片3通电加热,从而使得背面壳部13的表面温度上升。结合图2所示,按钮7设置于正面壳部12上,其与正面壳部12外表面固定安装,且按钮7与充电本体2内的电池串联,用以切断或连通发热贴片3与充电本体2电池之间的电路。温度传感器4为现有的温度检测器,其检测探头垂直贯穿分隔片131并与之固定,且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探头与背面壳部13的内表面接触,用以检测背面壳部13上的温度。控制器5设置于分隔片131远离发热贴片3的一侧并与分隔片131固定,控制器5与温度传感器4电连接,用于接收以及处理温度传感器4上传递的温度信号。数显屏6为现有的数字显示器,其设置于正面壳部12上,且数显屏6嵌设于正面壳部12的外表面上并与正面壳部12固定,此外,数显屏6与控制器5电连接,用以接收控制器5上传递出的数字信号并显示。当背面壳部13上的温度上升时,温度传感器4检测到背面壳部13上的温度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器5,控制器5将该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至数显屏6上显示出,从而便于使用者读取背面壳部13上的温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在室外使用该移动电源时,充电本体2为使用者的电子产品供电,与此同时,使用者开启按钮7,使得与充电本体2电连接的发热贴片3通电发热,使得背面壳部13受热升温,从而使得使用者接触背面壳部13时吸收到热量,为使用者手部保暖,有利于防止使用者手部受凉,从而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