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2337发布日期:2021-02-26 22:5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


背景技术:

[0002]
线架分室内走架线和室外走线架两种。室内走线架主要采用优质钢材或铝合金材料,经过抗氧化喷塑或镀锌烤漆等表面处理方式。室外走线架主要采用钢材料,经过热镀锌处理,走线架主要用于机房及基站内外各类线缆的铺设。
[0003]
走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面对走线量较多且空间较小的房间内部时,此时单层的走线架就显得无法满足走线的需求,从而使其需要横向铺设多组的走线架进行固定,大大的占用了顶部的空间,同时走线架之间的高度无法调节,导致无法根据实际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包括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所述底部走线架位于顶部走线架的正下方,所述顶部走线架包括顶部走线架前侧板和顶部走线架后侧板,所述底部走线架包括底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所述顶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前侧板前侧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前侧侧边固定框,所述顶部走线架后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后侧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后侧侧边固定框,所述顶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前侧板上的前侧侧边固定框相对设置,所述顶部走线架后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上的后侧侧边固定框相对设置,对应的前侧侧边固定框之间以及对应的后侧侧边固定框之间均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分别与前侧侧边固定框和后侧侧边固定框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内插接定位栓将定位杆分别与前侧侧边固定框和后侧侧边固定框连接在一起,所述顶部走线架前侧板和顶部走线架后侧板的相对一面均开设有滑道,所述底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的相对一面均开设有滑道,所述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顶部走线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固定杆、滑块、通槽、若干卡槽和卡线座,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前后两侧,两侧的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的滑道内,所述通槽纵向开设在固定杆上,所述通槽的左右侧边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卡槽,若干卡线座滑动连接在通槽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卡线座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卡线座向下设置,所述顶部走线架前侧板、顶部走线架后侧板、底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卡入滑块的第一转换口,所述顶部走线架前侧板和顶部走线架后侧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卡入滑块的第二转换口。
[0006]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走线架前侧板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的两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固
定架。
[0007]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走线架前后两侧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相对一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部滚筒和底部滚筒。
[0008]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两组走线架呈上下分部,且在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杆和定位孔,从而能够通过调整定位栓的位置控制底部走线架与顶部走线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空间的位置,接着通过在顶部走线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的卡线座向下设置,使得顶部走线架的底部也可以进行架线,很好的增加了顶部走线架的利用空间,通过在顶部走线架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顶部滚筒和底部滚筒,方便对电线进行区分,使得架线时能够更加清楚、方便。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部走线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01、顶部走线架前侧板;102、顶部走线架后侧板;201、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2、底部走线架后侧板;3、固定架;41、前侧侧边固定框;42、后侧侧边固定框;5、定位杆;6、定位孔;7、定位栓;8、滑道;9、第一转换口;10、第二转换口;11、第一固定架;111、固定杆;112、滑块;113、通槽;114、卡槽;115、卡线座;12、第二固定架;13、连接座;14、顶部滚筒;15、底部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4]
实施例:一种双层多绑线的走线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底部走线架位于顶部走线架的正下方,顶部走线架包括顶部走线架前侧板101和顶部走线架后侧板102,底部走线架包括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1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202,顶部走线架前侧板101和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1前侧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前侧侧边固定框41,顶部走线架后侧板102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202后侧面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后侧侧边固定框42,顶部走线架前侧板101和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1上的前侧侧边固定框41相对设置,顶部走线架后侧板102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202上的后侧侧边固定框42相对设置,对应的前侧侧边固定框41之间以及对应的后侧侧边固定框42之间均设置有定位杆5,定位杆5分别与前侧侧边固定框41和后侧侧边固定框42的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孔6,当需要进行调节底部走线架的位置时,此时可以把底部走线架上的前侧侧边固定框41和后侧侧边固定框42在定位杆5上向上移动,当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此时把定位栓7插入对应的四个前侧侧边固定框41和后侧侧边固定框42上的定位孔6内部起到固定,通过定位孔6内插接定位栓7将定位杆5分别与前侧侧边固定框41和后侧侧边固定框42连接在一起,顶部走线架前侧板101和顶部走线架后侧板102的相对一面均开设有滑道8,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1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202的相对一面均开设有滑道8,顶部走线架和底部走线架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架113,顶部走线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123,第一固定架113和第二固定架123结构相同,第一固定架113包
括固定杆111、滑块112、通槽113、若干卡槽114和卡线座115,滑块112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11的前后两侧,两侧的滑块112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的滑道8内,通槽113纵向开设在固定杆111上,通槽113的左右侧边上开设有若干相通的卡槽114,若干卡线座115滑动连接在通槽113内部,第一固定架113上的卡线座115向上设置,第二固定架123上的卡线座115向下设置,第一固定架113两侧的滑块112通过底部走线架和顶部走线架顶部的第一转换口9向滑道8内部卡入,使得第一固定架113可以在滑道8内部左右移动,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从而增加或减少第一固定架113的数量,在增减第一固定架113时,不会对顶部的绑线造成影响,从而使其使用更加方便,顶部走线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用于卡入滑块112的第二转换口10,同时第二固定架123可以通过其两侧的滑块112卡入第二转换口10从顶部落入滑道8内部,也可以随时的进行增减,增加其使用的适应性。
[0015]
底部走线架前侧板201和底部走线架后侧板202的两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架3,固定架3可以增加底部走线架的稳定性,使其更加牢固。
[0016]
顶部走线架前后两侧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座13,两个连接座13相对一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部滚筒14和底部滚筒15,此时用于绑在顶部走线架顶部第一固定架113的线可以通过顶部滚筒14向内延伸,用于绑在顶部走线架底部第二固定架123上的线可以通过底部滚筒15箱内部延伸,方便收纳的同时又可以对线进行更好的区分。
[0017]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