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络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6279发布日期:2021-04-06 12: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络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络柜。



背景技术:

联络柜指其内设置有联络断路器的柜体,以起联络作用。联络柜设置在两供电间之间,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当进线断路器合闸时,该供电间可为负载供电。当有一供电间停电或者故障时,另一供电间可通过联络柜来给予该供电间电源,从而使该供电间能够继续正常为负载供电。但在现有技术中,对联络断路器的操作主要依靠操作人员对规章制度以及开关操作规范的遵守,而因操作人员经验素质的原因,容易造成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联络柜,能够有效避免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联络柜,用于连接两供电间,两供电间内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联络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联络断路器和温湿度控制装置,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以及欠压模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另一供电间输出端与对应的地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一端分别与两供电间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再与欠压模块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形成第三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形成第四支路,一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和另一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第五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并联形成第六支路,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第六支路分别与两地连接,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分别与第二、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并联,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输入端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与控制装置输出端连接的烘干热风机和散热风机。

进一步的,柜体内还设置有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的两隔离刀闸,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由两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串联形成的第七支路,第七支路与欠压模块、第三支路和第六支路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联络断路器还包括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回路包括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与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端连接的lc振荡模块、输入端与lc振荡模块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模块、输入端与输出模块采样输出端连接的采样模块、输入端与采样模块输出端连接的反馈模块,反馈模块输出端与lc振荡模块反馈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模块输入端分别与欠压模块一端和第六支路一端连接,输出模块输出端与电动操作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欠压模块为欠压脱扣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第一、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分别串接在第六支路一端与两供电间对应的地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或者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表面做静电喷塑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无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分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均不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均断开,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无电源,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

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有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合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均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均断开,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无电源输入,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

当联络断路器一端有电(如1#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分闸),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失电,则第一支路导通、第二支路断开,第三支路因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而导通,第四支路也导通,从而使欠压模块得电,电源回路有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也有电源,此时可进行手动或者电动合闸;

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仍然无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仍然分闸)时,2#供电间通过联络断路器与1#供电间等电位,则第二继电器线圈也得电,则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断开,但是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则欠压模块仍然得电,电动操作机构仍然有电源,此时可使联络断路器继续保持合闸状态,或者对其进行手动或者电动的分闸操作;

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时,第四支路断开,则欠压模块失电,联络断路器瞬时分闸;

由上述分析可知,联络断路器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无论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有效避免对联络断路器的误操作,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控制回路的触点控制信号大部分均来自联络断路器本身,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因距离太远而导致的误操作,基本不受联络柜与供电间之间距离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柜体内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温湿度传感器反馈的检测数据控制烘干热风机和散热风机的工作状态,以使柜体内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对联络断路器造成损坏,保证联络断路器的正常工作,并延长联络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2、当两隔离刀闸分闸(或者任一隔离刀闸分闸)时,第七支路断开,欠压模块失电,电动操作机构无电源,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如此能够保证必须先合闸两隔离刀闸,才能合闸联络断路器,能够避免隔离刀闸带负荷合闸,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其中,11、第一支路;12、第二支路;13、第三支路;14、第四支路;15、第五支路;16、第七支路;ka1、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2、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11、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12、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3、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14、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21、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22、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3、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24、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q1、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2、联络断路器的第二常开触点;g1、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g2、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dl11、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l12、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dl21、2#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l22、2#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qt、欠压模块;21、整流滤波模块;22、lc振荡模块;23、输出模块;24、采样模块;25、反馈模块;3、电动操作机构;41、控制装置;42、温湿度传感器;43、烘干热风机;44、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联络柜用于连接1#和2#供电间,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两隔离刀闸、联络断路器和温湿度控制装置,一次回路中,两隔离刀闸一端分别与联络断路器两端连接,两供电间输出端分别与两隔离刀闸另一端连接,两供电间均设置有进线断路器。一次回路的连接线路为现有技术。

温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柜体内的控制装置41、与控制装置41输入端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42、以及与控制装置41输出端连接的烘干热风机43和散热风机44,柜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联络断路器包括控制回路、与控制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源回路和与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的电动操作机构3,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1、第二常开触点q2、两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两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g1、g2、以及欠压模块qt,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1连接在1#供电间输出端1#a(在本实施例中,均以a相为例,b相、c相线路与a相相同)与对应的地1#n之间,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a2连接在2#供电间输出端2#a与对应的地2#n之间,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11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2串联形成第一支路11,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21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2串联后形成第二支路12,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2一端分别与两供电间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再与欠压模块qt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13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23并联形成第三支路13,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l11和2#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dl22串联形成第四支路14,1#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闭触点dl12和2#供电间进线断路器的常开触点dl21串联形成第五支路15,第四支路14和第五支路15并联形成第六支路,两隔离刀闸的常开触点g1和g2串联形成第七支路16,欠压模块qt、第三支路13、第七支路16和第六支路串联,第六支路分别与两地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14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24分别串接在第六支路一端与两供电间对应的地之间,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1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2并联,联络断路器的第二常开触点q2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2并联。

电源回路包括整流滤波模块21、输入端与整流滤波模块21输出端连接的lc振荡模块22、输入端与lc振荡模块22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模块23、输入端与输出模块23采样输出端连接的采样模块24、输入端与采样模块24输出端连接的反馈模块25,反馈模块25输出端与lc振荡模块22反馈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模块21输入端分别与欠压模块qt一端和第六支路一端连接,输出模块23输出端与电动操作机构3连接。其中,整流滤波模块21、lc振荡模块22、输出模块23、采样模块24和反馈模块25的具体电路均为现有技术。电动操作机构3具体结构与电路也为现有技术。

欠压模块qt为欠压脱扣器。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51单片机。柜体表面做了静电喷塑处理。

联络断路器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当两隔离刀闸分闸(或者任一隔离刀闸分闸)时,第七支路16断开,欠压模块qt失电,电动操作机构3无电源,联络断路器不可合闸;

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无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分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1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a2均不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1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21均断开,即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2均断开,则欠压模块qt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3也无电源,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

当联络断路器两端均有电(即两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均合闸)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1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a2均得电,则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2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2均断开,即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2均断开,则欠压模块qt失电,电源回路无电源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3也无电源输入,故而联络断路器手动或者电动均不可合闸;

当联络断路器一端有电(如1#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分闸),则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a1得电,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a2失电,则第一支路11导通、第二支路12断开,第三支路13因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13闭合而导通,第四支路14也导通,从而使欠压模块qt得电,电源回路有输入,进而使电动操作机构3也有电源,此时可进行手动或者电动合闸;

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仍然无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仍然分闸)时,2#供电间通过联络断路器与1#供电间等电位,则第二继电器线圈也得电,则第一支路11和第二支路12均断开,但是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1和第二常开触点q2均闭合,第三支路13导通,则欠压模块qt仍然得电,电动操作机构3仍然有电源,此时可使联络断路器继续保持合闸状态,或者对其进行手动或者电动的分闸操作,此时,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1和第二常开触点q2均闭合,但因1#供电间和2#供电间等电位,所以不必担心联络断路器的第一常开触点q1和第二常开触点q2均闭合后短路,同理,也不必担心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13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23均闭合后短路;

在联络断路器合闸后且2#供电间来电(即2#供电间的进线断路器合闸)时,第四支路14断开,则欠压模块qt失电,联络断路器瞬时分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