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负式异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0904发布日期:2021-01-23 11:3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负式异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负式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异步电机是感应电动机的一种,是靠同时接入380v交流电流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现有电动机的转动轴上为了便于散热,都会在转动轴的后端安装散热叶片,当转动轴旋转时会带动散热叶片一起旋转,所以转动轴一直会负载着散热叶片进行旋转,但是在转动轴负载较小的情况下,发热情况良好的条件下是不需要散热叶片进行吹风散热的,在这种情况下转动轴还一直带动散热叶片旋转其实是一种额外的负载,增加了电机的负荷,如此需要开发一种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散热叶片启闭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抗多变性强、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散热叶片是否启闭的电动机。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减负式异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前端盖、后端盖、转动轴、定子、插接联动机构、后端盖驱动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前端固定安装前端盖;所述定子安装于外壳体的内部四周;所述转动轴穿接于外壳体内部轴心;所述转动轴的四周外侧设有笼型转子,笼型转子位于定子的同轴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穿过前端盖并延伸出;所述外壳体的后端内部设有多孔板;所述转动轴的后端穿接于多孔板中心并延伸出;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旋转设有连接环体;所述连接环体分别固定安装于前端盖的内侧中心和多孔板的内侧中心;所述后端盖四周设有通气开口;所述后端盖内端四周设有套接环体;所述外壳体的后端四周外侧设有内芯环体;所述后端盖通过内端四周的套接环体滑动套接于外壳体后端四周外侧的内芯环体上;所述外壳体和后端盖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后端盖驱动机构;所述后端盖驱动机构驱动套接环体在内芯环体外侧滑动;所述插接联动机构包括内芯块、内拨动齿板、外套接环、外拨动齿板、转动块、散热叶片;所述转动轴的后端安装内芯块;所述内芯块的外侧径向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内拨动齿板;所述转动块的外端旋转卡接于后端盖的内侧中心;所述转动块的四周外侧均匀分布安装多个散热叶片;所述转动块的内端安装外套接环;所述外套接环的内侧径向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外拨动齿板;所述外拨动齿板的相邻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转动间隙的最小间距大于内拨动齿板的厚度;所述外拨动齿板的转动间隙套接或分离连接于内拨动齿板上。
[0006]
进一步,所述转动块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齿;所述后端盖内侧中心设有旋转卡接槽;所述转动块通过外端的旋转卡接齿旋转卡接于后端盖内侧中心的旋转卡接槽上。
[0007]
进一步,所述后端盖内侧中心的旋转卡接槽外侧连通设有调节槽;所述旋转卡接齿的外侧设有驱动把手;所述驱动把手位于调节槽内。
[0008]
进一步,所述后端盖驱动机构包括螺纹筒、驱动螺杆、定位块;所述后端盖的套接环体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分别螺纹连接一个驱动螺杆;所述外壳体的后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定位块;所述驱动螺杆旋转卡接于定位块上。
[0009]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通气槽;所述散热通气槽一端延伸至外壳体前端的外侧面上,散热通气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体后端的内侧面上。
[0010]
进一步,所述定子的四周内侧与笼型转子的四周外侧设有环形间隙。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后端盖与外壳体固定的连接结构,而是将后端盖通过内端四周的套接环体滑动套接于外壳体后端四周外侧的内芯环体上,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散热叶片从传统的固定在转动轴上改为转动连接于后端盖内部,同时在外壳体的后端增设用于安装转动轴后端的多孔板,如此当后端盖在外壳体的后端滑动时带动外拨动齿板的转动间隙套接或分离连接于内拨动齿板上,如此实现散热叶片是否与转动轴联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是否控制散热叶片进行转动。
[0013]
2.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在外壳体的后端滑动时首先会带动转动块、散热叶片、外套接环、外拨动齿板向前移动,直至外拨动齿板的内端接触至内拨动齿板的外端,然后旋转驱动把手带动转动块、外套接环、外拨动齿板转动,使得外拨动齿板的转动间隙与内拨动齿板对齐,然后再次驱动后端盖在外壳体的后端滑动,如此形成外拨动齿板和内拨动齿板的咬合连接结构,实现转动轴与转动块和散热叶片的联动。
[0014]
3.本实用新型采用齿板咬合的方式进行联动,并且控制转动间隙的最小间距大于内拨动齿板的厚度,如此使得内拨动齿板在转动间隙内有一定的转动空间,如此当转动轴出现磨损后使得内拨动齿板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偏移,由于转动间隙的间距比较大,所以使得位置发生微小偏移的内拨动齿板还是可以插入转动间隙内,如此使得结构的抗多变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块和转动轴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块和转动轴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芯块、内拨动齿板、外套接环、外拨动齿板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咬合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减负式异步电动机,包括外壳体1、前端盖5、后端盖6、转动轴2、定子4、插接联动机构7、后端盖驱动机构3;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前端盖5;所述定子4安装于外壳体1的内部四周;所述转动轴2穿接于外壳体1内部轴心;所述转动轴2的四周
外侧设有笼型转子13,笼型转子13位于定子4的同轴内部;所述转动轴2的前端穿过前端盖5并延伸出;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内部设有多孔板12;所述转动轴2的后端穿接于多孔板12中心并延伸出;所述转动轴2的两端分别旋转设有连接环体21;所述连接环体21分别固定安装于前端盖5的内侧中心和多孔板12的内侧中心;所述后端盖6四周设有通气开口62;所述后端盖6内端四周设有套接环体61;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四周外侧设有内芯环体14;所述后端盖6通过内端四周的套接环体61滑动套接于外壳体1后端四周外侧的内芯环体14上;所述外壳体1和后端盖6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后端盖驱动机构3;所述后端盖驱动机构3驱动套接环体61在内芯环体14外侧滑动;所述插接联动机构7包括内芯块71、内拨动齿板73、外套接环72、外拨动齿板78、转动块74、散热叶片77;所述转动轴2的后端安装内芯块71;所述内芯块71的外侧径向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内拨动齿板73;所述转动块74的外端旋转卡接于后端盖6的内侧中心;所述转动块74的四周外侧均匀分布安装多个散热叶片77;所述转动块74的内端安装外套接环72;所述外套接环72的内侧径向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外拨动齿板78;所述外拨动齿板78的相邻之间设有转动间隙79;所述转动间隙79的最小间距大于内拨动齿板73的厚度;所述外拨动齿板78的转动间隙79套接或分离连接于内拨动齿板73上。
[0022]
如图1至5所示,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块74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齿75;所述后端盖6内侧中心设有旋转卡接槽63;所述转动块74通过外端的旋转卡接齿75旋转卡接于后端盖6内侧中心的旋转卡接槽63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后端盖6内侧中心的旋转卡接槽63外侧连通设有调节槽64;所述旋转卡接齿75的外侧设有驱动把手76;所述驱动把手76位于调节槽64内。进一步优选,所述后端盖驱动机构3包括螺纹筒31、驱动螺杆32、定位块33;所述后端盖6的套接环体61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螺纹筒31;所述螺纹筒31内分别螺纹连接一个驱动螺杆32;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定位块33;所述驱动螺杆旋32转卡接于定位块33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通气槽1;所述散热通气槽11一端延伸至外壳体1前端的外侧面上,散热通气槽11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体1后端的内侧面上。进一步,所述定子4的四周内侧与笼型转子13的四周外侧设有环形间隙。
[0023]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后端盖6与外壳体1固定的连接结构,而是将后端盖6通过内端四周的套接环体61滑动套接于外壳体1后端四周外侧的内芯环体14上,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散热叶片77从传统的固定在转动轴2上改为转动连接于后端盖6内部,同时在外壳体1的后端增设用于安装转动轴后端的多孔板12,如此当后端盖6在外壳体1的后端滑动时带动外拨动齿板78的转动间隙79套接或分离连接于内拨动齿板73上,如此实现散热叶片77是否与转动轴2联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是否控制散热叶片进行转动。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6在外壳体的后端滑动时首先会带动转动块74、散热叶片77、外套接环72、外拨动齿板78向前移动,直至外拨动齿板78的内端接触至内拨动齿板73的外端,然后旋转驱动把手76带动转动块74、外套接环72、外拨动齿板78转动,使得外拨动齿板78的转动间隙79与内拨动齿板73对齐,然后再次驱动后端盖6在外壳体1的后端滑动,如此形成外拨动齿板78和内拨动齿板73的咬合连接结构,实现转动轴2与转动块74和散热叶片77的联动。
[0025]
本实用新型采用齿板咬合的方式进行联动,并且控制转动间隙79的最小间距大于内拨动齿板73的厚度,如此使得内拨动齿板73在转动间隙79内有一定的转动空间,如此当转动轴2出现磨损后使得内拨动齿板73的位置发生微小的偏移,由于转动间隙79的间距比
较大,所以使得位置发生微小偏移的内拨动齿板73还是可以插入转动间隙79内,如此使得结构的抗多变性更强。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