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4339发布日期:2021-04-02 10:1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箱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320535985.9名称为《散热型配电箱》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型配电箱,包括带有散热口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并依次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继电器和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散热风扇和进风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吹风口对应所述箱体一侧的所述散热口设置,所述进风风扇的进风口对应所述箱体另一侧的所述散热口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进风风扇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吹风管。进风风扇通过所述吹风管对位于角落或其它较隐蔽部位的易发热元器件进行针对性风力散热,有效解决了这些元器件不容易被风吹到的问题。该散热型配电箱具有设计科学、对散热死角进行针对性散热、散热效果好的优点。然而,该散热型配电箱容易渗入雨水,导致漏电,因此该散热型配电箱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配电电路保护效果好,不易漏电,并能实现配电箱内电路板的散热的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部设置有能打开箱体的箱门,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风扇,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配电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内腔与箱体外部的箱体开口,在所述箱体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板体,所述密封板体将箱体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配电电路板位于上腔体中,所述下腔体与箱体外部相连通,在所述密封板体上设置有板体开口,所述风扇连接在板体开口上,在风扇一侧的密封板体上设置有第二板体开口,在所述第二板体开口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通风管,所述配电电路板能经穿过通风管的导线与外接电源相接通。

作为改进,所述风扇有两个,两个风扇通过螺钉可脱卸地连接在密封板体的底面上,在所述密封板体上设置有两个板体开口,两个风扇的出风口分别与各自的板体开口对应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板体开口位于两个板体开口之间,所述通风管通过胶水连接在第二板体开口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的上端伸入至配电电路板下方的上腔体中,所述通风管的下端低于任一风扇的下端面。

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是水平截面呈矩形的管体,所述第二板体开口的俯视投影也为矩形,所述呈矩形的管体侧壁与第二板体开口的内壁适配而密封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体和设置在外管体内的两个内管体,两个内管体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两个内管体的侧壁贴合在一起,贴合在一起的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相适配而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线穿过其中的一个内管体

作为改进,所述风扇通过移动电源供电,所述移动电源固定在配电电路板下方的上腔体中。

作为改进,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能使降雨自动滑落的斜坡顶。

作为改进,在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凸耳,在所述连接凸耳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下腔体的侧壁上也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箱体经穿过连接通孔的螺钉固定在固定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配电电路板能脱卸地固定在上腔体的散热基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箱体的进风与出风位于箱体底部,雨水由于重力很难从底部的开口中进入到箱体内腔中,从而避免了类似现有技术中雨水从侧壁的开口中渗入的情况发生,避免配电箱内电路板漏电、短路,能很好地保障线路安全;同时底部的风扇起到散热作用,有效降低配电箱内温度,减少电路发热,进一步保障线路安全。连接配电电路板的导线穿过内筒体,避免绊入风扇中,降低故障率。风扇可以优选设置在密封板体的两边而中部出风,实现配电箱上腔体内的空气双循环,降温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省略箱门开闭结构后打开箱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去除配电电路板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打开箱门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正面投影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8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1的前部设置有能打开箱体1的箱门2,在箱体1上设置有风扇3,在箱体1内设置有配电电路板4,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内腔与箱体外部的箱体开口,在箱体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板体11,密封板体11将箱体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配电电路板4位于上腔体12中,下腔体13与箱体外部相连通,在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板体开口14,风扇3连接在板体开口14上,在风扇3一侧的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第二板体开口15,在第二板体开口15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的通风管,配电电路板4能经穿过通风管的导线与外接电源相接通。在箱门2上设置有一个开闭结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或者采用其他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风扇3有两个,两个风扇3通过螺钉可脱卸地连接在密封板体11的底面上,在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两个板体开口14,两个风扇3的出风口分别与各自的板体开口14对应相连通。第二板体开口15位于两个板体开口14之间,通风管通过胶水连接在第二板体开口15上。通风管的上端伸入至配电电路板4下方的上腔体12中,通风管的下端低于任一风扇3的下端面。通风管是水平截面呈矩形的管体,第二板体开口15的俯视投影也为矩形,呈矩形的管体侧壁与第二板体开口15的内壁适配而密封连接在一起。

通风管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体5和设置在外管体5内的两个内管体51,两个内管体51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两个内管体51的侧壁贴合在一起,贴合在一起的内管体51的外壁与外管体5的内壁相适配而贴合固定在一起,导线穿过其中的一个内管体51。风扇3通过移动电源31供电,移动电源31固定在配电电路板4下方的上腔体12中。在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使降雨自动滑落的斜坡顶16。在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凸耳17,在连接凸耳17上设置有连接通孔,下腔体13的侧壁上也设置有连接通孔,箱体1经穿过连接通孔的螺钉固定在固定座上。配电电路板4能脱卸地固定在上腔体12的散热基板121上。散热基板121可以是金属板。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1)的前部设置有能打开箱体(1)的箱门(2),在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风扇(3),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配电电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内腔与箱体外部的箱体开口,在所述箱体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板体(11),所述密封板体(11)将箱体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所述配电电路板(4)位于上腔体(12)中,所述下腔体(13)与箱体外部相连通,在所述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板体开口(14),所述风扇(3)连接在板体开口(14)上,在风扇(3)一侧的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第二板体开口(15),在所述第二板体开口(15)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的通风管,所述配电电路板(4)能经穿过通风管的导线与外接电源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有两个,两个风扇(3)通过螺钉可脱卸地连接在密封板体(11)的底面上,在所述密封板体(11)上设置有两个板体开口(14),两个风扇(3)的出风口分别与各自的板体开口(14)对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开口(15)位于两个板体开口(14)之间,所述通风管通过胶水连接在第二板体开口(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上端伸入至配电电路板(4)下方的上腔体(12)中,所述通风管的下端低于任一风扇(3)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是水平截面呈矩形的管体,所述第二板体开口(15)的俯视投影也为矩形,所述呈矩形的管体侧壁与第二板体开口(15)的内壁适配而密封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管体(5)和设置在外管体(5)内的两个内管体(51),两个内管体(51)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两个内管体(51)的侧壁贴合在一起,贴合在一起的内管体(51)的外壁与外管体(5)的内壁相适配而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线穿过其中的一个内管体(5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通过移动电源(31)供电,所述移动电源(31)固定在配电电路板(4)下方的上腔体(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使降雨自动滑落的斜坡顶(1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凸耳(17),在所述连接凸耳(17)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下腔体(13)的侧壁上也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箱体(1)经穿过连接通孔的螺钉固定在固定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电路板(4)能脱卸地固定在上腔体(12)的散热基板(121)上。


技术总结
一种能通风散热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部设置有能打开箱体的箱门,在箱体上设置有风扇,在箱体内设置有配电电路板,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箱体内腔与箱体外部的箱体开口,在箱体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板体,密封板体将箱体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配电电路板位于上腔体中,下腔体与箱体外部相连通,在密封板体上设置有板体开口,风扇连接在板体开口上,在风扇一侧的密封板体上设置有第二板体开口,在第二板体开口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通风管,配电电路板能经穿过通风管的导线与外接电源相接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配电线路板的漏电和短路,能有效降低配电电路板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罗彬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岱山铭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