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0708发布日期:2021-06-01 23:5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且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加速了内部元器件的损伤,增大了工作人员后续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变电站本体、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

优选的,所述变电站本体顶端活动安装有盖板,且所述变电站本体侧壁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门。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组散热区、两组导向杆、支撑架以及气缸,两组所述散热区开设在变电站本体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散热区内部均嵌设有散热风扇,两组所述导向杆穿过变电站本体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导向杆顶端与盖板底端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部顶端,所述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盖板连接,在两组散热风扇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散发。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变电站本体顶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盖板顶端采用弧状过渡,可对盖板顶端进行密封,避免外界雨水进入。

优选的,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均包括降温仓、进风管、排风管、排风腔以及螺纹管,所述降温仓安装在变电站本体两侧,所述进风管安装在降温仓顶端一侧,所述排风管安装在降温仓底端一侧,所述排风腔通过支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壁两侧,且所述排风管与排风腔内部连通,两组所述排风管端处安装有气泵,所述螺纹管嵌设在降温仓内部,且所述螺纹管两端分别与进风管、排风管连通,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降温仓内部底端安装有冷凝器,且所述降温仓内部灌设有冷却液,可稳定的对外界气体进行降温,保证了整体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散热组件,利用温度传感器可对变电站本体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正常时,启动气缸,带动盖板与变电站本体顶端分离,且利用两组散热区可同步的将热量排出,可同步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排放,且在两组散热风扇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散发。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两组降温组件,当变电站本体内部温度较高时,在螺纹管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输送至变电站本体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变电站本体;3、温度传感器;4、盖板;5、散热区;6、导向杆;7、支撑架;8、气缸;9、散热风扇;10、降温仓;11、进风管;12、排风管;13、排风腔;14、螺纹管;15、气泵;16、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变电站本体2、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2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且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

所述变电站本体2顶端活动安装有盖板4,且所述变电站本体2侧壁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门。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组散热区5、两组导向杆6、支撑架7以及气缸8,两组所述散热区5开设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散热区5内部均嵌设有散热风扇9,两组所述导向杆6穿过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导向杆6顶端与盖板4底端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架7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顶端,所述气缸8安装在支撑架7上,且所述气缸8的伸缩端与盖板4连接,利用温度传感器3可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正常时,启动气缸8,带动盖板4与变电站本体2顶端分离,且利用两组散热区5可同步的将热量排出,可同步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排放,且在两组散热风扇9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盖板4与变电站本体2顶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盖板4顶端采用弧状过渡,可对盖板4顶端进行密封,避免外界雨水进入。

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均包括降温仓10、进风管11、排风管12、排风腔13以及螺纹管14,所述降温仓10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两侧,所述进风管11安装在降温仓10顶端一侧,所述排风管12安装在降温仓10底端一侧,所述排风腔13通过支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壁两侧,且所述排风管12与排风腔13内部连通,两组所述排风管12端处安装有气泵15,所述螺纹管14嵌设在降温仓10内部,且所述螺纹管14两端分别与进风管11、排风管12连通,当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较高时,在螺纹管14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10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13输送至变电站本体2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5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

所述降温仓10内部底端安装有冷凝器16,且所述降温仓10内部灌设有冷却液,可稳定的对外界气体进行降温,保证了整体降温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变电站本体2进行定位安装,通过设有散热组件,利用温度传感器3可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正常时,启动气缸8,带动盖板4与变电站本体2顶端分离,通过两组导向杆6的导向下,保证了盖板4移动的稳定性,且利用两组散热区5可同步的将热量排出,可同步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排放,且在两组散热风扇9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散发,同时通过设有两组降温组件,当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较高时,启动两组气泵15,可稳定的将外界气体向变电站本体2内部吸收,在螺纹管14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10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13输送至变电站本体2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5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使用效果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