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0224发布日期:2021-05-14 15:4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网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


背景技术:

2.环网柜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 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它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 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
3.环网柜内电气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会产生毒气,影响运行和维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环网柜做一定的通风处理。
4.而现有的通风机构,需要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主要面临的技术难点在于:
5.1,环网柜安装于露天场景,要避免下雨天气时,雨水随着斜风进入环网柜内部。
6.2,出风口内侧,通常有排风装置。而排风装置的噪音较大,从而影响或者干扰周围的生活环境。
7.3,出风口通常是直接朝外。温度较高的气体,通过出风口外排时,吹向路边的草木或者过往的行人,从而影响草木的生长或者行人的通行。
8.因此,有必要研发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以满足上述特别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9.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11.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包括外框架和百叶窗;所述外框架为一面开口的封闭罩,外框架的一面开口处为进风口;所述百叶窗位于外框架的侧面;所述百叶窗设置有等间隙设置的叶片。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百叶窗位于进风口的左侧面或右侧面。
13.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进风口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百叶窗。
14.所述外框架内壁贴设有消音棉。
15.所述外框架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16.所述叶片包括一体设置的下档片、斜片、上挡片;所述下档片设置于斜片下方,且下档片末端向内延伸呈l状;所述斜片倾斜设置;所述上挡片设置于斜片上方,且上挡片顶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凹槽。
17.所述斜片下方固定安装有至少2个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固定安装于百叶窗的窗架。
18.本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安装于环网柜或者电器柜的出风通道口,百叶窗设置于外框架的侧面,避免排出的热风直接吹向行人。另外,百叶窗通过叶片结构的合理设置,能有效方式雨水在斜风的作用下,从叶片上方或者下方进入到出风口。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3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外框架a1、进风口a2、消音棉a3、排水孔a4、百叶窗a5、叶片a6、下档片a7、斜片a8、上挡片a9、横杆a1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包括外框架a1和百叶窗a5;所述外框架a1为一面开口的封闭罩,外框架a1的一面开口处为进风口a2。
25.所述百叶窗a5位于外框架a1的侧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百叶窗a5位于进风口a2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作为另一种优选,进风口a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置有百叶窗a5。百叶窗a5为出风机构的出风口,出风口朝向侧面,温度较高的气体,通过出风口外排时,降低了对于草木或者行人的影响。
26.所述外框架a1内壁贴设有消音棉a3。消音棉a3的设置,降低了从环境调控装置扩散到室外的噪声。
27.所述外框架a1底部开设有排水孔a4,避免室外的雨水从本出风机构逆流至环境调控装置。
28.所述百叶窗a5设置有等间隙设置的叶片a6;所述叶片a6包括一体设置的下档片a7、斜片a8、上挡片a9;所述下档片a7设置于斜片a8下方,且下档片a7末端向内延伸呈l状;所述斜片a8倾斜设置;所述上挡片a9设置于斜片a8上方,且上挡片a9顶端向外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凹槽。
29.下档片a7末端向内延伸呈l状,有利于阻挡斜雨。上挡片a9顶部的凹槽,有利于阻隔雨水通过叶片a6往上流窜。
30.所述斜片a8下方固定安装有至少2个横杆a10;所述横杆a10两端固定安装于百叶窗a5的窗架。横杆a10的设置,增强了斜片a8的稳定性,减少了斜片a8的窜动。
31.本环境调控装置的出风机构,安装于环网柜或者电器柜的出风通道口,具有过滤噪音以及阻挡雨水的作用。
32.本申请中的方位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部件的相对位置,不做绝对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