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和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2881发布日期:2021-06-01 23:5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和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和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太阳能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光伏发电技术突飞猛进,自上世纪末期以来,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的浪潮。近年来,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中,只有一个储能模块,一旦储能模块发生问题,会影响整个电路,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和储能设备,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方面,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还包括转换型继电器;所述储能模块包括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主储能模块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备用储能模块连接;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当温度采集模块检测到主储能模块的温度过高时,为防止主储能模块发生故障,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转换型继电器与主储能模块断开,与备用储能模块接通,不影响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触发报警模块报警,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扬声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扬声器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型号为pt100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为蓄电池。

第二方面,一种储能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还包括转换型继电器和报警模块,储能模块包括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主储能模块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备用储能模块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图2为报警模块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中,报警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和扬声器d1。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三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接地,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扬声器d1的第一端连接,扬声器d1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还包括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为保证复杂环境下定位模块依然能正常工作,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和wifi定位模块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多方式定位的形式保证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型号为pt100的温度传感器,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为蓄电池。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采集模块可包括其他型号的温度传感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当温度采集模块检测到主储能模块的温度过高时,为防止主储能模块发生故障,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转换型继电器与主储能模块断开,与备用储能模块连通,不影响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触发报警模块报警,并通过通讯模块将位置信息和故障进行上报,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型继电器和报警模块;所述储能模块包括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主储能模块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备用储能模块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扬声器;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扬声器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型号为pt100的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为蓄电池。

7.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的储能系统控制装置及储能设备,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储能模块,还包括转换型继电器和报警模块,储能模块包括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主储能模块连接,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备用储能模块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设有主储能模块和备用储能模块,当主储能模块的温度过高时,为防止发生故障,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转换型继电器与备用储能模块连通,不影响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触发报警模块报警,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一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一嘉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