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布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5183发布日期:2021-07-20 17: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电线布设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布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方法作为将保护器固定至线束的方法:通过将线束布置在形成于保护器的保持销之间而将线束的电线的松弛部以聚集的状态固定在保护器中(见,例如,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h6-76638

根据上述布设的方法,通过用保持销保持线束的电线,能够防止在安装盖时电线被卡住。然而,根据上述布设的方法,需要制备设置有竖立的保持销的保护器,这将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实施例的电线布设的方法能够在防止成本增加的同时容易地将电线相对于壳体布设。

根据实施例的电线布设的方法包括:

将电线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中,其中,该电线布设路径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在截面图中具有凹状;以及

用盖覆盖所述电线布设路径的上部。

在电线布设的方法中,一对引导销从下方插入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电线布设路径的底部中形成的通孔内,并插入至形成所述电线布设路径的侧壁部的上方位置处。

在电线布设的方法中,电线穿过引导销之间。

在电线布设的方法中,在所述引导销从所述通孔拔出的同时,所述盖组装至所述电线布设路径的上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布设的方法来布设电线的汇流条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截面图中汇流条模块的电线布设路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汇流条模块的电线布设路径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被构造为将电线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中的电线布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示出电线布设装置的电线保持机构。图5a是示出引导销布置在互相靠近的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5b是示出引导销布置在互相远离的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布置了汇流条模块的壳体的电线布设装置的立体图。

图7a至图7d示出将电线布设在壳体的电线布设路径中的步骤。图7a至图7d分别是示出电线布设路径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参考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9a和图9b示出将电线布设在根据参考例的壳体的方法。图9a和9b分别是示出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示出基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布设的方法来布设电线的汇流条模块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汇流条模块10包括壳体20、汇流条30、电线40和盖50。壳体20由例如合成树脂等形成,并且包括布置成两行的多个汇流条容纳部21。每个汇流条容纳部21形成为框形,并且汇流条30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

汇流条模块10组装至例如车辆电池(未示出)的上部。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汇流条30紧固至电池的电极并且被导通。

在壳体20中,电线布设路径22设置在两行汇流条容纳部21之间。电线40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多个通孔24形成在电线布设路径22的底部23中。这样的通孔24是在垂直于电线40的布设路线的方向上伸长的长孔。壳体20还包括多个定位孔26。

电线40是例如通过用绝缘树脂覆盖铝导体获得的铝电线。连接端子41通过例如超声结合连接至电线40的端部。连接端子41与各个汇流条30一起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电线40是用于电压检测等的电线,并且通过将连接端子41与电池的电极紧固在一起而将电线40电连接至汇流条30。电线40连接至控制电路板(未示出),该控制电路板包括电压监测电路等。结果,电池能够通过电压监测电路监控电池的电压。

形成为板状的盖50从上方安装至壳体20。当盖50安装至壳体20时,电线布设路径22被盖50封闭。

图2是示出截面图中汇流条模块的电线布设路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汇流条模块的电线布设路径的截面图。

如图2和3所示,壳体20的电线布设路径22在其两侧部包括侧壁部25。结果,电线布设路径22形成为由底部23和侧壁部25构成的凹状。形成为凹状的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侧由安装于其上部的盖50封闭。结果,容纳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的电线40保持在壳体20中。

如图1所示,电线限制肋27形成在壳体20的电线布设路径22中的底部23上。电线限制肋27竖立地设置在相对于形成电线布设路径22的侧壁部25的内侧。电线限制肋27沿着侧壁部25形成,并且比侧壁部25的高度低。电线40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并且在电线布设路径22内,电线40的布设路线受到电线限制肋27的限制。

当将电线40布设在壳体20的电线布设路径22中时,使用电线布设装置。下文,将描述电线布设装置。

图4是示出被构造为将电线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中的电线布设装置的立体图。图5a和图5b示出电线布设装置的电线保持机构。图5a是示出引导销布置在互相靠近的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5b是示出引导销布置在互相远离的位置处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电线布设装置60包括基座61,并且壳体20放置于基座61上。基座61包括能够升高和降低的升降部62。升降部62包括诸如气缸这样的驱动单元(未示出),并且通过向驱动单元供应空气而升降。升降部62设置有多个电线保持机构63。多个定位销67在设置于基座61的升降部62上竖立。

如图5a和5b所示,各个电线保持机构63包括固定块65a和可动块65b,该可动块65b能够通过诸如气缸这样的驱动单元(未示出)而在可动块65b靠近和远离固定块65a的方向上移动。引导销64a和64b分别竖立在固定块65a和可动块65b上。

如图5b所示,在电线保持机构63中,可动块65b靠近(见图5a)和远离(见图5b)固定块65a,使得另一个引导销64b靠近和远离一个引导销64a。

接着,将描述使用电线布设装置60将电线40布设在壳体20中的步骤。

图6是示出布置了汇流条模块的壳体的电线布设装置的立体图。图7a至图7d示出将电线布设在壳体的电线布设路径中的步骤。图7a至图7d分别是示出电线布设路径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将壳体20放置于电线布设装置60的上部,并且将升降部62升高。随后将定位销67插入至壳体20的定位孔26中,使得壳体20相对于电线布设装置60定位。此外,将电线保持机构63的一对引导销64a和64b插入至壳体20的各个通孔24中。

如图7a所示,将插入至壳体20的通孔24中的一对引导销64a和64b以比电线40的直径稍宽的间隔布置,与此同时,该一对引导销64a和64b的末端布置于壳体20的侧壁部25的上缘的上方。

如图7b所示,将电线40插入引导销64a与64b之间。随后在电线布设路径2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处将电线40以在上下方向层叠的状态保持于引导销64a和64b之间。

如图7c所示,从壳体20上方布置覆盖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的盖50。

如图7d所示,使电线布设装置60的升降部62下降,使得插入至定位孔26的定位销67和插入至通孔24的引导销64a和64b向下(在图7d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拔出。此时,在电线保持机构63中,可动块65b在远离固定块65a的方向(图7d中箭头b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引导销64a和64b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宽。盖50跟随从壳体20的通孔24拔出的引导销64a和64b而向下移动。以这样的方式,电线40在被保持于间隔逐渐变宽的引导销64a和64b之间的同时,在引导销64a和64b之间沿着电线布设路径22的底部23布置在水平方向上。

其后,将盖50安装至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并且将引导销64a和64b和定位销67布置于壳体20下方。结果,盖50安装至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并且因此容纳电线40的电线布设路径22被封闭。

此处,将描述参考例。

图8是示出根据参考例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a和9b示出将电线布设在根据参考例的壳体的方法。图9a和9b分别是示出壳体的侧视图。

如图8所示,参考例是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布设电线40的布设路径101。

壳体100包括:底部102;侧壁部103,其在底部102两侧部竖立;以及臂部104,该臂部104在互相接近的方向上从侧壁部103的上缘延伸。

在该壳体100中,电线40从臂部104的端部之间被逐个推动和布设至布设路径101。

如图9a所示,在壳体100中,当电线40从臂部104之间被连续地推动时,被推动的电线40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且可能无法顺利地进行朝着布设路径101的布设。因此,需要从臂部104之间逐个推动电线40并且在布设路径10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被推动的电线40,这将导致布设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此外,在壳体100中,由于在电线40被推入时臂部104弹性变形,所以需要选择和使用能够令人满意地弹性变形而不被损坏的树脂材料,这可能导致成本增加。

依照根据本实施例的电线布设的方法,电线40通过被插入至通孔24中的一对引导销64a和64b之间,并且在从通孔24拔出引导销64a和64b的同时将盖50组装至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结果,能够在防止电线40从电线布设路径22脱出和防止电线40被卡在电线布设路径22的侧壁部25与盖50之间的同时,将电线40容易地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此外,由于在将电线40保持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的情况下不需要形成保持销等,所以能够防止壳体20的成本增加。

此外,能够通过致动器等而进行:引导销64a和64b相对于通孔24的插入和移除、电线40在引导销64a与64b之间的布置以及盖50向壳体20的安装。结果,能够容易地使电线40向壳体20的电线布设路径22的布设操作自动化。

当引导销64a和64b从通孔24拔出时,引导销64a和64b互相分离。因此,在引导销64a和64b之间层叠的电线40能够随着引导销64a和64b的拉拔而沿着电线布设路径22的底部23布置,并且因此电线40能够顺利地布设至电线布设路径22中。此外,将盖50向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的安装不受层叠的电线40阻碍,使得盖50能够顺利地安装至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

在引导销64a和64b拔出之后,电线40的布设路线受电线限制肋27限制。因此,能够在更令人满意地防止电线40从电线布设路径22脱出和防止电线40被卡在电线布设路径22的侧壁部25与盖50之间的同时,将电线40容易地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适当地做出修改、改进等。此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形状、大小、数量、布置位置等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且不受限制。

例如,待插入壳体20的通孔24中和从壳体20的通孔24移除的引导销64a和64b可以在电线40的布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电线40布设在汇流条模块10的壳体20中的情形,但是电线40布设的情形不限于汇流条模块10的壳体20。

[1]一种电线布设的方法,包括:将电线(40)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22)中,其中,该电线布设路径(22)设置在壳体(20)中并且在截面图中具有凹状;以及用盖(50)覆盖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

一对引导销(64a、64b)从下方插入至在壳体(20)中的电线布设路径(22)的底部(23)中形成的通孔(24)内,并插入至形成电线布设路径(22)的侧壁部(25)的上方位置处。

电线(40)穿过引导销(64a、64b)之间。

在从通孔(24)拔出引导销(64a、64b)的同时,盖(50)组装至电线布设路径(22)的上部。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1]的电线布设的方法,电线穿过被插入至通孔中的一对引导销之间,并且在从通孔拔出引导销的同时将盖组装至电线布设路径的上部。结果,能够在防止电线从电线布设路径脱出和防止电线被卡在电线布设路径的侧壁部与盖之间的同时,将电线容易地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中。此外,由于在将电线保持在电线布设路径中的情况下不需要形成保持销等,所以能够防止壳体的成本增加。

此外,能够通过致动器等而进行:引导销相对于通孔的插入和移除、电线在引导销之间的布置以及盖向壳体的安装。结果,能够容易地使电线向壳体的电线布设路径的布设操作自动化。

[2]在所述电线布设的方法中,当引导销(64a、64b)从通孔(24)拔出时,引导销(64a、64b)可以互相分离。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2]的电线布设的方法,在引导销从通孔拔出时,引导销互相分离。因此,在引导销之间层叠的电线能够随着引导销的拉拔而沿着电线布设路径的底部布置,并且因此电线能够顺利地布设至电线布设路径中。此外,将盖向电线布设路径的上部的安装不受层叠的电线阻碍,使得盖能够顺利地安装至电线布设路径的上部。

[3]在所述电线布设的方法中,电线限制肋(27)可以沿着电线(40)的布设方向形成于壳体(20)的电线布设路径(22)的底部(23),以在引导销(64a、64b)拔出之后限制电线(40)的布设路线。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3]的电线布设的方法,在引导销拔出之后电线的布设路线受电线限制肋限制。因此,能够在更令人满意地防止电线从电线布设路径脱出并防止电线被卡在电线布设路径的侧壁部与盖之间的同时,将电线容易地布设在电线布设路径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