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6216发布日期:2021-10-27 20: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


背景技术:

2.充电线是手机必配的充电设备,一般会在购买手机时附赠一条充电线,利用充电线连接手机和电源适配器,再将电源适配器与插座进行对接,实现对手机的充电功能,充电线也具有数据传输的功能,可以利用充电线连接两个设备实现数据传输。
3.日常在使用充电线时会遇到一种很麻烦的情况,就是将充电线从包内取出后,充电线为一线团,在使用前需要将充电线整理成直线状才能使用,当充电线长期扭转揉搓会导致充电线表面变性,影响使用和美观,严重时导致内部导电线断裂,充电时发生事故,使充电线报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具有方便收卷、收卷后结构不易散开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对接端,所述传输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对接端,所述传输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对接条,所述第一对接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一对接块,所述传输线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对接条,所述第二对接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二对接块,利用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连接设备和电源,传输线进行电流输送,利用第一对接块和第二对接块实现第一对接条和第二对接条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对接块与不同第二对接块进行对接实现不同的效果,当传输线收卷成三到四个线圈,第二对接块与相邻线圈外表面的第一对接块进行对接,实现固定线圈直径的目的,提高了线圈的结构强度,当第二对接条绕传输线进行绕转时,第二对接块与水平位置的第一对接块进行对接固定,对传输线外加结构进行收容,确保传输线和普通充电线外观相似,使传输线的外加结构不会影响对电流的输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输线的表面右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左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板,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右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左侧壁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限位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个卡接条,限位框可绕安装块进行转动,可利用卡接板和三和卡接条实现限位框的定位,利用限位框和挡板挤压固定收卷好的传输线,提高传输线收卷形成的线圈结构强度,防止收卷形成的线圈受外力散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对接块呈圆柱结构,所述第一对接块由铁块制成,所述第一对接块的表面开设有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块呈圆柱结构,所述第二对接块由磁铁制成,所述第二对接块的直径大于对接孔的直径,所述连接条由硅胶制成,所述连接条的长度值等于传输线周长值的四分之三,所述传输线的表面且位于安装块
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黏附垫,第一黏附垫和第二黏附垫接触固定,实现限位框和传输线之间的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垫,对接时第一软垫形变产生内应力,提高对接强度,所述卡接板和卡接条均由塑料制成,卡接板和卡接条进行对接时会发生形变,提高对接强度,不会轻易脱离。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软垫,所述挡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垫,设置第一软垫和挤压垫用于对传输线形成的线圈进行挤压固定,所述限位框的左侧壁上端开设有对接孔,所述挡板的右侧壁上端固定安装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由塑料制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框和挡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扣板,方便分离挡板和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黏附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对接条和第二对接条,第一对接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一对接块,第二对接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二对接块,通过控制第二对接块与不同的第一对接块进行对接实现不同的效果,当对传输线进行收卷形成线圈,第二对接块与相邻线圈外表面的第一对接块相接,辅助线圈成型,当使用传输线进行电流输送前,第二对接条绕传输线转动,第二对接块与水平位置的第一对接块相接,对传输线表面的外加结构进行收装,使传输线的外加结构不影响电流输送,传输线收卷方便,实用性强。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框,利用限位框和挡板实现对传输线收卷形成的线圈进行挤压定位,提高线圈的结构强度,防止线圈散开,限位框可以绕安装块转动,也可利用卡接板和三和卡接条实现定位,转动限位框卡接板与卡接条分离,第一黏附垫和第二黏附垫接触,限位板与传输线固定在一起,对限位板进行收装,使传输线的外加结构不影响电流输送,传输线形成的线圈不易散开。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收装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展开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框安装结构截面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输线截面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接板和卡接条对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传输线;2、第一对接端;3、第二对接端;4、第一对接条;5、第一对接块;6、连接条;7、第二对接条;8、第二对接块;9、安装块;10、卡接板;11、限位框;12、挡板;13、卡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缠绕收卷能力的充电线,包括传输线1,传输线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对接端2,传输线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对接端3,传输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对接条4,第一对接条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一对接块5,传输线1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条6,连接条6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对接条7,第二对接条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九个第二对接块8,利用第一对接端2和第二对接端3连接设备和电源,传输线1进行电流输送,利用第一对接块5和第二对接块8实现第一对接条4和第二对接条7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对接块5与不同第二对接块8进行对接实现不同的效果,当传输线1收卷成三到四个线圈,第二对接块8与相邻线圈外表面的第一对接块5进行对接,实现固定线圈直径的目的,提高了线圈的结构强度,当第二对接条7绕传输线1进行绕转时,第二对接块8与水平位置的第一对接块5进行对接固定,对传输线1外加结构进行收容,确保传输线1和普通充电线外观相似,使传输线1的外加结构不会影响对电流的输送。
23.其中,传输线1的表面右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侧壁左端固定安装有卡接板10,安装块9的侧壁右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左侧壁活动安装有挡板12,限位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个卡接条13,限位框11可绕安装块9进行转动,可利用卡接板10和三和卡接条13实现限位框11的定位,利用限位框11和挡板12挤压固定收卷好的传输线1,提高传输线1收卷形成的线圈结构强度,防止收卷形成的线圈受外力散开。
24.其中,第一对接块5呈圆柱结构,第一对接块5由铁块制成,第一对接块5的表面开设有对接孔,第二对接块8呈圆柱结构,第二对接块8由磁铁制成,第二对接块8的直径大于对接孔的直径,连接条6由硅胶制成,连接条6的长度值等于传输线1周长值的四分之三,传输线1的表面且位于安装块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黏附垫,第一黏附垫和第二黏附垫接触固定,实现限位框11和传输线1之间的固定。
25.其中,卡接板10的表面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垫,对接时第一软垫形变产生内应力,提高对接强度,卡接板10和卡接条13均由塑料制成,卡接板10和卡接条13进行对接时会发生形变,提高对接强度,不会轻易脱离。
26.其中,限位框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软垫,挡板1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垫,设置第一软垫和挤压垫用于对传输线1形成的线圈进行挤压固定,限位框11的左侧壁上端开设有对接孔,挡板12的右侧壁上端固定安装有对接杆,对接杆由塑料制成。
27.其中,限位框11和挡板1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扣板,方便分离挡板12和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黏附垫。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收卷时,将传输线1绕圈并确保第一对接条4位于传输线1的外表面,传输线1可以形成三到四圈如弹簧形状的线圈,在收卷的同时将第一圈侧壁的第二对接条7对准第二圈外表面的第一对接条4,将第一对接块5与第二对接块8进行对接,磁铁与铁相吸引从而固定线圈的直径大小,依次继续对接,完成传输线1的收卷,将线圈放入限位框11内并利用对接孔和对接杆卡接,实现挡板12和限位框11的固定,将线圈固定在限位框11内,为线圈提供挤压定位,防止线圈受力散开;
29.使用时,向外拉动两个扣板,将挡板12和限位框11分离,取出线圈并分离第一对接块5和第二对接块8,使第一对接条4和第二对接条7分离,线圈散开形成直线型,将第二对接
条7绕传输线1的中心位置转动,使第二对接条7和第一对接条4接触,利用第一对接块5和第二对接块8再次实现第一对接条4和第二对接条7的固定,此时连接条6绕装在传输线1的表面,使装置整体结构美观,手抓限位框11并转动限位框11,使卡接条13和卡接板10分离,限位框11绕安装块9转动九十度并与传输线1接触,利用第一黏附垫和第二黏附垫实现限位框11和传输线1之间的固定,使装置整体结构美观,此时可以利用第一对接端2和第二对接端3连接设备和电源,利用传输线1为设备进行充电,充电时传输线1和普通充电线外观相差很小,外加结构不影响传输线1正常输送电流。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