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6246发布日期:2022-07-20 04:2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2.电气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气控制柜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3.传统的电气控制柜通常是直接进行放置在地面上,虽然能够提高电气控制柜的稳固性,但是这样会不便于对电气控制柜进行转移,若传统的电气控制柜使用万向轮,虽然能够进行移动,但是电气控制柜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导致电气控制柜不能够稳固放置,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万向轮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4.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可快速排渣的电气控制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气控制柜通常是直接进行放置在地面上,虽然能够提高电气控制柜的稳固性,但是这样会不便于对电气控制柜进行转移,若传统的电气控制柜使用万向轮,虽然能够进行移动,但是电气控制柜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导致电气控制柜不能够稳固放置,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万向轮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包括电气控制柜本体,所述电气控制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底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的左右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推动机构。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且位于矩形框的内侧四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一支杆、万向轮和第二支杆,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块的一侧,且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万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杆靠近万向轮的一端上表面,且第二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板的下表面。
8.优选的,所述通孔与第一支杆和万向轮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杆和万向轮贯穿通孔,且万向轮的底部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之间的夹角呈钝角,且第二支杆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杆的长度。
9.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正反丝杆、轴承座、两个螺纹块、两个导向
杆、两个连接杆和两个移动轮,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右侧,搜书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左侧,所述正反丝杆的一端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正反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
10.优选的,所述正反丝杆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螺纹块关于限位环呈对称分布并螺纹连接在正反丝杆上,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螺纹块的上表面,且两个导向杆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螺纹块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移动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连接杆的另一端。
11.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挤压块的两侧斜面分别与移动轮相对,所述移动轮滑动连接在挤压块的斜面上。
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多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底座的内底壁一端与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快速排渣的电气控制柜,
14.1、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和移动机构,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正反丝杆转动,正反丝杆带动其上的两个螺纹块左右移动,同时螺纹块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轮,使移动轮能够在挤压块上进行运动,从而使挤压块上下运动,并带动升降板在矩形框内运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升降板进行上下运动,同时升降板通过第二支杆运动,同时第二支杆带动第一支杆围绕固定块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杆带动万向轮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移动轮露出和回缩进底座内,并使电气控制柜本体和底座上下运动,使底座与地面接触和脱离,这样不仅能够使移动机构便于对电气控制柜进行移动,而且能够使移动机构进行回缩减小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正视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电气控制柜本体;2、底座;201、通孔;202、固定板;203、矩形框;204、第一滑槽;205、升降板;206、滑块;207、复位弹簧;208、挤压块;209、第二滑槽;3、正反转电机;301、正反丝杆;302、轴承座;303、限位环;304、螺纹块;305、导向杆;306、连接杆;307、移动轮;4、移动机构;401、固定块;402、第一支杆;403、万向轮;404、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移的电气控制柜,包括电气控制柜本体1,电气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下表面
且位于矩形框203的内侧四角处均开设有通孔201,通孔201上设置有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块401,第一支杆402、万向轮403和第二支杆404,固定块401固定连接在通孔201的一侧,第一支杆402的一端铰接在固定块401的一侧,且第一支杆402的另一端与万向轮403固定连接,第二支杆404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杆402靠近万向轮403的一端上表面,且第二支杆404的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板205的下表面,通孔201与第一支杆402和万向轮403相适配,第一支杆402和万向轮403贯穿通孔201,且万向轮403的底部位于通孔201的内部,第二支杆404与第一支杆402之间的夹角呈钝角,且第二支杆404的长度大于第一支杆402的长度,升降板205通过第二支杆404运动,同时第二支杆404带动第一支杆402围绕固定块401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杆402带动万向轮403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万向轮403露出和回缩进底座2内,并使电气控制柜本体1和底座2上下运动,使底座2与地面接触和脱离。
22.请参阅图3,为了使推动机构和升降板205更好的配合,可以在底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板202,且固定板202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203,矩形框203远离固定板202的一端与底座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矩形框203的左右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204,第一滑槽2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6,且两个滑块20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205,升降板20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208,挤压块208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挤压块208的两侧斜面分别与移动轮307相对,底座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207,多个复位弹簧207远离底座2的内底壁一端与升降板2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升降板205能够通过滑块206在滑槽内进行滑动,使升降板205运动阻力减小,同时导向杆305能够第二滑槽209内滑动,使螺纹块304能够转变成直线运动。
23.请参阅图3,固定板202上设置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3、正反丝杆301、轴承座302、两个螺纹块304、两个导向杆305、两个连接杆306和两个移动轮307,正反转电机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02的上表面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右侧,搜书轴承座30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02的上表面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左侧,正反丝杆301的一端与正反转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正反丝杆3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承座302上,正反丝杆301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3,两个螺纹块304关于限位环303呈对称分布并螺纹连接在正反丝杆301上,两个导向杆30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螺纹块304的上表面,且两个导向杆305的另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第二滑槽209的内部,两个连接杆30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对应的螺纹块304的下表面,两个移动轮307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连接杆306的另一端,通过正反转电机3带动正反丝杆301转动,正反丝杆301带动其上的两个螺纹块304左右移动,同时螺纹块304通过连接杆306带动移动轮307,使移动轮307能够在挤压块208上进行运动,从而使挤压块208上下运动,并带动升降板205在矩形框203内运动,在复位弹簧207的作用下使升降板205进行上下运动。
24.工作原理:在对电气控制柜本体1进行转移时,首先通过外部电源与正反转电机3接通,并启动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带动正反丝杆301顺时针转动,在导向杆305的限位下使两个螺纹块304在正反丝杆301上同向运动,两个导向杆305能够在第二滑槽209内同向运动,从而使螺纹块304通过连接杆306带动移动轮307同向运动,从而使移动轮307能够在挤压块208的斜面上运动,在移动轮307的挤压下使挤压块208能够向下运动,同时挤压块208带动升降板205向下运动,升降板205带动滑块206在第一滑槽204内向下运动,同时升降板205带动第二支杆404相下运动,第二支杆404带动第一支杆402围绕固定块401向通孔201
内运动,第一支杆402带动万向轮403向下运动,并穿过通孔201与地面接触,并继续向下运动,底座2和电气控制柜本体1被顶起,直到螺纹块304与限位环303接触后正反转电机3停止,此时便可对电气控制柜本体1进行转移,当转移到合适位置后,启动正反转电机3反向转动,使移动轮307远离挤压块208,在复位弹簧207的作用下带动升降板205向上运动,使升降板205始终与移动轮307接触,同时万向轮403被缓缓收回至底座2内,从而使底座2和电气控制柜本体1缓缓向下运动,直到底座2与地面接触为止。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