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1028发布日期:2022-01-15 04:5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电枢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枢。


背景技术:

2.旋转电机的电枢具有定子芯和被卷绕于定子芯的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以短距卷绕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在短距卷绕中,以线圈节距比磁极节距短的方式进行卷绕,因此,与以线圈节距和磁极节距相等的方式进行卷绕的整距卷绕相比,能够使线圈的周长较短。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87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然而,在短距卷绕中也是,线圈的周长越长则线圈的电阻就越增加。因此,期望的是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的电枢。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对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电枢,其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槽的铁芯、以及使构成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绕组以短距卷绕的方式被卷绕于所述铁芯而成的线圈,所述绕组具有被收纳于所述槽内的收纳部和被配置于所述槽外的线圈端部,其中,所述槽包括:第1槽,其仅配置有构成所述3相中的1个相的第1绕组;以及第2槽,其在所述周向上与所述第1槽相邻设置并且配置有所述第1绕组以及构成所述3相中的与所述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第2绕组,在所述第1槽中,所述第1绕组的所述收纳部在所述铁芯的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所述第2槽中,所述第1绕组的所述收纳部和所述第2绕组的所述收纳部交替且在所述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中,在所述径向上相邻的所述线圈端部在所述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11.根据该结构,在径向上相邻的线圈端部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因此,在沿周向上的向同一方向被引出的线圈端部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能够经由该间隙对其他线圈端部进行拉绕。因此,能够抑制由线圈端部彼此的干扰引起的线圈的周长的增大,能够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的周长较短。
附图说明
12.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13.图2是放大表示定子的局部的放大立体图。
14.图3是表示贯穿定子芯的分段线圈的示意图。
15.图4是表示线圈的u相绕组的立体图。
16.图5是从径向上的内侧观察u相绕组的单位绕组而观察到的立体图。
17.图6是从径向上的外侧观察u相绕组的单位绕组而观察到的立体图。
18.图7是表示槽内的u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19.图8是表示槽内的v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20.图9是表示槽内的w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21.图10是表示槽内的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的配置的示意图。
22.图11是放大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局部的放大立体图。
23.图12是表示线圈的u相绕组的立体图。
24.图13是表示线圈的w相绕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第1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将电枢具体化为定子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
如图1所示,定子10具有呈圆环状的定子芯20、以及卷绕于定子芯20的线圈30。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用于三相同步型的旋转电机。此外,定子芯20是铁芯的一例。
[0028]
以下,将定子芯20的轴线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定子芯20的轴线为中心的定子芯20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以该轴线为中心的定子芯20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另外,在图1中,将上侧设为轴向上的第1侧,将下侧设为轴向上的第2侧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将朝向顺时针方向的一侧设为周向上的第1侧,将朝向逆时针方向的一侧设为周向上的第2侧来进行说明。
[0029]
<定子芯20>
[0030]
如图1所示,定子芯20具有环状的磁轭21、以及自磁轭21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延伸并且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的多个齿部22。通过层叠未图示的多个钢板而构成定子芯20。
[0031]
在沿周向彼此相邻的齿部22彼此之间形成有向径向上的内侧开口并且沿着径向延伸的槽23。如上所述,由于在周向上设有多个齿部22,因此,形成于该多个齿部22之间的槽23也是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中,相数为3,磁极数为8,槽23的数量为48。
[0032]
在定子芯20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安装部24,该多个安装部24用于将定子芯20固定于未图示的旋转电机的壳体。各安装部24自定子芯20的外周面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芯20中设有3个安装部24。在各安装部24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4a。利用贯穿各贯通孔24a的未图示的螺栓对定子芯20和上述壳体进行固定。
[0033]
<线圈30>
[0034]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30例如由扁平线形成,该扁平线由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扁平线的外周面被未图示的绝缘覆膜覆盖。
[0035]
扁平线的截面形状呈具有长边和短边的大致矩形形状。该长边具有与沿着与轴向和径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2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线圈30以扁平线的长边沿着
槽23的宽度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20。
[0036]
线圈30具有分别构成三相交流的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极数为8,槽23的数量为48,因此磁极节距成为6个槽,但各绕组30u、30v、30w以线圈节距为5个槽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20。即,各绕组30u、30v、30w以线圈节距比磁极节距短的短距卷绕的方式来卷绕于定子芯20。
[0037]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30中,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以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各错开两个槽的状态卷绕于定子芯20。在线圈30中,通过将各绕组30u、30v、30w中的至少一者收纳于槽23内,从而构成在槽23内沿径向排列成1列的8个层。
[0038]
以下,为了方便,将上述8个层自径向上的外侧依次设为第1层l1、第2层l2、第3层l3、第4层l4、第5层l5、第6层l6、第7层l7和第8层l8来进行说明。
[0039]
另外,有时会通过对槽23标注“s1”~“s48”的槽编号从而例如像槽23s1等这样对槽23进行区分说明。
[0040]
如图2所示,在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的第1端部分别设有通过与未图示的三相交流电源连接而被供给电力的u相供给部31u、v相供给部31v和w相供给部31w。各供给部31u、31v、31w自槽23向轴向上的第1侧突出并且朝向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其顶端向轴向上的第1侧弯曲。
[0041]
在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中的与第1端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端部连接有呈大致字母u形的一对中性线32、33。各中性线32、33由与线圈30同种的扁平线形成。各中性线32、33的外周面被绝缘覆膜覆盖。在各中性线32、33的两端部处,上述绝缘覆膜被去除,从而使扁平线暴露。
[0042]
中性线32将u相绕组30u的第2端部和v相绕组30v的第2端部电连接。另外,中性线33将v相绕组30v的第2端部和w相绕组30w的第2端部电连接。即,在v相绕组30v的第2端部处,中性线32的一端和中性线33的一端被电连接。因此,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通过星形连接而被连接。
[0043]
(u相绕组30u)
[0044]
接下来,对各绕组30u、30v、30w的结构进行说明。各绕组30u、30v、30w的形状相同,因此,以下,通过对u相绕组30u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v相绕组30v的结构和w相绕组30w的结构的说明。
[0045]
如图3所示,u相绕组30u由呈大致字母u形的多个分段线圈100构成。分段线圈100具有贯穿槽23的一对贯穿部101。各贯穿部101平行地延伸。
[0046]
另外,分段线圈100具有与贯穿部101的第1端部相连的一对第1连续部102、以及与各贯穿部101的第2端部彼此相连的第2连续部103。在各第1连续部102的顶端处,上述绝缘覆膜被去除,从而使扁平线暴露。
[0047]
在形成u相绕组30u时,首先,使分段线圈100的各贯穿部101沿着轴向贯穿两个槽23。接下来,使自各槽23突出来的各第1连续部102弯曲,并通过焊接等使其与其他分段线圈100的第1连续部102接合。此时,在各第1连续部102处,扁平线暴露的部分彼此被接合。之后,对接合部分实施绝缘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第1连续部102和第2连续部103的形状不同的多种分段线圈100来构成u相绕组30u。
[0048]
如图4所示,通过将在周向上以90度间隔而配置的4个单位绕组40a、单位绕组40b、
单位绕组40c和单位绕组40d相互接合而构成u相绕组30u。各单位绕组40a、40b、40c、40d自周向上的第2侧朝向第1侧依次配置。各单位绕组40a、40b、40c、40d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有时通过对单位绕组40a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各单位绕组40b、40c、40d的结构的说明。
[0049]
(单位绕组40a)
[0050]
如图5和图6所示,单位绕组40a包括分别在分离开5个槽的两个槽23被叠绕多次而成的第1叠绕部50、第2叠绕部60、第3叠绕部70和第4叠绕部80。各叠绕部50、60、70、80具有相同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各叠绕部50、60、70、80的叠绕次数为4。此外,在图5和图6中,单位绕组40b的局部和单位绕组40d的局部由双点划线进行图示。
[0051]
第2叠绕部60相对于第1叠绕部50向周向上的第1侧错开7个槽而串联地设置,第3叠绕部70相对于第2叠绕部60向周向上的第2侧错开6个槽而串联地设置,第4叠绕部80相对于第3叠绕部70向周向上的第1侧错开5个槽而串联地设置。因此,在单位绕组40a中,自周向上的第2侧朝向第1侧依次设有第1叠绕部50、第3叠绕部70、第4叠绕部80和第2叠绕部60。
[0052]
以下,以第1叠绕部50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第2叠绕部60、第3叠绕部70和第4叠绕部80中的与第1叠绕部50对应的结构,有时会通过标注对表示第1叠绕部50的结构的附图标记“5*”加上“10”、“20”和“30”而得到的附图标记“6*”、“7*”和“8*”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0053]
第1叠绕部50具有被收纳于槽23内的多个第1收纳部51、以及被收纳于自该槽23向周向上的第1侧分离开5个槽的槽23内的多个第2收纳部52。
[0054]
各第1收纳部51沿着轴向延伸并且在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同样地,各第2收纳部52沿着轴向延伸并且在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第1叠绕部50具有第1收纳部51和第2收纳部52各4个。
[0055]
以下,将各收纳部51、52的轴向上的第1侧的端部称为第1端部,将轴向上的第2侧的端部称为第2端部。
[0056]
第1叠绕部50具有在轴向上的第1侧配置于槽23外的第1线圈端部53。第1线圈端部53将第1收纳部51的第1端部和第2收纳部52的第1端部连结。在第1线圈端部53中,自第1收纳部51的第1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朝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自第2收纳部52的第1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朝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叠绕部50具有在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4个第1线圈端部53。
[0057]
第1叠绕部50具有在轴向上的第2侧配置于槽23外的第2线圈端部54。第2线圈端部54将第1收纳部51的第2端部和第2收纳部52的第2端部连结。在第2线圈端部54中,自第1收纳部51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朝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自第2收纳部52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朝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叠绕部50具有在径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3个第2线圈端部54。第1叠绕部50中的第2线圈端部54的数量比第1线圈端部53的数量少1个。这是因为,后述的各连结部41~44中的任一者会与径向上的最外侧或最内侧的第2收纳部52的第2端部相连。
[0058]
此外,第1收纳部51和第2收纳部52由上述的分段线圈100的各贯穿部101构成。通过将分段线圈100的第1连续部102和其他分段线圈100的第1连续部102接合而构成第1线圈端部53。第2线圈端部54由第2连续部103构成。
[0059]
如图7所示,各叠绕部50、60、70、80中的各第1收纳部51、61、71、81在槽23内构成了
u相绕组30u的奇数层,即第1层l1、第3层l3、第5层l5、第7层l7。各第2收纳部52、62、72、82构成了u相绕组30u的偶数层,即第2层l2、第4层l4、第6层l6、第8层l8。
[0060]
此外,在图7~图10中,槽23内的黑圈表示配置有第1收纳部51、61、71、81的情况,黑四边形表示配置有第2收纳部52、62、72、82的情况。另外,图7~图10是表示自轴向上的第1侧观察定子10时的线圈30的布线的示意图。
[0061]
以下,有时会通过在构成各层l1~l8的各收纳部的附图标记“**”的末尾标注该收纳部所构成的各层的附图标记“l*”从而对各收纳部进行区分说明。
[0062]
如图5和图6所示,单位绕组40a具有将第1叠绕部50和第2叠绕部60连结的第1连结部41。第1连结部41将第1叠绕部50的第2收纳部52l8的第2端部和第2叠绕部60的第2收纳部62l8的第2端部连结。即,在第1连结部41中,自第2收纳部52l8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自第2收纳部62l8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
[0063]
单位绕组40a具有将第2叠绕部60和第3叠绕部70连结的第2连结部42。第2连结部42将第2叠绕部60的第1收纳部61l1的第2端部和第3叠绕部70的第1收纳部71l1的第2端部连结。即,在第2连结部42中,自第1收纳部61l1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自第1收纳部71l1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
[0064]
单位绕组40a具有将第3叠绕部70和第4叠绕部80连结的第3连结部43。第3连结部43将第3叠绕部70的第2收纳部72l8的第2端部和第4叠绕部80的第2收纳部82l8的第2端部连结。即,在第3连结部43中,自第2收纳部72l8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自第2收纳部82l8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
[0065]
单位绕组40a具有将第4叠绕部80和在周向上的第1侧与单位绕组40a相邻的单位绕组40b的第1叠绕部50连结的第4连结部44。第4连结部44将第4叠绕部80的第1收纳部81l1的第2端部和单位绕组40b中的第1叠绕部50的第1收纳部51l1的第2端部连结。即,在第4连结部44中,自第1收纳部81l1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1侧被引出,单位绕组40b中的自第1收纳部51l1的第2端部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向周向上的第2侧被引出。
[0066]
通过以上内容,各单位绕组40a、40b、40c、40d借助第4连结部44而相互连结。
[0067]
接下来,对u相绕组30u在槽23内的配置进行说明。
[0068]
如图7所示,在槽23s1中,单位绕组40a的第1收纳部51和单位绕组40d的第2收纳部6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另外,与上述第1收纳部51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53和与上述第2收纳部62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6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69]
在槽23s2中,单位绕组40a的第1收纳部71被配置于奇数层。
[0070]
在槽23s6中,单位绕组40a的第2收纳部52被配置于偶数层。
[0071]
在槽23s7中,单位绕组40a的第1收纳部81和单位绕组40a的第2收纳部7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另外,与上述第1收纳部81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83和与上述第2收纳部72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7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72]
在槽23s8中,单位绕组40a的第1收纳部61被配置于奇数层。
[0073]
在槽23s12中,单位绕组40a的第2收纳部82被配置于偶数层。
[0074]
在槽23s13中,单位绕组40b的第1收纳部51和单位绕组40a的第2收纳部6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另外,与上述第1收纳部51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53和与上述第2收纳
部62相连的第1线圈端部6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75]
通过重复这样的自槽23s1至槽23s13的结构,从而将u相绕组30u卷绕于定子芯20。因此,在槽23s48中,单位绕组40d的第2收纳部82被配置于偶数层。
[0076]
通过以上内容,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中,如槽23s1、槽23s7、槽23s13这样,每6个槽地设置仅配置有u相绕组30u的槽23。
[007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具有与u相绕组30u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在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各错开两个槽的状态下被卷绕于定子芯20。即,在相对于u相绕组30u向周向上的第2侧错开两个槽的位置配置有v相绕组30v,在相对于v相绕组30v向周向上的第2侧错开两个槽的位置配置有w相绕组30w。因此,如图7和图8所示,位于相对于仅配置有u相绕组30u的槽23s7、槽23s13而言向周向上的第2侧分别错开两个槽的位置的槽23s5、槽23s11成为仅配置有v相绕组30v的槽23。这样,在v相绕组30v中也是,每6个槽地设置仅配置有v相绕组30v的槽23。另外,同样地,如图7和图9所示,位于相对于仅配置有u相绕组30u的槽23s7、槽23s13而言向周向上的第2侧分别错开4个槽的位置的槽23s3、槽23s9成为仅配置有w相绕组30w的槽23。这样,在w相绕组30w中也是,每6个槽地设置仅配置有w相绕组30w的槽23。此外,仅配置有w相绕组30w的槽23(例如槽23s3)位于相对于仅配置有v相绕组30v的槽23(例如槽23s5)而言向周向上的第2侧错开两个槽的位置。
[0078]
以下,将仅配置有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中的1个绕组的槽23称为第1槽23a。
[0079]
如图10所示,在沿周向彼此相邻的第1槽23a彼此之间的槽23中,交替地配置有在这些第1槽23a内配置的两个绕组,即交替地配置有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中的两个绕组。例如,在槽23s6中,v相绕组30v的第1收纳部61和u相绕组30u的第2收纳部5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槽23s4中,w相绕组30w的第1收纳部61和v相绕组30v的第2收纳部5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
[0080]
以下,将与第1槽23a相邻设置的槽23且是交替地配置有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中的两个绕组的槽23称为第2槽23b。此外,在图10中,省略了各第2线圈端部54、64、74、84的图示。
[008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槽23中,第1槽23a和第2槽23b构成为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第1槽23a内的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分别相当于第1绕组。并且,配置于在周向上与该第1槽23a相邻设置的第2槽23b内并且构成与上述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绕组相当于第2绕组。例如,在构成第1槽23a的槽23s7中,u相绕组30u相当于第1绕组。在构成第2槽23b的槽23s6中,v相绕组30v相当于第2绕组,同样在构成第2槽23b的槽23s8中,w相绕组30w相当于第2绕组。
[0083]
第1槽23a中的第1绕组的配置类型是第1收纳部51以及第2收纳部62、和第1收纳部81以及第2收纳部72中的一者。
[0084]
第2槽23b中的第1绕组和第2绕组的配置类型是使第1收纳部61、第1收纳部71、第2收纳部52和第2收纳部82中的任意两个收纳部进行组合。
[0085]
在第1槽23a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绕组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另外,在第2槽23b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绕组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
83和第2绕组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因此,在所有的槽23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86]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87]
在第1槽23a和第2槽23b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因此,在向周向上的同一方向被引出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彼此之间会沿径向形成有间隙,能够经由该间隙对其他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进行拉绕。如图10所示,例如,在u相绕组30u中的自槽23s1至槽23s6的第1线圈端部53彼此的间隙中,能对u相绕组30u的第1线圈端部73、v相绕组30v的第1线圈端部53、73、83、w相绕组30w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进行拉绕。此外,在图10中,由双点划线的四边形所包围的区域示出了上述第1线圈端部53彼此的间隙,该区域所包含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示出了在该间隙被拉绕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
[0088]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089]
(1)槽23包括:第1槽23a,其仅配置有构成3相中的1个相的第1绕组;以及第2槽23b,其在周向上与第1槽23a相邻设置,并且配置有第1绕组以及构成3相中的与第1绕组所构成的相不同的相的第2绕组。在第1槽23a中,第1绕组的收纳部51、62、72、81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第2槽23b中,第1绕组的收纳部52、61、71、82和第2绕组的收纳部52、61、71、82交替且在径向上呈一列地配置。在第1槽23a和第2槽23b中,在径向上相邻的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在周向上彼此反向地被引出。
[0090]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起到上述的作用,因此,能够抑制由第1线圈端部53、63、73、83彼此的干扰引起的线圈30的周长增大的情况,能够使短距卷绕中的线圈30的周长较短。
[0091]
(2)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为扁平线。
[0092]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使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由圆线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的槽满率。
[0093]
(3)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由多个分段线圈100构成,该多个分段线圈100具有贯穿槽23而构成各收纳部51、52、61、62、71、72、81、82的贯穿部101、与贯穿部101相连并且构成第1线圈端部53、63、73、83的第1连续部102、以及构成第2线圈端部54、64、74、84的第2连续部103。
[0094]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分段线圈100贯穿槽23,从而能够向槽23内配置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能够有助于提高具有上述结构的线圈30的制造容易度。
[0095]
[第2实施方式]
[0096]
以下,参照图11~图13,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将电枢具体化为定子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97]
此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结构,有时会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会对与第1实施方式对应的结构标注对第1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加上“100”而得到的附图标记“1**”,由此来省略重复的说明。
[0098]
如图11所示,定子110具有定子芯20和线圈130。
[0099]
线圈130例如由扁平线形成,该扁平线由铜合金、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线圈130具有分别构成三相交流的u相、v相和w相这3相的u相绕组130u、v相绕组130v和w相绕组130w。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极数为8,槽23的数量为48,因此磁极节距成为6个槽,但各绕组
130u、130v、130w以线圈节距为5个槽的方式被卷绕于定子芯20。即,各绕组130u、130v、130w以线圈节距比磁极节距短的短距卷绕的方式来卷绕于定子芯20。
[0100]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130中,u相绕组130u、w相绕组130w和v相绕组130v以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各错开两个槽的状态卷绕于定子芯20。在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30中,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以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各错开两个槽的状态卷绕于定子芯20。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绕组130u、130v、130w的配置顺序和第1实施方式中的各绕组30u、30v、30w的配置顺序不同。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w相绕组130w的配置与图8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v相绕组30v的配置相同。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v相绕组130v的配置与图9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w相绕组30w的配置相同。
[0101]
在u相绕组130u、v相绕组130v和w相绕组130w的第1端部分别设有通过与未图示的三相交流电源连接而被供给电力的u相供给部131u、v相供给部131v和w相供给部131w。u相供给部131u、v相供给部131v和w相供给部131w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设置。
[0102]
在u相绕组130u、v相绕组130v和w相绕组130w中的与第1端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端部分别设有与呈大致字母u形的一对中性线132、133连接的u相连接部134u、v相连接部134v和w相连接部134w。u相连接部134u、v相连接部134v和w相连接部134w自周向上的第1侧朝向第2侧依次设置。
[0103]
各中性线132、133由与线圈130同种的扁平线形成。各中性线132、133的外周面被绝缘覆膜覆盖。在各中性线132、133的两端部处,上述绝缘覆膜被去除,从而使扁平线暴露。
[0104]
中性线132将u相连接部134u和v相连接部134v电连接。另外,中性线133将v相连接部134v和w相连接部134w电连接。即,在v相连接部134v处,中性线132的一端和中性线133的一端被电连接。因此,u相绕组130u、v相绕组130v和w相绕组130w通过星形连接而被连接。
[0105]
(u相绕组130u)
[0106]
如图12所示,通过将在周向上以90度间隔而配置的4个单位绕组140a、单位绕组140b、单位绕组140c和单位绕组140d相互接合而构成u相绕组130u。各单位绕组140a、140b、140c、140d自周向上的第2侧朝向第1侧依次配置。各单位绕组140a、140b、140c、140d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有时通过对单位绕组140a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各单位绕组140b、140c、140d的结构的说明。
[0107]
(单位绕组140a)
[0108]
单位绕组140a包括第1叠绕部50、第2叠绕部60、第3叠绕部70和第4叠绕部80。
[0109]
单位绕组140a具有第1连结部141、第2连结部142、第3连结部143和第4连结部144。第1连结部141将第1叠绕部50和第2叠绕部60连结。第2连结部142将第2叠绕部60和第3叠绕部70连结。第3连结部143将第3叠绕部70和第4叠绕部80连结。第4连结部144将第4叠绕部80和在周向上的第1侧与单位绕组140a相邻的单位绕组140b的第1叠绕部50连结。
[0110]
本实施方式的各连结部141~144的形状和第1实施方式的各连结部41~44的形状不同。不过,被各连结部141~144连结的各收纳部51、52、61、62、71、72、81、82的组合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0111]
u相供给部131u由自单位绕组140c中的第1收纳部61l1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u相连接部134u由自单位绕组140c中的第2收纳部62l2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即,u相连接部134u由第1线圈端部63的局部构成。
[0112]
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u相供给部31u由自单位绕组40c中的第1收纳部81l1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有中性线32的u相绕组30u的第2端部由自单位绕组40c中的第2收纳部82l2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
[0113]
通过以上内容,本实施方式的u相绕组130u中的u相供给部131u和u相连接部134u的位置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u相绕组30u中的u相供给部31u和连接有中性线32的u相绕组30u的第2端部的位置。
[0114]
(v相绕组130v)
[0115]
本实施方式的v相绕组130v设为与u相绕组130u相同的形状。因此,省略对v相绕组130v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0116]
此外,u相绕组130u中的u相供给部131u和u相连接部134u的位置与v相绕组130v中的v相供给部131v和v相连接部134v的位置相同。
[0117]
(w相绕组130w)
[0118]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w相绕组130w中,w相绕组130w中的w相供给部131w和w相连接部134w的位置不同于u相绕组130u中的u相供给部131u和u相连接部134u的位置。更详细而言,w相供给部131w由自单位绕组140c中的第1收纳部71l1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w相连接部134w由自单位绕组140c中的第2收纳部72l2在轴向上的第1侧向槽23外突出的部分构成。即,w相连接部134w由第1线圈端部73的局部构成。
[0119]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120]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0121]
<变更例>
[0122]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地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0123]
·
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不仅能够通过将多个分段线圈100相互接合而构成,也能够通过将多个连续的绕组以预定的线圈节距卷绕于齿部22而构成。
[0124]
·
本实施方式的扁平线的长边具有与槽2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但扁平线的长边大于槽23的宽度的一半即可,也可以比槽23的宽度小。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各收纳部51、52、61、62、71、72、81、82在槽23内沿径向呈一列地配置。另外,如果是直径大于槽23的宽度的一半等能够在槽23内沿径向呈一列地配置的情况,则u相绕组30u、v相绕组30v和w相绕组30w也可以是截面呈圆形形状的圆线、截面呈多边形形状的多边形线。
[0125]
·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收纳部51、61、71、81构成奇数层并且各第2收纳部52、62、72、82构成偶数层,但也可以是,各第1收纳部51、61、71、81构成偶数层并且各第2收纳部52、62、72、82构成奇数层。
[0126]
·
也能够通过改变各叠绕部50、60、70、80的叠绕次数从而适当变更线圈30的层数。
[0127]
·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枢的一例而例示了旋转电机的定子,但也能够将相同的结构还应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0128]
附图标记说明
[0129]
10、110、定子(电枢);20、定子芯(铁芯);23、槽;23a、第1槽;23b、第2槽;30、130、线
圈;30u、130u、u相绕组;30v、130v、v相绕组;30w、130w、w相绕组;51、61、71、81、第1收纳部;52、62、72、82、第2收纳部;53、63、73、83、第1线圈端部;54、64、74、84、第2线圈端部;100、分段线圈;101、贯穿部;102、第1连续部;103、第2连续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