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6582发布日期:2022-06-29 00:5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电力设施也应用越来越普遍,当前,对线路设备巡视检修工作中,往往需要打开配电柜柜门,观察内部设备情况。
3.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时不具有对内部元件的保护效果,容易使人们在打开配电箱后触碰到内部元件,进而容易使人们出现因触碰造成危险,降低了配电箱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容易使触碰造成配电箱内部元件损坏,降低了配电箱的使用效率,使人们在使用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具有便于对配电箱内部元件进行保护的效果,避免人们打开配电箱发生误碰的现象,减小了人们因误碰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人们对配电箱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包括配电箱主体,所述配电箱主体前端面一侧铰接安装有柜门,所述配电箱主体内壁两侧靠近开口处均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表面一侧套设有外滑套,所述外滑套外表面一侧焊接有连接架,所述配电箱主体内壁一侧的连接架通过阻尼轴承安装有第一透明板,所述配电箱主体内壁另一侧的连接架通过阻尼轴承安装有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一透明板前端面一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套,所述第二透明板前端面一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中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壁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穿过固定块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前端面一侧穿过滑动槽焊接有连接块。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架外表面一侧上下两端和中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滑套外表面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滑套外表面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直径小于限位槽内径,所述限位螺栓一端位于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螺栓与限位槽相互卡接。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前端面一侧中部均安装有绝缘把手。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槽内壁一侧贯通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动杆直径小于通孔内径,所述滑动杆一侧边部位于固定套内部,所述滑动杆直径小于固定套内径,所述滑动杆与固定套相互嵌合。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透明板前端面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透明板后端面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相互卡合。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使外滑套滑动至固定架中部带动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滑动遮挡在配电箱主体内部元件的前端面,通过转动限位螺栓限位在限位槽内部保持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处于稳定状态,转动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相互卡合,拉动连接块使滑动杆先收缩至滑动槽内部,保持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相互平行后松开连接块,使滑动杆滑动至固定套内部,进而保持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对配电箱主体内部元件进行保护,避免人们打开配电箱主体发生误碰的现象,减小了人们因误碰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人们对配电箱主体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拉动连接块将滑动杆从固定套中取出,拉动绝缘把手使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进行转动打开,沿着固定架将外滑套滑动至固定架底部和顶部,进而便于将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滑动至配电箱主体内壁顶部或内壁底部,便于人们对配电箱主体内部元件进行检修,避免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阻挡人们检修配电箱主体的问题,使人们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滑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配电箱主体;2、柜门;3、固定架;4、外滑套;5、限位槽;6、限位螺栓;7、连接架;8、第一透明板;9、第二透明板;10、固定套;11、固定块;12、滑动槽;13、弹簧;14、滑动杆;15、连接块;16、绝缘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配电箱内防误碰操作系统,包括配电箱主体1,配电箱主体1前端面一侧铰接安装有柜门2,配电箱主体1内壁两侧靠近开口处均焊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外表面一侧套设有外滑套4,外滑套4外表面一侧焊接有连接架7,配电箱主体1内壁一侧的连接架7通过阻尼轴承安装有第一透明板8,配电箱主体1内壁另一侧的连接架7通过阻尼轴承安装有第二透明板9,第一透明板8前端面一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套10,第二透明板9前端面一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一端中部开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壁一侧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一侧穿过固定块11安装有滑动杆14,滑动杆14前端面一侧穿过滑动槽12焊接有连接块15,滑动槽12内壁一侧贯通开设有通孔,滑动杆14直径小于通孔内径,滑动杆14一侧边部位于固定套10内部,滑动杆14直径小于固定套10内径,滑动杆14与固定套10相互嵌合,第一透明板8前端面一侧开设有卡槽,第二透明板9后端面一侧开设有卡槽,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相互卡合,本实用新型中,转动限位螺栓6从外滑套4内部取出,使外滑套4沿着固定架3进行上下滑动,进而调节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在配
电箱主体1内部的位置,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滑动至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的前端面,转动限位螺栓6插接进外滑套4内部,使限位螺栓6穿过外滑套4插接进位于固定架3中部处的限位槽5中,进而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处于稳定状态,转动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使处于相互平行状态,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相互卡合,在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水平之前,拉动连接块15使滑动杆14收缩至滑动槽12内部,在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保持水平后松开连接块15,使滑动杆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滑动至固定套10内部,使滑动杆14与固定套10相互卡合,进而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处于稳定状态,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进行保护,在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进行检修时,拉动连接块15将滑动杆14从固定套10中取出,拉动绝缘把手16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进行转动打开,沿着固定架3将外滑套4滑动至固定架3底部或顶部,进而便于将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滑动至配电箱主体1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避免人们打开配电箱主体1发生误碰的现象,减小了人们因误碰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人们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22.参照图5,并且固定架3外表面一侧上下两端和中部均开设有限位槽5,外滑套4外表面一侧开设有螺纹孔,外滑套4外表面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6,限位螺栓6直径小于限位槽5内径,限位螺栓6一端位于限位槽5内部,限位螺栓6与限位槽5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中,转动限位螺栓6插接进外滑套4内部,使限位螺栓6穿过外滑套4插接进位于固定架3外表面不同位置的限位槽5中,进而便于调节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在配电箱主体1内部的位置,进而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能够稳定处于配电箱主体1内部,使人们在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防护时更加稳定,便于人们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进行检修,使人们在操作时更加方便。
23.参照图3,同时,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前端面一侧中部均安装有绝缘把手16,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把手16有助于人们在拉动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避免出现漏电的情况,使人们在检修配电箱主体1内部时更加安全,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在检修配电箱主体1内部时的安全系数,便于人们的操作。
2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限位螺栓6从外滑套4内部取出,使外滑套4沿着固定架3进行上下滑动,进而调节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在配电箱主体1内部的位置,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滑动至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的前端面,转动限位螺栓6插接进外滑套4内部,使限位螺栓6穿过外滑套4插接进位于固定架3中部处的限位槽5中,进而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处于稳定状态,转动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使处于相互平行状态,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相互卡合,在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水平之前,拉动连接块15使滑动杆14收缩至滑动槽12内部,在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保持水平后松开连接块15,使滑动杆14在弹簧13的作用下滑动至固定套10内部,使滑动杆14与固定套10相互卡合,进而保持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处于稳定状态,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进行保护,在对配电箱主体1内部进行检修时,拉动连接块15将滑动杆14从固定套10中取出,拉动绝缘把手16使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进行转动打开,沿着固定架3将外滑套4滑动至固定架3底部或顶部,进而便于将第一透明板8和第二透明板9滑动至配电箱主体1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避免人们打开配电箱主体1发生误碰的现象,减小了人们因误碰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人们对配
电箱主体1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了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2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