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5490发布日期:2022-09-23 20:5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2.转子在外定子在内的外转子电机,由于噪音小、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和寿命长等优点,使其在大功率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其定子结构操作空间小,不易接线,定子绕组的绕线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同相单绕组绕线之后再串联接线,造成绕组接头较多,使得分相困难,操作员易接错线,步骤多,耗时长;且对于功率需求大的外转子电机,定子外径相对较大和跨槽较远,则操作更加困难;

绕组的抽头线和电源线直接连接,工序繁杂,易产生电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绕组的过桥线在同一过线槽内,存在跨相短路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组接头较多、操作员易接错线、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所述定子包括绝缘骨架、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导电件,所述定子铁芯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相铁芯和第二相铁芯;所述定子绕组包括由同一根漆包线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相铁芯上形成的第一相绕组单元和缠绕在所述第二相铁芯上形成的第二相绕组单元;
5.所述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形成有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二导电件形成有第二相线头导电片,所述公共导电件形成有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均形成刺破齿;
6.所述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一相铁芯和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第二相铁芯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
7.将一根漆包线的第一部分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第一相铁芯和第一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继续将该漆包线的第二部分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第二相铁芯单元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第二相绕组单元。
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第三相铁芯;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三相铁芯上的第三相绕组单元;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三相铁芯上的第三相绕组单元,所述第三相绕组单元由所述漆包线在缠绕完所述第二相绕组单元后继续缠绕在所述第三相铁芯上形成;
9.所述导电件还包括第三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形成有第三相线头导电片,所述公共导电件形成有第三相线尾导电片;第三相线头导电片和第三相线尾导电片均形成刺破齿;所述第三相线头导电片、第三相铁芯和第三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
1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通过注塑方式构成一接线筒。
1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绝缘骨架包括上骨架,所述上骨架形成有安装槽和第一限位部;所述接线筒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接线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上骨架上。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均为圆弧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公共导电件沿所述接线筒的径向交和/或轴向错设置。
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中,沿每个导电件的周向形成有两个对应相线头导电片,两个对应相线头导电片处于同一直径上;
14.沿所述公共导电件形成有两个第一相线尾导电片、两个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和两个第三相线尾导电片,两个同相线尾导电片处于同一直径上,且所述第一相线尾导电片、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和第三相线尾导电片间隔设置。
1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第三相线头导电片、第一相线尾导电片、第二相线尾导电片、第三相线尾导电片均沿各自所在的导电件的径向延伸,且各个导电片沿所述接线筒的周向交错设置。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中,每个导电件形成有对应相导电条,所述导电条与各自所在的导电件的线头导电片间隔设置,且沿各自所在的导电件的轴向延伸。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所述定子包括绝缘骨架、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导电件,所述定子铁芯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相铁芯和第二相铁芯;所述定子绕组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一相铁芯上形成的第一相绕组单元和缠绕在所述第二相铁芯上形成的第二相绕组单元;
18.所述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形成有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二导电件形成有第二相线头导电片,所述公共导电件形成有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均形成刺破齿;
19.所述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第一相铁芯和第一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第二相铁芯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
20.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21.将一根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第一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第一相铁芯和第一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
22.当缠绕所述第一相绕组单元结束后,将该漆包线的余下部分继续缠绕在所述第二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第二相铁芯单元和第二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第二相绕组单元。
2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定子铁芯还包括第三相铁芯,所述定子绕组还包括缠绕在所述第三相铁芯上的第三相绕组单元;
24.当缠绕所述第二相绕组单元结束后,将该漆包线的余下部分继续缠绕在所述第三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第三相铁芯单元和第三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第三相绕组
单元;
25.在绕线结束后,将所述第一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所述第一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相绕组;将所述第二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所述第二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所述第二相绕组;将所述第三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所述第三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所述第三相绕组;将所述第一相绕组单元与第二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将所述第二相绕组单元与第三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组成所述定子绕组。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8.(1)将一根漆包线连续缠绕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第二相绕组单元和第三相绕组单元;简化了接线装置的结构,优化了绕线工序,提高了绕线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结构复杂、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
29.(2)线头导电片和线尾导电片与对应相绕组单元的抽头通过刺破齿电连接;绕组抽头无需打磨即可实现电连接,电连接迅速和可靠,简化了电连接工序,解决打磨和焊锡工序繁杂,避免出现打磨不到位和虚焊等的质量隐患;第一相导电条、第二相导电条和第三相导电条分别外接对应的电源线,解决绕组抽头与电源线直接连接易松脱的问题;取消了过桥线,避免了不同相之间的过桥线错综复杂易引起短路的问题;层次分明、布线美观,减少绕线步骤,节省操作时间;
30.(3)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相间隔设置并塑封在一起形成接线筒,各个导电件之间绝缘效果好,避免了不同相之间短路的问题,无需绝缘胶布及绝缘套管等物料,成本低,接线筒与导电件可提前完成注塑成型,提高了绕线效率;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及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配合,将接线筒的一端固定在上骨架上,结构简单,固定可靠;
31.(4)先将一根漆包线的连续缠绕在对应相线头导电片、对应相铁芯和对应相线尾导电片上,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和第二相绕组单元;后将同相绕组单元之间及不同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即可完成传统工艺的绕线-布线-接线工序;绕线过程中无断线,避免了绕组抽头较多的问题,标识清晰,优化了绕线工序,接线简单且迅速,降低了绕线的出错率,提高了绕线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组接头较多、操作员易接错线、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3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
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34.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件塑封在接线筒上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5.图1b和图1c为图1a中ⅱ处的放大图;
36.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导电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7.图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导电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8.图2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导电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9.图2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共导电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40.图2e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的绕线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42.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绕组的绕线原理示意图;
43.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骨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45.图中:
46.11-上骨架;111-安装槽;112-第一限位部;113-第一固定部;12-下骨架;13-定子铁芯;14-定子绕组;15-接线筒;151-第二限位部;152-第二固定部;153-定位槽;161-u相电源线;162-v相电源线;163-w相电源线;
47.2-导电件;21-第一导电件;211-u相导电条;22-第二导电件;221-v相导电条;23-第三导电件;231-w相导电条;24-公共导电件;25-刺破齿。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50.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1.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现有的外转子电机中,缠绕定子绕组的过程主要为:在定子铁芯上缠绕定子绕
组—打磨定子绕组的线头和线尾—分相—各线头和线尾套不同颜色的小套管(用于区分各抽头)—再套绝缘护套—按接线图在骨架导线槽内走线并外接电源线和绕组线头—接线处焊锡—焊口处包胶纸及套绝缘护套—导线槽出线;定子结构操作空间小,不易接线,工序过程繁琐和耗时长,绕组接头较多、分相易出错和不易区分;绕组的抽头线和电源线电连接不可靠,存在跨相短路的质量风险;
53.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一种定子,包括绝缘骨架、定子铁芯和导电件;定子铁芯设置在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相铁芯和第二相铁芯;定子绕组包括第一相绕组单元和第二相绕组单元;导电件设置在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公共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分别形成有两个不同相线头导电片,公共导电件形成有两个不同相线尾导电片;将一根漆包线连续缠绕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和第二相绕组单元;
54.简化了接线装置的结构,优化了绕线工序,接线简单且迅速,不易出错,提高了绕线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结构复杂、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组接头较多和操作员易接错线的问题。
55.《定子》
56.如图1a、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定子,定子包括绝缘骨架、定子铁芯13、定子绕组14和导电件2,定子铁芯13设置在绝缘骨架上且包括u相铁芯、v相铁芯和w相铁芯;定子绕组14包括由同一根漆包线依次缠绕在u相铁芯上形成的u相绕组单元、缠绕在v相铁芯上形成的v相绕组单元和缠绕在w相铁芯上形成的w相绕组单元;
57.导电件2设置在绝缘骨架上且包括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和公共导电件24,第一导电件21形成有u相线头导电片,第二导电件22形成有v相线头导电片,第三导电件23形成有w相线头导电片,公共导电件24形成有u相线尾导电片、v相线尾导电片和w相线尾导电片;u相线头导电片、v相线头导电片、w相线头导电片、u相线尾导电片、v相线尾导电片和w相线尾导电片均形成刺破齿25;
58.u相线头导电片、u相铁芯和u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v相线头导电片、v相铁芯和v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w相线头导电片、w相铁芯和w相线尾导电片对应设置;
59.将一根漆包线的第一部分依次缠绕在u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u相铁芯和u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u相绕组单元;
60.缠绕u相绕组单元结束后,继续将该漆包线的第二部分依次缠绕在v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v相铁芯单元和v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v相绕组单元;
61.缠绕v相绕组单元结束后,继续将该漆包线的第三部分依次缠绕在w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w相铁芯单元和w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w相绕组单元;
62.综上所述,将一根漆包线连续缠绕形成第一相绕组单元、第二相绕组单元和第三相绕组单元;简化了接线装置的结构,优化了绕线工序,提高了绕线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结构复杂、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线头导电片和线尾导电片与对应相绕组单元的抽头通过刺破齿电连接;绕组抽头无需打磨即可实现电连接,电连接迅速和可靠,简化了电连接工序,解决打磨和焊锡工序繁杂,避免出现打磨不到位和虚焊等的质量隐患。
63.针对各导电件之间绝缘不可靠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和公共导电件24通过注塑方式构成一接线筒15;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公共导电件24沿接线筒15的径向交和轴向错设置;各个导电件2之间
绝缘效果好,避免了不同相之间短路的问题,无需绝缘胶布及绝缘套管等物料,成本低,接线筒15与导电件2可提前完成注塑成型,提高了绕线效率;
64.进一步,如图1a、图1b、图1c和图6所示,绝缘骨架包括上骨架11和下骨架12,定子铁芯13设置在上骨架11和下骨架12之间;上骨架11形成有对应设置的安装槽111、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一固定部113;接线筒15的一端形成有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12为限位槽,第二限位部151为限位凸台;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二固定部152均为螺钉孔;
65.接线筒15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111内,且接线筒15与安装槽111过盈配合,实现接线筒15的轴线定位,通过第一限位部112和第二限位部151的配合,实现接线筒15的周向限位,第一固定部113和第二固定部152的配合,通过螺钉实现将接线筒15固定在上骨架11上;上骨架11还形成有定位凸台114,接线筒15形成有定位槽153,定位凸台114与定位槽153配合实现上骨架11与接线筒15的定位;结构简单,固定可靠。
66.进一步,接线筒15为圆环结构,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和公共导电件24均为圆弧型结构,节省不必要的材料;
67.如图2a和图2e所示,沿第一导电件21的周向,第一导电件21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导电片a、导电片g和u相导电条211,导电片a和导电片g位于第一导电件21的同一直径上;导电片a和导电片g均沿第一导电件21的径向延伸,u相导电条211沿第一导电件21的轴向延伸,导电片a、导电片g和u相导电条211均突出于接线筒15;
68.如图2b和图2e所示,沿第二导电件22的周向,第二导电件22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导电片k、导电片e和v相导电条221,导电片k和导电片e位于第二导电件22的同一直径上;导电片k和导电片e均沿第二导电件22的径向延伸,v相导电条221沿第二导电件22的轴向延伸,导电片k、导电片e和v相导电条221均突出于接线筒15;
69.如图2c和图2e所示,沿第三导电件23的周向,第三导电件23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导电片i、导电片c和w相导电条231,导电片i和导电片c位于第三导电件23的同一直径上;导电片i和导电片c均沿w相线头导电件的径向延伸,w相导电条沿w相线头导电件的轴向延伸,导电片i、导电片c和w相导电条均突出于接线筒15;
70.如图2d和图2e所示,沿公共导电件24的周向,公共导电件24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导电片b、导电片d、导电片f、导电片h、导电片j和导电片l;导电片b、导电片d、导电片f、导电片h、导电片j和导电片l均沿公共导电件24的径向延伸,且均突出于接线筒15。
71.优选地,如图2e所示,导电片a~导电片l沿接线筒15的周向交错设置。
72.进一步,如图2e和图4a所示,定子绕组14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u相绕组包括绕组u1~绕组u4,v相绕组包括绕组v1~绕组v4,w相绕组均包括绕组w1~绕组w4,且在定子铁芯13上的排列顺序为:u1、w4、w3、v4、v3、u4、u3、w2、w1、v2、v1、u2;定子铁芯13包括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的定子铁芯a~定子铁芯l,共十二个;导电片a~导电片l与定子铁芯a~定子铁芯l一一对应设置,且导电片a~导电片l均形成有刺破齿25;
73.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缠绕在对应的定子铁芯13上时,绕组u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a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a实现电连接;绕组u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l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l实现电连接;绕组u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g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g实现电连接;绕组u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f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
与导电片f实现电连接;u相导电条211外接u相电源线161;
74.绕组v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k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k实现电连接;绕组v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j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j实现电连接;绕组v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e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e实现电连接;绕组v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d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d实现电连接;v相导电条221外接v相电源线162;
75.绕组w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i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i实现电连接;将绕组w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h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h实现电连接;绕组w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c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c实现电连接;绕组w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b上并通过对应的刺破齿25与导电片b实现电连接;w相导电条231外接w相电源线163;
76.需要说明的是,导电件的数量,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和公共导电件24形成的导电片数量,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中同相绕组的数量,定子铁芯13的数量并不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77.本实施例具有明显的优势,接线筒15的一端塑封有第一导电件21、第二导电件22、第三导电件23和公共导电件24,可提前完成预加工注塑成型,提升生产定子的产能效率;定子总装顺序为:接线筒15和导电件提前完成预加工—在上骨架11和下骨架12之间套设有定子铁芯13—将接线筒15设置在上骨架11上—按照所阐述的定子绕组14的绕线方法完成绕线,即完成该定子总装;结构简单,无需分相再绕接,无需分线颜色套管,无需绝缘套管,无需打磨线皮;层次分明,布线美观,不会接错线,各个导电件空间错开分布,绝缘性能和安全性好。
78.《绕线方法》
7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的绕线方法,定子为上述所述定子;
80.绕线方法包括:
81.s1、将一根漆包线的第一部分依次缠绕在u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u相铁芯和u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u相绕组单元;
82.s2、缠绕v相绕组单元结束后,继续将该漆包线的第二部分依次缠绕在v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v相铁芯和v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v相绕组单元;
83.s3、缠绕v相绕组单元结束后,继续将该漆包线的第三部分依次缠绕在w相线头导电片的刺破齿、w相铁芯和w相线尾导电片的刺破齿上形成w相绕组单元;
84.s4、在绕线结束后,将u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u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所述u相绕组;将v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v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v相绕组;将w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则多个w相绕组单元之间并联连接形成w相绕组;
85.将u相绕组单元与v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将v相绕组单元与w相绕组单元之间的过桥线剪掉,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组成定子绕组;
86.综上所述,只需一根漆包线从开始一直绕接到结束,即可完成定子绕组的绕线,绕线过程中无断线,避免了绕组抽头较多的问题,标识清晰,优化了绕线工序,接线简单且迅速,操作方便,降低了绕线的出错率,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焊锡等复杂的工序,提高了绕线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组接头较多、操作员易接错线、绕线工序繁杂和效率低等问题;取消了过桥线,避免了不同相之间的过桥线错综复杂易引起短路的问题;层次分明、布线美观。
87.进一步,如图4a、图4b和表1所示,本实施例中,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按照如下的相位顺序连续绕线:u
→v→
w;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按照如下定子铁芯13的顺序绕线:a

l
→g→f→k→j→e→d→i→h→c→
b;
88.表1
[0089][0090]
s11包括:
[0091]
s111、将绕组u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a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a电连接,在定子铁芯a上逆时针缠绕绕组u1;
[0092]
s112、在定子铁芯l上顺时针缠绕绕组u2,将绕组u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l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l电连接;
[0093]
s113、将绕组u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g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g电连接,在定子铁芯g上顺时针缠绕绕组u3,
[0094]
s114、在定子铁芯f上逆时针缠绕绕组u4,将绕组u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f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f电连接;如此,完成u相绕组的缠绕工序。
[0095]
s2包括:
[0096]
s21、将绕组v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k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k电连接,在定子铁芯k上顺时针缠绕绕组v1;
[0097]
s22、在定子铁芯j上逆时针缠绕绕组v2,将绕组v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j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j电连接;
[0098]
s23、将绕组v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e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e电连接,在定子铁芯e上逆时针缠绕绕组v3;
[0099]
s24、在定子铁芯d上顺时针缠绕绕组v4,将绕组v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d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d电连接;如此,完成v相绕组的缠绕工序。
[0100]
s3包括:
[0101]
s31、将绕组w1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i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i电连接,在定子铁芯i上顺时针缠绕绕组w1;
[0102]
s32、在定子铁芯h上逆时针缠绕绕组w2,将绕组w2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h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h电连接;
[0103]
s33、将绕组w3的线头缠绕在导电片c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c电连接,在定子铁芯c上逆时针缠绕绕组w3;
[0104]
s34、在定子铁芯b上顺时针缠绕绕组w4,将绕组w4的线尾缠绕在导电片b上,并通过刺破齿25与导电片b电连接;如此,完成w相绕组的缠绕工序;
[0105]
s4包括:
[0106]
s41、将导电片l与导电片g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将导电片j与导电片e之间的过桥线剪掉,将导电片h与导电片c之间的过桥线剪掉;
[0107]
s42、将导电片f与导电片k之间的过桥线、导电片d与导电片i之间的过桥线剪掉;
[0108]
如此,u相绕组中的绕组u1、绕组u2和绕组u3实现并联连接,v相绕组中的绕组v1、绕组v2和绕组v3实现并联连接;w相绕组中的绕组w1、绕组w2和绕组w3实现并联连接;
[0109]
绕线方法还包括:
[0110]
s5、将u相导电条211外接u相电源线161,v相导电条221外接v相电源线162,w相导电条231外接w相电源线163;将公共导电件24接地;
[0111]
综上所述,绕线过程中无断线,标识清晰,优化了绕线工序,接线简单且迅速,提高了绕线效率;绕组抽头无需打磨即可实现电连接,电连接迅速和可靠,简化了电连接工序,解决打磨和焊锡工序繁杂,避免出现打磨不到位和虚焊等的质量隐患;解决绕组抽头与电源线直接连接易松脱的问题;取消了过桥线,避免了不同相之间的过桥线错综复杂易引起短路的问题。
[0112]
现有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工艺制作其定子的工序比较繁琐,一般为:将定子铁芯嵌套在绝缘骨架上—缠绕定子绕组—打磨漆包线的线头和线尾—分相—在各线头和线尾上套不同颜色的小套管(用于区分各抽头)—再套绝缘护套—按接线图在绝缘骨架的过线槽内走线并外接电源线和绕组线头—接线处焊锡—焊口处包胶纸及套绝缘护套—过线槽出线;此工序分相容易出错、不易区分和耗时长;漆包线的线头和线尾比较多,套不同颜色的小套管,操作麻烦,装配效率低。
[011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
[0114]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的绕线方法。
[0115]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