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电、过流、漏电、窃电多功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027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限电、过流、漏电、窃电多功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管理与用电设备保护器,特别是具有限电、过流、漏电与窃电多种功能的保护器。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用电管理与用电设备保护器,大部份只具有单项功能,如电子漏电保护器(申请号87203578)。但在用电管理上要求在用电高峰时限制企业与居民用电,在用电低谷时又要求尽量在额度范围内用电,充分利用电能,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又要求不能超过用电额度,不允许超负荷运行,更不允许有窃电行为和漏电现象,同时在用电设备发生过流现象时,要求迅速排除,切断电源,并且在排除故障后又能迅速恢复用电。在我国电力非常紧张的时期,是很需要一种保护器,既能在额定电量使用范围内自动限电,在电量降低到额定限度之下则自动恢复送电;又能在由于过压、欠压等原因而引起的过流故障时,在限定的时间内迅速断开电源,还能在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窃电时迅速切断电源,并在故障排除后自动送电;还要求能对用电高峰、低谷期间进行分段控制,达到在高峰期限制用电,在低谷期放宽用电的管理目的,便于供电部门综合平衡管理工作,这样的多功能保护器,目前国内尚未有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多种功能的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下方式完成的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漏电保护电路、限电检测电路、电平判别电路、整形驱动电路,分段控制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
漏电保护电路中有特殊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绕成两组,且极性相反,一组接火线,一组接零线,在次级线圈上并联一电容器,然后接入自动检测电路,当用电负载上发生漏电或窃电时,则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中有一个必然会有差别信号,经过感应到次级线圈,与电容器构成交流振荡信号,输送到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导通工作,经放大输送到集成电路块,经检测放大后进入整形驱动电路,经延迟时间作用,从而使继电器动作,将接入负载电路中的常闭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限电检测电路是由干簧管上绕有线圈,该线圈的圈数按照所限制的额定电流来绕,使得干簧管触头能够吸合,即应用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其触头吸合,则三极管电路导通,也是经过放大、检测、整形、延迟至驱动继电器,使得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切断负载电源。
分段控制电路是根据电网的电压来分的,由于电力不足,一般只能在220伏以下,如200伏、180伏与160伏左右,则对用户的用电功率就要加以限制,按照本地区用电量计算出每一用电户最高用电限度,选择干簧管与在其上绕制线圈的圈数,在电路中根据电源(电网电源)的电压,在220伏左右,200伏左右,180伏左右,160伏左右,分为这四个档次。调节三极管基极的偏流电阻大小,使继电器动作,触头从常闭转向常开接到干簧管电路上。那么该干簧管上的线圈就为在该档电压下的限制电流的线圈,当电流大到使干簧管吸合后,就会使限电检测电路启动,并使其电路上的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其余几个档次电压下的限电都是这样的原理。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进口集成电路元件,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灵敏度高,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并且可安装在每一用电户的电表之侧,加上密封,用户在用电过程中若超过规定用量,或出现漏电、窃电等现象,本实用新型即自动断电,待用户排除故障或拔除多用之电器的电源插头后,又自动送电,同时达到过流保护、漏电保护等多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城镇居民、农村照明安全保护,以及各大中院校、机关厂矿的集体宿舍限电与防窃电。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限电、过流、漏电与防窃电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压分段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
参照图1,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漏电保护电路(1)、稳压电源(2)、限电检测电路(3)、电平判别电路(4)、整形驱动电路(5)和分段控制电路(6)的元件。
漏电保护电路(1)由特殊变压器(B)二极管D2、电解电容C4、电容C1构成,变压器(B)作成初级为两个线圈,极性相反,并且一个线圈接电源火线,一个线圈接零线。在正常情况下,两个线圈上由于极性相反,对次级线圈没有感应电势,只要发生漏电或窃电现象,则必有一个线圈上会产生比较大的电流,这个差动电流就会在次级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该信号就会使检测、电平、整形驱动等电路动作,启动继电器,使接在负载线路上的常闭触头J打开,切断电源。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上并联一个电容C1,使信号为一振荡电流。
整个电路的直流电源由D桥式整流D1提供。C3为滤波电容,DW为稳压管起稳压作用,加上C2组合成稳压电源电路(2)。
限电检测电路(3)由三极管BG1、电阻R3、R4、电容C4、C5组成,信号经三极管BG1放大后,输入电平判别电路(4),即集成元件IC上。经检测、延迟、输出给整形驱动电路(5),由C7、二极管D3和驱动元件继电器J,与其并联的有发光二极管D4,其上串接一只电阻R1。
负载接入EF端,其一条导线上接入线圈L,该线圈L绕在干簧管上,管的两端接入检测电路的C、D端,负载的电源进线端,接上继电器J的两常闭触头。参见图2,分段控制电路(6)由二极管D5、三极管BG2、BG3,电阻R5、R6、R8和电位器R7,以及继电器J1,电解电容器C8、C11、干簧管组成。
当电源电压在220伏左右时,调节电位R7,使三极管BG2导通,并使三极管BG3导通,且使J1线圈得电吸合,触头J1闭合到干簧管电路,这是用电地区正常电压下的限电控制电路。
当电源电压在200伏左右时,即当地电网由于用电紧张,电网电压过低,要限制用电量按上述同样的结构,由D6、J2、BG4、BG5、R9、R10、R11、R12、C9和干簧管构成,且干簧管上绕一组线圈,该线圈接入负载电路,干簧管两端接入图1中的C、D两端。
电源电压在180伏,160伏左右两个电压档次,也按上述结构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参数如下C10.01μf,C20.47/400V,C3220μf/16VC4100μf/16V,C50.01μf,C610μf/16V,C70.01μfC8、C9、C10、C11220μf/16VR1=1.2K R2=680~750K R3=100K~150K R4=680K~750K,R9=R13=R5=680K,R10=R14=R6=150K,R15=R11=R7=4.7K,R16=R12=R8=4.7K,D1、D2、D3、D5、D6、D7为1N4004,桥式整流D1为4只1N4004,DW为2CW,BG1是S9013,BG2是9013,BG3是9012,IC是T555型,继电器J为JQ×-4/12V BG4=BG6=BG2,BG3=BG5=BG7,J1=J2=J3=JZC-6T以上元件组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整体安装在塑料外壳内。
权利要求1.一种限电、过流、漏电、窃电多功能保护器,由一塑料外壳其内印刷底板上安装有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由漏电保护电路(1)、稳压电源(2)、限电检测电路(3)、电平判别电路(4)、整形驱动电路(5)、分段控制电路(6)组成,漏电保护电路(1)由特殊变压器和二极管D2、电解电容C4、电容C1构成,稳压电源(2)由桥式整流器、电解电容器C3和稳压管DW构成,限电检测电路(3)由干簧管、电阻R4、三极管BG1和电阻R3与电容C5构成,电平判别电路(4)由集成元件IC、电阻R2和电容C6、C7构成,整形驱动电路(5)由二极管、继电器J构成,分段控制电路(6)由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干簧管、线圈、电解电容器和若干电阻按一定组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特殊变压器的2个初级线圈极性相反,次级线圈上并联有电容C1,干簧管上绕有线圈,其一端与继电器常闭触头电连接,一端与负载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分段控制电路(6)上一个阶段电压为一个支路,由一个干簧管,一个线圈和一个继电器与控制电路组成,线圈绕在干簧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特殊变压器的2个初级线圈,一个接火线,一个接零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管理与用电设备保护仪器,特别是具有限电、过流、漏电与窃电多种功能的保护器。由漏电保护电路、限电检测电路、电平判别电路、整形驱动电路稳压电源和分段控制电路构成,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用电部门可以将其安装在电表旁边,加以密封,发生过流、漏电、窃电时,会自动断开电源,当排除故障时又能自动供电,同时还可分段控制用电,适用于城镇居民、农村照明,各大中院校、机关厂矿集体宿舍限电与防窃电。
文档编号H02H3/26GK2057038SQ8921722
公开日1990年5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5日
发明者杜吉林 申请人:浙江省平阳县敖江电子技术中心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