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及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19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置处,且该灌浆孔110具有自密封性。将灌浆孔110设置在中心位置,可使浆料在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均匀流动成型。另外,灌浆孔110具有自密封性,需要一段灌浆压力才能灌注,不会使海水进入,影响混凝土灌浆成型过程。
[0047]此外,还在混凝土密封膜袋100顶部并排设置有多个海缆固定扣120。并将海缆固定扣120设置为环形扣状,且该海缆固定扣120采用高强度尼龙带制作。将海缆固定扣120设置为环形扣状,可将海缆200穿设在环形海缆固定扣120中心,能在两个方向上对海缆200进行约束,使海缆200固定可靠。
[0048]通过将混凝土密封膜袋100设置在悬空段海缆210下方,并在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侧面设置灌浆孔110,可通过该灌浆孔110往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灌设混凝土浆料,将悬空段海缆210支撑起来,即可使得悬空段海缆210不再悬空。另外,通过在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上设置海缆固定扣120,可将海缆200固定于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上。从而实现对悬空段海缆210的支撑和固定,避免海缆200悬空而发生摆动。
[0049]此外,如图7所示,为解决海缆悬空无防护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Ι/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S100、根据海缆200悬空情况,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大小、
层数及安装位置;
[0051]S200、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信息,在海缆200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100;
[0052]S30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210的固定和支撑。
[0053]进一步地,对于新建海上风电场工程,进行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Ι/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4]S100’、根据海缆200悬空情况,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大小、
层数及安装位置,具体又包括如下步骤:
[0055]S110’、收集场址资料、基础结构资料及海缆铺设图纸资料,通过对沉降预分析、后期冲刷预分析以及压载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大小;
[0056]S120’、通过预估后期二次冲刷的可能性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的海流大小,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层数。通常混凝土密封膜袋100层数设置两层,第一层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为主要作为对悬空段海缆210的固定以及支撑使用,第二层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作为备用,后期可能存在二次冲刷等原因造成海缆二次悬空问题,就可以向备用混凝土密封袋100中灌浆解决海缆二次悬空问题;
[0057]S130’、通过冲刷坑模拟分析,确定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安装位置。该安装位置距离基础粧基10外侧η倍粧基半径(η根据具体工程,通过冲刷坑30模拟分析确定);
[0058]S200’、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安装位置,在海缆200铺设前在海缆200底部安置需要大小的单层或多层混凝土密封膜袋100 ;
[0059]S30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210的固定和支撑,具体又包括如下步骤:
[0060]S310’、在悬空段海缆210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100后,通过水上灌浆管接入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灌浆孔11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灌注入预定量的混凝土浆料;
[0061]S320’、拆除灌浆管,安装封堵塞密封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灌浆孔110,并将悬空段海缆固定于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上设置的海缆固定扣120上,完成对悬空段海缆210的固定及支撑。
[0062]在上述过程中,还需注意对海缆200的弯曲半径进行限制,确保海缆200实际弯曲半径大于其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避免对海缆造成损坏。
[0063]此外,对于已建海上风电场工程,进行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Ι/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64]SlOO "、收集场址资料、基础结构资料、海缆铺设图纸资料以及目前的冲刷情况,通过对沉降预分析、后期冲刷预分析以及压载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大小。因为已经出现了冲刷坑30,所以不需要再确认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安装位置;
[0065]S200丨丨、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100的大小,将混凝土密封膜袋100水下设置于悬空段海缆210底部,并将悬空段海缆210固定于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上,该混凝土密封膜袋100设置于冲刷坑30中心位置处;
[0066]S300丨丨、向混凝土密封膜袋100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210的固定和支撑,具体步骤与S300’基本相同。
[0067]本发明提出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基础Ι/J型管的保护方法及结构,可以实现悬空段海缆的保护和受力传递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段海缆悬空无防护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深埋法施工不便以及二次掏刷问题,沙袋压载固定不牢固以及二次掏刷问题,以及柔性保护管方案价格昂贵问题。另外,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海底电缆与J形管喇叭口边缘磨损问题以及后续二次冲刷再修复问题,使海缆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确保了海上风电场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006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根据海缆悬空情况,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层数及安装位置; S200、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信息,在海缆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 S30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的固定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300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0、在悬空段海缆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后,通过水上灌浆管接入混凝土密封膜袋的灌浆孔,向混凝土密封膜袋中灌注入预定量的混凝土浆料; S320、拆除灌浆管,安装封堵塞密封混凝土密封膜袋的灌浆孔,完成对悬空段海缆的固定及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新建海上风电场工程,其中步骤SlOO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0、收集场址资料、基础结构资料及海缆铺设图纸资料,通过对沉降预分析、后期冲刷预分析以及压载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 S120、通过预估后期二次冲刷的可能性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的海流大小,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层数; S130、通过冲刷坑模拟分析,确定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安装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200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安装位置,在海缆铺设前在海缆底部安置需要大小的单层或多层混凝土密封膜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已建海上风电场工程,其中步骤SlOO还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场址资料、基础结构资料、海缆铺设图纸资料以及目前的冲刷情况,通过对沉降预分析、后期冲刷预分析以及压载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200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将混凝土密封膜袋水下设置于悬空段海缆底部,并将悬空段海缆固定于混凝土密封膜袋上,该混凝土密封膜袋设置于冲刷坑中心位置处。7.—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悬空段海缆下方的混凝土密封膜袋,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中灌注混凝土 ; 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侧面的灌浆孔,以及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顶部的海缆固定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设置为单层或多层,且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采用致密耐磨有弹性的材质制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密封膜袋侧面中心位置处,且所述灌浆孔具有自密封性。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I/J型管后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固定扣设置为环形扣状,且所述海缆固定扣采用高强度尼龙带制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海缆出基础I/J型管的保护方法及结构,该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根据海缆悬空情况,分析确定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大小、层数及安装位置;S200、根据确定的需要设置的混凝土密封膜袋的信息,在海缆底部设置混凝土密封膜袋;S300、向混凝土密封膜袋中灌浆,实现对悬空段海缆的固定和支撑。解决了海缆悬空无防护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深埋法施工不便以及二次掏刷问题,沙袋压载固定不牢固以及二次掏刷问题,柔性保护管方案价格昂贵问题。
【IPC分类】H02G9/02
【公开号】CN104934920
【申请号】CN201510319365
【发明人】刘晋超, 张力, 毕明君, 杨敏冬, 元国凯, 何小华, 马兆荣, 李聪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