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02263阅读:来源:国知局
~4A涉及的蓄电装置的蓄电组件,蓄电容量高,内部电阻低。由于内 部电阻低,因此,充放电的高速化是可能的。
[0092] (实施例1~7及比较例1~2)
[0093] 接着,在所述第一发电组件或第二发电组件上并列地连接试样IA~4A的蓄电组 件,制作表3所示的实施例1~7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予以说明,在发电组件和蓄电 组件之间设置了用于从蓄电组件向发电组件的防逆流的二极管。
[0094] 予以说明,在比较例1~2中,准备没有设置蓄电组件的发电系统。比较例1仅设 为第一发电组件,比较例2仅设为第二发电组件。
[0095]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研究了输出电力的偏离。就输出 电力的偏离而言,照射60分钟太阳光,求出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平均值(W)。另 外,就偏离而言,相对于平均值,用%表示最大的偏移(最大的变动值)。另外,也求出缩小 率(%)。缩小率(%)设为单位时间60分钟,作为60分钟时的缩小率(%) = [(第一发 电组件(或第二发电组件)的最大输出变动幅度-实施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最大 输出变动幅度)/实施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最大输出变动幅度]X 100而求出。将 其结果同时示于表3。
[0096] [表 3]
[0097]
[0098] 由上述表3所示的结果判明:实施例1~7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可降低输出 电力的偏离。另外,图3表不比较例1的输出电力坐标图,另一方面,图4表不实施例4的 输出电力坐标图。如图4所示,得知:实施例4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不拘泥于使用相同的发 电组件而实现了输出电力的稳定化。
[0099] 特别判明:通过使用蓄电容量大的蓄电组件,可以降低偏离。另外,为了使蓄电容 量变大,串联连接有多个蓄电组件的方法也是有效的。另外,通过使蓄电容量(J)增大至 300(秒)XA(W)以上、进而350(秒)XA(W)以上,可以抑制光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偏离。 这是因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容器型蓄电装置可以与充放电的高速化相对应。
[0100] 与此相对,如比较例1及比较例2那样,不采用与蓄电组件的单元结构时,输出电 力的偏离大。
[0101]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可以设为耐于日照量的变化的光发 电系统。另外,可以将进行了稳定化之后的输出电力供给于功率调节,因此,可以减少功率 调节的负担。
[0102] (风力发电组件)
[0103] 作为第三发电组件,准备输出电力400W的风力发电设备。另外,作为第四发电组 件,准备输出电力600W的风力发电设备。
[0104] (蓄电组件)
[0105] 准备上述的试样IA~4A。
[0106] (蓄电池组件)
[0107] 以第三发电组件用来准备蓄电容量400Wh的铅蓄电池,另一方面,以第四发电组 件用来准备蓄电容量600Wh的铅蓄电池。
[0108] (实施例8~11及比较例3~4)
[0109] 接着,在所述第三发电组件或第四发电组件上并列地连接试样IA~4A的蓄电组 件,制作表4所示的实施例8~11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予以说明,在发电组件和蓄 电组件之间设置用于从蓄电组件向发电组件的防逆流的二极管。
[0110] 予以说明,就比较例3~4而言,准备不设置蓄电组件的发电系统。比较例3仅设 为第三发电组件,比较例4仅设为第四发电组件。
[0111] 另外,在实施例及比较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上分别连接蓄电池组件。
[0112] 关于实施例及比较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研究了输出电力的偏离。就输出 电力的偏离而言,进行60分钟风力发电,求出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平均值(W)。 另外,就偏离而言,相对于平均值,用%表示最大的偏移(最大的变动值)。
[0113] 另外,也求出缩小率(%)。缩小率(%)设为单位时间60分钟,作为60分钟时的 缩小率(%) = [(第三发电组件(或第四发电组件)的最大输出变动幅度-实施例涉及的 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最大输出变动幅度)/实施例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最大输出变 动幅度]X 100求出。将其结果同时示于下述表4。
[0114] [表 4]
[0115]
[0116]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可以设为耐于风量变化的自然能 量发电系统。另外,可以将进行了稳定化之后的输出电力供给于功率调节,因此,可以降低 功率调节的负担。
[0117] 接着,在实施例8~11及比较例3~4中分别连接蓄电池系统。进行3小时的风 力发电,确认该期间进行了几次来自蓄电池系统的放电。将其结果示于表5。
[0118] [表 5]
[0119]
υ?Ν 丄丄乙乙乙λ J 一 丄厶/丄厶
[012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也可以减少来自蓄电池系 统的放电次数。其结果,蓄电池系统的使用次数减少,因此,作为自然能量发电系统整体长 期维持可靠性也是可能的。
[0121]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提示,没有打算限 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 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 或要点中,同时,包含在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范围中。另外,上述的各实施 方式可以相互地组合而实施。
[0122] 符号说明
[0123] 1 ···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光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
[0124] 2 ···发电组件
[0125] 3· · ·蓄电组件
[0126] 4 · · ·二极管
[0127] 5 · · ·功率调节
[0128] 6 · · ·负荷
[0129] 10 ···电容器型蓄电装置
[0130] 11 ···电极层(负极侧电极层)
[0131] 12 · · ·负极层
[0132] 13 · · ·隔膜层
[0133] 14 · · ·正极层
[0134] 15 ···电极层(正极侧电极层)
【主权项】
1. 具有蓄电功能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具备:具有至少1个将自然能量变换为电力 的发电部的发电组件、和具有至少1个将由所述发电部变换的电力的一部分蓄电的蓄电装 置的蓄电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组件和所述蓄电组件并列地连接,对来自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出电力施加来自 蓄电组件的输出电力,由此作为光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稳定化是可能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谓稳定化,是将发电组件的输出 的平均值设为A(W)时,能使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输出在A±0.25A(W)的范围。3. 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发电组 件的输出的平均值A(W),在偏离至最小输出0. 7A以下或最大输出I. 3A以上时,作为自然能 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稳定化也是可能的。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发电组 件的输出的平均值设为A(W)时,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容量(J)为300(秒)XA(W)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蓄电装置具备 作为多孔质电极层的氧化钨粉末。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氧化钨粉末为具有六方晶 结晶结构的三氧化钨粉末。7. 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电 极层的膜厚为I ym以上、空隙率为20~80体积%。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能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能量为太 阳光、风力的任一种以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具有蓄电功能的自然能量光发电系统,其具备:具有至少1个将自然能量变换为电力的发电部的发电组件、和具有至少1个将由所述发电部变换的电力的一部分蓄电的蓄电装置的蓄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和所述蓄电组件并列地连接,对来自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出电力施加来自蓄电组件的输出电力,由此作为自然能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力的稳定化是可能的。根据上述构成,能使利用自然能量的发电组件的输出稳定化。
【IPC分类】H02S40/38, H01M4/48, H01M4/13, H02J7/35
【公开号】CN105122582
【申请号】CN201480022592
【发明人】大图秀行, 中村美保, 佐佐木亮人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高新材料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8日
【公告号】WO2014175173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