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212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阻止树脂壳体26与外圈28间的相对旋转。
[0037]平坦部37的平坦的内周面39是由连接树脂壳体26的内周面上的两点的线而形成的弦形状,易于形成。
[0038]平坦部37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于三个部位,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阻止树脂壳体26与外圈28间的相对旋转。
[0039]树脂壳体26在平坦部37设有向径向突出并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中形成的卡合凹部40相卡合的肋部35,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更为可靠地阻止树脂壳体26相对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旋转。
[0040]肋部35由于在周向上隔着狭缝36彼此相对而形成为一对,因此,能够避免在高温熔融的树脂材料冷却、固化时产生的所谓的收缩现象,从而能够力图实现壳体主体的壁厚a的均匀化。
[0041]由于肋部35与卡合凹部40的内壁面相分离,仅在需要时树脂壳体26发生了移动的情况下与卡合凹部40的径向内表面相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树脂壳体26的旋转。
[0042]实施方式2.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所组装的树脂壳体26A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中,去除了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肋部35。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043]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肋部35,但凸部33始终对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内周面进行按压,树脂壳体26A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形成为一体,树脂壳体26A相对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以轴5为中心的旋转得以阻止。
单独由该凸部33来实施的树脂壳体26相对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旋转阻止能够通过对凸部33的轴线方向、周向及径向厚度等进行调整来实现。
[004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与实施方式1的树脂壳体26相比较由于没有肋部35,因此其成形模具相应地变得简单,并且使用材料相应减少,制造成本相应降低。
此外,由于没有肋部35,因此,在将树脂壳体26插入到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时不需要进行树脂壳体26相对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在周向上的定位,从而不需要花费时间就能够将树脂壳体26简单地安装到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
[0045]实施方式3.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所组装的树脂壳体26B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中,凸部33A由多个突起部47构成,该多个突起部47间断地沿轴线方向延伸并排列成一列。
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046]实施方式1的凸部33形成为沿轴线方向连续地延伸,而本实施方式中,凸部33A由多个突起部47形成,与实施方式1的凸部33相比,虽然轴线方向上的实际长度变短,但对应该不足部分相应地使周向上的长度增长,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相同的效果。
[0047]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树脂壳体26、26A、26B中,凹部34的宽度尺寸为凸部33、33A的宽度尺寸的两倍以上,但并不一定要为两倍以上,只要是允许凸部33、33A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并且能够利用移位所产生的弹性力使树脂壳体26、26A、26B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形成为一体的宽度尺寸即可。
凸部33、33A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不一定要延伸至树脂壳体26、26A、26B的整个区域。 凸部33、33A的个数、肋部35的根数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数量。
此外,肋部35不一定要设置于平坦部37,也无需设置为隔着狭缝36彼此相对,并且也无需形成为延伸至树脂壳体26、26A、26B的轴线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只要是轴长较短、不连续的构件即可。
[004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作为旋转电机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内容仅是一个示例,可以是搭载于车辆用以外的交流发电机,也可以是电动机。
作为通过热膨胀来补足轴承收纳部与轴承的外圈间的间隙的间隙增补构件,以仅在轴5的单侧设置树脂壳体26、26A、26B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轴的两侧均使用间隙增补构件的示例。
标号说明
[0049]1驱动侧托架、2反驱动侧托架、3树脂盖板、4带轮、5轴、6转子、7驱动侧风扇、8反驱动侧风扇、9定子、10紧固螺栓、11集电环、12电刷、13整流装置、14电压调整器、15转子线圈、16,17爪状磁极、18定子铁心、19定子线圈、20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1驱动侧轴承、22保持器、23螺钉、24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5反驱动侧轴承、26,26A,26B树脂壳体(间隙增补构件)、27内圈、28外圈、29滚珠、31卡止部、33,33A凸部、34凹部、35肋部、36狭缝、37平坦部、38外周面、39内周面、40卡合凹部、41卡合部、42阶梯部、43缺口部、45,45A,46,46A角部、47突起部、a,c壁厚、b,d尺寸、e,f,g间隙。
【主权项】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轴;固定于该轴的转子;轴承,该轴承在该转子的两侧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且对转子进行旋转支承;以及托架,该托架具有经由间隙增补构件压入该轴承的轴承收纳部,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是其径向壁厚比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壁面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内周壁面间的间隙要小的圆筒形状,具有:凸部,该凸部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内周壁面相压接;以及凹部,该凹部以与该凸部相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且允许所述凸部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利用因所述凸部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来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成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形成为连续地延伸至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整个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由间断地排列成一列的多个突起部构成。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是所述凸部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的两倍以上。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轴承插入到安装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时,所述凹部与所述外圈相分离。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中,至少在一个部位形成有内周面平坦且对所述外圈进行按压的平坦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部的内周面是由连接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上的两点的线所形成的弦形状。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部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10.如权利要求7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在所述平坦部设置有向径向突出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所形成的卡合凹部相卡合的肋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形成有一对,且沿周向隔着狭缝彼此相对。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与所述卡合凹部的内壁面相分离。13.如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凸部的根部的角部以及所述凹部的底面部的角部中的至少一方实施了曲面状的倒角。14.如权利要求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为树脂壳体。15.如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机为车辆用交流发电机。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是对固定于所述轴的端部且由发动机驱动的带轮的相反侧的轴进行旋转支承的反驱动侧轴承。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树脂壳体(26)具有:形成为在其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且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内周壁面相压接的凸部(33)、以及以与该凸部(33)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内周面的凹部(34),凹部(34)允许凸部(33)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于是,利用因凸部(33)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树脂壳体(26)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成为一体。
【IPC分类】H02K5/16
【公开号】CN105379074
【申请号】CN201380078090
【发明人】田中和德, 长谷川和哉, 清水慎太郎, 大桥笃志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3年7月5日
【公告号】EP3018800A1, US20160056680, WO2015001660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