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128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等旋转电机,涉及对转子进行旋转支承的轴承由托架的轴承收纳部来进行收纳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具备托架和间隙增补构件的旋转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中,托架中一体形成有对滚子轴承进行收纳的轴承收纳部,间隙增补构件设置在滚子轴承的外圈与轴承收纳部之间,且由与托架相比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构成。
[0003]该旋转电机中,在间隙增补构件中形成容易进行弹性变形的缺口部,并且在外周形成突起部,通过将该突起部与轴承收纳部的内周面所形成的凹部相卡合,从而阻止间隙增补构件相对于轴承收纳部发生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58647号公报(段落002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在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中,为了对间隙增补构件进行收纳,并阻止间隙增补构件相对于轴承收纳部的旋转,必须要在间隙增补构件中形成缺口部和突起部,从而间隙增补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还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将间隙增补构件安装到轴承收纳部时,必须要使突起部卡合于轴承收纳部的内周面所形成的凹部,从而需要花时间进行定位。
此外,也存在下述问题,即:因将间隙增补构件的突起部卡合于轴承收纳部的凹部而相应产生的突起部在内侧方向的变形、移位会给隔着间隙增补构件收纳于轴承收纳部的轴承外圈带来不利的影响。
[0006]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具有间隙增补构件,该间隙增补构件结构简单,且无需花费时间就能简单地组装到轴承收纳部,并能抑制给轴承外圈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电机包括:轴;固定于该轴的转子;轴承,该轴承在该转子的两侧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轴,且对转子进行旋转支承;以及托架,该托架具有经由间隙增补构件压入该轴承的轴承收纳部,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是其径向壁厚比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周壁面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内周壁面间的间隙要小的圆筒形状,具有:凸部,该凸部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内周壁面相压接;以及凹部,该凹部以与该凸部相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的内周面,且允许所述凸部在径内侧方向上的移位, 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利用因所述凸部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来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成为一体。
发明效果
[0008]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电机,间隙增补构件具有在其外周面沿轴线方向延伸形成且与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所述内周壁面相压接的凸部、以及以与该凸部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其内周面并允许所述凸部在径内侧方向的移位的凹部,所述间隙增补构件利用因所述凸部的移位而产生的弹性力而与所述轴承收纳部成为一体。
因此,间隙增补构件结构简单,且无需花费时间就能够简单地组装于轴承收纳部,并且对轴承外圈的不利影响也得到抑制。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表不图1的树脂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树脂壳体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时的局部主视图。
图6是图2的树脂壳体的变形例,是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图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时的局部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所组装的树脂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中所组装的树脂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构件、部位标注相同标号来进行说明。
[0011]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树脂壳体26的立体图。
作为旋转电机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包括:外壳,该外壳由分别呈大致碗状的铝制驱动侧托架1及反驱动侧托架2构成;树脂盖板3,该树脂盖板3覆盖反驱动侧托架2的一部分;轴5,该轴5设置在外壳的中心轴线上,其一端固定有带轮4 ;转子6,该转子6贯穿有上述轴5且配置于外壳内;驱动侧风扇7及反驱动侧风扇8,该驱动侧风扇7及反驱动侧风扇8分别安装于上述转子6的驱动侧托架1侧的侧面及反驱动侧托架2侧的侧面;以及以包围转子6的方式固定于外壳的定子9。
该定子9由驱动侧托架1及反驱动侧托架2通过从两侧紧固螺栓10的紧固力来进行紧固和夹持。
[0012]车辆用交流发电机还包括:集电环11,该集电环11安装在反驱动侧托架2与树脂盖板3之间的轴5的表面,用于向转子6提供电流;一对电刷12,该一对电刷12在上述集电环11的表面滑动;整流装置13,该整流装置13与定子9电连接,将由定子9产生的交流电流整流成直流电流;以及电压调整器14,该电压调整器14对由定子9产生的交流电压进行调整。
[0013]转子6是伦德尔(Lundell)型转子,具备:转子线圈15,该转子线圈15中流过励磁电流从而产生磁通;以及一对爪状磁极16、17,该一对爪状磁极16、17覆盖该转子线圈15而设置,因上述磁通而形成磁极,且彼此相对。
定子9具备:圆筒形状的定子铁心18 ;以及定子线圈19,该定子线圈19由导线卷绕于上述定子铁心18的槽(未图示)而得到,伴随着转子6的旋转,因来自转子线圈15的磁通的变化而感应出交流电。
定子线圈19由两组三相交流绕组构成,每组由三个绕组部(未图示)连接成Y型而得到。
[0014]驱动侧托架1的中央部形成有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0。将轴5支承为可自由旋转的驱动侧轴承21被压入从而收纳于该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0。利用保持器22来阻止该驱动侧轴承21在轴线内侧方向的动作,该保持器22覆盖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0的开口部,并通过螺钉23固定于驱动侧托架1。
[0015]反驱动侧托架2的中央部形成有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将轴5支承为可自由旋转的反驱动侧轴承25隔着作为间隙增补构件的圆筒状的树脂壳体26安装于该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
反驱动侧轴承25由固定于轴5的内圈27、外圈28、以及安装在该外圈28与内圈27之间的滚珠29构成。
该树脂壳体26通过热膨胀来补足由于驱动时的发热导致的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及反驱动侧轴承25的外圈28各自的热膨胀差而产生的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与反驱动侧轴承25的外圈28之间的间隙。
[0016]图2是表示图1的树脂壳体26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安装于图1的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树脂壳体26的局部正面剖视图。
作为间隙增补构件的树脂壳体26呈现为覆盖反驱动侧轴承25的外圈28轴线方向上全长的圆筒状,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树脂构成。
[0017]该树脂壳体26是圆筒形状,其径向壁厚a小于反驱动侧轴承25的外圈28的外周壁面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内周壁面间的间隙。
该树脂壳体26中,在外周面,形成有连续延伸至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且与反驱动侧轴承收纳部24的内周壁面压接的凸部33,在与该凸部33相对的内周面,形成有周向的宽度尺寸比凸部33的周向的宽度尺寸大两倍以上的凹部34。凸部33在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在三个部位。
此外,在该树脂壳体26中,在与转子6相反一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向径内侧方向突出的卡止部31,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延伸至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而成的一对肋部35。
[0018]相对的各肋部35在树脂壳体26的外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于三个部位。
在相对的各肋部35之间,如图3所示那样形成有狭缝36。各肋部35周向上的宽度与狭缝36的宽度均为大致相同的尺寸b。
利用该狭缝36来避免高温熔融的树脂材料在冷却、固化时产生的所谓的收缩现象(shrinkage phenomenon),具有使树脂壳体26的壁厚a均勾且稳定的功能。
[0019]在各肋部35之间以及其周边的树脂壳体26形成有平坦部37。该平坦部37的外周面38与内周面39之间的壁厚c与树脂壳体26的壁厚a相同。
该平坦部37的内周面39呈现为用线连接树脂壳体26的内周面上的两点而得到弦形状,并设定为在常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