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303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电路,具体是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准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变压器是大多数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变压因为体积大、笨重等缺点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电子式变压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节电效果显著等优点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现有电子变压器的二次线圈没有保护装置,对于电路中产生的尖峰脉冲和过电流无法及时释放,很容易导致电子变压器的线圈和内部器件因过流而烧毁,从而阻碍了电子变压器的使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准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开关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l、电容C2和二极管Dl?D4,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VT1、电容C5和电容C7,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9和电感L4 ;
[0006]所述电容Cl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电容C2、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电感LI,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阻R1、电容C3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保险丝M和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7、电容C4、电容C7和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电阻R2和保险丝M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电位器RPl的固定端和电位器RPl的滑动端,电位器RPl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8、二极管DlO的负极、二极管D12的负极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双向晶闸管Q的阳极和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9、电感L3、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ll的正极和二极管D1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感L2、电感L4和二极管D8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双向晶闸管Q的阴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lO的正极、二极管Dll的负极和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二极管D12的正极、二极管D13的负极和变压器W的初级端,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W的初级端的另一端,变压器W的次级线圈输出OUT。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保险丝M为800mA快熔型热熔丝。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5为压敏电阻。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设置了过流保护电路,当输出级短路或过载时,能够快速的切断变压器电路,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电路可以有效的对变压器的反向峰值电压进行泄流作用,避免了因尖峰脉冲而引起电子变压器的毁损,使用本电路制成的电子变压器不仅结构简单、控制精准,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电子变压器的过流、过载和短路引起的故障损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开关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l、电容C2和二极管Dl?D4,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VTl、电容C5和电容C7,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9和电感L4 ;
[0013]所述电容Cl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电容C2、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电感LI,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阻R1、电容C3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保险丝M和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7、电容C4、电容C7和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电阻R2和保险丝M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电位器RPl的固定端和电位器RPl的滑动端,电位器RPl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电容C8、二极管DlO的负极、二极管D12的负极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正极、双向晶闸管Q的阳极和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三极管VTl的基极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9、电感L3、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ll的正极和二极管D13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感L2、电感L4和二极管D8的正极,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和三极管VT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