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11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具体是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开关电源中的过压保护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采用稳压二极管与电阻串联,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采用串联型电阻作为过压保护的手段,这两种保护方式都非常粗糙,特别是在保护工作点附近工作时,过压保护不稳定,造成开关电源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范围宽且采用慢启动方式启动的过压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取样电路、控制驱动电路、PWM控制芯片U2和反馈光藕U3,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基准源芯片Ul,取样电路采用基准源芯片Ul内部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Dl ;所述电阻Rl和电阻R2串联在DC电源正极与DC电源负极之间,基准源芯片Ul的控制极同时连接电阻Rl和电阻R2,基准源芯片Ul的A极、电阻R5和三极管Q2发射极同时连接DC电源负极并接地,基准源芯片Ul的K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l基极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源VCC还与电阻R4、电容C2以及PWM控制芯片U2的Vcc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发射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l负极,二极管Dl正极同时连接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端和反馈光藕U3的I脚,二极管Dl用于瞬间关断PWM控制芯片U2反馈输入端的控制输出。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准源芯片Ul采用TL431基准源芯片。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样电路还包括并联在电阻R2两端起到抗干扰滤波作用的电容Cl。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正极连接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负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二极管D2用于瞬间拉低释放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的电容C3储存的电荷,当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后正常工作时,必须重新充满电容C3的电荷,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才能启动工作,使过压保护电路起到慢启动的作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I)取样电路采用基准源芯片Ul内部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其精度高、稳定性好,受环境温度影响小;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的电容Cl起到抗干扰滤波作用,能消除干扰信号对取样电路的影响。
[0011](2)控制驱动电路采用了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分别拉低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输入端和启动端,进行同时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二极管D2后,使得整机在保护工作时,能稳定可靠的工作。二极管Dl用于瞬间关断PWM控制芯片U2反馈输入端的控制输出;二极管D2用于瞬间拉低释放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的电容C3储存的电荷,使得电路保护后正常工作时,必须重新将电容C3的电荷充满,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才能启动工作,使整个电路起到慢启动的作用;因此当输入直流电压在保护点附近工作时,均可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且可靠和稳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取样电路、控制驱动电路、PWM控制芯片U2和反馈光藕U3,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基准源芯片U1,取样电路采用基准源芯片Ul内部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其精度高、稳定性好,受环境温度影响小,所述基准源芯片Ul采用TL431基准源芯片;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Dl ;所述电阻Rl和电阻R2串联在DC电源正极与DC电源负极之间,基准源芯片Ul的控制极同时连接电阻Rl和电阻R2,基准源芯片Ul的A极、电阻R5和三极管Q2发射极同时连接DC电源负极并接地,基准源芯片Ul的K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l基极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源VCC还与电阻R4、电容C2以及PWM控制芯片U2的Vcc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发射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l负极,二极管Dl正极同时连接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端和反馈光藕U3的I脚,二极管Dl用于瞬间关断PWM控制芯片U2反馈输入端的控制输出。
[00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取样电路还包括并联在电阻R2两端起到抗干扰滤波作用的电容Cl,增加了电容Cl能消除干扰信号对取样电路的影响。
[00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正极连接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负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二极管D2用于瞬间拉低释放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的电容C3储存的电荷,当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后正常工作时,必须重新充满电容C3的电荷,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才能启动工作,使过压保护电路起到慢启动的作用。因此当DC电源输入的直流电压在保护点附近工作时,均可以起到过压保护作用,且可靠和稳定效果好。所述控制驱动电路采用了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分别拉低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输入端和启动端,进行同时保护;与现有技术相t匕,增加了二极管D2后,使得整机在保护工作时,能稳定可靠的工作。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DC电源输入的直流电压经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l分压后,得到一个固定取样电压,然后同基准源芯片Ul内部电压进行比较;当取样电压小于内部电压时,基准源芯片Ul输出为高电平信号;当取样电压大于内部电压时,基准源芯片Ul输出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l导通,驱动三极管Q2导通,此时三极管Q2输出为低电平,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分别拉低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输入端和启动端,从而关闭输出控制信号,起到过电压关断作用。
[0018]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电路、控制驱动电路、PWM控制芯片U2和反馈光藕U3,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基准源芯片U1,取样电路采用基准源芯片Ul内部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二极管Dl ;所述电阻Rl和电阻R2串联在DC电源正极与DC电源负极之间,基准源芯片Ul的控制极同时连接电阻Rl和电阻R2,基准源芯片Ul的A极、电阻R5和三极管Q2发射极同时连接DC电源负极并接地,基准源芯片Ul的K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l基极和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源VCC还与电阻R4、电容C2以及PWM控制芯片U2的Vcc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发射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l负极,二极管Dl正极同时连接PWM控制芯片U2的反馈端和反馈光藕U3的I脚,二极管Dl用于瞬间关断PWM控制芯片U2反馈输入端的控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源芯片Ul采用TL431基准源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电路还包括并联在电阻R2两端起到抗干扰滤波作用的电容Cl。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正极连接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负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二极管D2用于瞬间拉低释放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的电容C3储存的电荷,当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后正常工作时,必须重新充满电容C3的电荷,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才能启动工作,使过压保护电路起到慢启动的作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取样电路、控制驱动电路、PWM控制芯片U2和反馈光藕U3,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基准源芯片U1,控制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取样电路采用基准源芯片U1内部电压作为参考比较电压,其精度高、稳定性好,受环境温度影响小;电容C1起到抗干扰滤波作用,能消除干扰信号对取样电路的影响;二极管D1用于瞬间关断PWM控制芯片U2反馈输入端的控制输出;二极管D2用于瞬间拉低释放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的电容C3储存的电荷,使得电路保护后正常工作时,必须重新将电容C3的电荷充满,PWM控制芯片U2启动端才能启动工作,使整个电路起到慢启动的作用。
【IPC分类】H02H7-10, H02H3-20
【公开号】CN204349418
【申请号】CN201520057931
【发明人】李平昌, 李明
【申请人】合肥吉源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