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210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多电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控制,特别是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多电机协调运动控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控制精度与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保证多个电机之间按某种比例关系同步协调运转,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早期的多电机控制方法为分散控制,系统采用多个中央处理器来完成被控对象的控制任务,也就是说,通过采用变频技术(PWM),以一个变频器对一个电机实施一对一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为每一个电机组配备一套控制系统,不仅投资大管理控制人员多,而且控制系统也耗电。因此,亟需对多电机控制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
[0004]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AT89C51、分压电阻RlO、分压电阻Rl1、轻触开关SW、上拉电阻R1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n、和限流电阻R13 ;所述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串联在单片机AT89C51的第2脚和地之间,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的连接点接单片机AT89C51的第3脚,单片机AT89C51的第4脚接地,其第8脚接供电单元的正极,其第5脚通过轻触开关SW接地,上拉电阻R12连接在供电单元正极和单片机AT89C51的第5脚之间,单片机AT89C51的第6脚通过限流电阻R13分别连接三极管Ql、Q2、Q3、Qn的基极,三极管Ql、Q2、Q3、Qn的发射极分别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一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l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三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三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n的集电极接第η直流电机的负极,第η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n接供电单元的正极。
[0005]可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元件D1、电容Cl、电容C2以及电容C7 ;其中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一端,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负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l连接在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与交流输入端负极AC-之间;电容C7连接在整流元件Dl输出端正极V+与输出端负极V-之间;电容C2与电容C7并联连接;整流元件Dl输出端负极V-接地。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套控制系统,采用一个中央处理器来控制多个电机运行,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供电单元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0010]如图1所示,多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Ul(型号为AT89C51AT89C51)、分压电阻RlO、分压电阻Rl 1、轻触开关SW、上拉电阻Rl2、三极管Ql、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n、限流电阻R13、以及阻值相同的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3、限流电阻Rn,其中,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串联在单片机AT89C51的第2脚和地之间,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的连接点接单片机AT89C51的第3脚,单片机AT89C51的第4脚(GND)接地,其第8脚(VCC)接供电单元的正极,其第5脚(ΡΒ0,中断信号输入端)通过轻触开关SW接地,上拉电阻R12连接在供电单元正极和单片机AT89C51的第5脚之间,单片机AT89C51的第6脚(PBl)通过限流电阻R13分别连接三极管Ql、Q2、Q3、Qn的基极,三极管Ql、Q2、Q3、Qn的发射极分别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一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l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三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三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n的集电极接第η直流电机的负极,第η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n接供电单元的正极。
[0011]在电路工作时,首先按下轻触开关SW,单片机AT89C51的第5脚检测到低电平,即判断轻触开关SW按下,单片机AT89C51的第6脚开始输出PWM脉冲信号,当PWM脉冲信号在高电平时,由于三极管Ql、Q2、Q3、Qn的开通时间、导通电阻、相同,所以三极管Q1、Q2、Q3、Qn同时导通,三极管Ql、Q2、Q3、Qn的集电极电位同时被拉低;当脉冲信号在低电平时,由于三极管Ql、Q2、Q3、Qn的关断时间相同,所以三极管Ql、Q2、Q3、Qn同时截止,三极管Q1、Q2、Q3、Qn的集电极同时输出高电平,从而实现多路电机运行。若要关断多路电机,只需再次按下轻触开关SW,当单片机AT89C51的第5脚再次检测到低电平,便控制其第6脚停止输出PWM脉冲信号。在电路工作时,单片机AT89C51的第2脚输出其第8脚所采集到的供电单元电压,所采集到的供电单元电压经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分压后,单片机AT89C51的第3脚采集电阻Rll两端的电压,若供电单元电压过高或过低,电阻Rll两端的电压也会相应地过高或过低,单片机AT89C51根据其第3脚的输入电压即可判断供电单元电压过高或过低,进而使其第6脚停止输出PWM脉冲信号,关断多路电机,这样就可保护供电单元及整个电路。
[0012]如图2所示,供电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元件D1、电容Cl、电容C2以及电容C7 ;其中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一端,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负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l连接在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与交流输入端负极AC-之间;电容C7连接在整流元件Dl输出端正极V+与输出端负极V-之间;电容C2与电容C7并联连接;整流元件Dl输出端负极V-接地。稳压单元22包括:稳压芯片AT89C51、电阻R1、电容C3、电容C5、电容C6以及二极管ZDl ;其中稳压芯片AT89C51的输入端VIN通过电阻Rl连接至整流元件Dl的输出端正极V+ ;二极管ZDl的阴极连接至稳压芯片AT89C51的输入端VIN,二极管ZDl的阳极接地;电容C3与二极管ZDl并联连接;稳压芯片AT89C51的地端GND接地;稳压芯片AT89C51的输出端VOUT通过电容C5接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连接。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U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容C4 ;其中单片机U2的RES端通过电阻R4连接至稳压芯片AT89C51的输出端VOUT ;单片机U2的VCC端连接至稳压芯片AT89C51的输出端VOUT ;单片机U2的PB3端通过电阻R2接地;单片机U2的PB4端通过电阻R3接地;单片机U2的GND端接地;单片机U2的PBO端通过电容C4接地。
[0013]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AT89C51、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轻触开关SW、上拉电阻R1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n、和限流电阻R13 ;所述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串联在单片机AT89C51的第2脚和地之间,分压电阻RlO和分压电阻Rll的连接点接单片机AT89C51的第3脚,单片机AT89C51的第4脚接地,其第8脚接供电单元的正极,其第5脚通过轻触开关SW接地,上拉电阻R12连接在供电单元正极和单片机AT89C51的第5脚之间,单片机AT89C51的第6脚通过限流电阻R13分别连接三极管Ql、Q2、Q3、Qn的基极,三极管Ql、Q2、Q3、Qn的发射极分别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第一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一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l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二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2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三直流电机的负极,第三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3接供电单元的正极,三极管Qn的集电极接第η直流电机的负极,第η直流电机的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n接供电单元的正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滤波单元、稳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整流滤波单元包括整流元件D1、电容Cl、电容C2以及电容C7 ;其中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一端,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负极AC-连接至隔离变压器LI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容Cl连接在整流元件Dl的交流输入端正极AC+与交流输入端负极AC-之间;电容C7连接在整流元件Dl输出端正极V+与输出端负极V-之间;电容C2与电容C7并联连接;整流元件Dl输出端负极V-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AT89C51、分压电阻R10、分压电阻R11、轻触开关SW、上拉电阻R1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n、和限流电阻R13。本实用新型能同时驱动多台电机。
【IPC分类】H02P5-68
【公开号】CN204349845
【申请号】CN201520082044
【发明人】侯兰馨
【申请人】侯兰馨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