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930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
[0003]【【背景技术】】
[0004]在一些应急产品中,为了能够兼用外部电源,如太阳能电池板和外置蓄电池等,通常会设置一个DC插作为外部电源的输入口,但是因为DC插的使用,同时也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防止DC插的输入电压大于电路额定输入电压的情况下不会损坏内部电路元件,又如何防止外置电源正负极接反时不会导致内部电路烧毁?本专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其优点是元件少、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方便产品的推广。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提到的如何防止DC插的输入电压大于电路额定输入电压的情况下不会损坏内部电路元件,又如何防止外置电源正负极接反时不会导致内部电路烧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使DC插第3脚接电池负极,2脚接电路GND,以及利用极性二极管和过压保护电路以达到目的。
[0007]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其特征是:包括DC插弹片结构,极性保护二极管部分,过压保护电路。
[0009]进一步,所述的DC插弹片结构第3脚接电池负极,2脚接电路GND。
[0010]进一步,所述的极性保护二极管部分包括了极性二极管和Dl和MOS管Q2。
[0011]进一步,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了 R1、R2、R3、Q1、Z1,R3和Ql串联连接,然后与R2并联连接,该电路部分又与Zl和Rl串联。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DC插的输入电压大于电路额定输入电压的情况下损坏内部电路元件和外置电源正负极接反时导致内部电路烧毁,并且元件少、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方便产品的推广。
[0013]【【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00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主要包括DC插弹片结构,极性保护二极管部分,过压保护电路,本实施例中,利用DC插弹片的结构原理,即DC插无插线接入时,2、3脚导通,当DC插有插线接入时,2、3脚断开,故电路设计上DC插第3脚接电池负极,2脚接电路GND,则在DC插有外部电源接入时,断开电池负极与电路的连接,使用连接DC插的外部电源给产品供电,同时也保证电池电量在无外部电源时能得到最大的使用;二极管Dl是极性保护二极管,确保DC插外部电源正负极接反的情况下,MOS管Q2不导通,从而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在外部电源通过DC插正常接入时,由于二极管Dl串联在保护电路的子回路中,不会因为二极管的引入而使母线电压有一个PN接的电压损耗;R1、R2、R3、Q1、Z1构成过压保护电路,当DC插输入电压低于产品额定电压时,由于稳压二极管Zl的作用,Ql不导通,过压电路不起作用,外部电源通过R4给Q3施加基极电流,Q3导通,通过设置R5、R6的比例,则可使Q2导通;当DC插输入电压大于产品最大输入电压时,此时稳压管Zl工作在稳压状态,R2上的压降大于0.7V,Ql饱和导通,从而把Q3基极电位拉低,Q3不导通,从而Q2不导通,从而实现过压保护的作用。
[0019]采用图1所示方案可以有效防止DC插的输入电压大于电路额定输入电压的情况下损坏内部电路元件和外置电源正负极接反时导致内部电路烧毁,并且元件少、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方便产品的推广。
[0020]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包括DC插弹片结构、极性保护二极管部分、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插弹片结构第3脚接电池负极,所述DC插弹片结构第2脚接电路GND,所述极性保护二极管部分包括极性二极管和Dl和MOS管Q2,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町、1?2、1?3、01、21,R3和Ql串联连接,然后与R2并联连接,该电路部分又与Zl和Rl串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过压和极性保护的DC插接口电路,包括DC插弹片结构、极性保护二极管、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插弹片结构第3脚接电池负极,所述DC插弹片结构第2脚接电路GND,所述极性保护二极管包括极性二极管和D1和MOS管Q2,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R1、R2、R3、Q1、Z1,R3和Q1串联连接,然后与R2并联连接,该电路部分又与Z1和R1串联连接,利用DC插弹片的结构原理,以及极性二极管和过压保护电路防止DC插的输入电压大于电路额定输入电压的情况下损坏内部电路元件和外置电源正负极接反时导致内部电路烧毁,其优点是元件少、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方便产品的推广。
【IPC分类】H02H11-00, H02H3-20
【公开号】CN204559094
【申请号】CN201420715235
【发明人】田畴, 林铁英
【申请人】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