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6496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移动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的户外出行所需的电力、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便于携带的移动储能电源越来越得到普及,移动储能电源一般由储能电池组、保护电路和输入输出端口构成,此类移动储能电源多通过设置市电接口接入市电进行充电,充电方式较为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伏发电技术也发展迅速,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吸收光能,太阳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特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在此过程中,一般通过蓄电池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光伏发电系统适用于户外安装,因此若移动储能电源配备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功能,必然可以大大提高移动储能电源的使用范围,使其更加适用于户外作业使用。
[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19593.6,专利名称为:光伏市电互补输入在线式储能电源,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市电互补输入在线式储能电源,包括市电充电电路、光伏充电电,路、蓄电池及与之对应的电池采集模块,蓄电池连,接有直流输出电路和交流输出电路,市电充电电,路和光伏充电电路及交流输出电路通过一个与电,池参数采集模块控制连接的充放电电路切换模块,与蓄电池连接,直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充,放电电路切换模块和蓄电池的电路上。该储能电,源通过光伏组件采集太阳能储存到蓄电池,电池,参数采集模块控制充放电电路切换模块,防止储,能电池过充过放;该储能电源与光伏组件通过光,伏输入端口连接,便于安装和运输,适合野外和无,电少电的地区使用。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市电输入,为家用负载提供不间断供电。
[0004]考虑到户外频繁使用,其电源壳体的整体结构的强度,携带的便利性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对于移动储能电源的使用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电源壳体的整体结构的强度高,便于携带以及稳定性运行的移动储能电源。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电源壳体、电池参数控制器、市电充电模块、逆变输出模块以及DC/DC输出模块,市电充电模块、逆变输出模块以及DC/DC输出模块设置在电源壳体内,电池芯组由若干个电芯构成,市电充电模块包括市电充电接口、AC/DC整流器,市电充电接口连接AC/DC整流器,AC/DC整流器连接电池芯组,逆变输出模块包括DC/AC逆变器,电池参数控制器连接AC/DC整流器,该移动储能电源还包括用于连接太阳能光伏板的光伏充电模块,光伏充电模块包括光伏充电接口、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光伏充电接口连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连接电池参数控制器以及电池芯组,其特征在于:电源壳体由主壳体、前盖、后盖构成,其中,主壳体的内部为中空的腔体,腔体的上端、下端、左端、右端为主壳体的壁面,腔体的前端、后端为开口,腔体的前端的开口、后端的开口分别通过前盖、后盖封闭,主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主壳体上段的截面成凹字形,使得主壳体的顶部形成向下的凹陷部,手柄与主壳体连为一体,手柄位于凹陷部的上方,使得人手掌可伸入凹陷部,从而握住手柄,手柄上设置有一排前后连通的通孔,从而降低手柄的材料用量,并减少重量,手柄的顶部与主壳体的顶部齐平,从而实现在不影响手柄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缩小电源壳体的占用空间,主壳体的左、右两侧面设置散热栅孔,从而提高电源壳体的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能和运行的稳定性,电源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两端一体式固定在电源壳体内壁上,主壳体以及隔板的前后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前盖、后盖的螺纹安装座,从而在前盖、后盖的上、中、下位置均可连接螺丝连接至主壳体,从而可以使得前盖、后盖实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并且提高对前盖、后盖的支撑效果,减小前盖、后盖向内变形,从而提高整体强度,隔板将电源壳体内部的腔体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电池芯组固定在腔体的下部分,DC/AC逆变器固定在隔板上并位于腔体的上部分,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固定在腔体上部分的内壁上。采用如此的空间布局,电池芯组与DC/AC逆变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通过隔板隔开,不仅提高了主壳体左右两侧的抗变形能力,而且将电池芯组独立设置于腔体下部分的独立空间内,有效地隔绝了电池芯组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为腔体上部分的电路结构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将重量较重的电池芯组至于下方,也提高了整体摆放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倾倒。
[0008]作为优选,电池芯组通过DC/DC输出模块接出两个用于输出12V电压的12V直流接口,六个用于输出5V电压的USB直流接口,电池芯组通过逆变输出模块接出两个IlV交流接口。
[0009]作为优选,电池芯组的电芯呈两排设置,其中,第一排中,每两个电芯并联而成电芯模块,电芯模块从左至右依次串联,第二排中,每两个电芯并联而成电芯模块,电芯模块从左至右依次串联,第一排中最右端的电芯模块上的两个电芯分别与第一排中最右端的电芯模块上的两个电芯串联,从而实现第一排电芯和第二排电芯的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可独立采集得到电池单体各自的电压信息,有利于对电池单体的精确管理。
[0010]作为优选,电芯的外壳米用方形销壳。该电芯适合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后备电源上应用,具有安全和管理上的独特优势。
[0011]作为优选,市电充电接口采用卡侬母座。
[0012]作为优选,电芯设置在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的电池组外壳内。
[0013]作为优选,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太阳能充电控制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电池芯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芯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至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池参数控制器。通过双温度传感器设计,使得温度控制更加精确,使得充电过程更加安全,充电效率得到保证。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手掌可伸入凹陷部,从而握住手柄,在不影响手柄的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源壳体的占用空间较小,从而提高了携带的便利性,电源壳体的散热性能好,提高安全性能和运行的稳定性,前盖、后盖的上、中、下位置均可连接螺丝连接至主壳体,从而可以使得前盖、后盖实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并且提高对前盖、后盖的支撑效果,减小前盖、后盖向内变形,从而提高整体强度,电池芯组与DC/AC逆变器、太阳能充电控制器通过隔板隔开,不仅提高了主壳体左右两侧的抗变形能力,而且将电池芯组独立设置于腔体下部分的独立空间内,有效地隔绝了电池芯组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为腔体上部分的电路结构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将重量较重的电池芯组至于下方,也提高了整体摆放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参见图1-4,本实施例移动储能电源,包括电源壳体1、电池参数控制器、市电充电模块、逆变输出模块以及DC/DC输出模块,市电充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