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主备电检测电路的消防主机综合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49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8]所述第二共模电感LFl第一绕组的异名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及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第二绕组的异名端及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从而构成全桥整流电路3,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0029 ]所述全桥整流电路3的直流输出经过并联在电路中且连接HV+端的极性电容ECI的平滑后,通过瞬时电流吸收电路连接到放电电路4,所述放电电路4连接到高频变压器Tl。
[0030]具体的,所述全桥整流电路3连接到稳压管ZDl的正端及高频变压器的I脚,所述稳压管ZDl用于吸收瞬时高电压脉冲所述造成的瞬间大电流,其正端也连接到所述高频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I脚,所述稳压管ZDl的负端连接到一续流二极管Dl的阴极,所述续流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所述高频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2脚,所述续流二极管Dl便于使所述高频变压器Tl产生的高电动势在回路中以续流方式消耗,从而保护电路元件不被损坏;并且在所述稳压管ZDl和高频变压器原边绕组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5、串联的电阻R15、R11以及串联的电阻R52、R51,并联接入电路的所述续流二极管Dl及四个电阻R15、R11、R52、R51构成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Tl放电的放电电路4;所述高频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I脚还连接到电容CY2,所述电阻CY2接地。
[0031 ] 所述全桥整流电路3还通过分压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5,所述PWM控制电路5用于提供驱动信号、过压过流保护、脉宽控制和驱动与其连接的高频变压器Tl。
[0032]具体的,所述全桥整流电路3通过串联的电阻R3、R7构成的分压电路连接到电源芯片Ul的8脚,所述电源芯片Ul的5脚通过并联的放电二极管D3及分压电阻R8连接到mos管Ql的栅极,所述mos管Ql的漏极连接到所述高频变压器Tl原边绕组的2脚及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所述mos管Ql的源极连接电阻R9、R6、R68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芯片Ul的3脚;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电阻R8及所述mos管Ql的栅极;所述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到过载保护反馈电路10,所述过载保护反馈电路10连接到所述电源芯片Ul的2脚以及所述高频变压器辅助绕组的6脚,其反馈当前电压值,并与13.6V比较,从而控制所述高频变压器Tl的工作状态。
[0033]具体的,所述过载保护反馈电路10包括一端连接所述高频变压器辅助绕组6脚的电容CYl,所述电容CYl的另一端连接地并连接电阻C9的一端及稳压源Q8的I脚,所述稳压源Q8的3脚连接所述电阻C9的另一端及电阻R18及电容Cl I的一端,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接C端,所述电容Cll的另一端接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源Q8的2脚及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三级管的光耦U2及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输出13.6V电压,所述第一光敏三级管的发射极及集电极连接过流保护反馈电路20。
[0034]所述高频变压器辅助绕组的5脚通过电阻R16连接到所述过流保护反馈电路20,所述过流保护反馈电路20连接到所述电源芯片Ul的I脚、2脚、4脚及6脚。
[0035]具体的,所述电阻R16的连接二极管D2和Dll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电容C6、极性电容EC2的一端及所述电源芯片Ul的6脚,所述电容C6、极性电容EC2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电源芯片Ul的4脚及电容C22、电阻Rl 2、电容C7的一端。
[0036]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阳极、P-VCC端、电阻R69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电容CS的一端,所述电容CS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电源芯片Ul的2脚。
[0037]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l的I脚,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l的3脚及所述电阻R9。
[0038]所述电阻R69为电流采样电阻,当电流流过它,所述电源芯片Ul的3脚感应到电流,并控制MOS管断开,此时所述过载保护反馈电路10不工作。
[0039]所述电源芯片Ul的7脚未使用。
[0040]所述高频变压器Tl输出的电压经半波整流电路7及LC滤波电路8后生成13.6V电压,所述半波整流电路7是利用整流二极管PN结单向导电性把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所述LC滤波电路8利用电感通低频阻高频、电容隔直通交的原理把伴有许多干扰信号的直流电转变成比较纯净的直流电。
[0041]具体的,所述高频变压器Tl副边绕组的3脚连接二极管Q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Q3的阳极连接到并联的极性电容EC4、EC6的一端以及电感L3的一端,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极性电容EC5、电阻Rl O、电容C2以及极性电容ECl O的一端。
[0042 ]所述高频变压器TI副边绕组的4脚连接并联的极性电容EC4、EC6、极性电容EC5、电阻RlO、电容C2以及极性电容EClO的另一端。
[0043]所述开关电源供电电路50连接到用于将13.6V直流电转变为5V直流电的降压电路30 ο
[0044]如附图I-附图2所示,所述降压电路30包括脉冲调制开关电源控制电路11,所述脉冲调制开关电源控制电路11连接到推挽电路12及反馈电路14,所述推挽电路12连接到所述反馈电路14及MOS管驱动电路13,所述MOS管驱动电路13连接到MOS管Q2及反馈电路,所述MOS管Q2连接开关电源中的高频变压器Tl及反馈电路14,所述反馈电路14连接充放电电路60,所述充放电电路60将所述高频变压器Tl输入的13.6V直流电降压为5V直流电输出。
[0045]具体的,所述脉冲调制开关电源控制电路11包括PffM芯片U3,所述PffM芯片U3的I脚连接到并联的电阻R38及电容C19,所述电阻R38及电容C19均连接到所述PffM芯片的2脚及一电阻R39的一端,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到一电容C14、电阻R25及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到一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6与所述电阻R25并联且它们的另一端均连接到电阻R62的一端,所述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8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31接地。
[0046]所述PffM芯片U3的4脚连接第四三极管Q17的基极、电阻R30及电容C16的一端,所述PffM芯片的8脚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l 7的集电极、电阻R30的另一端及电容C21的一端,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它们的节点连接并联的电容C15及极性电容EC23,所述电容C15及极性电容EC23均连接到所述PffM芯片U3的7脚;所述第四三极管Ql 7的发射极连接到电阻R53的一端,所述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PffM芯片U3的3脚。
[0047]所述PffM芯片U3还连接到包括第一三极管Q9和第二三极管QlO的推挽电路12,具体的,所述PffM芯片U3的6脚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9和第二三极管QlO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PWM芯片U3的7脚、所述极性电容EC3、电容C15及电阻R35;所述第一三极管Q9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第二三极管QlO的发射极,并且它们共同连接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l 2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到共模电感LI第一绕组的异名端。
[0048]所述PffM芯片的5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lO的集电极及所述共模电感LI第一绕组的同名端;所述共模电感LI第二绕组的同名端连接第三三极管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