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9758发布日期:2019-12-13 19:0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炉中的金属带的加热主要是通过使用辐射管的间接加热进行的。该间接加热除了热惯性大以外,随着金属带温度与炉温的差变小,向金属带的有效热量输入变得困难,因此,生产率受到制约。而且,在该间接加热中,进行吸热反应的相变点附近的快速加热、克服辐射管的耐热性的制约的高温退火的实现较为困难,因此,金属带的热处理条件的选择的自由度受到制约。

对此,通过高频电流来加热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能够自由地控制加热速度、加热温度。因此,感应加热在热处理操作、金属带商品开发方面自由度大,是近年备受瞩目的加热方法。

该感应加热大致包括两个方式。一个是lf(纵剖磁通加热)方式,该方式使高频电流从包围金属带的周围的感应线圈流过,使磁通贯通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产生在垂直于该磁通的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内环绕的感应电流来加热金属带。

另一个方法是tf(横剖磁通加热)方式,该方式隔着金属带配置卷绕有一次线圈的电感器(优良磁性体),使电流流过一次线圈所产生的磁通介由电感器贯通金属带的带面,在金属带的带面产生感应电流来加热金属带。

感应电流在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内环绕的lf方式的感应加热中,根据电流的浸透深度δ与电流频率f的关系(δ(mm)=5.03×105√(ρ/μr·f),ρ(ωm):比电阻,μr:相对磁导率,f:频率(hz)),若在金属带的正反带面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浸透深度比钢板的厚度大,则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干渉,结果,在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内不产生感应电流。

例如,在非磁性金属带或超过居里温度而失去磁性的钢板的情况等,电流的浸透深度δ变深,因此,若金属带的带厚薄,则不产生感应电流。此外,即使是磁性金属带,在与浸透深度相比带厚过薄的情况下,通过lf方式也不会在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内产生感应电流。

另一方面,在tf方式的感应加热中,磁通贯通金属带的带面,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带厚、且毫无磁性、非磁性的区别地加热金属带。但是,在tf方式的感应加热的情况下,也存在容易在金属带的端部产生过加热的问题(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2-151245号)。

此外,在通常的tf方式的感应加热中,无法容易地变更与金属带的带面对置的电感器的形状,因此,也存在难以应对金属带的带宽变更的问题。

因此,例如,在日本国专利公报昭63-027836号中公开了如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该装置具备:磁极段,以与薄板的板面对置的方式并列配置于薄板的板宽方向,且在薄板的板厚方向可独立地移动;和,非磁性金属的可动遮蔽板,在薄板的板宽方向出没自如地调整由磁极段产生的磁场。

该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能够与薄板的板宽变化相应地调整磁通,但在薄板的板宽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难以迅速地进行板宽方向的磁通调整。

此外,在日本国专利申请公表平11-500262号中公开了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装置,其具有多个独立的磁棒,具备能够适合于金属带的带宽的可变宽度的磁路。但是,在该感应加热装置中,感应线圈与磁棒一体化,因此,若金属带的带宽超过感应线圈,则带宽方向的磁通调整变得困难。此外,若金属带的带宽小于磁棒的宽度的合计,则带宽方向的磁通调整变得困难。

而且,在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2-8838号中公开了具有多个磁棒的感应加热装置。在该感应加热装置中,多个磁棒可移动地构成于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由此,通过调整多个磁棒的间隔,能够应对金属带的带宽尺寸的变更。但是,该感应加热装置中,在带宽尺寸不同的金属带,与金属带对置地配置的磁棒的数量也是固定的,仅调整磁棒的间隔来应对带宽尺寸不同的金属带。因此,可以想到如以下所示的问题。即,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与金属带对置的磁棒的数量固定,因此,若金属带的带宽较大地变化,则磁棒的间隔变大。换言之,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的磁棒间的间隙变大。然后,由于在该间隙的部分未配置磁棒,因此,与该间隙对应的金属带的部分的加热温度呈现降低的倾向。其结果是:在金属带的带宽方向,加热温度可能变得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金属带的带宽较大地变化,也能够在金属带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公开的感应加热装置具备:感应线圈,设于在长度方向行走的金属带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或两侧,流过一次电流时在上述金属带形成从与上述金属带的带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形成闭环的感应电流;多个磁性体芯,配置在上述感应线圈的背面侧的位置且离开上述金属带规定距离的规定位置,由此,使由上述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集中到上述金属带;和,移动机构,连结于上述磁性体芯,通过使上述磁性体芯移动,在上述规定位置,增减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排列的上述磁性体芯的配置数量。

根据上述构成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在长度方向行走的金属带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感应线圈。在该感应线圈流过一次电流时,在金属带形成从与金属带的带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形成闭环的感应电流。

此外,磁性体芯配置在上述感应线圈的背面侧的位置且离开金属带规定距离的规定位置,由此,使由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通过磁性体芯集中到金属带。

在此,移动机构连结于磁性体芯。然后,移动机构使磁性体芯移动,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的配置数量。

因此,在通过感应加热连续地对金属带进行加热时,即使金属带的带宽变化,也能够将与金属带的带宽对应的数量的磁性体芯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与对带宽较窄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相比,能够增加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的配置数量。由此,即使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也能够抑制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的、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的间隔变大。因此,能够在金属带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即使金属带的带宽较大地变化,也能够在金属带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从金属带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2为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主视图。

图3为表示图2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俯视图。

图4为用于说明由图3所示的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通的、从金属带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的说明图。

图5为用于通过图4所示的磁通来说明在金属带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说明图。

图6a为示意地表示对带宽较窄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的感应线圈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6b为示意地表示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进行加热时的感应线圈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7为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观察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配置有带宽较宽的金属带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8为表示图7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俯视图。

图9为在图7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中,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观察变更为带宽较窄的金属带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10为表示图9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俯视图。

图11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金属带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2为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表示图11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主视图。

图13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金属带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4为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表示图13所示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主视图。

图15为表示应用了变形例的磁性体芯20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与图7对应的示意侧视图。

图16为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金属带的长度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的x向视图。

图18a为表示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线圈的配置位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8b为表示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线圈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10(以下,仅称为“感应加热装置10”)加以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感应加热装置10被构成为包含:一对感应线圈12,用于对金属带40进行加热;多个磁性体芯20;一对移动机构30,用于使磁性体芯20移动;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参照图1),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形状进行检测;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对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和,控制部38(参照图1),基于来自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以及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的至少一方的信号,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通过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进行的带宽方向的形状的检测被构成为例如通过图像检测装置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两端的位置进行检测。然后,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两端的位置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对金属带40的带宽以及曲折运动进行检测。此外,通过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进行的温度分布的检测可以使用辐射温度计等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通过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实现的温度分布的检测,而是基于预先通过模拟求得的关于多个磁性体芯20的配置和温度分布的信息,通过控制部38来进行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的控制,此情况下,控制部38基于预先通过模拟求得的多个磁性体芯20的配置信息以及来自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的信号,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使多个磁性体芯20移动。另外,金属带40形成为大致长条板状(带状),在感应加热装置10内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图1的箭头e方向)被输送,并通过感应加热装置10被连续地加热。此外,在感应加热装置10,构成为能够对带宽不同的各种金属带40进行加热,图2中示出带宽较宽的(通过感应加热装置10能够加热的最大带宽的)金属带40配置于感应加热装置10内的例子。

然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设为感应加热装置10的上下方向,将金属带40的表面侧(图2的箭头a方向侧)设为上侧,将金属带40的背面侧(图2的箭头b方向侧)设为下侧。此外,感应加热装置10的宽度方向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宽度方向)一致,将图2的箭头c方向侧设为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方侧,将图2的箭头d方向侧设为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此外,在感应加热装置10(详细来讲是附图中示出的感应加热装置10的主要部分),感应加热装置10的上部(相对于金属带40的上侧部分)和下部(相对于金属带40的下侧部分)在从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看去的剖视观察时构成为相对于金属带40的中心点(省略图示)呈点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感应加热装置10的上部加以说明,省略对感应加热装置10的下部的说明。

感应线圈12由铜等导体构成,并且相对于金属带40分离设置于上侧。另外,感应线圈12可以由一根导体构成,也可以由多根导体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感应线圈12在从上侧看去的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具体地讲,感应线圈12被构成为包含:构成感应线圈1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弯曲部14;和,一端连结于弯曲部14的长度方向两端且从弯曲部14的长度方向两端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延伸出的一对直线部16。然后,弯曲部14在俯视观察时弯曲成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开放的大致半圆弧状,并且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地配置。另外,在图3中,为了方便,省略后述移动机构30的图示。

一对直线部16在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此外,如图2所示,直线部16的另一端侧的部分由具有挠性的可挠导体16a构成,可挠导体16a通过连结部16b连结于直线部16的长度方向一方侧的部分。此外,可挠导体16a相对于金属带40,在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向上侧弯曲。然后,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感应线圈12的另一端)介由控制装置(未作图示)连接于交流电源。由此,通过控制装置,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部在上下方向(相对于金属带40接触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感应线圈12的一端侧的部分(弯曲部14以及直线部16的一部分)构成为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另外,感应线圈12的一端侧的部分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时,可挠导体16a的弯曲的部分的位置被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多个磁性体芯20相对于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配置于与金属带40的相反侧(即上侧)。该磁性体芯20由强磁性体芯构成,例如,由铁素体、层积的电磁钢板、非晶态合金等构成。另外,对于磁性体芯20,根据赋予感应加热装置10的加热能力,以磁通不饱和的方式适当选择设计即可。而且,在担心磁性体芯20发热的情况下,理想的是:通过水冷铜板等冷却装置等来对磁性体芯20进行冷却。

磁性体芯20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然后,磁性体芯20的宽度尺寸(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长度)、高度尺寸(上下方向的长度)以及进深尺寸(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基于感应线圈12的形状、长度适当地设定。另外,磁性体芯20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然后,磁性体芯20连结于后述的移动机构30,在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的上侧,按规定间隔d排列配置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即,如图3所示,俯视观察时,通过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性体芯20构成的磁性体芯20的列在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配置成二列。

在此,对通过感应线圈12所产生的磁通加以说明。如图4所示,在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的感应线圈12的一方的直线部16-1,电流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方侧(垂直于纸面朝向近前(纸面上侧))流动,在感应线圈12的另一方的直线部16-2,电流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垂直地朝向纸面(纸面下侧))流动。由此,在直线部16-1产生磁通22-1,在直线部16-2产生磁通22-2。

然后,在直线部16-1所产生的磁通22-1优先地通过磁导率大的磁性体芯20的内部,并贯通直线部16-1的正下方的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另一方面,在直线部16-2所产生的磁通22-2优先地通过磁导率大的磁性体芯20的内部,并贯通直线部16-2的正下方的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该情况下,与lf方式的感应加热不同,在金属带40的表带面,感应电流仅向一个方向流动,因此,即使感应电流的浸透深度比金属带40的带厚大,感应电流也会在金属带40的内部流动。此外,如上所述,由感应线圈12产生的磁通由磁性体芯20来汇集(集中),将该磁通向金属带40引导的磁路由磁性体芯20形成。由此,磁性体芯20的上下位置被设为能够有效地汇集(集中)上述磁通的位置,磁性体芯20的该上下位置与本发明的“规定位置”对应。就是说,在规定位置,磁性体芯20相对于金属带40离开规定距离地配置于上侧,该规定距离能够与磁性体芯20的形状等对应地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在配置于金属带40的下侧的感应线圈12中,也与上述相同,在直线部16所产生的磁通优先地通过配置于金属带40的下侧的磁性体芯20的内部,并贯通直线部16的正上方的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行进方向)截面。该情况下,与上述相同,在金属带40的背带面,感应电流仅向一个方向流动,因此,即使感应电流的浸透深度比金属带40的带厚大,感应电流也会在金属带40的内部流动。即,感应电流在金属带40的表背带面分别独立地产生,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因此,如图5所示,在金属带40形成俯视观察时呈大致轨道状(闭环状)的一个闭合电路24,并形成通过在该闭合电路24流动的感应电流26来加热金属带40的构成。

回到对感应加热装置10的构成的说明,如图2所示,磁性体芯20连结于移动机构30,并构成为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该移动机构30配置于磁性体芯20的背面侧(上侧,相对于磁性体芯20来说与感应线圈12相反的一侧)。由此,构成为移动机构30不受到由在感应线圈12产生的磁通所形成的感应。此外,移动机构30的材质尽量不使用金属为好,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非磁性的金属。

移动机构30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条状的一对导轨(轨条)32,一对导轨32与二列磁性体芯20对应地在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图2中,仅图示出一列导轨)。该导轨32具有构成导轨32的长度方向一方侧的部分的第一导轨部32a和构成导轨32的长度方向另一方侧的部分的第二导轨部32b。第一导轨部32a配置于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性体芯20的正上方,并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然后,第一导轨部32a的延伸长度被设定为比各种带宽不同的金属带40中宽度较宽的金属带40长。因此,在俯视观察时第一导轨部32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向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第二导轨部32b在第一导轨部32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向上侧折曲,从第一导轨部32a向相对于感应线圈12分离的方向延伸。然后,在导轨32设有链条等多个移动部件34。该移动部件34可移动地连结于导轨32,并且沿着导轨32的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此外,在移动部件34连结有驱动部36,并且通过驱动部36构成为移动部件34在导轨32上移动。而且,在驱动部36电连接有对驱动部36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8。然后,若驱动部36通过控制部38的控制而工作,则多个移动部件34通过驱动部36而沿着导轨32的长度方向连续地移动。

而且,在移动部件34固定有上述磁性体芯20,磁性体芯20按规定间隔d,沿着导轨32的长度方向连续地配置。因此,通过驱动部36,移动部件34沿着导轨32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此,磁性体芯20一直维持规定间隔d地相对于导轨32进行相对移动。换言之,所采用的构成是:多个磁性体芯20一体地在导轨32的长度方向移动。由此,构成为能够增减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的磁性体芯20(即,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因此,在感应加热装置10,与在感应加热装置10内输送的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的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的背面侧分别以间隔d配置有相同数量的磁性体芯20,但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在金属带40的上侧、下侧并不被限定于特定的范围。因此,虽然有时会发生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在金属带40的上侧、下侧有所不同的情况,但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在初始的设定时以及/或者行走中,不需要上下数量相同。此外,在导轨32的长度方向邻接的磁性体芯20的间隔d不需要等间隔。而且,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或者,磁性体芯20的间隔)基于配置磁性体芯20的感应线圈12的长度或磁性体芯20的尺寸形状、进而带宽方向的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设定为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加热效率。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加以说明。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感应加热装置10中,如图6b所示,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地配置有感应线圈12的弯曲部14,多个磁性体芯20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另外,在图6b,为了方便,仅图示出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的磁性体芯20,并省略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下侧的磁性体芯20的图示。

然后,通过使电流(一次电流)流过感应线圈12,如上所述,在金属带40形成闭合电路24,通过在该闭合电路24流动的感应电流26,对金属带40进行加热。由此,在感应加热装置10内,通过在长度方向输送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该金属带40被连续地加热。

另一方面,在从宽度较宽的金属带40变更为宽度较窄的金属带40时,如图6a所示,在上下方向,使感应线圈12的弯曲部14配置于与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对置的位置。具体地讲,通过控制装置,使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部向相对于金属带40分离的方向(上侧)移动,使感应线圈12(弯曲部14)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中央侧移动。

此外,此时,与金属带40的宽度尺寸对应地,通过移动机构30的驱动部36,使移动部件34沿着导轨32移动,使磁性体芯20与移动部件34一同向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移动。由此,与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即,规定位置),因此,在上下方向,能够减少与感应线圈12以及金属带40对置地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因此,能够减少相对于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来对金属带40进行加热。另外,在图6a,为了方便,仅图示出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的磁性体芯20,省略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下侧的磁性体芯20的图示。

而且,在从宽度较窄的金属带40回到宽度较宽的金属带40时,从图6a所示的状态回到图6b所示的状态。具体地讲,通过控制装置,使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部向接近金属带40的方向(下侧)移动,使感应线圈12(弯曲部14)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外侧移动。此外,此时,与金属带40的宽度尺寸对应地,通过移动机构30的驱动部36,使移动部件34沿着导轨32移动,使磁性体芯20与移动部件34一同向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由此,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即,规定位置),因此,在上下方向,能够增加与感应线圈12以及金属带40对置地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

如以上说明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10,在磁性体芯20连结有移动机构30,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即,能够通过移动机构30将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由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以下,针对这一点,与以往技术进行比较说明。

即,在假设将感应加热装置10构成为如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02-8838号中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情况下,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固定,通过仅变更(调整)多个磁性体芯20的间隔来对应带宽不同的金属带40。然后,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导轨部32a配置与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以加宽(扩大)磁性体芯20的间隔的方式使磁性体芯20移动。就是说,多个磁性体芯20介由比较大的间隙断续地配置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然后,由于在该间隙未配置磁性体芯20,因此,在与该间隙对应的金属带40的部分,贯通金属带40的磁通密度降低,加热温度降低。结果,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加热温度高的部分和加热温度低的部分交替排列,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加热温度不均匀(不均变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10中,移动机构30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使磁性体芯20沿着导轨32移动,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因此,即使金属带40的带宽变化,也能够将与金属带40的带宽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与对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相比,能够增加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由此,即使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也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抑制磁性体芯20间的间距变大。换言之,即使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较大地变化,也能够以适当的间隔配置磁性体芯20。因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使加热温度均匀化(能够抑制加热温度的不均)。

另外,感应加热装置10具备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以及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因此,例如,在对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与金属带40的曲折运动对应地,基于从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输出的信号,通过控制部38对驱动部36进行控制,并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此外,例如,在对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与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对应地,基于从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输出的信号,通过控制部38对驱动部36进行控制,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由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7~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200加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200除了以下示出的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10构成相同。另外,在图7以及图8中,图示出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配置于感应加热装置200内的例子,在图9以及图10中,图示出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配置于感应加热装置200内的例子。

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线圈1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线圈12构成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弯曲部14以及可挠导体16a的位置有所不同。就是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弯曲部14在俯视观察时配置于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外侧(参照图9以及图10)。换言之,在上下方向,仅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与金属带40对置地配置。

而且,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下侧)的感应线圈12的可挠导体16a在相对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中心线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带宽方向一方侧)的位置向上侧(下侧)折曲。就是说,俯视观察时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以及下侧的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的一部分重叠(lap)配置。

移动机构30与感应线圈12对应地配置。即,移动机构30的导轨32的第一导轨部32a在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的上侧的位置,与直线部16平行地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此外,导轨32的第二导轨部32b在相对于可挠导体16a的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方侧的位置,与可挠导体16a平行地在上下方向延伸。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8以及图10所示,磁性体芯20在从上侧看去的俯视观察时,以跨越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的方式沿着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延伸。就是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性体芯20的列构成一列。此外,磁性体芯20在导轨32的长度方向不连续地配置。即,邻接的磁性体芯20间的间隔不固定。因此,虽然存在邻接的磁性体芯20间的间隙变大的部分,但该间隙设定于对金属带40的加热温度不降低的范围内。

然后,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对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进行加热时,使感应线圈12的弯曲部14配置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具体地讲,通过控制装置使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部向接近金属带40的方向(下侧)移动,使感应线圈12(弯曲部)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外侧移动。

此外,此时,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地,通过移动机构30的驱动部36使移动部件34沿着导轨32移动,使磁性体芯20与移动部件34一同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由此,与宽度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地,在第一导轨部32a配置有多个磁性体芯20,因此,在上下方向,能够增加与感应线圈12以及金属带40对置地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

另一方面,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变更为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时,通过控制装置使可挠导体16a的另一端部向相对于金属带40分离的方向(上侧)移动,使感应线圈12的弯曲部14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中央侧移动。

此外,此时,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地,通过移动机构30的驱动部36使移动部件34沿着导轨32移动,使磁性体芯20与移动部件34一同向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中央侧移动。由此,因为在第一导轨部32a配置与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对应的磁性体芯20,所以,在上下方向,与感应线圈12以及金属带40对置地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减少。

通过以上构造,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将与金属带40的带宽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感应加热装置200也具备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以及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例如,与金属带40的曲折运动对应地,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此外,例如,与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对应地,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1以及图12,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300加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300除了以下示出的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10构成相同。另外,在图11中,通过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的侧视图仅示出感应加热装置300的主要部分的上部(相对于金属带40的上侧部分),在图12中,通过从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示意主视图仅示出感应加热装置300的主要部分的上部。

然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构成是:多个磁性体芯20通过移动机构30被一体地移动,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各磁性体芯20能够通过移动机构30独立地移动。以下,具体地加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移动机构30,省略移动部件34以及驱动部36,移动机构30具有多个移动装置302以及接触分离装置304。各移动装置302可移动地连结于导轨32,并具有未作图示的驱动部。此外,各移动装置302与控制部38(参照图11)电连接,并形成通过控制部38的控制而独立地沿着导轨32移动的构成。

接触分离装置304固定于移动装置302。因此,移动装置302相对于导轨32被移动,由此,接触分离装置304形成与移动装置302一体移动的构成。该接触分离装置304具有液压式等汽缸304a,汽缸304a从接触分离装置304向下侧突出。然后,接触分离装置304与控制部38(参照图11)电连接,形成汽缸304a通过控制部38的控制而在上下方向伸缩的构成。

此外,在汽缸304a的下端固定有磁性体芯20。磁性体芯20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以跨越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的方式沿着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延伸。就是说,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磁性体芯20的列构成一列。此外,在磁性体芯20的下表面,与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向下侧开放的凹部20a,凹部20a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贯通。

然后,接触分离装置304的汽缸304a在上下方向伸缩,由此,形成磁性体芯20在上下方向(在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相对于金属带40的接触分离的方向)移动的构成。具体地讲,所形成的构成是:磁性体芯20通过汽缸304a而在规定位置(图11以及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与位于规定位置的上侧的待机位置(图11以及图12中实线所示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之间移动。然后,在规定位置,所形成的构成是: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配置于凹部20a内。另一方面,待机位置被设定为无法通过磁性体芯20有效地使由感应线圈12产生的磁通集中的位置。即,在磁性体芯20配置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对于感应线圈12的磁通,磁性体芯20并不有助于磁通的集中。另外,在金属带40的加热时以外的时候,磁性体芯20配置于待机位置。

然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300中,移动机构30的控制部38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使移动装置302沿着导轨32分别独立地移动。由此,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第一导轨部32a。在该状态下,磁性体芯20配置于待机位置,因此,通过移动机构30的控制部38使接触分离装置304工作,使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即,使汽缸304a向金属带40侧伸长(接近),使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由此,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通过以上记述,即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因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多个移动装置302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沿着导轨32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移动装置302变更(调整)相邻的磁性体芯20的间隔。由此,能够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加热温度的分布对应地,变更磁性体芯20的配置密度。例如,辨明: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两端的内侧的部分,存在金属带40的加热温度暂时下降的倾向。因此,也可以将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两端的内侧的部分对应的磁性体芯20的间隔设定得比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中央部对应的磁性体芯20的间隔窄。由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调整贯通金属带40的磁通密度。结果,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此外,基于从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输出的信号,通过控制部38使移动装置302移动,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加热温度的分布对应地对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各磁性体芯20构成为能够通过接触分离装置304在上下方向移动(即,构成为在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能够相对于金属带40接触分离)。因此,通过在上下方向对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调整贯通金属带40的磁通密度。由此,例如,控制部38基于从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输出的信号使接触分离装置304工作,由此,能够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加热温度的分布对应地对金属带40的加热温度进行细微的控制。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构成是:在接触分离装置304的汽缸304a收缩的状态下,通过移动装置302使磁性体芯20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后,使接触分离装置304的汽缸304a向金属带40侧伸长,将磁性体芯20从待机位置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在磁性体芯20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时,磁性体芯20相对于感应线圈12分离地配置于上侧。因此,在使磁性体芯20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时,即使假设在磁性体芯20振动且在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产生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磁性体芯20的凹部20a的内周面接触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感应加热装置300也具备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例如,与金属带40的曲折运动对应地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亦可。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构成是:通过移动装置302,使磁性体芯20移动至待机位置之后,通过接触分离装置304使磁性体芯20从待机位置向规定位置移动。取而代之地,在预先使接触分离装置304的汽缸304a伸长的状态下,使移动装置302沿着导轨32移动,并使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亦可。该情况下,在使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之后,使接触分离装置304工作,由此,能够与上述相同地调整上下方向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30被构成为包含多个移动装置302以及接触分离装置304。取而代之地,在移动机构30,省略接触分离装置304,使磁性体芯20固定于移动装置302亦可。在该情况下,磁性体芯20通过移动装置302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由此,形成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的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3以及图14,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400加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400除了以下示出的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300构成相同。另外,在图13中,通过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方侧观察的侧视图仅示出感应加热装置400的主要部分的上部(相对于金属带40的上侧部分),在图14,通过从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示意主视图仅示出感应加热装置400的主要部分的上部。

然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磁性体芯20构成为能够通过移动装置302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分别移动,而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磁性体芯20构成为不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磁性体芯20分别构成为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移动。以下,具体地加以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取代导轨32而设有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的支承部件402。此外,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机构30中省略移动装置302,接触分离装置304固定于支承部件402。此外,虽省略图示,但感应线圈12沿着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即,在感应线圈12的可挠导体16a,省略弯曲部14,可挠导体16a沿着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

然后,接触分离装置304以及磁性体芯20预先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按规定间隔排列配置。然后,该配置数量设定为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的数量。此外,所形成的构成是:通过接触分离装置304的汽缸304a的伸缩,磁性体芯20在待机位置(参照图13以及图14中实线所示的磁性体芯20)与规定位置(参照图13以及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磁性体芯20)之间移动。

然后,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400中,移动机构30的控制部38使与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对置的接触分离装置304工作,并使汽缸304a伸长,由此,磁性体芯20从待机位置向规定位置移动。因此,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由此,能够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谋求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磁性体芯20不能够在导轨32的长度方向移动,但所形成的构成是:控制部38对接触分离装置304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由此,使与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对置的接触分离装置304内的几个接触分离装置304处于非工作状态,由此,能够对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的间隔适当地进行变更(调整)。由此,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加热温度的分布对应地对磁性体芯20的配置密度进行变更。因此,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而且,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各磁性体芯20构成为能够通过接触分离装置304在上下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在上下方向对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调整贯通金属带40的磁通密度。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另外,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磁性体芯20中,第三以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凹部20a形成于磁性体芯20,但如图15所示,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形成凹部20a,并将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配置于凹部20a内。在该情况下,以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下侧)的磁性体芯20的下端部(上端部)相对于直线部16向金属带40侧突出的方式来设定磁性体芯20的高度尺寸亦可。另外,在图15中示出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200的例子。

此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感应线圈12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带厚方向两侧(上侧以及下侧),但采用将感应线圈12相对于金属带40配置于上侧或下侧的构成亦可。例如,使感应线圈12形成为俯视观察时的大致轨道形状,并将感应线圈12的长度预先设定为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的长度。此外,将感应线圈12构成为不能够移动,并将感应线圈12预先配置于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的位置。由此,能够使感应线圈12与带宽不同(带宽较窄)的金属带40对应。然后,在该情况下,移动机构30的导轨32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402那样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延伸,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来使移动机构30工作,由此,能够将与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对应数量的感应线圈12配置于规定位置。

此外,在第一、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带40的带厚方向,感应线圈的弯曲部14与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对置地配置。取而代之地,如图18a所示,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将弯曲部14配置于金属带4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来设定感应线圈12的配置位置亦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以俯视观察时从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一端部遍及带宽方向另一端部的方式配置磁性体芯20。

此外,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感应线圈12(弯曲部14)构成为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但也可以将感应线圈12构成为不能够移动。例如,预先与带宽较宽的金属带40对应地设定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感应线圈12的长度,由此,能够应对带宽不同(带宽窄)的金属带40。然后,在该情况下,与带宽不同的金属带40对应地使移动机构30工作,由此,能够增减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由此,与在感应加热装置10、200、300、400中将感应线圈12构成为能够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感应加热装置10、200、300、400的构成成为简易的构成。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6以及图17,对第五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500加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是关于tf方式的,而第五实施方式是关于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设于相对于金属带40的带面的彼此相反侧的倾斜磁通方式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500除了以下示出的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装置300构成相同。另外,在图16中,通过从金属带40的输送方向观察的侧视图示出感应加热装置500的主要部分,图17为图16的x向视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环绕的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相对于金属带40的带面设于同一侧,而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环绕的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的一方(附有符号16c的直线部16)设于金属带40的表面侧(图16的箭头a方向侧),一对直线部16的另一方(附有符号16d的直线部16)设于金属带40的背面侧(图16的箭头b方向侧)。一对直线部16设为偏离金属带40的输送方向(图17的箭头e方向)。即,一对直线部16设为俯视观察时在金属带40的输送方向(图17的箭头e方向)不重叠。一对直线部16的带宽方向一方侧(箭头c方向侧)的端部之间通过导线17b连接,一对直线部16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箭头d方向侧)的端部之间通过导线17a连接。在导线17a的中途设有高频电源60。然后,感应线圈12构成为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不能够移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一对直线部16的长度被设定为能够与可通过感应加热装置500加热的最大带宽的金属带40对应的长度。

然后,在上述lf方式的情况下,感应电流在金属带的40的表背面以相同的大小逆向流动,因此,在金属带40为非磁性或者为超过居里温度而失去磁性的钢板的情况等下,电流的浸透深度δ变深并干渉,感应电流不再流动。另一方面,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一对直线部16设为偏离金属带40的输送方向(图17的箭头e方向)。因此,在金属带40的一对直线部16所面对的区域,分别形成仅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电流,因此,即使在电流的浸透深度δ深的情况下,电流也会不发生干渉地流动。

多个磁性体芯20相对于感应线圈12的一对直线部16,分别配置于金属带40的相反侧。即,多个磁性体芯20从金属带40的长度方向观察时,配置于一对直线部16的各自的背面侧。设于金属带40的表面侧(箭头a方向侧)的多个磁性体芯20分别与设于该表面侧(箭头a方向侧)的移动机构30连结。然后,通过控制部38来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由此,设于金属带40的表面侧的多个磁性体芯20构成为通过移动机构30能够分别独立地在上下方向(箭头ab方向)以及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设于金属带40的背面侧(箭头b侧)的多个磁性体芯20分别与设于该背面侧(箭头b方向侧)的移动机构30连结。然后,通过控制部38来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由此,设于金属带40的背面侧的多个磁性体芯20构成为通过移动机构30能够分别独立地在上下方向(箭头ab方向)以及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移动。

然后,磁性体芯20通过移动机构30,沿上下方向(箭头ab方向)在规定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另外,可以将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或待机位置的任一位置,也可以将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的中间的位置(中间位置)。若磁性体芯20配置于规定位置,则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该磁性体芯20跨越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地,配置于直线部16的背面。

此外,多个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设定为能够与可通过感应加热装置500加热的最大带宽的金属带40对应的数量。然后,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或曲折运动的状态,通过移动机构30,使多个磁性体芯20中适当位置和数量的磁性体芯20适当远离(离开)感应线圈12的直线部16,此外,使其在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移动。另外,金属带40的带宽或曲折运动的状态例如能够利用具备图像检测装置的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参照图1)对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的两端部进行检测来检测。然后,根据来自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参照图1)的信号,通过控制部38来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使磁性体芯20适当地在上下方向(箭头ab方向)以及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移动。

另外,由多个磁性体芯20实现的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的温度分布的调整也可以根据来自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参照图1)的信号,通过控制部38来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使磁性体芯20适当地在上下方向(箭头ab方向)以及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移动。并不进行由温度分布检测装置52实现的温度分布的检测,而是可以基于预先通过模拟求得的关于多个磁性体芯20的配置和温度分布的信息,通过控制部38进行金属带40的温度分布的控制,此情况下,控制部38基于预先通过模拟求得的多个磁性体芯20的配置信息以及来自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51的信号来对移动机构30进行控制,使多个磁性体芯20移动。

然后,在图16以及图17中,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的中央部的磁性体芯20y(20y’)、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的两端的内侧的磁性体芯20x(20x’)、20z(20z’)配置于规定位置。多个磁性体芯20中,这些磁性体芯20x(20x’)、20y(20y’)、20z(20z’)以外的磁性体芯20配置于待机位置。然后,如上所述,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两端的内侧的部分,存在金属带40的加热温度暂时下降的倾向。因此,通过配置于带宽方向(箭头cd方向)的两端的内侧的规定位置的磁性体芯20x(20x’)、20z(20z’),能够使该内侧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根据以上的内容,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根据金属带40的带宽尺寸,在规定位置,增减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排列的磁性体芯20的配置数量,并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有效地进行加热温度的均匀化。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感应线圈12被构成为包含弯曲部14和一对直线部16,但也可以将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感应线圈12构成为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即,如图18b所示,也可以通过一对直线部16、连接一对直线部16的带宽方向一方侧的端部之间的导线17b、连接一对直线部16的带宽方向另一方侧的端部之间的导线17a构成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感应线圈12,且将一对直线部16配置于金属带40的带面的同侧。然后,在该情况中,感应线圈12构成为不能够在金属带40的带宽方向移动。

另外,2014年9月3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179664号的公开以及2014年9月5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4-181692号的公开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被引入本说明书。

(附记)

(1)、一种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具备:感应线圈,设于在长度方向行走的金属带的带厚方向一方侧或带厚方向两侧,流过一次电流时,在上述金属带形成从上述金属带的带厚方向观察时形成闭环的感应电流;多个磁性体芯,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厚方向对置且配置于离开上述金属带规定距离的规定位置,由此,使由上述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通集中;和,移动机构,连结于上述磁性体芯,通过移动上述磁性体芯,在上述规定位置,增减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排列的上述磁性体芯的配置数量。

(2)、(1)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构成为包含:导轨,相对于上述感应线圈设于上述金属带的相反侧,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延伸;和,移动部件,能够移动地设于上述导轨,连结于上述磁性体芯,并且通过在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该移动部件,以维持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多个上述磁性体芯的间隔的状态,使多个上述磁性体芯配置于上述规定位置。

(3)、(1)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构成为包含:导轨,相对于上述感应线圈设于与上述金属带相反的一侧,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延伸;和,多个移动装置,能够移动地设于上述导轨,分别连结于多个上述磁性体芯,并且通过在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该多个移动装置,使上述磁性体芯配置于上述规定位置;多个上述移动装置在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上分别独立且能够移动地构成。

(4)、(3)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具有分别固定于多个上述移动装置且连结上述移动装置和上述磁性体芯的多个接触分离装置,多个上述接触分离装置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厚方向上分别独立且能够使上述磁性体芯接近上述金属带地构成。

(5)、(1)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具有分别连结于上述磁性体芯的多个接触分离装置,多个上述接触分离装置相对于上述磁性体芯设于与上述金属带相反的一侧,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厚方向上分别独立且能够使上述磁性体芯与上述金属带接触分离地构成,通过多个上述接触分离装置动作,上述磁性体芯配置于对于由上述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磁通而言并不有助于磁通的集中的待机位置或上述规定位置。

(6)、(5)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接触分离装置构成为能够将上述磁性体芯移动至上述规定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7)、(5)或(6)的感应加热装置中,上述移动机构具备分别连结于多个上述接触分离装置的多个移动装置,多个上述移动装置构成为:分别独立且能够使上述接触分离装置在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移动。

(8)、(1)~(7)的任一项中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在上述移动机构连接有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金属带的温度分布以及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的形状的至少一方的信息,使上述移动机构工作。

(9)、(8)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在上述控制部连接有对上述金属带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的温度分布检测装置以及对上述金属带的带宽方向的形状进行检测的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基于从上述温度分布检测装置以及上述带宽/边缘位置检测装置输出至上述控制部的至少一方的信号,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移动机构工作。

此外,本公开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在同一带面侧与带面对置的感应线圈的二个以上的导体面隔开距离地形成于在长度方向上行走的金属带的带面的同一面侧或两面侧,在一次电流流过感应线圈时,磁通并不在金属带的厚度方向贯通,而是在金属带的行走方向贯通,在金属带的带面形成有感应电流的闭合电路,在感应线圈的背面附近,与感应线圈相对独立地配置多个沿感应线圈移动的磁性体芯。

此外,本公开的金属带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在同一平面上,与在长度方向行走的金属带的表背带面的一方的带面对置并隔开距离地形成有感应线圈的导体面,且在同一平面上,与金属带的表背带面的另一方的面对置并隔开距离地形成有感应线圈的导体面,在一次电流流过感应线圈时,产生在金属带的带厚方向贯通的磁通,在感应线圈的背面附近,与感应线圈相对独立地配置多个沿感应线圈移动的磁性体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