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指示功能且采用π型LC滤波的电子开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59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指示功能且采用π型LC滤波的电子开关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开关是指利用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路通断的运行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可控的电子驱动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继电器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开关主要是指触摸开关、感应开关、声控开关、无线开关等墙壁开关。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需要能与电器串接的电子开关电源系统,即在不影响电器使用的前提下,通过与使用电器相串联接线方法,取得所需的电源的电源系统。现有能与电器串联取出电源的电子开关系统中,使用的是通过串入桥式整流电路后在其直流输出端接一稳压管,在稳压管两端并一电容接出直流电源;但此方法存在插入损耗大,效率低,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指示功能且采用π型LC滤波的电子开关系统,采用π型LC滤波方式进行纹波电压的滤除,并设置有用于进行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电路,实时反应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在进行指示电路设置时,采用设置在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对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是否正常工作形成合理的检测节点。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指示功能且采用π型LC滤波的电子开关系统,包括交流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及π型LC滤波电路,所述交流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π型LC滤波电路和指示电路相并联;在指示电路上设置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后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在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交流处理电路内设置有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的输入端Ui、负载RL及整流桥IC1,输入端Ui的一端串联负载RL的第一端,负载RL的第二端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输入端Ui的另一端相连接;整流桥IC1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串联后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在电容C1与控制电路之间或电容C2的后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电子开关系统内还设置有输出端Uo,所述电容C2与输出端Uo并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π型LC滤波方式进行纹波电压的滤除,并设置有用于进行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电路,实时反应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在进行指示电路设置时,采用设置在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对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是否正常工作形成合理的检测节点。

本发明能够与交流负载相串联,采用π型LC滤波方式进行滤波,得到几乎不含纹波电压的直流电,为后级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压,具有插入损耗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等特点。

本发明的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对负载影响小,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在小于电器负载的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使用;必要时可增加电流变换电路以加大输出电流。

本发明电源工作在开关状态,效率高,插入的损耗小。

本发明电路的构成简单,取材容易,成本低,可靠性高。

本发明串联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非常宽,如仅考虑串联电源,则在大于串联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及通过电器负载最大电流小于串接电源功率器件地最大工作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带指示功能且采用π型LC滤波的电子开关系统,采用π型LC滤波方式进行纹波电压的滤除,并设置有用于进行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电路,实时反应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在进行指示电路设置时,采用设置在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对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是否正常工作形成合理的检测节点,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交流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及π型LC滤波电路,所述交流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π型LC滤波电路和指示电路相并联;在指示电路上设置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后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在π型LC滤波电路的前端或后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交流处理电路内设置有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的输入端Ui、负载RL及整流桥IC1,输入端Ui的一端串联负载RL的第一端,负载RL的第二端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的第二端与输入端Ui的另一端相连接;整流桥IC1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π型LC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电容C2和电感L1,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共接;串联后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在电容C1与控制电路之间或电容C2的后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电子开关系统内还设置有输出端Uo,所述电容C2与输出端Uo并联。

本发明用单向可控硅作为电子开关器件,先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再通过电子开关电路获取直流电源,BG1为单向可控硅;D1是稳压二极管(其击穿电压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一般是等于或稍大于输出电源的电压值),接在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与阳极A上,构成触发电路,上述元件组成电子开关;D2是二极管,起防止电容反放电作用;电容C1、电感L1及电容C2共同构成滤波电路,对整流后输出的电源进行纹波滤除处理。

在设置是,优选的将电阻R1未与发光二极管LED1相连接的一端连接在电容C1的第一端上,将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在输出端Uo的负极上,发光二极管LED1优选采用LED灯。

所述可控硅BG1采用单向可控硅,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

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对负载影响小,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在小于电器负载的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使用;必要时可增加电流变换电路以加大输出电流;电源工作在开关状态,效率高,插入的损耗小;电路的构成简单,取材容易,成本低,可靠性高;串联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非常宽,如仅考虑串联电源,则在大于串联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及通过电器负载最大电流小于串接电源功率器件地最大工作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