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控制台及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241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控制台及监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合与拼接的工业控制台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控制台是主控室、操作室、办公室等地方常用办公用品,可以在上面设置操作键盘、显示屏、监控仪表等。

目前,一般的控制台不具备任意拆卸、拼装功能,如果有增加或者减少人员的情况下,无法对原有控制台进行工位的添加或减少,无法满足调度、监控大厅复杂多样的布局、各种功能需求,更不便于运输。

可见,现有的工业控制台,在实际安装或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且存在缺陷。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组合与拼接的工业控制台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业控制台及监控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组合与拼接出不同功能的工业控制台,满足用户的定制化设计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台,所述工业控制台由主柜体、可拆卸紧固于所述主柜体顶部的操作台、至少一个副柜体、用于固定副柜体的至少一个扩展模块以及至少一个角度台组成;

所述操作台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及下盖体设有铰接结构供其铰接,所述上盖体还连结一提手以供使用者将上盖体向上掀起;

所述扩展模块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柜体的至少一侧;

所述副柜体两侧连结有内滑块,可配合所述扩展模块上设置的外滑槽配合滑移,以实现副柜体的安装;

相邻扩展模块相对应的侧面之间直接相连或连接有至少一个角度台。

可选地,所述的扩展模块前侧设有两凸耳以固设于所述主柜体两侧,所述凸耳上设有固定孔槽可配合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主柜体上。

可选地,所述扩展模块设有多个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所述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用于提供外接、串联、扩充及升级的功能。

可选地,所述副柜体的前侧设置有卡固槽,可相对应于所述扩展模块的卡固体相互卡固,以实现副柜体的固定。

可选地,所述角度台为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弧型板、顶板和底板组成的空心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由上至下的设置的多组卡固槽,可相对应于所述扩展模块的多组卡固体相互卡固,以实现角度台与扩展模块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可沿所述弧型板的内侧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主柜体与所述操作台之间设有滑动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台在所述主柜体上的左右移动。

可选地,所述主柜体与所述操作台之间设有升降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台在所述主柜体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工业控制台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现场监控数据,所述现场监控数据包括现场设备工作参数和所述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

将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与所述现场设备的预设最佳工作参数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现场设备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若所述现场设备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则根据预设的潜在故障诊断规则对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进行潜在故障检测,并在确定所述现场设备存在潜在故障时进行报警;以及

根据所述现场设备对应的工作环境要求对所述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进行安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现场的空气调节设备进行工作模式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业控制台,将控制台将进行拆分,实现模块化设计;可自由拆卸或添加,并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组合与拼接出不同功能的工业控制台,满足用户的定制化设计需求;单独的模块设计,便于各个部件的更换和维修,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业控制台监控方法,能够根据对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和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控,根据现场监控数据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潜在故障检测与报警,提前发现潜在故障,进而实现设备的故障预测,并根据当前环境参数对现场的空气调节设备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进而确保现场设备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环境。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工业控制台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控制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工业控制台由主柜体10、可拆卸紧固于所述主柜体顶部的操作台20、至少一个副柜体30、用于固定副柜体的至少一个扩展模块40以及至少一个角度台50组成;

所述操作台20包括上盖体201和下盖体202,所述上盖体201及下盖体202设有铰接结构203供其铰接,所述上盖体201还连结一提手204以供使用者将上盖体201向上掀起;

所述扩展模块4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柜体10的至少一侧;

所述副柜体30两侧连结有内滑块,可配合所述扩展模块40上设置的外滑槽配合滑移,以实现副柜体30的安装,这种滑动结构(图中未显示)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过多赘述。

相邻扩展模块40相对应的侧面之间直接相连或连接有至少一个角度台50。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扩展模块40为采用铝型材制作的固定框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工业控制台进行模块化设计,以根据用户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空间、以及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随意组合与拼接出款式多样、变化多端、功能不同的各种造型,可满足不同客户的控制和监控的工作需要。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控制台造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台,还可以将主柜体10的异常直接连接一个角度台50,或,固定有副柜体30的扩展模块40直接连接一个角度台50。

本实施例中,该主柜体10两侧设有数个固定单元可与操作台20连结。该操作台20由一上盖体201及一下盖体202所组成,该上盖体201及一下盖体202后侧还设有铰接结构203,供其铰接连接,铰接后的上盖体201还可向上掀起,该操作台20上设置有附图中未示出的显示屏、PLC控制器、存储器、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或主控报警装置等,此外,操作台20内部还设有数个操作按键,该上盖体201前侧还连结一提手204,该提手204方便使用者将上盖体可向上掀起,以方便使用者可使用该操作台上的功能部件。

其中,操作台20上设置的显示屏为大屏幕显示屏。

其中,主控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报警器。

本实施例中,主柜体10和至少一个固定有副柜体30的扩展模块40通过角度台50连接在一起,或,主柜体10直接与角度台50连接,或,固定有副柜体30的扩展模块40直接与角度台5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向内侧弯折的整体控制台,操作人员站在主控制台前,向左或向右转身既可以操作两侧的控制台,非常的方便。同时,可以根据各种功能需求随意组合与拼接出款式多样、变化多端、功能不同的定制造型,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工作需要,也节约了控制现场的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扩展模块40前侧设有两凸耳以固设于所述主柜体10两侧,所述凸耳上设有固定孔槽可配合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主柜体10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模块40设有多个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所述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用于提供外接、串联、扩充及升级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扩展模块40中设置的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以提供外接、串联、扩充及升级的功能等操作。此外,副柜体30可通过上述连接器、插接孔和/或插接端口与主柜体10上操作台20连接,实现控制台的联合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副柜体30的前侧设置有卡固槽,可相对应于所述扩展模块40的卡固体相互卡固,以实现副柜体的固定。该副柜体30前侧设有卡固槽,该卡固槽可相对应于该扩展模块40的卡固体,以方便该卡固槽及卡固体相互卡固,增加该副柜体30及该扩展模块40的连结力量,同时避免发生该扩展模块40的连接器与操作台20上的连接器分离,以确保副柜体30内的相关接口资料,可安全传至操作台20的显示屏幕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台50为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弧型板、顶板和底板组成的空心支撑架。进一步,所述角度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数值范围在大于0度到小于360度之间,优选为15°、30°、45°、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由上至下的设置的多组卡固槽,可相对应于所述扩展模块40的多组卡固体相互卡固,以实现角度台50与扩展模块40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可沿所述弧型板的内侧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并根据夹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顶板和底板进行可拆卸固定。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台50为由左侧板、右侧板、前端板、弧型背板、顶板和底板组成的空心支撑架。其中,角度台50的左右两侧板与前端板之间的夹角数值范围在大于0度到小于360度之间,优选为15°、30°、45°、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柜体10与所述操作台20之间设有滑动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台20在所述主柜体10上的左右移动。其中,滑动部件可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方式实现。具体的,在主柜体10的与操作台20相对面上设置有滑轨,在所述操作台20的背板上(即与操作台20相对面)设置有与上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以配合主柜体10上设置的滑轨实现操作台20在主柜体10上的左右滑移。这种滑动结构(图中未显示)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滑动部件还可通过其他水平传动机构实现,如,齿轮传动带等。

本发明提出的实现滑动的结构(属现有技术图中未展示)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是领域内公知的此处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柜体10与所述操作台20之间设有升降部件,以实现所述操作台20在所述主柜体10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本发明提出的升降部件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操作台在主柜体上水平位置的滑动变化以及操作台在主柜体上垂直位置的升降变化,设计出符合不同应用场景的工业控制台,让调度操作人员在视线角度上达到最佳、控制在最有利的范围之内,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业控制台,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控制台将进行拆分,实现模块化设计;

可自由拆卸或添加,并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组合与拼接出不同功能的工业控制台,满足用户的定制化设计需求;

单独的模块设计,便于各个部件的更换和维修,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工业控制台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工业控制台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采集现场监控数据,所述现场监控数据包括现场设备工作参数和所述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

步骤S12、将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与所述现场设备的预设最佳工作参数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现场设备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步骤S13、若所述现场设备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则根据预设的潜在故障诊断规则对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进行潜在故障检测,并在确定所述现场设备存在潜在故障时进行报警;以及

步骤S14、根据所述现场设备对应的工作环境要求对所述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进行安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现场的空气调节设备进行工作模式切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环境温度、工作环境湿度等环境信息。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包括机芯转速以及各个部件的运行参数等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附图中未示出的步骤:

根据预设的故障诊断规则对所述现场设备工作参数进行故障检测,确定所述现场是否发生故障,并诊断故障发生原因。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对现场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功能,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减少人工运维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现场人员的状态数据,根据现场人员的状态数据对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可以间接获取到现场人员的状态数据,例如椅子的压力对应工作时间,可以对应工作人员的坐、立状态,调整设备对应升降柱的运行高度,更好地实现工业控制台的监控。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建立与用户的PC终端的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管理;和/或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建立与用户的移动终端的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潜在故障检测结果和/或故障检测结果,评估所述现场设备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工业控制台监控方法,能够根据对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和现场设备所处环境的当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控,根据现场监控数据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潜在故障检测与报警,提前发现潜在故障,进而实现设备的故障预测,并根据当前环境参数对现场的空气调节设备进行工作模式切换,进而确保现场设备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环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